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15 07:30:0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优选]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优选]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2、培养幼儿创造性思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2、“自然放大镜”《会使用工具的的》幼儿用书;

  3、请幼儿收集回事呀工具的动物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了解经验

  ——人类会使用工具,动物会不会使用工具?

  ——你知道哪些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它是怎样使用工具的?鼓励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与同伴分享交流。

  二、出示挂图:《会使用工具的动物》,请幼儿观察思考

  ——它在干什么?它用什么工具来帮助自己?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恐吓、敲打等)

  ——动物使用的工具和我们人类使用的工具有什么不同?(动物使用的都是原始的、简单的、自然的工具,如石头、树枝等)

  ——动物们使用的工具还可以做什么?

  三、播放视频;动物世界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让幼儿通过真实的`画面、生动的图像更深入的了解动物王国中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再次加深孩子们对动物使用工具的印象。

  四、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动物的头饰和各类工具的头饰分别戴在幼儿的头上,然后让孩子们手拉手围成圆圈圈,边走边唱《找朋友》的歌曲,当歌曲唱完时便和对应的好朋友拥抱。

  ——通过游戏巩固孩子对哪些动物会使用哪些工具的认识。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汪汪队游戏情境中,尝试从不同方向感知7以内序数,正确表达物品的位置。

  2、能够在实际情境中使用序数,感受学习与使用序数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从不同方向感知7以内的序数,正确表达物品的位置

  难点:在实际情境中使用序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14个装有礼物的纸盒,幼儿操作图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5以内的序数,知道“第几个”的意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歌曲《汪汪队立大功》片头曲,带领幼儿入场

  2、谈话引出话题,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汪汪队的故事吗?汪汪队里有谁?有几只狗狗,他们叫什么?(幼儿回答:莱德队长,毛毛,阿奇,灰灰、、、、、、)今天我们就去狗狗们的家去参观,你们想去吗?看,是谁来迎接我们了!(PPT出示莱德队长)

  二、基础部分

  (一)创设情境,感受序数的方向性

  1、美食大作战战,在左右方向点数序数

  师:莱德队长现在在哪里啊?(幼儿回答:厨房)现在莱德队长要给狗狗们喂早饭了,孩子们,你们愿意来帮忙吗(幼儿回答:愿意)

  师:现在有几碗狗粮(7碗),说明有几只狗狗需要喂食(7只),每只狗狗想吃不一样的食物,我们先来看毛毛想吃什么

  师:毛毛想吃第几碗,有哪位小朋友看懂了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符号的意义。

  师:阿奇想吃2碗狗粮,有哪位小朋友愿意帮助阿奇找到他的食物

  小结:在左右方向可以使用序数,代表从右往左数,代表从左往右数

  幼儿按顺序帮助其他狗狗找到想吃的食物7,4,3,2,

  2、快递领取战,在上下方向点数序数

  师:狗狗遇到麻烦了,他们的快递到了,放在架子上拿不到,你们愿意帮狗狗们拿快递吗?

  师:这是阿奇想要的快递,猜猜看这是什么意思

  师:教师引导幼儿猜测2的意思,并说出阿奇的快递在从下往上数第2个柜子

  师:现在毛毛的快递在第几个柜子

  教师引导幼儿猜测3的意义,并说出毛毛的快递在从上往下数第3个柜子

  小结:在上下方向也可以使用序数,代表从下往上点数,代表从上往下数

  幼儿依次帮助狗狗拿出想要的快递(1,6,4,3,7)

  (二)操作活动:零件收纳大作战

  师:灰灰说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他收拾零件,小朋友们愿意帮忙吗?

  师:这是灰灰的收纳图,上面一共有几层(7层),每层里面可以放几个零件(7个)

  师:这是灰灰需要你们整理的零件,你们能看懂图片的意思吗?

