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名落孙山非战之罪派位失意,拼了六年仍输

2010高考 时间:2010-07-09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2010高考】
转:名落孙山非战之罪派位失意,拼了六年仍输(中国大学网 www.unjs.com)

对于陈小亮,以及所有的"落榜考生",我始终怀有一种深深的同情和深刻的无奈。这种无奈,无关高考制度,而在于这些孩子们所要面临的、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命运抉择---这是他们的无奈。

奋斗无疑是改变个人命运的唯一途径,不论是不是选择高考这条独木桥。但几十年的现实反复强调着成王败寇的定律。考上大学尚且未必拥有美好前程,何况连这一关都败下阵来?

陈小亮十分普通。他的失败或许也有怒其不争的理由。但他的经历告诉人们,好学校是当下孩子们"成才"的主要基石。每年招生季节,家长们惶惶如热锅上的蚂蚁,找门路、花银子,年复一年上演着"孟母三迁"的现代悲喜剧;很多名校的校长们甚至不敢开手机…这一切,都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要成为别人成功的垫脚石,不要被"摇"到命运的荒山野岭。对于高考梦想的争夺,已经在小学毕业那一年提前上演,这是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陈小亮值得同情。"考大学不是唯一的成才之路",这当然是安慰人的话,性质类似于"节哀顺变"之类。在填报志愿时,陈小亮才发觉要"顺变"有多艰难---提供给文科生的、能使其拥有一技之长以便就业的机会,少之又少。高考竞争残酷,职业教育层次不高、选择不多,陈小亮们面对的,基本是个绝境。

于是有年轻人感叹:尽量晚几年生孩子,省得他们小小年纪就要活受罪。

2010年6月4日,一位广州考生在紧张备考,自己心爱的公仔在"陪读"。对于很多普通学校的考生来说,他们很可能是这场竞争中的另一种"公仔"夏世焱摄

他,一个普通的广州男孩,一个失败的高考考生,也曾奋斗过,也曾拥有希望

,但命运却未必尽在掌握.

羊城晚报记者陈学敏

6月27日,2010年广东高考文化课笔试成绩放榜。

广州今年很"争气"---超过5万人参加高考,能考上本科的接近一半,三位总分"状元"、三位单科"状元"也尽收囊中。

这样的成绩单,可喜可贺。

然而,还有一半考生、两万多个孩子,在这个夏天失去了升级当"本科生"的机会。

1991年出生的陈小亮是其中一个。他刚刚考过了大专B线(上大学的最低分数线)。

陈小亮所在的学校,今年600名高三学生中,只有7人考上本科。他能考上大专,并不令人羞愧。但相比于广州几所"升本率"接近100%、"重本率"近50%的名校,这种战果多少有点陪太子读书的意思…

昨天,广州市中考录取又开始了,位列提前批的24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当中,有的"择校线"甚至比该批次高分保护线690分还要高出40分。优质初中---著名高中---高考成功,这种链条的客观存在,让高考的硝烟向前蔓延了6年…

一步之差

"摇珠"有可能派进好学校,也可能派入差学校。当年陈小亮所在的辖区初中学校共招生约1万人,"摇"到省一级中学的只有1000人,只有十分之一…

陈小亮是玩"扭扭蛋"的高手。很多广州的小朋友都很熟悉这种"刺激"的游戏---"放一块钱的硬币下去,扭几下就出来一个小玩具。款式很多,玩的时候猜不到会'扭'出什么"。陈小亮每次总能比别人更能"扭"到心仪的玩具。但2004年,他在"小升初"的"摇珠"中,却未能延续玩耍时的"好手气"…

从1991年开始至今,广州"小升初"一直以电脑派位为主,中间穿插着"推荐生"、"特长生"等优秀学生选拔制度。2004年,广州开始试行实验班制度("实验班"是在重点中学里开设的、专门招收小学尖子生并配备优良师资的班级),同时,推荐生制度也暂时废除,保留特长生制度。那年,陈小亮小学毕业,面临升初中的抉择。

"我成绩很好,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老师很喜欢我,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我一直担任班长。那时我第一个愿望就是能够考上离家最近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回想当年,陈小亮坦言,尽管还只是小孩子,但"名校意识"早已在心中根深蒂固。

世事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在某省一级中学的实验班考试中,他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如果在平时测验,两分可能只代表得不到满分或者拿不到第一名,但那次考试少的两分,却改写了我的命运,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第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

他坦言,考不上实验班就只能老老实实地"摇珠"(电脑派位)。而当时的"摇珠",有可能是派进好学校,也可能派入差学校。当年陈小亮所在的辖区初中学校共招生约1万人,但能被派到省一级中学就读的只有1000人,只有十分之一。"其实,根据当时的小升初政策,除了实验班,还有一种就是'特长生'。但对于从未上过一天课外兴趣班的我来说,这种途径有等于无。"

