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阅览室》

时间:2021-09-08 16:10:0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学反思-《阅览室》

手口并用 算理先行

教学反思-《阅览室》

——《阅览室》教学反思

《阅览室》一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重点学习的是10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不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说学生已经掌握的列竖式的基本方法和书写格式,所以这节课重点就是要解决对退位减法算理的理解与掌握。

回顾自己本课的设计及教学历程,有以下一些收获与感受:

一、改编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材提供了一个阅览室的问题情境,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来自生活,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由于孩子们对阅览室不熟悉,所以我在教学时就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大胆改编了教材提供的情景,设计了班级图书角的实际情境,增加了数学的亲切感,让学生学得有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与意义。

二、放手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

本课的教学内容许多人认为,数学只要学生会做练习、会计算就行了。其实这只是完成了技能的目标,我们的教学要教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孩子对算理的理解是他们顺利、正确完成相应的习题的有力抓手。

一年级的儿童他们对很多知识的理解与获得都是通过直观形象思维达到的。数学的算理比较抽象,所以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直观操作。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有助于他们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课堂上在探究30-7和25-8时,我让学生先摆一摆、拨一拨,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操作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建立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当10再减的初步表象,为后面列竖式打下基础。课堂上学生汇报展示、教师演示等多维度的直观、形象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亲历获取丰富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地展开探索,他们对算理的理解是感性的、自然的、也是有效的。

三、引导学生“多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数学课堂上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本课教学中就特意为学生提供了多次说的机会(同桌交流、边操作边说、师生合作说、),说摆法,说算理,说算法,说注意点。

在教学时我还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特意将竖式的'书写与计算过程以故事的形式说给孩子听。这样的做法有效降低了学习的枯燥感,真正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与同伴的沟通、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条理性。

当然这节课的教学也还有很多的遗憾,如:虽然让学生动手了,可是给予孩子的空间和时间还是不够充分,很多不善于操作和表达的孩子得到的锻炼还不够。在练习的设计上还应该更精心一些,要丰富练习的形式,为孩子思维的锻炼与升华提供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