  幼儿猜测图片上符号和数字的`意思,教师带领幼儿操作2——3次

  小结:要先根据确定从上往下数还是从下往上数第几排,再根据确定第几列。

  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并点评幼儿的操作

  三、结束部分:礼物大作战,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运用序数

  师:莱德队长感谢我们小朋友今天的帮助,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礼物,不过需要通过莱德队长的考验才能拿到礼物。

  在地面上摆放14个纸盒,里面装有小礼物

  摆放示意图:

  师:现在礼物装在了藏宝箱里,小朋友们需要从看提示,从不同的小狗处出发,走规定步数到箱子中领取礼物。(例如从阿奇那里出发,走到第三个盒子那里;从小栎拿出发,走到第四个格子那里)

  教师引导孩子逐一上台按提示领取礼物。

  提示示意图:

  活动总结

  首先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对于游戏情境很敢兴趣,能主动猜测不同符号所带来的的意义并积极投入游戏,但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讲解的不够细致,有幼儿不理解怎样先看排再看列,来确定零件摆放的位置。与此同时在对序数进行名词解释时,表达不够精确。其次我在上课过程中,语速略快,声音比较平淡,在点评环节时过于简单,没有关注到每一位幼儿的操作成果。最后在幼儿操作用具上制作的不够细致,没有完全塑封,出现了漏气的现象。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不同的标志,学会看标志。

  2、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表达内容。

  活动准备:PPT课件礼物--机智豆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1、师:看好标志别走错,向羊村出发,小汽车开开,小汽车开开,第一个标志出现。

  提问:第一个出现的标志的什么?

  幼儿:不能拐弯的标志

  师:有多种转弯,不能左转弯,不能右转弯,这个标志是什么?

  幼儿:不能左转弯

  师:怎样看出不能左转弯的?

  幼儿:有一个箭头,还有一条红线

  2、继续走,出现停车场的标志"P",引入主题,准备进羊村。

  二:基本部分

  1、大屏幕中出示"肥羊村"的标志

  提问:我们去肥羊村找谁?

  幼儿:沸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喜洋洋

  2、走进羊村大门,上面有一个喜羊羊在迎接大家,还有三个字"欢迎你",让幼儿认一认。

  3、喜羊羊是一只最爱动脑筋,最机智,最灵活的羊,它给小朋友们设置了一点点小难题,让幼儿观看大屏幕:

  提问:大屏幕中有什么?有几个标志?

  幼儿:标志、五个标志

  4、师:谁能认出、说出屏幕中的标志是什么标志,在哪见过?五个标志全部答对,就能进入羊村,依次了解图片:

  (1)第一排的第一个是--无障碍通道

  在哪见过?--路上、楼梯

  (2)第一排的第二个是--扔垃圾的标志

  在哪见过?有什么形状的垃圾桶?(圆形的、还有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环保垃圾箱......)

  (3)第一排的第三个是--餐厅

  在哪见过?--公园里、公路上、

  (4)第二排的第一个是--公共电话

  幼儿:忘记带手机或手机没电的时候

  (5)第二排的第二个是--公共厕所

  三:顺利过关,进入羊村,让幼儿观察

  1、师:在羊村里看到了什么?

  幼儿:好多标志

  2、师:有什么标志?

  幼儿:我看见了--不乱扔垃圾的标志、公共厕所的标志、公共电话标志、餐厅标志、无障碍通道的标志

  3、师:除了标志,还看到了什么?

  幼儿:看到了医院、小树、房子......

  4、羊村的小羊们为自己建了很有特色的家,数数看,有几幢?幼儿:四幢

  5、小羊们知道我们要来找他们,所以藏起来了师:让幼儿观察一下四座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1)红色屋顶,红黄相间,有烟囱的家去看一看是谁的家?先往上面走幼儿:咚咚咚,有人在吗?--美羊羊的家

  师:美羊羊的家在什么标志的旁边?

  幼儿:扔垃圾标志的旁边

  (2)红色的屋顶,红色的烟囱,红色的门,红白相间是谁的家?中途经过了哪里?

  幼儿:经过了医院、餐厅

  幼儿:咚咚咚,有人在吗?--沸羊羊的家

  师:沸羊羊的家在什么标志的旁边?

  幼儿:沸羊羊的家在餐厅的旁边

  (3)红色的'屋顶有气球是谁的家?

  幼儿:咚咚咚,有人吗--懒羊羊的家

  师:懒羊羊的家在什么标志的旁边?

  幼儿:懒羊羊的家在无障碍物通道的旁边

  (4)幼儿:咚咚咚,有人在吗?--喜羊羊的家

  师:喜羊羊的家在什么标志的旁边?

  幼儿:喜羊羊的家在公共电话亭的旁边

  四:羊羊们给小朋友准备了礼物--机智豆,分给幼儿每人一包,让幼儿观察上面有什么标志?

