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小学卢宇虹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

时间:2021-12-16 12:23:3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芦笛小学卢宇虹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

在寒假之际,服从学校的安排,要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看看自己的书架,马上映入我的眼帘是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Why?这是我大学毕业那年,我的恩师特地从外地邮寄过来给我的生日礼物。打开封面还有他亲笔写的几个醒目的大字:要做就做最好的老师!是啊!何为好!何为最好!从大学毕业走上讲台,我何尝不是口出狂言的说这样的话!一直想当好一个让学生满意,让领导赏识,让同事叹服的老师。从教四年下来,让我深深感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读此书以前,我一直认为:做一名好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满腔热情就足够。坦白讲我对自己现在的状态也不满意,阅读完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还真是让我这个浮躁的心灵得到一丝安慰。对照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太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我的性子急燥,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远了,现在我才深刻的明白,要承担起教师的职责,不仅需要我不断的自我学习增加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爱心去灌溉。只有充满对职业和对学生的爱,才能令我肩负起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反思后才认识到:教育上的爱运用的恰当会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我们要纵向地比较,不能横向得比较"意思就是自己用现在和过去比,不能拿现在的`自己和别人比,不然我们看到的永远是不足,找不到一丝成功的喜悦感.就越来越没有自信心去做好每一件事.这也是在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的序言中得到了证实。

一边看书,一边在不断在梳理自己曾经走过的教育生涯的四个年头的日日夜夜.记得初为人师的我,有一种执著,懵懂的力量支配着我去完成我的教育使命.疯狂地占用孩子们珍贵的课间时间无尝地为差生补课.在当时看来,的确收到了浅短的效果,同时也受到了校领导的赏识.现在回顾起孩子的一张张活泼的脸蛋,令我感到很惭愧.小学教育就用得着这么的煞费苦心挤占时间的填鸭式教吗?随着岁月流逝,我也不断地成长,经验告诉我:我们应当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感受!这样你的教育工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教好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先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这就是我们谈论的德育.教师的童心意味着儿童般的纯真,自然而然地表现为纯朴,真诚,自然,率直.我们教师无时无刻都置身与孩子的监督之中,稍有不慎,哪怕表现出的一点点圆滑,世故,敷衍塞责,麻木不仁,玩世不恭都逃不过孩子那一双双明净无邪的眼睛.我们只有平等而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而明天的孩子才知道如何去对待他人.我认为这就是我理解的教育真谛。.从教四个年头,觉得累又不见其成效,也有可能是我们小学老师普遍存在的片面教育(我在此没有包括所有的老师,但至少年轻教师是这样的。)那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差生头上了。而忽视了教育的正确方向:"带两头促中间"这是在师范学校里喻老师讲授《教育学》说到的。我们不光要辅导差生,也要锻造优生同时还要扶中等生。回顾起来其实自己的教育工作只做了三分之一。虽然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每个阶段受教育的机会只有一次,老师犯下的错误对于孩子来说是终生都无法弥补的。为此我感到失职,后悔不迭…我曾经一度怀疑这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可读了这本书后,才发现我们身边不是没有优生,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优生的眼睛。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心灵"但愿不是但愿,应该说是一定要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用自己宽阔无垠的胸襟与孩子纯真的心灵蹦出火花,照亮孩子们的人生旅途…在曾经讲授的众多的语文课中,默然回首,其实也有一些课让自己心潮澎湃、荡气回肠的时候,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意识的记录下来。凭借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思考所得,在语文教学工作上发现了不少问题,同时这些问题给我带来了不少困惑。语文纷繁复杂,所学知识不像其他科目显得系统而连贯,导致了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学语文。再加上每篇课文的教学方法、程序一样,使得课堂上显得沉闷乏味。还要受到应试教育的阻扰,我们这些语文教师不得不围绕考试分数这一指挥棒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时往往就重读写而轻听说,自然而然地把知识与技能割裂开来学习,至于距离真正的素质教育就相差甚远了。然而对于知识的传播来说,也不过是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填鸭式教学。至于教育工作上提的响当当的:"创新、自主、探究、合作",完全成了理论思想,失去了实践的操作过程。老师主导,学生主体各自的地位体现不明。其实自己在工作实践中,即使努力去感动孩子的心灵,在讲读课文上以情促读,以读促讲,以读促悟;在口语课上尽量让学生开口说自己想说的话;在习作课上引导学生观察、感悟、书面表达出真情实感;至于阅读方面也不过是口头布置而已,所以一直以来也未能见其成效。同时也有一种随波逐流的思想在里面,怠慢、被动、得过且过、落后于新形势,只要不在人前不在人后就可以了。现在想想,其实这种思想挺可怕的。标志着自己的能量有限了,这一桶水远远不足了;心态已经提前老化了,显得毫无斗志;有时甚至安慰自己说:身体要紧,不把教书当回事,就不生孩子的气了,就保了个健康第一了吗?这样光有个外表健康的躯壳又何谈健康呢?

芦笛小学卢宇虹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工作的问题,终究是人的问题,即老师的问题。工作是人做的,所以先要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园丁,才能育出健康的花苗。要做一名合格的园丁,还得修身养性,然而要谈修身养性,还得回到起点,当学生时候的起点,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我现在要高兴的告诉自己,读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我感受颇多!也受益匪浅!

【芦笛小学卢宇虹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芦笛小学卢宇虹2010年青年教师年度个人成长总结 -教师工作总结01-01

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09-09

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07-03

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04-10

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11-22

有关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09-09

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范文09-09

关于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10-03

读《做最好的老师》心得体会:让教育闪光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