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5

时间:2021-12-16 13:22:17 教案 我要投稿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5)

形成完满的终止。这首歌曲具有风趣、活泼的风格,描述了主人公和他的小绵羊嬉戏玩耍的情景。   4.歌曲《小袋鼠》  《小袋鼠》是一首具有诙谐情趣的儿童歌曲。节奏以八分音符为主,紧凑、流畅,旋律级进间插以小跳,显得活泼而轻松,描绘了小袋鼠“蹦蹦跳跳”的生动形象。歌词简洁、生动,从孩子的视角观察小动物,流露出对小袋鼠的喜爱之情。第七课 音乐会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听《百鸟朝凤》、《小乐队》,唱《快乐的音乐会》和《唢呐配喇叭》,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以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  2.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3.能为歌曲创编动作,用字母谱创编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 学 内 容  聆听《百鸟朝凤》 教学基本要求  1.静静地初听乐曲。初听后结合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认识演奏乐曲的乐器——唢呐。  提示: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使你想到了什么?  2.复听时,提示学生注意唢呐模仿的不同的鸟叫声,有多少种?试着学一学。  聆听《小乐队》 教学基本要求  1.初听前,教师可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乐器图,有条件的学校可选用《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里的乐器演奏片断,让学生感受乐器的音色。  2.初听歌曲提示:歌中唱出了几种乐器。  3.复听时模仿演奏乐器。   编创与活动  1.可结合《唢呐配喇叭》一课进行。可引导学生用口风琴当做唢呐或喇叭。学生分组在空格处填上字母谱奏一奏。  2.唱一唱,看谁的旋律好听,由学生评出奏与唱准确的学生,教师可在其课本上盖小红花印,以此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表演《快乐的音乐会》 教学基本要求  1.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旋律。  2.随着歌曲录音或范唱拍手,感受节拍。  3.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描述歌中的乐器的样子,如何演奏?  4.听歌曲录音,随着歌声徒手模仿乐器演奏。评价模仿演奏的是否准确。  5.跟着教师的琴声唱歌,注意咬字吐字。  6.按小组分段唱歌,徒手做演奏动作,在学生中展开互评,看哪一组唱“奏”得好,给予掌声鼓励。可齐拍手 ,反复四次。  表演《唢呐配喇叭》 教学基本要求  1.用听唱法学唱《唢呐配喇叭》。听录音感受旋律。  2.提示学生歌中的“里乐拉”唱得轻快、有弹性。“喇”、“唢”在歌中一字多音,要以重音强调唱出,演唱时速度可稍慢,便于表演。  3.听着范唱或录音演唱,歌唱时可将学生分成组,徒手按课本上的标记做打击乐敲击动作,边唱边做。  4.歌曲学会后,选几个学生用打击乐伴奏,一定要注意打击乐的音响效果,提示学生倾听与演唱合作得是否协调。  5.听录音自编动作表演。  编创与活动  这里为师生提供了一组节奏型,第二行采用了数字谱,用大小字代表声音的强弱,可边读边拍,读拍要一致,然后去掉读,拍击出强弱,第三行可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敲击。学生可分组进行,为歌唱伴奏,然后展开评价哪一组合作得好。教 学 建 议  1.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2.本课编创旋律的内容,可以音乐会的形式进行。   教 材 分 析  1.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是一首著名的山东民间乐曲,其流行区域很广,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版本。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乐曲中我们仿佛听到布谷鸟、鹧鸪、燕子、山喳喳、蓝雀、画眉、百灵、蓝腊嘴等鸟儿的叫声,好像还有公鸡的啼鸣,寓意着黑夜的消逝和朝阳升起的生动意境。  《百鸟朝凤》最早是由山东菏泽专区代表参加1953年春第一届全国音乐舞蹈会演时介绍给人们的,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后流行全国,并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的比赛银质奖。这首乐曲长期以来经过许多优秀民间艺人不断充实和加工,目前许多唢呐演奏家的演奏谱都不尽相同,饱含着艺术家辛勤的创造,这也是让人们百听不厌的原因之一。  自《百鸟朝凤》搬上舞台以来,经过多次加工,使之层次合理,整理为两大部分:旋律部分和以模拟音调为主的部分。在乐曲的一开始便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具有北方鼓吹乐曲的紧凑明快的特点:      这一民间气息十分浓郁的曲调,有着北方民间音乐粗犷、爽朗的典型风格。此后发展的旋律流畅而寓于变化,不论是移位、加花的手法,还是改变节拍的手法,在生动活泼和千变万化之中它的每句结尾长音总是落在调式主音“sol”上,给人以淳朴而稳定的感觉。这段音乐造成了欢乐的氛围,为第二段落模拟音调的出现提供心理上的准备。它虽然短小,但层次变化丰富。  第二大段,由唢呐模拟各种音乐化了的鸟鸣声,富有鲜明的艺术性。所用的各种滑音、吐音、花舌音等,好像鸟儿在对话、争吵。