  幼儿:循环标志、质量安全(在大屏幕中出现)

  师:循环标志是什么意思呢?

  幼儿:可以回收的

  师:质量安全标志是什么意思呢?

  幼儿:可以放心买来吃的

  五:活动延伸

  一起去草地上和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做游戏,下次还可以找村长、暖羊羊玩。

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题目

  会唱歌的线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借助松香粉,线经过摩擦可以产生声音。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及探索愿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各种线(棉线、丝线、毛线、尼龙线、小线);糖、面粉、玉米面、松香粉、盐;纸、水彩笔。

  五、活动过程及内容

  探究的问题:线可以发出声音吗?

  幼儿讨论。

  (1)我用手指弹线绳。

  (2)我用手指捋线绳。

  试一试。

  (1)哪种材料可以使线发出声音。幼儿用各种材料和方法捋线,使线发出声音。

  ①用手指蘸盐捋线

  ②用手指蘸糖捋线

  ③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线

  ④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线

  (2)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①用手指蘸盐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②用手指蘸糖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③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线,不能发出声音。

  ④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线才能发出声音。

  (3)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玩一玩。

  (1)能不能使其他线也发出声音呢?

  (2)运用比较的方法,试一试哪种线发出的声音最大,哪种线发出的声音最小。

  六、注意事项

  1、材料不能混用。

  2、提醒幼儿不能品尝各种材料。

  3、边实验边记录,使记录与结果相符。

  4、由于松香粉的附着力强,建议每次实验后洗手、换线。

  七、拓展线索

  1、制作玩具乐器。

  2、组织器乐演奏会,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松香发声筒演奏。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探索水的基本特性。

  2、初步知道水的重要性和缺水造成的恶果。

  3、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水,牛奶,醋,玩水的玩具及制作好幻灯片。

  2、幼儿经验:了解水从哪里来及水的用途。

  教学过程:

  一、探索水的基本特性

  1、动用多种感官感知水无味的特性

  (1)给每组幼儿桌上提供一杯水,一杯牛奶,一杯醋。师:知道杯子里面是什么东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醋是什么味道?牛奶是什么味道?水是什么味道?

  (2)教师小结:水是没有味的。

  2、感知水无色的特性

  (1)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东西的颜色。师:醋是什么颜色?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是什么颜色?

  (2)小实验:透明的水。方法:将三颗纽扣分别放进三个杯子,让幼儿分别观察。师:能看见醋和牛奶杯子里面的纽扣吗?为什么?能看见水杯里的扣子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因为醋和牛奶有颜色,所以,杯子内的东西看不见,因为,水是没有颜色的、透明的,所以,能看见杯子里面的东西。

  3、出示水盆和玩具,感知水能流动和具有浮力。师:水还有一些秘密藏在水盆里,只要小朋友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密。

  (1)幼儿玩水,老师参与幼儿的教学,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玩具浮在水上、用手指把玩具向下按,有什么感受?水能从这个杯子流进另一个杯子)。

  (2)集体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感。师:刚才,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3)教师边演示边小结:水可以流动,水有浮力。

  二、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来源

  1、谈话教学:水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已知经验)

  2、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来源。

  3、教师小结:天山下雨,雨水汇集到河里、水库里,就形成了很多的水。

  三、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用途

  1、谈话教学:水有什么用处?(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已知经验)

  2、观看幻灯片,了解水的广泛运用。

  3、教师小结:(省略)

  四、观看幻灯片,了解缺水给人类造成的恶果

  1、谈话教学:没有水会怎么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已知经验)

  2、观看幻灯片,了解缺水的严重后果。

  3、教师小结:(省略)

  五、延伸教学:环保小卫士

  1、谈话教学:怎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宣传教学——环保小卫士

科学教案 篇6

  本次活动因为有孩子日常区域游戏中丰富的零散实践经验为基础,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只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这其中的针就是贯穿在活动中的一系列设问,线就是孩子们积极参与的实践活动和贯穿于其中的区域实践经验的思维迁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孩子们进发出来的积极思考和探索的热情。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元素的支撑,这次活动才使我和孩子们有了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体验。同时,我也深刻感到:设问的由浅入深与解决问题的步步明朗是相辅相成的,活动开展的基础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兴趣是息息相关的,活动过程中幼儿兴趣的维护与调动也更多地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他们喜爱的物质奖励。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好区域活动这一平台,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延伸、拓展孩子的兴趣点,使孩子的科学探索兴趣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引导。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纸球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报纸,积极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