2004年6月,通过电脑派位,陈小亮被"分配"到同区一所普通中学入读初中。"同班有几位同学很'好彩','摇'到想去的学校,但我却没有这样的好运。"虽然已事隔6年,他还是觉得小学毕业那年的经历成为他内心至今无法愈合的痛。

"我们家是就近入学,学校的好坏不由得自己选择。若要选一个好的初中对口直升,就要换一个好的小学。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选择名校或公办学校的择校班,但以我们家当时的环境来说,根本不可能有钱择校。"采访中,陈小亮的父亲说。

一塌糊涂

"初中三年,围绕在我身边的尽是打架、吸烟、喝酒、旷课…由于是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又不能开除这样的学生。对于刚刚走出小学校门的我,那是个'地狱般'恐怖的世界。"

"2007年毕业那年,我们学校8个班,400多人,能考上高中的不到150人,'搏'到省一级以上学位的更是凤毛麟角,全年级只有4个,而我则属于可悲的'第五名'…"在12年的求学生涯中,陈小亮最不愿意回忆的就是初中---这所区一级的D类学校(在广州中学教育体系中,按教学质量、师资、教学配套设施等,从高到低分为ABCDE五类)。"初中三年,围绕在我身边的尽是打架、吸烟、喝酒、旷课…由于是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又不能开除这样的学生。对于刚刚走出小学校门的我,那是个'地狱般'恐怖的世界。"

他回忆,有一次学校正在开校会,校长正在台上作总结发言,忽然冲上一名"金毛"师兄,指着校长骂了一句粗话,接着台下陆续有学生附和起哄,令校会不得不临时终止。"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渐渐多了也就麻木了。"陈小亮说。

除了来自学校内部的"威胁",校园外面对陈小亮来说也是"危险重重"。"学校在老城区的小巷中,周边很多游戏机室、发廊、旅店,也有很多吃小吃的地方,那里比学校的图书馆更能聚集人气。"陈小亮坦言,每天放学走出校门,对他都是一个"考验"。

由于小学毕业考试成绩优秀,小亮轻松进入了这所初中的"重点班",对此,他很感慨:"三年下来,我才发现,考进重点班是我得以脱离这所学校、升上高中的前提。因为相比起其他班公然在课堂上群殴、辱骂老师等常见的出格行为,重点班尚属'平静'的生活,才能让我好好念书。""全校8个班共400多人,能考上高中不到150人,而我们班全班都上了高中。"

由于错失了一次机会,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陈小亮很勤奋,但无论怎么努力追赶,D类学校与A类学校相比还是有距离。有数据显示,在2007年的中考中,A类省一级初中的升学率为90%以上,B类为70%,C类为50%,而D类则只有30%。

2007年7月,中考公布成绩,陈小亮考到了全年级前10名,这对于他个人来说,是个好成绩,但在全市残酷的竞争中,这个成绩不足以让他踏进心仪高中的门槛。"我又以一分之差与第一志愿学校失之交臂,只能去C类学校,但我知道,我已经尽力了。"

一败涂地

全校22人上本科---这是教育局给该校定下的指标。今年高考,该校600名学生66人考上了本科,除了7人是正常参加高考外,另外59人是特长生。

今年,广州市普通高中高考成绩在去年创20年新高的基础上,再次获得突破:52%的考生达到本科线,12%的考生达到重点本科线,93.51%的考生达到大专线。其中A类学校华师附中分别包揽一名理科总分状元、一名文科总分状元;广雅中学也有一名英语单科状元;广东省实验中学不仅有一名文科数学单科状元,还有80%、70%的学生分别考上文科、理科重本线,全省理科总分前10名中,该校占了两名,8名学生进入全省前50名,11人进入全省前100名,重点本科人数位列广州市第一名,其中有两个班100%上重点,其中一个班的平均分就超过673分(今年广东高考文科重点线为595分,理科重点线为621分);广州市第七中学本科率也为97%…

与连串金光闪闪的数据相对应的是---广州逾6万个高中学位中,这些优质学校的学位不到一半。

根据政府部门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全市省、市一级学校优质学位已占普通高中总学位数的89.12%。这样算来,作为"市一级学校",陈小亮所在的学校也该算是"名校"。但与上文所述各校相比,这所"名校"就显得很另类了---全校22人上本科---这是教育局给该校定下的指标。今年高考,该校600名学生66人考上了本科,升本率超标300%。但是,其中除了7人是正常参加高考外,另外59人是"体育、艺术类"特长生。

好初中考好高中容易,好高中考好大学容易---在陈小亮心中,这链条一直都很清晰。从高一下学期开始,陈小亮开始到外面补课,给他补课的老师来自一所排名广州前三的名校的特级退休老教师。让陈小亮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勤奋竟然换来同学们的"嘲笑"。"他们笑我是蠢蛋,只会读死书,那段时期,我觉得很没面子,补了一个学期就不想去了。"

"我不知道名校是怎么'养'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