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0-24 09:02:3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7篇(经典)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7篇(经典)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和理解颠倒词语的含义。

  2、幼儿学会如何颠倒词语并讲清楚普通话。

  3、幼儿在颠倒词游戏中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并积极大胆的参与到游戏中。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小精灵这个卡通人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经验准备)2、幼儿知道蜜蜂,蜂蜜这些常见物。(经验准备)3、魔杖1个(物质准备)4、小精灵装饰(物质准备)5、颠倒词挂图10(物质准备)6、颠倒词ppt等(物质准备)7、小动物胸饰人手一个

  活动内容:

  1、游戏导入:小朋友们佩戴好胸饰依次按照自己的小组做动作师: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XX,现在呀我想请小动物们介绍一下自己,会跳的小动物们在哪里?你们是怎么跳的呀?会飞的小动物们在哪里?你们是怎么飞的呀?会游的小动物们在哪里?你们是怎么游的呀?小动物们真棒!我偷偷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今天呀,小精灵要找搭档啦,你们想做吗?她呀,会选表现的`最棒的小动物来做他的搭档,那让我们去看一看,小精灵的要求是什么吧

  2、基本部分:

  小精灵:小动物们好,我是你们的精灵姐姐,我呀,想给自己找搭档,但是我的搭档呀,必须会一些小魔法,小动物们,你们会吗?你们不会呀,那学会了再来找我吧。

  师:小动物们,刚刚小精灵的要求你们知道了吗?那你们想学习魔法吗?好吧,那老师就教你们一个小小的魔法,颠倒魔法,你们要好好的看清楚,老师是怎么变得吧。

  师:乌拉乌拉变,蜜蜂变蜂蜜!(ppt切换)师:你们看,我用颠倒魔法把蜜蜂变成了什么呀?(蜂蜜)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颠倒吗?颠倒呀,就是把东西反着读,蜜蜂反过来就是蜂蜜,牛奶反过来就是奶牛,小朋友们知道颠倒是什么意思了吗?那现在我要考考小朋友们,(出示挂图)这是什么呀?那我们用颠倒魔法能把他变成什么呀?那小动物们我一起念出颠倒魔法,把他变过来吧。乌拉乌拉变,牛奶变奶牛!(ppt)师:那现在呀老师要给小动物们布置一项任务了,老师呀,要求小动物们把这些东西用颠倒魔法变过来,小动物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就和老师一起念咒语吧。(ppt)师:我刚刚听到有一些小动物的读音不太标准,这样啊,咒语就没有用了,现在呀,老师就带小动物们一起吧这些词语念一念好不好?

  老师带读词语(挂图)师:现在我们的小动物读音标准多了,那我们呀就再来练习练习咒语吧,小动物们可以和边上的好朋友互相变一变,看看能不能把他的名字给颠倒过来,等会啊,老师会请两个小动物上来表演一下,看看他们变的怎么样。

  (请几组小朋友上台演示)师:小动物们说说看他们变得好不好呀?那老师要给他们一点小奖励(贴纸)。小动物们,你们觉得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颠倒魔法来变的呀?(讨论)师:小动物们今天学习的真棒,那我们就要请出小精灵来选他的搭档了,小朋友,我们一起大声的把小精灵叫出来吧,小精灵!!!

  小精灵:哎哎哎,我来了,小动物们你们学会魔法了吗?那我要挑选几个小朋友上来比赛一下了(兔子,蝴蝶,小鱼队各一人)(游戏竞赛)小精灵: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谁表现的更棒一点呀?我觉得呀,每个小动物都很棒,那你们就都做我的搭档吧(每人戒指)

  3、结束部分师:今天在魔法课上,小动物们都表现的非常棒,现在呀我要给每个小动物们一点小奖励,我们请小精灵发给我们,好吗?(发贴纸)师:今天学了一天的颠倒魔法,小动物们都累了,要回家休息了,等我们回家以后也把颠倒魔法教给爸爸妈妈,好吗?小动物们,再见!