  2.能想办法把报纸变成纸球,并探索出固定纸球的方法。

  3.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使幼儿具有一定的玩纸的经验。

  教具准备:报纸、小篓子、彩色毛线、彩色橡皮筋、包装袋、透明胶布、双面胶、固体胶、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足球门、小篮球架、剪刀、小背篓。

  活动过程

  1.自由玩报纸,积极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

  教师引导: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报纸,我们要和报纸一块儿做游戏。请你们每人拿一张报纸玩一玩,看看可以怎么玩,比一比谁玩报纸的方法多。

  幼儿自由玩报纸。(折叠、抛、投掷、跨跳、顶在头上玩等)

  教师与幼儿共同交流报纸的玩法。(幼儿把报纸放在地上,找张椅子坐下来)

  2.探索报纸变纸球的方法。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用报纸玩了很多游戏,有的把报纸折成小动物玩,有的把报纸向上抛着玩,你们想不想把报纸变成球来玩呢?用什么办法能把报纸变成球呢?想变成什么样的球?(能提供足够的报纸,接着,出示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足球门、小篮球架)我们带着自己的球来玩一玩吧。

  幼儿自由玩。教师巡回指导。

  3.探索固定纸球的方法。

  教师引导:玩了这么长时间,看看你的纸球有什么变化。

  幼儿:散了,不圆了。

  教师:玩了一会儿,纸球就有点散了,没有原来那样圆了,那怎样才能让你的纸球变得紧紧的、圆圆的,更好玩呢?我们用什么来固定纸球呢?(教师出示材料)我们来试一试谁固定得又快又好。

  幼儿探索固定纸球的方法。

  4.师幼共同游戏:投篮。

  教师引导:刚才小朋友投篮的那个架子是不动的,很容易投。现在,我来当篮球架(老师把小背篓放胸前),在前面跑,看看谁有本领把球投进我这个小背篓中来,好吗?

  活动反思

  (一)崇尚简约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简约化,是指对科学活动中的情境创设、资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媒体使用等各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有效利用,使教学活动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凝练、深刻。简化后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意味着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探究操作,有足够的空间展现自我;教师有足够的机会促进生成,有足够的时间研究幼儿。

  1.材料简单实用。

  本活动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是幼儿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报纸,幼儿在折、团、固定纸球等活动中,建构了关于报纸的相关经验,体验到了探索、发现、获得成功的喜悦情感。因此,科学探究应从幼儿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趣味和奥妙,这有利于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2.过程简洁明了。

  课堂是幼儿学习、思考的场所,不是表现教师才艺的场所。教学的过程设计要简单有效。简单的设计可以给幼儿留下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现和建构出新知。环节的预设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简。本活动的教学环节简单而清晰:自由玩报纸,探索报纸的不同玩法→探索报纸变纸球的方法→探索固定纸球的不同方法。这三个环节看似简单,却是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并对教材的重、难、疑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拟定的一个大致框架。

  3.内容简约充实。

  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一个常数,一般是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要想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对一个物体或现象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究,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幼儿的学习精力也很有限。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活动侧重于让幼儿在自由玩报纸积累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报纸变成纸团的方法,进而自然而然地导入固定纸球的环节,内容虽然简约,但幼儿的探索是充实的、快乐的。

  (二)回归本真

  本真课堂中的“本”是指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真”是指课堂教学的真实,同时也是指幼儿的童真。本真课堂应尊重幼儿的真实体验,应让幼儿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驰骋、创造。

  1.尊重幼儿的真实体验。

  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本活动的三个环节,是从独自玩报纸、两两合作玩报纸、集体玩报纸,到自己探索报纸变成球的方法,再到最后环节中自己选择材料固定纸球。幼儿的体验是充分的、真实的,是幼儿自己对真实的材料进行真实的观察与操作而获得的真实体验。教师在每个环节中,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表达和创造方式,及时肯定他们独特的体验与表现。如在自由玩报纸的活动中,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幼儿表现出来的独特玩法及时肯定,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

