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01 12:46:27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优秀【8篇】

科学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植物,使学生初步具有研究植物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搜集资料能力。

  教材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

  学情分析学生对周围植物比较熟悉,上课兴趣浓厚。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怎样观察、描述植物。

  学法指导搜集整理法、交流法、观察法。

  引入新课,认识书上图中的植物

  1、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中生长着许多植物。人类已经发现的`植物约有30多万种。

  2、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3、找找课本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4、塑料花是植物吗?

  学生小组活动、讨论

  (全班、小组)交流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2、增进幼儿对树叶的认识,了解树叶最常见的几种颜色,形状,简单地知道树的一些用途。

  3、提高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放大镜,各种树叶,图片,油画棒,幼儿绘画用纸,音乐《小树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观察树叶的兴趣:

  教师讲述:“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秋天的气温,农作物、树叶等的变化。

  教师:“秋风轻轻地吹,树叶宝宝从树妈妈身上飘落下来,我们来和小树叶做朋友,好吗?”“请小朋友在筐里拿出一片干树叶和一片新鲜的落叶,”“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你的好朋友,好吗?”

  二、观察认识树叶:

  1、引导幼儿比较干落叶和新鲜落叶有什么区别?

  幼儿观察后,教师提问幼儿:干落叶和新鲜落叶看上去怎么样?

  干落叶和新鲜落叶摸上去怎么样?干落叶和新鲜落叶用手一抓会怎么样?

  教师:干落叶卷曲不平坦,颜色呈黄褐色,叶脉干瘪,把它放在手中一握,成了碎片。未干落叶形状平坦,美丽,颜色黄绿色,红色等,叶脉柔软,有水分,把它放在手中握一握,伸展开还和原来一样。

  2、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落叶?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把自己见到的落叶形状、颜色、大小描述出来。

  3、展示图片,让幼儿欣赏,告诉幼儿:秋天来了,树叶有的'变黄,有的变红,从树上落下来,这样的树叫落叶树,也叫阔叶树。

  4、用放大镜观察认识叶子的外观,用手摸叶子的脉络,认识树叶正反面的不同。

  5、认识树叶的用途。

  三、做树叶拓印画。

  四、作品欣赏,。

  欣赏幼儿作品,说出用的是什么树的落叶?让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并说一说在活动中的感受,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亲情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作品,应该感谢树妈妈,怎样感谢树妈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做法。唱歌《小树叶》,加深对树妈妈的亲情感,教育幼儿保护树木。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找一找哪些树是落叶树,哪些树不落叶?加深幼儿对科学自然的探索和求知欲望。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办法和途径。

  2.感受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天气与生活

  2.教具:电视(准备一段天气预报的播报语言)。

  3.课件:天气卡片

  趣味练习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报天气预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播报

  各位观众,大家好,现在播报天气预报,

  2.幼儿播报

  谁想当天气预报的播音员来给大家播报天气预报。

  请幼儿尝试播报。

  二、了解天气预报的途径

  1.你们是从哪里知道天气预报的?

  (让幼儿互相讲述,怎样知道天气预报的。)

  2.课件演示

  教师:原来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知道天气预报呢。

  观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

  手机短信提示天气预报;

  收音机里播报天气预报;

  网络获知天气;

  人们互相告知天气等。

  三、感知天气预报与生活密切相关。

  1.人们为什么要获取天气预报的`消息呢?

  知道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2.课件演示

  使幼儿充分感知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课件1:蔬菜大棚

  这位叔叔为什么这么关心天气预报?

  (2)课件2:司机

  司机叔叔为什么关系天气预报?

  (3)课件3:游客

  游客为什么也关心天气预报呢?

