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时间:2021-07-21 17:39:2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语言既精练有优美,还极具逻辑性。 这堂课,虽然准备了很多关于恐龙方面的知识、图片以及录相,但就课堂上语言文字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是失败的。一个是体会这篇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时,我先举了一个例子,在我的引导下,一起体会“漫长的”、“一支”这类词语的精确,然后让学生去全篇文章当中搜索哪些句子也让你感受到其语言的精确。结果,大多数学生不会。最后只能在我的提醒下,支离破碎地找出来,粗粗地谈了谈感受。第二个是讲述恐龙演化这一段时,将恐龙的庞大家族分解开来时,我约束了学生的思维,硬是要他们用上“形态”、“行走方式”、“性情”等词语去归纳。 其实不必这样,学生只要大致地说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恐龙的'家族,然后体会到介绍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就可以了。我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观察比较: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1、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

2、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生1:我发现第一句话比第二句具体,多了一个“逐渐”和“越来越”

生2:我觉得这些词具体写出了猎食性恐龙是怎么变成鸟的。

生3:用了“逐渐”和“越来越”这样的词,我知道猎食性恐龙不是一下子变成鸟的。   ……

由这一个教学片段,我又想到了阅读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教什么?《飞向蓝天的恐龙》为典型的科普说明文。很显然,象这样的文章,“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教学重点之一,也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很容易偏离语文教学的宗旨,游离于语文教育目标之外,上成科学课或者其他课。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即教什么)有十分清楚的意识,教师要关注到知识背后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并设计了比较句子的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比较中观察发现科普类文章的语言特点,感悟表达的准确与科学。

怎么教?语文教学是一个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感悟的过程。应该说上面的片段教学体现了这个特点,但是,还很不够,具体地说,感悟科普性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与科学,不能只是停留在比较分析的层面,一定要内化到心灵!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内化。在这一点上,教师处理的不够灵活,或者说是不够全面。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齐荣华06-05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精选8篇)05-18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15篇04-23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01-01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02-20

《飞向蓝天的恐龙》课文教学反思范文09-14

《飞向蓝天的恐龙》语文教学反思范文10-08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08-27

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