  2.营造自由创造的氛围。

  自由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式,是获得创造的源泉,而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高追求。本活动中,从幼儿兴奋的神情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探索是自由的、快乐的。一张张报纸在幼儿的手中变成了他们喜欢的篮球、排球、足球、兵乒球、沙滩排球……他们进行着激烈的足球、乒乓球和投篮比赛。当幼儿在比赛中不断地搓、揉纸球时,教师及时地点拨,激起了他们固定纸球的愿望。在这个环节中,他们自由选择材料,采取独立或两两合作或请教师帮忙的办法固定纸球,然后用固定好的纸球再去进行投篮、足球射门等比赛,从中体验到自由创造、获得成功的快乐。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自己区分石头和泥土,了解他们的特质用途。

  2、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和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3、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包好的石头和泥土,盆子,水,树枝,抹布,报纸,幻灯片(石头和泥土做成的各种东西)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们刚才去洗手的时候啊,老师悄悄地放了两个神秘的东西在你们桌上的报纸下面。小朋友先不要碰,两个小东西在睡觉呢。我们悄悄地把手放进去摸一摸好不好。

  幼儿伸进去摸师:什么感觉啊?是什么东西呢?

  师:小朋友们都摸到了不一样的东西,那我们现在把它拿出来闻一闻,看一看。哇,是什么呀?

  师:哦,原来是小泥巴和小石头啊。那手里的小泥巴和小石头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呢?

  师:那你们有没有看见过其他样子的泥巴和石头啊?都是在哪儿看到的呢?

  2、基本部分。

  师:我们刚才玩的时候呢,小石头也跑到泥巴头家里去玩了。你们看现在它都舍不得走了,(出示泥巴和石头混在一起)怎么办啊。小石头的妈妈还在家里焦急地等他呢。

  师:老师怎么都弄不开,你们试一试好不好。

  发给幼儿尝试,也包括各种分开的工具。

  师:好了,谁告诉老师你们用的什么办法。

  3、**部分。

  师:我们小朋友们想了各种办法终于把他们两个分开了。他们呀,都玩累了,我们来给他们洗洗澡好不好。

  分两个小组,每组发一个盆子,装好水,请他们把刚刚拆开的泥和水装进水里搓。

  师:好了,洗干净了就捞出来。

  师:(观看幼儿):咦?怎么大家都没有捞出小泥巴呢?他到哪儿去了呢?我们再找一找好吗。

  如果有幼儿说可以在太阳下晒把泥巴弄出来,就放在阳台边尝试。

  4、结束部分。

  师:原来泥巴在水里就看不见了。它还可以变形呢。那你们想象,除了变在水里藏起来,还可以变成什么样子啊?

  师:哦,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种方式,老师也迫不及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老师看到的石头和泥巴变成了什么样子。

  出示PPT,依依讲解图片。

  师:哇,我们看了这么多泥巴和石头变成的东西。你们想不想自己尝试一下怎么变呢?

  幼儿自己玩泥巴,做东西。

  延伸活动:

  陶艺课,请幼儿创造东西。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并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体验抓泥鳅的乐趣。

  2、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了解有关鱼类的知识。

  2、泥鳅、脸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相关的录象

  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受泥鳅,了解泥鳅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泥鳅是怎么样的?

  2、幼儿观察后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

  3、再次玩一玩、抓一抓,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4、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5、看相关的录象,梳理有关泥鳅的知识。

  二、尝试体验、比较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

  1、平时看过大人是怎么抓泥鳅的?

  2、出示材料,交代要求:每一样都去试一试、抓一抓,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

  3、幼儿尝试、比较、发现不同。

  4、讨论: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抓泥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

  5、师生小结

  三、延伸活动

  活动反思:

  通过精心地准备材料,设计教案,到活动的实施,我都认真地对待,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地投入,效果较好。通过这一活动,我也悟出了以下几点:

  1、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要顺应幼儿的兴趣。其实,一开始,我设计的活动是科常类的《认识泥鳅》。而捉泥鳅这一活动是从我试上后才生成的'。试上时,我按原来的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由于天热,泥鳅显得特别的调皮好动,不停地在托盘里游来游去,最后竟从托盘里跳了出来,这下我可傻眼了,因为我自己害怕泥鳅,不敢捉泥鳅。在我的影响下,几个女孩子也尖叫起来,可大部分孩子都显得特别兴奋,纷纷冲过去捉泥鳅,特别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鳅一滑又逃走的时候,孩子们更是激动,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试一试。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动也从科常类的认识泥鳅改为科探类的捉泥鳅。