  3.小结: 天气预报百姓生活离不了, 我们可以听天气预报出门 旅游;

  听天气预报增减衣服;农民伯伯也要听天气预报栽种庄稼、蔬菜等;

  不知不觉间,我们每天收看收听的天气预报变出了新模样。

  四、制作天气卡片

  1.出示天气卡片

  让幼儿观察天气卡片,分别说出天气情况,感知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2.请小朋友制作天气卡片,也来关心天气,学习保护自己的生活常识。

  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小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小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冬天到了,人们穿上厚厚的棉衣,但在外面活动的小动物却越来越少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过冬去了。怎么过冬呀?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通过《动物过冬》这节科学活动课,不但让孩子们了解小动物生活习性的变化,还让孩子们产生好奇。并能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地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满足孩子们探究小动物的的欲望。本次活动运用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观察法等,克服教师说教的传统形式,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通过观察、探究,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快乐的获得知识,习得经验。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不同于人类的过冬方式,知道动物过冬主要有四种形式:

  ⑴贮存食物;

  ⑵冬眠;

  ⑶迁徙;

  ⑷换毛。

  2、理解词汇:迁徙、冬眠等。

  3、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4、通过游戏模仿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和家长一起收集动物过冬的.图片、图书等活动材料。

  2、让孩子们观看有关动物过冬的视频。

  3、活动室里设置供孩子们躲藏或蜷缩的空间,并布置“动物过冬方式”的背景图。

  4、安排一名孩子扮演情境中的角色。

  5、小动物头饰若干。

  6、小动物图片。

  7、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7-28页。

  活动过程:

  一、 以谈话的形式,引起兴趣。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季)冬季的天气怎么样?(很冷)看一看,你们是怎样度过这寒冷的冬天?(戴上帽子、围上围巾、戴上手套、穿上棉衣、棉鞋、生上炉子、安上暖气、常在室内活动、加强锻炼等)。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小动物不会穿衣服,那你们知道不知道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吗?(讨论)

  二、 冬天来了

  1、教师根据图片,有表情的讲述小动物过冬的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的表演要有一种即将面临天寒地冻境遇的紧迫感。

  2、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引导观看有关的视频和图片。激发说出故事里的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鼓励大胆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讲述,和同伴分享交流的快乐,在交流中获得新知识。

  3、提出问题讨论:

  (1)、大雁和小燕子用什么方式来过冬?飞到南方去过冬,那里的天气很暖和,又有很多喜欢吃的食物。(随时丰富词汇:迁徙)

  (2)、哪些小动物在冬天需要换上厚厚的毛或羽毛来过冬呢?小羊、小狗、小猫、狐狸、狼;鸡、鸭、鹅等

  (3)、哪些小动物是靠冬眠来过冬的?如:青蛙、蛇钻进地洞里,狗熊躲进树洞里等。(随时丰富词汇:冬眠)

  (4)、还有哪些动物和小松鼠一样储存粮食来过冬呢?如:蜜蜂、蚂蚁等。

  鼓励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大胆的想象、思考,扩展发散性的思维,在交流中总结出小动物们不同的过冬方式,进一步激发探究的兴趣,而且生动形象地感知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4、引导总结小动物过冬的几种不同方式,小动物过冬主要有四种形式:

  ⑴贮存食物;

  ⑵冬眠;

  ⑶迁徙;

  ⑷换毛。

  5、我们到森林里去,问问小动物们有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好吗?小动物们肯定会很高兴的告诉我们,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三、访问小动物

  1、利用布置的“小动物过冬方式”的背景图。

  2、每个孩子戴上一个头饰,扮演一种小动物角色,躲藏或蜷缩在活动室的背景图下。

  3、教师或一名孩子扮演访问者“咚咚”敲门:“里面住着谁呀?”孩子们回答:“我是蛇,我住在洞里。”“我是大雁,我要飞到南方去。”等等。

  4、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评价,看看谁能学着所扮角色的口吻说的既具体又清晰。

  5、重复游戏,以巩固小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

  6、把小动物的头饰贴在“小动物过冬方式”的背景图上,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小结

  这节科学活动课让孩子们在观察、探究中,通过形象直观的学具、视频、角色表演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知道小动物几种主要的过冬方式:

  ⑴贮存食物;

  ⑵冬眠;

  ⑶迁徙;

  ⑷换毛。

  做到了在学中玩、玩中学的过程中,快乐获得知识,习得经验。

  活动延伸:

  把孩子们搜集的小动物图片放在科学区,供孩子们相互交流。

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1.在捡菜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比较,了解韭菜.大蒜.葱的不同特征。

  2.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根能吸收营养,帮助植物生长。

  准备:

  1韭菜 .大蒜 .葱。

  2筐若干个(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干。

  过程:

  一 .谈话

  你们在家吃过韭菜 .大蒜 .吗?那认识它们吗?