中班教案 篇2

  有益的学习经验:

  1.观察每种树不同的发芽现象,在绘画不同形状的树木同时,用不同色彩的绉纹纸团儿进行粘贴,表现出不同树木的发芽过程。

  2.发展小肌肉动作,尽可能将纸团儿团紧团小。

  准备:

  绿、粉、黄色绉纹纸头,胶水,绘画工具。

  活动与指导:

  1.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附近环境中观察春季树木的变化,不同的树形(区分乔木和灌木)观察芽苞的颜色。

  2.用油画棒在作业纸上画出不同的树木,教幼儿画树时掌握正确的分枝方法。

  3.将自己选择的纸头儿用拇指和食指团成很紧很小的纸团,分别沾在发芽的树枝上。

  4.注意指导幼儿沿树枝的左右两方面沾,不要只沽一边,学会使用不同的颜色纸团儿沾不同的数木。

  建议:

  1.组织幼儿到户外大自然中感受季节的变化,多看几种树的发芽后再进行此活动。

  2.可在教育活动前将各色纸团团好,减少集体活动时间。

  3.在春季主题绘画中用这种方法丰富作品内容。

  4.可以采用其他物品代替纸团当芽苞作画。

  日常生活根据季节多引导幼儿深入自然,了解自然,产生热爱好奇的情感,愿意表现自己的感受。

  家园配合号召家长带幼儿到郊外进行踏青活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大自然的热情。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2、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反思:

  《 不高兴发芽的树》在活动组织中:幼儿思维比较活跃,活动氛围比较好,老师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倾听故事的习惯,在教学中给孩子一定的想象空间,引导幼儿多动脑想想,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并且让她们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及其活动本身带给他们的满足感。

  第一,老师整个活动的思路清晰化,教学过程的衔接很自然。

  第二,整个活动的过程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从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中,老师将问题抛给幼儿,让幼儿 讨论“小树为什么不高兴发芽”提供想象的空间,然后在第二环节中老师采用故事的形式,告诉幼儿“小树为什么不高兴发芽”,帮助幼儿解答疑惑,第三个环节中老师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进行探索寻找。

  第三,我觉得整个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真正改变了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幼儿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体现了幼儿学习的主体性,而老师则是很好地成为了幼儿学习中的组织者,支持者,及其引导者。

  个人认为还应再做一下活动延伸:比如可以让幼儿在第三环节中探索完了之后,回到教室再进行一节绘画活动,这样效果会更好,让幼儿画出一棵生机勃勃人人喜爱的树来。

中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从多个角度观察体会人物的相貌特征,学习绘画人物的心情,喜、怒、哀、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卡纸、彩笔、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先听几段音乐,看看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心情?

  让学生感受欢快、悲伤的音乐能给人带来什么样的表情。同时请学生上台演一演,体会表情变化。

  总结:表情和心情有很大的联系,开心时会笑,难过时会掉眼泪,生气时会瞪大眼睛,咬牙切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表情:喜怒哀乐(板书)

  二、讲授新课

  1.你猜表情

  欣赏图片通过看眼睛、眉毛、嘴巴来猜一猜表情。

  问:一个人的表情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眉毛、眼睛、嘴巴)

  2.朗读表情歌

  请学生跟老师一起读,并伸出手指跟着做动作。

  眉开眼弯嘴上翘(喜)

  立眉瞪眼牙紧咬(怒)

  眉掉眼垂嘴向下(哀)

  眉弯眼弯嘴大开(乐)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表情,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欣赏生活中同学们的喜怒哀乐照片。

  3.贴五官游戏

  请四名学生上台贴喜怒哀乐的表情。

  4.贴色卡

  ①提问除了能通过眉毛、眼睛、嘴巴这三个部分了解到人的表情,那能不能用颜色来表达心情呢?

  请两名学生上台分别贴出自己认为喜怒哀乐是什么颜色的。

  总结:开心的时候可以用比较温和、明亮的颜色如:大红、橙、黄、浅绿等等。伤心的时候可以用比较深的颜色如:紫、蓝、黑色或者灰色系。

  不同的颜色使人物的情绪更加明显、突出。

  ②欣赏图片

  对比两幅不同形式的.照片,体会颜色和表情的联系。

  欣赏学生作品,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色彩来表现的。

  三、布置作业

  1.喜怒哀乐四种表情,任选其一。

  2.用夸张、变形的绘画方法来表现。

  欣赏作品,参考别人是怎么画出来的。

  四、点评作业,总结。

  展示作品,集体交流。

  1.说说你画的是什么表情?

  2.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表情好在哪里?

  总结:同学们,每天我们都会经历喜怒哀乐,老师希望大家可以笑口常开,因为大家笑的时候最好看。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糖葫芦的形状、颜色等基本结构。

  2.学习用纸浆制作立体的糖葫芦,体验制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纸浆,一次性筷子若干,糖葫芦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好吃的糖葫芦

  1.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样好吃的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图片)

  2.糖葫芦的形状是怎样的?有什么颜色?