  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也如我所料,活动场面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孩子们个个兴趣浓厚,积极主动。

  2、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一开始我也害怕泥鳅,可活动开始时,有教师捉泥鳅这一环节,为了克服自己对泥鳅的恐惧,我事先买了泥鳅在家里练习,先是戴了手套捉,适应一点后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课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时觉得泥鳅还蛮可爱的。我想也正是我这种情绪感染了孩子,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大胆探索,没有一个孩子因为惧怕泥鳅而不参加活动。

  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虽然活动中孩子们能与材料充分地互动,但教师缺乏向孩子传递爱护小动物的思想,因此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显得有点残忍,用食品夹夹泥鳅时,有的泥鳅就被夹得出血了,但孩子们还是不放过。当时我也看见抹布上的血,虽然当时我及时鼓励孩子捉泥鳅时要注意保护泥鳅,玩的时候不要让泥鳅受伤了,孩子们后面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现在想想,如果我在活动前就要求孩子们要注意保护动物,不要让泥鳅受伤了,那孩子们肯定会注意,不至于把泥鳅夹出血来还不放过,那活动就更完美了。这是我在活动前考虑不周,以后要吸取教训,活动前要考虑周到一点。

科学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增加纸条厚度可以大大增加纸条的抗弯曲能力。

  2、巩固并学会相关的探究技能:控制变量实验,采集数据和记录数据,制作曲线图,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能根据已获得的信息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合理的预测。

  二、教学准备

  1、小组实验用:长、宽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实验记录表,统计图。相同大小的铁垫圈,放钩码的'盒子,橡皮擦。

  2、师用:小组用的实验材料一份,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纸条使其架空,并在上面放一个重物会怎样?

  2、演示。

  3、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抵抗住弯曲?

  (二)探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1、推测增加纸的厚度,会不会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2、研讨实验方法。

  实验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交流

  5、指导学生绘制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曲线图。

  6、分析曲线图,描述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

  (三)联系生活。

  1、谈话:建筑中广泛采用厚度很大的横梁来承受巨大的重力。

  2、对横梁立着安放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玩乐中让幼儿发现哪些液体可以吹出泡泡,并了解泡泡液体受光的折射可呈现美丽的七彩。

  2、引导幼儿探索出不同形状的圈吹出的泡都是一致的。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液、白猫洗涤剂液。

  2、每个幼儿一个吸管,不同形状的小铁圈若干(长方形、心形、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探索活动(1)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吹过泡泡吗?(吹过)我这儿有四种液体,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水、洗涤剂水,请你们猜一猜哪种液体能吹出泡泡?

  1、请幼儿进行大胆猜想,教师做好记录,不能吹的放上“x”标牌,能吹的放上“√”标牌,鼓励幼儿充分猜想。

  2、让幼儿进行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得出结论:只有清水不能吹出泡泡,其他三种都能吹出泡泡。

  3、与猜想进行对照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二、探索活动(2)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吹出的泡泡是否有颜色?有几种?

  幼儿操作观察。(共有七种颜色)

  2、教师:那么这些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

  让幼儿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在光的地方和背光的地方分别进行尝试观察是否一样,引导幼儿发现,在有光的`地方泡泡有颜色,而背光的地方泡泡没有颜色。

  结论:泡泡是反射的太阳光的颜色。而不是自己的颜色。

  三、探索活动(3)

  1、出示图表,猜猜心形圈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教师在图表上做好记录。幼儿说心形就是用“ ”表示,三角形就用“△”表示,长方形就用“口”表示,要求把每个幼儿把不同的猜想都记录在内。

  2、对三角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状进行猜想并做记录。

  3、长方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状进行猜想并做记录。

  4、幼儿分成三组进行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5、让每组选出一名幼儿把结论告诉大家。

  6、各组交换用具分别尝试。

  得出结论:不同形状的圈吹出来的泡泡都是球形的,并没有随着圈的形状而改变。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小游戏适合各年龄幼儿心理特点,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活动过程中,针对能力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问题,因材施教,引导幼儿逐步探索其中的奥秘,自然而然地学习科学、从而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科学教案【精选】07-31

科学教案(精选)07-30

(精选)科学教案07-27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科学教案[精选]08-15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6

(经典)科学教案08-24

[经典]科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