  二 .拣菜

  1 .出示一筐菜。

  菜场一早送来许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几种菜混在了一起,给厨房的厨师带来了许多麻烦。厨师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把这些菜分开放在各自的筐里。

  2 .幼儿一边拣菜一边把菜分别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们来帮厨师把菜分分开,把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 .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

  好,我们把菜分好了,那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分开 摆放呢?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

  4 .引导幼儿说出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像妹妹。

  刚才我们说了为什么要把这三种蔬菜分开,那谁能来说说这三种蔬菜,它们有什么特征。如果它们是一家人的话,你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又像妹妹呢?

  5 .师小结。

  韭菜妹妹的叶子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的,叶子是扁的 .窄的;大蒜哥哥的叶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宽又扁;葱弟弟的叶子中间是空的,圆柱形的。

  三 .种植韭菜 .大蒜(有根的) .葱(有根的)。

  1 .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现在我们要来种植这三种蔬菜,那该怎么种呢

  2 .取部分韭菜 .大蒜 .葱,切下其下半段。

  每个小朋友先选其中一样蔬菜,然后把你选的这样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还剩下些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 .把它们种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谁长的高。

  我们把三种蔬菜的下半段种在花盆里,看看它们谁长的又快又高。

  4 .幼儿种植蔬菜

  5 .把它们放在自然角中,鼓励幼儿学着照顾,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科学活动《磁铁吸什么》——新教师过关课课后反思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我执教了我班科学活动《磁铁吸什么》,在本节过关课中又得也有失,有进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为此,对于本节课我做出如下反思。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该通过每一节课收获更多的教学经验,每一次课堂教学后的反思往往就是下一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从设计理念的角度出发:我从幼儿的好奇心出发,磁铁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还是很新奇的物体,在区域活动中,也经常会见他们拿磁铁玩出很多的玩法;依据《纲要》精神,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初步了解磁铁的性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让幼儿借助自主探究,亲历记录磁铁的特性的过程。借助着幼儿对于磁铁这样新鲜事物的新鲜感与好奇心,我选定这节科学课。再说教学过程:在确定了本节课后,我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最起初的想法是让幼儿通过操作感受磁铁的性质而后利用记录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考虑到我班幼儿没有尝试过利用记录表记载所以这个想法被耽搁了;导入活动中我利用“小老鼠上灯台”的儿歌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自认为还是比较好的能够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但是由于自己在准备的时候磁铁的位置摆放的过于靠前所以有些幼儿能直接说出了我的这个秘密,这是我今后在准备工作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小细节;在第一次操作的时候,我让幼儿初步感受磁铁吸物的性质,为幼儿提供了道具——回形针,让磁铁宝宝与回形针宝宝做做游戏,初步感受磁铁能够吸物。可能从科学领域的角度看,我比较直观的像幼儿透露出了磁铁吸物的概念,而在这过程中少了科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让幼儿自主探索,在这个环节中可能缺少了这种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索的乐趣;再话第二次操作,在第一次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我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尝试找找那些东西可以和磁铁宝宝成为朋友的,

  将其放入有“笑脸”的篮子了,那么既然是找朋友,用“笑脸”的图标呈现可能不能够直观的体现“好朋友”这个概念,可以将其换做“手拉手”的图标,这样就能够一目了然的让幼儿知道磁铁要去找朋友了。在教师总结的这个环节中,我逐一验证了幼儿的`操作结果,但是由于每一个小组的材料不同,可能有些幼儿的材料是夹子,有些可能是硬币等等,在验证的这个环节中,我是否可以尝试性的多叫几名幼儿来验证其他组的东西是否能和磁铁成为朋友,不应该只是教师在讲,应多让幼儿尝试探索并验证。在此过程中,我还忘记了一个细小的环节,我没有请每一组幼儿的小组长将各个组的小篮子拿上来,这是我忽略的一个小问题。最后说说我的延伸活动,在延伸活动中,我分别验证最后出示了可以和磁铁做朋友的,不可以和磁铁做朋友的,将其呈现在黑板上;中间有一组幼儿的东西里有“钥匙”,可是钥匙既不是木头做的、也不是塑料做的为什么不能和磁铁宝宝做朋友呢?可能这样的延伸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更有探索意义。

  经过了本次新教师过关课,我想较于第一次亮相课相比,自己认为是有进步的,课后在与指导老师的认真交流中我也找到了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不足与亮点。我想:作为一名老师,总是在不断的充实自我、学习自我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听取别人给予你这节课的评价,才能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好铺垫,加油吧!