接着,出现排比的活泼欢快的短小乐句,音乐富有情趣,好像鸟儿在山林中嬉戏。当第二次出现鸟叫段落时,演奏者运用比较了复杂的、高难度的演奏技巧,模拟了喧闹的群鸟争鸣的景象。  音乐速度转快,热情奔放,当乐队突然停止之后,唢呐出人意料地运用花舌音发出了知了的叫声,几乎可以乱真,这也是乐曲中唢呐模吹蝉鸣最精彩的一段,是运用忽强忽弱的力度变化和循环呼吸的长音奏法,把夏日蝉鸣表现的分外逼真,有一段似乎知了被捉在手心中发出得阵阵的挣扎之声。最后知了被放飞,它一声长鸣,飞向远方。   音乐进入高潮段落,速度加快、音型短小,反复推进,接着出现唢呐的华彩乐段。  一段段的模拟音调将乐曲的情绪不断向前推进。全曲的高潮是在唢呐吹奏一个最高音时出现的,此音连绵不断,保持十多秒钟之久,欢腾的情绪达到顶点。  《百鸟朝凤》的伴奏部分的旋律看似单调,实际上都起到了贯穿的作用,把各种鸟鸣叫声有机地联系起来。      乐句由后半拍起奏,节奏比较鲜明,也便于随时与唢呐旋律相衔接,而音调的欢快情绪则加强了乐曲喜气洋洋的气氛。全曲的结尾与起始一样明快利落,在欢乐的高潮中戛然而止,令人回味不尽。   2.合唱《小乐队》  歌曲《小乐队》由美国作曲家赫福特作词作曲,盛茵译配。是一首风趣而幽默的少年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  作曲家根据乐器的特点,巧秒地运用旋律,并以大鼓为第一人称的拟人手法、夸赞的口吻,逐一向孩子们介绍了它乐队中的好伙伴。小提琴的旋律起伏而流畅,多为三、四度音程,活泼、跳动,好像展示了小提琴灵活的技巧和华丽的色彩;单簧管的旋律则呈级进式进行,音域显然比小提琴的音域低,表示单簧管中声区的音色明亮而优美;介绍小号的旋律出现了歌曲中的较高音,而且改变了歌曲的节奏,出现了“ ”的节奏,使人们联想到小号善于吹奏高昂的进行曲音调;圆号的旋律则在中声区采用了长达9小节的同音反复,喻示圆号歌唱般的柔美音色;而大鼓接下去在低音区炫耀自己,仿佛告诉大家,它是五度音之间有固定音高的定音鼓,是乐队里不可缺少的低音。  作者通过歌曲向少年儿童介绍乐器,独具匠心,使孩子们通过歌唱认识乐器,引起对音乐的兴趣,实为一首不可多得的'好歌。  3.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快乐的音乐会》是由马华作词、潘振声作曲的一首民歌风的儿童歌曲。  歌曲为2/4拍,六声徵调式,一段体分节歌。潘振声是我国知名的儿童歌曲作曲家,他深知儿童的心理。这首歌词曲结合紧密,级进、流畅的旋律不时地插入八分、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极尽得意地炫耀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顿,引出第三句——转句,一个小小的低回,噢,原来是吸引了小动物“听众”跟着高兴的蹦跳,音乐会也因此获得了成功。旋律干净利落地结束在徵音上。  歌曲活泼欢快,耐人回味。是一首让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    4.歌曲《唢呐配喇叭》  《唢呐配喇叭》是一首短小的五声羽调式的湖南民歌,曲调、节奏均采用了模进、重复的创作手法(如:第1与第3小节,第2与第4小节,第5与第6小节)。小三度级进的旋律与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巧妙运用,形成了秧歌舞特有的韵味。“里乐拉”衬词一问一答,模拟了大喇叭、小唢呐竞相吹奏的乐声,使歌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农家的欢乐气氛。  这首湖南民歌耐人寻味。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更好地感受民歌的韵味,我们还为歌曲安排了歌表演的参考动作,供选用。  歌表演主要以手持喇叭的吹奏姿势与后踢步、前踢步相配合为基本动作。  动作建议: 1、2 小节:双手似持喇叭状,上身前倾做小后踢步四步。 3、4 小节:手同前,上身后倾做小前踢步四步。  5 小节:一、三行学生身体左转。二、四行学生身体右转,两行学生对着“吹”。  6 小节:动作与 5 相反。  7 、8 小节:动作同 5、6 小节。 第八课 生活多快乐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唱《同坐小竹排》、《西伦达》,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2.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3.能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积极参加探索声音的游戏,主动与他人合作。   教 学 内 容  聆听《阿细跳月》 教学基本要求  1.教师可在初听前,借助于幻灯、图片等简介彝族同胞的有关风俗、服饰特点。然后拍着手听音乐。  提示:你感到音乐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彝族同胞在做什么?  试试看,编几个动作表达你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5】相关文章: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6)03-14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3-14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5)03-14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1)03-14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6)03-14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3-14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4)03-09

人音版小学第12册音乐教案03-14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