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状元章捷琼回顾高考

2010高考 时间:2010-06-23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2010高考】
省状元章捷琼回顾高考

作为章捷琼的高中英语老师,看到她写得这篇文章,很有感触。高中的三年英语,她一直很稳定,很出色。记忆最深刻地是她每节英语课的效率都很高。记得高三的复习中,虽然她的都是数一数二,经常被我当做范文,但她依然会很关注老师的点评,讲到好词好句,便会很认真地摘记。踏实、严谨、好学造就了浙江省状元。有人说是"可遇而不可求",但和她在一起的三年,我觉得偶然中有很多的必然。她是个很上进的人,记得寒假到学校看我时,听她说被"耶鲁大学"等几所名牌大学所录取,很是替她高兴,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老师,我向哈佛大学提出申请了。"某一天,收到她的短信,知道被哈佛大学录取了。

以下转载的章捷琼回顾高考文章。

整个高考考下来我最大的感觉是考得不顺手,觉得和平时的模拟试卷很不一样。平时考的时候,考试的重点就是老师上课强调的重点,大部分模拟考试,考得都属于很"主流"和"正常"的试卷,考下来也觉得顺手。可是发现高考不是这样的。题目做下来,似乎带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当年考的时候,理综和语文,就觉得很不顺手。我们做了那么多模拟题,可是到高考的时候还是觉得题目很新,比如语文考试中,考查标点的题没有放到选择题,而是放到了后面改错里面。在考试大纲里有要求的修辞手法,因为大家觉得选择题数量有限,历年高考都没有考过这个,觉得这个考点不可能会出题,可是最后也出了一道选择题,我记得当时估分的时候,大部分的人这个题都是错的。其实错了一道题无所谓,可怕的是考到这道题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应该从怎样的角度去切入。而且是觉得复习了这么久,还有一个盲点没有复习到,有些害怕,导致考场中心理波动。这个问题我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复习阶段尽量多做一些新一点的题目,不过这个其实挺难的,呵呵。当然做新题的前提是先打好基础啦,否则追求太多技巧效果可能也不会太好。

另外考理综的时候,物理几个大题目里面,其实也不是很难,最后也做出来了,可是总觉得题目有点诡异,花了比平时多的时间才写完,这样其实考的时候人很容易紧张的。而生物,我记得问答题里有好几个小问,可是不知道每个问题应该对应哪个答案,也知道应该是相关的知识点里抽一个去回答,可是判断不出来到底每道题该对应回答哪一个。因为考虑到踩点给分的,所以我每个小问题都回答了一堆上去,各个题目答案之间都有些重复。算是保守和保险的做法,可是这样题目做下来感觉也很不好。

这样整个考试考下来,心情是比较差的,因为自己心里没有底。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当然是基础扎实些,这样才可以不变应万变。但是似乎考试过程中这些问题不能避免,因此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在考试过程中不要被打乱节奏。要按照自己本来的计划,知道哪个时间段做完哪些题目,大致顺利地完成整个考试,不要纠结于一两道题上,更加不要因为这一两道题就产生放弃的感觉。平时模拟考试的时候还是注意考试节奏的把握。尽量采用自己建立的比较熟悉的模式去应对高考。我各科考试,都会留出时间检查一遍,尤其是数学物理和化学。即使最后一道小题来不及写,我也会放弃掉,留时间出来检查,保证前面做得都是对的。当然,很有可能,你检查完毕,发现没有错,回过头来看最后一道小题发现其实自己会做,可是已经没时间了。我也碰到过几次,不过没有后悔。因为只要该拿的分数拿到了,就可以保证分数已经在比较高的水平上了。最后小题的分数其实无所谓的,它不是分数的决定因素。我做题挺保守的,呵呵,这样在自己发挥最差的情况下,也保证有一个过得去的分数。当然有老师推荐做完马上检查一下,最后就不留时间检查。我也尝试过,发现自己不合适,就放弃掉了。

还有错题集,我一开始弄了花哨的,把题目抄起来,还用了两种颜色的笔分出题目和答案,发现实在是没有必要,费时间,而且追求形式大于内容,关键是抄了最后还不看,失去做错题集的意义。后来分析了一下,我自己对于错的题目可以留下很深的印象,因此没有必要抄题目,所以就弄了个本子,各科都混杂着写,写得很简单,写得是我错的题目中提炼出来的容易错的知识点,比如动量定理受力分析不要忘记重力,看到这个我可以联想起之前的题目,收到提醒自己以后不再错的效果。写得很潦草,但是自己看得懂。最后这本本子也不厚,考试前翻一翻也比较容易。