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对大班幼儿来讲对土壤的理解不是很清楚,不知道土壤对我们人类以及植物的好处,不清楚土壤有几种颜色,有干湿和硬软之分,因此,我特设计了本节《土壤大探秘》能让幼儿较清楚的理解土对人类的作用。

  活动目标:

  1. 感知了解土壤有多种颜色,有干湿和硬软之分,里面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

  2. 尝试用小实验的方式探究土壤特点,知道土的人类的作用。

  3. 乐意参与活动,萌发珍惜土地的感情。

  活动准备:

  1. 幼儿资源:主题小书、记录单、自封袋1个。

  2. 教师资源:挂图、DVD、土壤1份(内有一份树叶、树根等);大盘子1个(里面有干、湿的土壤);与土壤相关字卡,一盆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生长出的植物;一盆在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荒瘠土地、梯田、种植绿肥、收集落叶沤肥的图片各1张。

  3. 经验准备:有挖土经验。

  活动过程:

  1. 看一看、捏一捏、想一想,探究干湿的区别。

  (1)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什么颜色的?除了黑色的土,你还看见过什么颜色的土?猜猜它是软的还是硬的?

  (2)教师:请你们来捏一捏土壤,感受一下有什么感觉(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软”“硬”字卡)

  (3)教师:什么样的土壤是软的什么样的土壤是硬的?

  (4)教师:土壤有多种颜色,它们有的是干土,有的是湿土,软硬程度也不一样。

  2.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土壤剖面图和小实验,了解土壤对动植物生长的作用。

  (1)教师:土壤对上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教师:可以种植植物、花草树木、庄稼……还有许多美丽的建筑。

  (3)土壤里面有什么?

  (4)教师:有许多小生物在这里生活,有蚯蚓、蛇、青蛙……

  (5)教师:土壤里面的小动物要呼吸空气的,为什么它们能在这里生存怩?

  3. 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土壤层。

  (1)引导幼儿阅读主题小书,比较土壤各分层之间的异同。

  (2)教师:看看这两盆植物,你们发现什么?

  (3)教师: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生长出的植物茁壮且呈绿色,而在贪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细弱,柔软且枯黄。

  (4)教师出示荒瘠的土地、梯田等几种图片。

  活动延伸

  (1)教师出示一些用泥自制的泥人、泥动物,并现场捏制小动物,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交流欣赏。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和动手操作活动,容幼儿尝试产生风的各种方法,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初步了解风力有大小之分,风力大小与人们的关系。

  重点、难点:

  产生风的各种方法,风力的大小。

  活动准备

  幼儿感受过风,并有过观察记录,提供产生风的有关操作材料,风与人们关系的图片。

  活动过程1、看看说说,风在哪里?

  教师:“前几天,我们到户外去寻找风娃娃,并画了观察记录。请你轻轻地告诉旁边的朋友,你在哪里找到风娃娃?”。张贴个别幼儿的观察记录,请幼儿说出记录的内容。

  小结:当我们看到树叶摇、红旗飘的时候就知道风吹来了,还可以听到“呼呼”的声音,风吹到我们的身上感觉是凉凉的。

  2、探索感受风的产生。

  1)出示静止的纸条和风车,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使纸条、风车动起来呢?”“你有什么办法变出风娃娃来呢?”