  3.看到这些美味的糖葫芦我都想去咬一口了,可是我们这现在有吗?那怎么办呢?有了,我们可以动手来制作一些美味的`糖葫芦。

  二、五彩糖葫芦

  1.介绍操作时要用到的材料。

  2.讨论制作糖葫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欣赏糖葫芦

  讲评、展示幼儿的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下来有两方面让我印象深刻,一是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相当的高,动作快。开始采用的是图片导入的方式,图片的真实性强,一串串红彤彤的糖葫芦马上印入幼儿的脑海,勾起幼儿想要品尝的念头,从而促使幼儿动手制作的热情,以及完成的速度。二是作品的效果好,纸浆制作的糖葫芦样子与真实的非常相似,我们还把制作好的糖葫芦也学买的样子一样把它插起来,看起来很诱人。建议以后在操作前在桌子上先垫上报纸那样桌面上会更干净。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其实际含义,能用=、≠表示两个集合的数量关系,初步建立等量观念。

  2、复习数字1—5,了解它们可以表示的实物数量。

  3、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体验游戏的愉快,乐意帮助有困难的人。

  活动准备:

  1、数字卡片1—5

  2、符号=、≠

  3、昆虫卡片若干,数量为1—5

  4、青蛙头饰、卡片,数量为1—5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5,初步认识=。

  (一)点数实物1—5,并找出可以用来表示这些实物数量的数字。

  1、今天天气真好,小青蛙到池塘边来玩了。

  出示数量为1—5的青蛙图片。

  数数每一群有几只青蛙。

  2、请你帮它们找个数字朋友吧。

  请个别幼儿分别找出相应的数字放在小青蛙的后面。

  3、幼儿说说1只青蛙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2只青蛙……

  (二)认识=

  1、出示符号“=”,认识等号。

  这是等号,它长什么样?

  2、把它放在数字1和1只青蛙的中间,可以用来表示它们两边是一样多的。

  读一读1等于1只青蛙。

  3、请几个小朋友为其他数字和青蛙找到相应的符号放在中间,并读一读。

  4、老师小结:相同数量的东西我们可以用“=”来表示。

  二、认识≠

  1、青蛙奶奶生病了,不能出来捕食,我们捉些小虫子给它吃吧。医生给它开了个食物的处方。出示数字5与≠。

  这是什么符号?和刚才的=长得一样吗?

  2、这是不等号,它可以用来表示两边的.数量不一样多。

  那么我们该给青蛙奶奶捉几只虫子呢?为什么?(幼儿讨论)

  3、请幼儿从小筐中找虫子图片,并说说为什么?(因为它和5不一样多)

  还有哪些数量的虫子也和5不一样多?幼儿可以从小筐中把和5不一样的虫子图片都找出来。

  4、老师把1—4或更多的虫子的图片放在数字5后面,原来它们都不一样多,都可以用不等号来表示。

  大家读一读。

  三、巩固对=、≠的认识

  1、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和符号到草丛(桌子上)找虫子,看谁找得对,找得快。

  比如:2=,1≠。

  2、每操作一次,进行老师检查或幼儿相互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3、反复游戏数次。(在不等号的操作中,幼儿找一个或多个图片均可)。把找到的虫子卡片放入小筐中。

  4、我们带上食物一起去送给青蛙奶奶吧。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愉快的参与集体阅读,体验绘本阅读带来的乐趣。

  2.在理解绘本故事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模仿不同角色动物的叫声,体验绘本两拍子节奏的特质。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过程

  1.出示最后一张PPT“小鸡学猫叫”,展示结果,引出疑问。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了啊?

  幼:小鸡。

  师:那小鸡是怎么叫的啊?我们一起来学一下。

  师、幼:叽叽叽叽

  师:哎,学的真像。那我们来听听这个小鸡是怎么叫的,它是不是和你们叫的一样,好不好?

  幼:好

  师:(放出PPT小鸡“喵喵”的叫声)呀!为什么它是这样叫的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啊?我请小朋友告诉我。

  幼:...... (各种答案)

  师:哦,原来小鸡想出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换一换》,他们换的事什么呢?(老师学猫叫并做动作,给幼儿提示)恩,对了,他们换的`是声音。

  2.分段阅读,了解绘本内容,引导幼儿了解小鸡和哪些动物交换了叫声。

  师:(出示PPT讲清第一幅画面,突出“我要出去玩了,叽叽”的叫声)咦?小鸡碰到谁了?

  幼:小老鼠

  师:小老鼠怎么叫的?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学一学。

  幼:吱吱

  师:好,那咱们一起来学一下

  幼:吱吱,吱吱

  师:小鸡和小老鼠交换了叫声,那小老鼠怎么叫了啊?

  师、幼:叽叽叽叽

  师:那小鸡变成了怎么样的叫声了啊?

