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下册全册教案转

时间:2021-12-16 13:08:47 教案 我要投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下册全册教案(转)

XXX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小黑板和多媒体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一、导入。 电脑演示:呈现例1图片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并把长方形图片放大的情境。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谈话导入:像刚才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教学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   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等等。   指出: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2、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提问: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三、教学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 (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 (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 重点指导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   2、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明确: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试一试”   先独立画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提问: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   小结: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2倍。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缩小后有关边的长度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几格?   2、做练习九第1、2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   五、全课小结。 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遵循什么原则?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XXX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课时 2 教学 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在学生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精神 课前准备 小黑板和多媒体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导入  1、昨天学习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希望这些知识能对你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有帮助。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1、认识比例 (1)呈现放大请后的两张长方形照片及相关的数据。要求学生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 (2)比较写出的两个比,说说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求比值,或把它们分别化成最简比) (3)是啊,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像这样的比值相等的例子,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6.4:4=9.6:6。或6.4/4=9.6/6 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4)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例的意义) (5)学生读一读,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2、学以致用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1)学习比例的意义有什么用呢? (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2)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和放大前的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想的?由此可以使学生对比例意义的丰富感知。   (3)你能根据以上照片提供的数据,再写出两个比,并将它们组成比例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再逐题说说判断的思考过程。   2、做练习九第3题。   先写出符合要求的比,再说清楚相应的两个比是否能够组成比例的理由。   3、做练习九第4题   独立审题,说说解题步骤,在独立完成。同时找两个同学板演。   4、做练习九第7题 (1)弄懂什么是“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如240米是4分钟走的路程,所以240米与4分钟是相对应的两个量。 (2)分组完成,同时四人板书,再讲评。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练习九第5、6题。                                                                       XXX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前准备 小黑板和多媒体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一、复习导入 1、 昨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比例)什么叫比例? 2、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⑴3:5和18:30 ⑵0.4:0.2和1.8:0.9 ⑶5/8:1/4和7.5:3 ⑷2:8 和9:27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判断过程。 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比是一个比,有两个数)   二、教学新课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 课件出示: 3:5  前项后项 (2) 课件出示:3: 5 = 18: 30  内项    外  项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课件出示:3/5=18/30 谈话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比例的意义、各部分名称,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   2、 出示例4 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                                           师  生  活  动 思考与调整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3、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⑴课件显示复习题(4组),学生验证。

【小学数学六年下册全册教案转】相关文章: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全册教案(转)03-14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下册全册教案(转)03-14

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01-17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转」03-21

六年级下册数学习教案(全册)03-09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12-13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09-08

数学 - 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第二单元01-21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