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师的2010年高考阅卷日记(一)

2010高考 时间:2010-06-23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2010高考】
一个老师的2010年高考阅卷日记(一)

6月11日阴今天是高考阅卷的第一天,也是来到济南的第二天,济南并没有传说中的炎热,今天穿着短袖反而感觉凉飕飕的。早晨六点多起来,出去吃了点早饭,7点到山师北门等着坐班车。7点20,我和山师文学院的一些老师就一起出发了。我们到达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的时候,已经有好多人在那里排队报到了,报到手续挺简单,拿着聘书和身份证,验证一下,然后发一张评卷教师证,贴上照片,盖上章,就完事了。然后到阅卷地点去,门口有保安,让必须戴上证才能进入,并且老师携带的包必须放在门口。不过门口就有人在那里卖各科高考试题和答案,看样子是山大的工作人员,想想山东大学真是生财有道。到阅卷小组长那里领导了试题答案样卷登陆账号密码还有中午的餐券,领这些资料的时候被告知说这些资料阅卷结束一定要收回吧,说是保密,我想在老师手里十天的东西,要想泄密,早就泄了,我想这样做的唯一作用就是保证下面山大的生意吧。坐下在那里看题,试题早已经很熟悉了。样卷一共12篇,这时候所有的老师都在看这12份标杆作文,我尝试着给每一篇评上一个分,然后与专家组评的分进行对照,一看,很让人吃惊,有5篇得分差距超过了7分,特别是低分作文,我最低分给了35分,还有一篇40分,另一篇41分,但专家组这三篇分别评分为26分、30分、33分,高分作文差不多,最好的作文我的评分是57分专家组评定为59分,第十二篇我给了55分,专家评定为50分,有一篇我评定为54分,专家组评定为58分。问问其他老师,发现他们的评分与专家组的分差距更大,大家议论纷纷。这时候阅卷室里人已经坐满了,小组长忙着点人数。十点多,有人说到下面开会,大家就到了一个大厅里开会,先是山大的唐子恒院长讲了讲阅卷的一些事,他说今年考生是619000多人,作文组阅卷老师一共是18个组,270人左右,我一算,很是吃惊,因为要两评三评甚至要四评,意味着每人在这几天里要评阅近6000份作文,能保证质量吗?我想为什么不多请些人呢?好在今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全是在职老师,以高中老师为主,也许能好一些。接着是王晓书老师讲作文评分标准,王老师主持作文阅卷好多年了。他先说对题目的理解,这段话出自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在小说中原意是人生的幸福与不幸之类,王老师然后又说他查了辞海,说人生在辞海中有两种解释,然后又界定了光明与阴影的内涵和外延,说了专家组认为的切合的立意,并且说有不同意见下午可以再讨论,后来下午也没让讨论,想想也是,自然是专家们说了算了,老师们只有执行的份了,接着王老师又大略谈了谈对这12篇标杆作文的意见,然后开始吃饭了。下午开始试阅作文,系统上传过来9篇作文,我评完分提交上去看了看与专家评分的出入,有两篇评分差距超过了7分。其中有一篇我们组的阅卷老师给的最高分是28分,最低分18分,而专家组给了43分,我们很是惊讶,我们仔细阅读那篇作文,认为绝对不值43分,有的老师说专家肯定没有看这篇作文,只是看了题目就给分了,还有的老师戏称专家就是专门在家里的人,还有的说专家就是要挨砖的家伙,想想也是,一批完全脱离高中教学一线的专家作文评分怎么能够准确呢?想想上午,有个一线老师,她是小组长,说他们的意见根本不被重视,我们也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不过我总体感觉专家组阅卷更重视立意的恰切与否,高中老师更看重语文综合素养,特别是语言,我认为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语言的比重应该重一些,对立意的要求可以放宽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