  幼:吱吱吱吱

  师:(后面的三种动物猪、青蛙、狗方法一样)好,最后小鸡遇到了小猫咪,可是小猫很凶的看着小鸡,现在啊,请小朋友来学一学小猫凶猛的样子和表情,它是怎么样的?小猫又会怎么说呢?

  幼:(做动作学样子)......七嘴八舌说

  师:哦,原来小猫大叫了一声:“喵,我要把你吃掉”。就在这最危险的时刻,小鸡会怎么样做呢?(追问:它会想什么办法来帮助它呢?你们希望小鸡被小猫吃掉吗?如果你是小鸡你会怎么做呢?)

  幼: ......

  师:哦,那我们看看绘本中的小鸡到底有没有被小猫吃掉啊?

  幼:没有

  师:那请小朋友仔细看看,现在小猫还凶不凶了啊?它是什么样子的啊?

  幼:不凶了,头也低下来了,爪子也收回去了

  师:那小朋友仔细想想,小鸡做了什么让小猫变成这样了啊?(老师引导幼儿学习之前的声音,使其想到是被声音吓到)

  幼: ......

  师:哦,原来是小鸡学小狗叫,把小猫给吓到了,是不是啊?

  幼:是

  师:哦,小鸡把小猫小跑了以后也和小猫换了叫声,小鸡“喵喵”的叫着走了。

  3.通过游戏体现绘本节奏。

  游戏规则:

  (1)选出六名幼儿进行个别演示,每人扮演一个小动物,头戴代表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手拿代表该动物叫声的声音卡片。

  (2)幼儿按绘本小动物出现的顺序一字排开,小鸡先后按顺序与这几个小动物交换代表叫声的字卡并交换位置,直到最后一个小动物。

  (3)个别演示结束后,可再进行集体游戏。

  师:好了,故事的最后小鸡“喵喵”的叫着走掉了,游戏中小鸡也是这样“喵喵”的叫着走掉了,那小鸡到底走到哪里去了,接下来它会碰到谁呢?

  幼:......(幼儿发散回答)

  师:回家以后,鸡爸爸和鸡妈妈听到小鸡“喵喵”的叫声会怎么样呢?老师啊,把这本绘本放在教室的图书角里,请小朋友在平时自己把答案找出来吧!

  活动反思

  借助绘本让幼儿能更有兴趣的参加下面的游戏环节,同时初步的了解游戏的规则。重点部分是在游戏中,因为只有通过游戏才能更好的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才能更好的为幼儿服务。在游戏中,应老师从简单到难依次递进,逐渐帮助幼儿掌握游戏的规则。首先是简单的模仿绘本故事中换叫声的游戏。这个游戏全体幼儿都能很正确的完成,同时也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幼儿用书《拍花箩》,并学念儿歌《拍花箩》。

  2、幼儿感受儿歌的生动、幽默的情感。

  3、在说说、玩玩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拍花萝》、大写数字和小写数字各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数字1、2、3、4、5、6、7、8、9、10导入活动内容。

  教师:小朋友,这些数字你们认识吗?

  幼儿:1、2、3、4、5、6、7、8、9、10。

  教师:这些数字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呢?

  教师出示大写数字一、二、三……幼儿一起认一认。

  2、数字儿歌。

  教师:你们知道关于数字的.儿歌吗?

  幼儿回忆,一起念《一二三四五》。

  二、阅读幼儿用书《拍花萝》

  1、出示《拍花箩》,和幼儿一起欣赏。

  教师:今天许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幼儿:鱼、青蛙……

  你们从书上看看,猜想一下这首儿歌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跟动物有关)。

  2、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学习儿歌《拍花箩》。

  教师:你拍几呀?

  幼儿:我拍一呀。

  教师:来看看画面上有谁?

  幼儿:蜗牛。

  教师:几只蜗牛?

  幼儿:一只。

  教师:在干什么?

  幼儿:爬楼梯。

  教师:一只蜗牛爬楼梯呀。

  将讲述的内容连贯起来念一遍。

  3、、用同样的方法和幼儿玩下面的游戏。

  4、让幼儿回忆刚才我们拍了哪些?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图片。

  5、一起按照数字的顺序给图片排排队。

  6、一起看图片来念一遍儿歌。

  7、师幼倾听录音机里的《拍花箩》,并有节奏地配上相应的动作。 形式依然用游戏的方法进行。

  延伸活动:

  幼儿之间一起玩拍花箩游戏。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动物之家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好玩的毽子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苏打喷泉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玩瓶子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教案:认识高矮_中班其他教案07-07

【精选】中班教案08-04

中班教案[精选]07-28

中班教案[经典]10-08

中班教案(经典)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