模仿别人的方法没有好处,考了这么多次,自己对自己最了解了,所以要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出发,而且要以务实为原则,方法可以很土,只要有效就可以。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记得很清楚,不要模糊。知识点是没有贵贱之分的。我有时候会感慨怎么有些简单的知识点,我就是记不清楚呢?比如判断一个物体是超重还是失重。其实是简单的问题,可是我就是容易在这个上面不清楚。所以我就告诉自己自由落体是失重,这个不会忘而且记得清楚,然后推出加速度向下是失重。每次如果有考到这个点的话,我需要转两个弯才可以做出答案,但是可以保证做对。当然如果每道题都转两个弯就死了,因为时间不够啊。但是对于自己老是觉得不清楚的,就有必要找个方法把它记住且记清楚了。毕竟这些点只是少数嘛,而且你觉得模糊的点,可能不带有普遍性,老师没有总结出记的方法,这个时候就要靠自己了,如果老师提供的方法你觉得不适合自己的话,最好摒弃掉然后再找个适合自己的。最终目标是要保证做对,选择最好的途径去最大概率地实现这个目标,这个就是在知识点差不多掌握的情况下,接着不断复习的主要任务啦。比如在平时考试的时候就注意,解题思路要清楚,分步写,保证在即使算错了的情况下,也可以拿到大部分的分数。其实真正考试的时候很难去想这些细节的问题,因此平时要注意训练自己,使自己养成习惯。

高考前比较重要的是调整出比较好的状态。我记得高考前最后一次数学模拟考,我应该只考了140左右。我当时并没有太难过,因为这次考试状态差了些,其实心理会憋着一股劲希望下次考好的,相当于是把最好的状态留给高考。大家都经历了高三一年反复考试,其实已经考得麻木掉了,恨不得快点考完就好,因此其实心理因素都差不多的,关键就是掌握考试节奏,不要被打乱阵脚,这样肯定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的,也就可以啦。

附报道:

章捷琼,哈佛女孩将起飞

位于瑞安市区西面的小横山,有一户姓章的普通人家。最近道喜的人几乎要踏平章家的门槛,瑞安市领导也成了座上宾。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是工厂的普通职工,女主人是家庭主妇,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家庭,却走出了两位清华大学高材生。前不久,章家小女儿章捷琼还考上大洋彼岸的哈佛大学。

日前,瑞安日报记者走进章家,试着了解这个普通的家庭是如何培养出两个如此优秀的孩子。

爸妈是坚强的后盾

章家的房子面对马路,每日车来车往很热闹,但是家里面很安静。章妈妈看上去是个很乐观的主妇,脸上时常挂着笑容,说话声音很大;章爸爸则显得有些内向,他在自家后院种了很多植物和蔬菜,有丝瓜、茄子等。

章家大女儿章炳捷现在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士生,小女儿章捷琼是2005年高考浙江省理科状元,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系,今年4月她正式收到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记者问章妈妈,教育孩子到底有什么秘诀?性格开朗的章妈妈哈哈大笑,说:"我们哪里有什么秘诀?是孩子们自己努力。"一再追问下,章妈妈认真地想了想,然后笑语:"她爸爸会烧一手好菜,最拿手的是烧鱼,吃鱼会聪明嘛。"

"阿妈,你太搞笑了吧。"听妈妈说得好笑,两个女儿赶紧打断,异口同声地否定妈妈的回答。章炳捷告诉记者,虽然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姐妹俩从父母那里获益不少。

章爸爸和章妈妈从来没有给姐妹俩规定要求,或许真的就像章妈妈说的,他俩给孩子做的就只是"后方保障",烧出味美可口的饭菜,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章妈妈说,夫妻俩虽然没有在孩子的学习方面特意做过什么,但是他们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在章妈妈的印象中,姐妹俩从小就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是把作业做好,作业没做好,绝不出去玩,而且做作业的态度很认真。所以从小学起,姐妹俩的成绩就名列前茅。

姐姐"失利"妹妹"得益"

妹妹章捷琼是2005年的浙江省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生物系录取。姐姐章炳捷比妹妹高一届,现在是清华大学的硕士生。当年高考,她可是严重"失利",最后被浙江工业大学录取。不过正是因为她的"失利",很大程度上铺就了妹妹的"状元"路。

当年,姐妹俩都在瑞中就读,成绩都很好。但是2004年,瑞中学生的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章炳捷也水"落"船"低"。这一届的失利给瑞中老师和家长都敲响了警钟。校方和家长都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成绩,纷纷到各地"取经"。当时,章捷琼也面临高考的压力,章妈妈也跟着各位家长奔波。

2005届学生的高考被摆上了考生家庭、学校最重要的位置,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一届考生普遍考出了好成绩。特别是章捷琼,考了709分,成为全省理科状元,同时也是瑞中有史以来的第一位高考状元。

章捷琼对此没有特别的兴奋,反倒认为有运气成分在里面。她说,之前学校组织模拟考试,她的成绩并不是全段最好的,只在温州市排名前十。没想到,正式考试时超常发挥,竟得了全省第一。当她和家人从声讯台得到这个消息时,还都不敢相信。章捷琼总结高考获胜的经验时说,很简单,就是刻苦刻苦再刻苦。

"人满为患"的清华自习室

章捷琼理了一个男孩子的发型,戴一副眼睛,衣服穿得很朴素,看得出她并没有在穿着上花很多心思。有人说,像章捷琼这样朴素的孩子更合适钻研学问。章捷琼自己也说:"我是一个比较合适学习和考试的人。"

清华大学是天之骄子们聚集的地方,在原先各自中学不管有多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