  2)介绍各种操作材料,提出要求:“小朋友可以用老师给的各种材料和用具去试试,能不能变出风娃娃?看谁想的办法最多。”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你用什么办法让这些纸条、布条、风车动起来呢?”“除了老师给的这些用具,你还有什么办法能使这些东西动起来?”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和探索的结果。

  4)比较风的大小:教师用扇子动风车,引导幼儿观察:“为什么风车有时候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因为扇子轻轻地扇,产生的风力小,风车转得慢;要是用力地扇扇子,产生的风力大,风车也转得快。)

  5)小结:用扇子、纸板扇的时候,空气流动了,变出了风娃娃:用口吹的时候,也吹出了空气,变成了风;跑动的时候,也产生了风。风是有大有小的,适当的风力可以利用来为人们做事,是有益的`,风力太大,产生危害,是有害的风。

  3、了解风与人们的关系。

  1)玩游戏:有益的风和有害的风。

  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出哪些风是有害的?哪些风是有益的?根据风的好处和坏处,贴上高兴和不高兴的娃娃。

  2)请幼儿想想,风还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4、总结,结实活动。

  教学反思:

  1、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很高,接受的也很快,但似乎老师的期望值太高,孩子们一直答不出来,这时老师的主导性就加强了,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思考空间,答案会不可思议的。

  2、事先对幼儿的已有经验了解不够,导致课堂上有些被动。

  3、师幼配合的相当默契,但是一再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样孩子的思维有些局限。

  4、科学课要求老师的语言组织要相当严谨,流程之间的衔接要过渡自然,今后上课我会多注意。

  5、提醒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完整句的表达。

  6、科学课重在让孩子操作,教师的及时总结,帮助孩子清楚地理解这一现象,如果重新上,我会多准备些材料,让大家自主分组讨论操作,然后师幼共同验证,只有孩子亲自操作才会把实验结论清楚地记住。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

  2、 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学习序数1-10,理解序数的方向性,能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重点:是帮助孩子从不同方向辨认10以内的序数。

  活动难点:幼儿能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小朋友我听说小猴子种的萝卜要丰收了,它请了很多的小动物到它家做客,去品尝萝卜,但它现在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快来看看是什么难题吧。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帮助小猴拔萝卜。

  (1)出示萝卜、小猴子卡片,让幼儿观察小猴遇到了什么难题?哪个小动物来帮忙了?

  (2)教师依次出示小猫、小狗、小羊、小鸡、小白兔、小牛、小猪、小熊、老虎等动物卡片,教师做动作或模仿动物的叫声,引导幼儿说出各动物的名称。提问:有几个小动物在拔萝卜?都有谁?排在第一位的是那个动物?最后是谁?请小朋友动手给它们贴上顺序号。

  2、数楼房。出示楼房图,提问:这座楼房共有几层?第一层楼在什么位置?请在相应的位置贴上红色星星。顶层楼在那里?请在小朋友在相应的位置贴上桔黄色星星。小猴子住在五楼,请小朋友在相应的位置贴上黄色星星。

  3、对号入座。出示餐桌,

  (1)提问:引导幼儿观察桌上有什么?有几个盘子?盘子是什么形状的?从黄色盘子开始向右侧转依次是怎样排列的?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动手给盘子贴上数字标志,并把动物按拔萝卜时排列的顺序放到餐桌前。

  4、游戏:

  (1)老鼠偷蛋:出示10个数字卡,请几名幼儿到前边扮小老鼠,教师带领幼儿说儿歌,“母鸡母鸡真能干,一生生了十个蛋,老鼠老鼠真是坏,半夜起来来偷蛋。”儿歌说完扮老鼠的小朋友偷走一个数字,其他小朋友们说出偷走了第几号蛋。游戏反复进行。

  (2)摸一摸:出示10个小动物卡片,请几名幼儿到教师跟前,教师带领幼儿说儿歌“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儿,摸摸那儿,摸摸动物快回来。”儿歌说完后请小朋友快迅摸一下动物快回到教师跟前,请其他小朋友们猜一猜是什么动物?这个动物排在第几位?游戏反复进行。

  5、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分别站两队,每队10个幼儿,排好队后请小朋友每队分别报数,说一说他们分别排在第几位。

  三、活动结束:

  幼儿排队学解放军叔叔走路的样子,到院子里活动。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科学教案12-17

科学教案12-16

科学教案02-22

科学教案[精选]08-15

(经典)科学教案08-24

科学教案(精选)07-30

科学教案【精选】07-31

科学教案(经典)08-06

(精选)科学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