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深刻”

时间:2021-10-31 16:16:05 高考辅导 我要投稿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深刻”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深刻”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深刻”

【考点概述】

  高考作文对发展等级“深刻”有三方面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透过表象,透过局部,透过暂时,深入探究它们掩藏的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根本属性。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就是要求行文中能运用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考察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从而由此及彼,追根溯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观点具有启发性”主要指观点或较为辩正,使人读后加深了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或虽不全面,但使人读后派生出对某个问题其他侧面的思考,拓展了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广度;或引发了人们的联想,从而丰富了这一观点的内涵。

【范文分析】之一

他    们

上海考生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繁华的街市、霓虹灯与破旧的工棚形成强烈的视觉冲突,将读者的目光立刻拉向“他们”。)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怎么称呼,难以决定,反映“他们”在城市处境的尴尬,也写出作者渴望与“他们”亲近。)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

(写出“他们”走进城市的原因。)

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承上启下,写出城市带给“他们”的困惑、冲击。细节的准确捕捉,生动地呈现,打动人心。)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揣摩他们的生存状态,展现“他们”在城市生活的不易。)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 “他们”并非都沦陷于对大城市的好奇、羡慕,“他们”有自己的困惑、追求。)

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进一步呈现“他们”的成长历程,由对城市的渴望转为建设家乡,进一步深化主旨。)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心愿的变化,展示了“他们”自我心态的成熟。)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几个“虽然”,一个“但是”总结“他们”的整体生活状态。)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太阳照亮”“他们生活”,给人以希望,寓意深刻,文章色调也为之一亮。)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以“点睛”的议论作结,令人豁然开朗,让“我们”充满信心的期待“他们”的变化,寓意深远,余味无穷。)

【范文分析】之二

好 奇 心

江苏考生

人们常说保持好奇心的重要,然而,我不禁要问,难道好奇心都于我们有益吗?君不见,马路上发生一点点鸡毛蒜皮似的纠纷,往往会吸引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以“被掐住脖子的鸭子”似的虔诚耐心观望,探头探脑;君不见,对于天灾人祸后的受难者,总有“好心人”来“嘘寒问暖”,一定要让当事人重温那不堪的往事后,带着几滴廉价的眼泪和“大快朵颐”后的满足表情欣然归去;君不见……

(开篇铺排,呈现场景,有鲜明生动的神态描写,“探头探脑”、“嘘寒问暖”到处都是好奇心的影子,深刻体现了现实中好奇心的弊端。)

一个又一个事例让我们有些发傻,似乎眼见着“好奇心”被从至高无上的神坛上扯入泥淖还踏上两脚,忽的变成什么也不是了。这不禁又让我们反思,什么才是真正于我们有益的好奇心?

(解释画面,提出问题,简洁明了。)

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自幼多遭疾病,甚至因为猩红热烧坏了眼睛,从此世间万物在他的眼中只剩下模糊的光影。然而就是这个从不曾被命运女神眷顾的早产儿,却有着对宇宙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应了这从他身体里衍生出去接通光明与真理的触角,他用自己孱弱的身躯支撑起混沌宇宙的支架,用自己的不竭的雄心照亮科学圣殿的宝座,甚至穿越了历史积久的尘埃,头戴好奇心女神为他加冕的桂冠,一字一句地说,我是天空的立法者——开普勒。

(选择具有代表性例子论证。开普勒面对不幸命运用好奇心换来桂冠,具有典型性。)

或许,从前后的鲜明对比中我们已经发现“好奇心”本身根本就没有对错,真正的关键实际上是我们把自己的好奇心用在了什么地方。

(两相对比,引人深思,“用在了什么地方”令议论的方向更加明确。)

当我们无法遏止自己强烈的窥私欲,总是为自己寻找各种理由与契机来满足我们变态的私欲时,好奇心就是一条喷火的毒蛇,让我们自己和周围的人都陷入了一种难堪而危险的境地,引诱我们离美好高尚的路口渐行渐远。

(推而广之,作者放得出,控得住,拉得回,用比喻论证分析第一节好奇心的坏处,具体明确,照应开头。)

而当我们把自己熊熊燃烧的好奇之火引向自然、生命的不竭探索时,好奇心又变了,她变得温顺而明媚,仿佛是露珠的光晕,孩童脸上的稚笑,阴霾中天空投下的第一缕希望。在失意时,她抚慰我们;在困苦中,她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在她善意地指引下,我们终会驶向光明的彼岸。

(运用对比、比喻论证,辨证思维,暗扣开普勒事例,将形象与抽象融为一体,感召与启发兼备。)

所以在生命的天平上,“好奇心”只不过是一个中立的底座,能否使天平倾向光明,在于试探的你是否有生命黄金的重量。

(末段总结全文,隽永含蓄,振聋发聩。)

 

【抢滩攻略】

一、要使作文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掌握把握本质的一些方法。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

2、把握一些“理论武器”。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因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政治课本里的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要注意吸收消化,其他一些理论书籍和文章里的精彩论析,也得时时留意。这样,带一点“理论武器”走进考场,根据需要,适当地、妥帖地加以运用,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文体不同,把握本质的方法不同。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方法的,在文章中一般是通过议论与抒情来体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议论文首先要有正确、科学的理,而且这个理还要尽量讲得深入、切实,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其次要有周密的论辩性。再次议论还要有强烈的说服力,这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本质目标。

二、要使作文做到“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善于“以问引论”,将思路不断拓深。追因问果,追本溯源的因果推论,是引导思路不断向纵深发展,引导说理不断深入的主要方法。作者在论述中,要善于提出“为什么”,以此引入深层次分析。因果论证是就论证而言,它表现在外部方法上;“以问引论”是就思路而言,它表现在内部逻辑关系上。

    2、因果地位是相互转换,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可能是原因。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我们在写作时要主义这些现象。

3、运用反推,假设论证。反面假设是假定在不利条件下会产生负面结果,从而论述正面条件和结果的必要和正确。

三、要使作文做到“观点具有启发性”,必须注意:

1、观点要能阐发自己的独特理解。想他人之未想,言他人之未言。避免写那些陈词滥调,避免空谈泛论。

2、观点必须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如果读者对文章的主要观点毫无兴趣,那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启发性”的。这就要求所论述的问题必须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性,甚至可以说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

3、观点要能够把一般认识提升到新层次。要做到“观点具有启发性”,就要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抓住问题的症结,把问题说到点子上,抓住事物之间最关键最本质的联系。

4、观点要能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世界上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能够弄清一个事物产生的辽远而广阔的背景,那么就不难摸清这一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若能理清与之联系着的事物,则透视这个事物也不会是什么难事了。

【文题模拟】

花草树木看得见,春天看不见;嫁妆婚礼看得见,爱情看不见;论文文凭看得见,水平看不见……

请以“看得见与看不见”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③800字左右。

写作指导:两者有着内在联系,“看得见”是存在形式,“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