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习作教学反思

时间:2021-07-11 15:20:5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儿童诗习作教学反思

儿童诗习作教学反思

儿童诗习作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将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本组综合性学习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个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计划,“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诗歌的感性认识,在诗歌欣赏和童诗写作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本节课的活动内容有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和尝试写诗两个内容。

1、首先是导入:“夜深了,星星都疲倦地眨着眼睛,只有月亮孤零零地挂在天上,路灯下一个人也没有,你在温暖的被窝里睡得正香,突然,传来一阵这样的声音──(课件播放“呼噜声”)

再引导学生说出理由,指导感情朗读。

“我喜欢《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的声音。”

2、老师再作引导:“你瞧,诗人的生活其实跟我们差不多,只不过他们有一双独特的眼睛和一对非凡的耳朵,能够从令人烦燥的事情中看到有意思的地方,能够从不那么动听的声音里听到值得回味的内容。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双眼睛和这样的一对儿耳朵呢?咱们不妨来测试一下!然后引导学生试着编写诗歌,同时告诉学生写诗歌的一些方法:巧用比喻,妙用拟人,运用假设,运用夸张。

3、最后让学生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充满了幻想,当孩子们接触外界的事物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希奇的想法和新鲜的.形象。如: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能在月亮上荡秋千那该多好!可以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而儿童诗就顺应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特征,儿童诗是孩子们和世界的直接对话!

这节课,我从内容入手,引导孩子们感受诗歌创作的快乐。诗歌的特点是很多的,如形式长短不一,韵律美等等,但这节课,我没有过多地去品味去感受这些外在的形式特点,我淡化的是形式,然后从内容入手,引导孩子们从身边的景、事入手,去感受想象的快乐,感受诗歌创作的快乐。这样,孩子们的写作之路才会越走越宽敞,越走越亮堂。

一、讲究设计,环环紧扣。在这节课中,我一开始便抓住儿童诗至关重要的“想象”这一心理因素,通过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孩子们自由、放胆由此类比、联想,由物及物逐步发展到赋予物以活泼的生气,整个课程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步步递进,形成了一个学生心理与语言循序发展的链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脚步在节节提升,却没有感到攀登得吃力,他们始终处在一种愉悦的情境之中。

二、倡导自主,启发思维。从教学思想上看,课堂上的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状态中,积极性非常高。热烈而有序的展现的是开放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中,我把着眼点放在儿童身心与语言的发展之上,而又使二者形成了交叉互补,相辅相成;语言的实践,开阔了思维与想象,心灵的焕发又打开了语言发展的闸门。

三、淡化形式,凸显内容。从教学方法上,这次习作坚定地从内容入手,以内容决定形式。学生心中有了内容,清新活泼奇妙的语言就从口中流出。至于诗的形式,只做了三言两语的淡淡点拨———因为教学的目的是借助写儿童诗,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美化学生的语言,而不是严格地进行诗的创作,不是培养诗人。因此,在教学中,把读与思、思与说、说与写、写与思形成了互为因果的统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学生得到整体的发展。在读思说写过程中,注重学生自我的感受与品味,尊重学生的体验与表达,实现了学生天性与语文教学的统一。

自己是第一次教学这种类型的语文实践活动,真的不知道怎样去进行指导,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教一边摸索,希望能积累一些经验。不过本节课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这次综合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增长了诗歌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锻炼了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能力。

【儿童诗习作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习作教学反思07-28

苏教版《习作》的教学反思09-22

《习作7》教学反思06-29

习作8教学反思06-29

《习作4》教学反思05-18

《习作五》教学反思09-20

习作一的教学反思09-12

《习作三》教学反思04-13

习作指导的教学反思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