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高三达人:每次考试都考高分经验分享

时间:2021-10-31 16:57:43 高考经验 我要投稿

高三达人:每次考试都考高分经验分享

  过来人档案

高三达人:每次考试都考高分经验分享

  语文118分

  数学121分

  英语136分

  物理126分

  化学134分

  总分:635分

  就读学校:南京理工大学

  杨力小语:“有人说我聪明,脑子好使,花的时间不多,成绩却很好,我不承认这种说法。其实人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就看你如何用它,使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当我和杨力聊起为什么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这样的话。

  确实,杨力的老师也说:从听课表现和回答问题、板演等方面来看,他并不是那种聪明过人、一点就通的“天才”,他听课时一动不动,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师,生怕漏听了一句话;回答问题时总要专心致志地思考片刻才回答,有时甚至显得很木讷,尽管他回答问题一般都很准确。那杨力到底是如何学习,才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的呢?

  看小说的奥妙

  杨力小语:“我将时间分为十份,学习占五份,休息占四份,娱乐占一份。”

  高三的复习是很紧张、劳累的,这时的休息就显得特别重要。有人将休息仅仅理解为睡觉,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杨力说他将休息分为积极休息和消极休息。所谓消极休息就是睡觉。积极休息就是在学习疲倦之时,听听音乐看看书或者散散步什么的。比如疲倦时可以听一些活泼激昂的歌曲,烦闷时可以听一些欢快温馨的流行音乐,睡觉前可以听一些摇篮曲等轻音乐……

  杨力还喜欢看一些课外书,比如《读者》《小小说选刊》《杂文报》一类的杂志。他的同学说他特别喜欢看小说,从高一到高三看的中长篇小说不下于二百本。对此,有的老师和同学颇不以为然,认为杨力这么做影响了他学习成绩的进一步提高。然而杨力却说,我喜欢看小说,但不沉迷于小说。我看小说只是在学习疲倦时才看,换换脑子,消遣消遣,时间也都很短,只是在星期天才会整个上午或下午看一点长篇小说。而且,当我看小说时间稍长的话,我就会有一种负疚感:哎呀,我看小说耽搁了学习,一定要把损失的时间补上来。于是,就会更发奋地学习。我认为,看小说不仅没有影响我的学习,反而促进了我的学习。它使我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和休憩,更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比如金庸的小说教会我怎样写活人物性格,欧·亨利的小说教会我如何巧妙地构思情节;小小说提高了我写记叙文的水平,《杂文报》则增加了我写议论文的能力。杨力还推荐大家看一些中英文对照的小说,他认为这样会在浏览了世界名著的同时,也提高了英语水平。

  偶尔有难得的假期,杨力也会上网聊聊天或看看电影,但他从不打电子游戏,他说那太耗时间,容易入迷。他和同学聊天,并不谈一些无聊的话题,而是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讨论学习方法。看网上电影或VCD,他喜欢看一些英语原版片,他说对照中文字幕可以跟着练口语,熟悉语法……

  他的“方法论”

  杨力小语:“高考,谁都无法预测哪一科难,哪一科容易,强科也有可能考得一塌糊涂。因此,千万不要有拿强科补弱科的想法,五科均衡才是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学习要讲究方式、方法,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所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杨力针对文理科不同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对策。

  文科需要积累,这就要求平时要多记、多背,但多记、多背并不等于死记硬背。它首先要求你要对其产生兴趣,许多同学对文科不感兴趣,学习它们仅仅是因为高考的需要,那这样的学习必然是事倍功半。杨力说他很小就喜欢读或背诵一些古诗文,平时还会常常有意识地运用它们,“寓学于玩”。“同学考试失利时,我就鼓励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再努力,定能柳暗花明’;探讨问题时,我会说‘我姑且抛砖引玉……’英语要记的东西很多,单词、短语、句子、语法……多得让人头大!正所谓‘敌强我弱’,这时,硬拼肯定不是办法。于是我就采取‘游击战’,将它们化整为零,分散歼之。一个单元的单词很多,一次记肯定不成,我就一次记十个,多记几次。记单词光读效果不好,我都是先写上两遍,再读两遍,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轻轻松松地完成任务。”

  为了加深印象,杨力在课外有时干脆和同学用英语聊天。杨力还向我介绍了一种英汉对照的世界名著丛书,他说看这种书不仅阅读了世界名著,而且对学习英语有很大的帮助,只是到了高三,已没有了太多的时间,如果从高一就开始看它,定有好处。

  对于学习理科,杨力认为要能够理出各单元甚至各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学会“联想”运用。数学中的公式很多,又很抽象,很难记忆。但细细分析,却可以将其分成几大类。例如,点集成线,线聚成面,面合成体,二维平面空间中的点与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即为两点间连线,到了三维立体空间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但也不能就此下结论,二维平面空间中的规律全都适用于三维立体空间。比如二维平面空间中的线与线的关系有平行、相交、重合,三维立体空间中的线与线的关系也有平行、相交、重合,但多了一个异面。只要记住这些差异的部分,再联系相同的部分,掌握它们就会变得很轻松了。又如化学最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元素,而贯穿于整个初高中阶段的元素周期表就很好地将众多的元素有规则地分了类,只要下工夫将元素周期表掌握透彻,就掌握了化学的命脉。

  杨力每次考试,在班里都是第一名,在年级也常常处于前十名。但他并没有哪一科特别强。对此他认为,由于所有科目的学习最终都将以试卷的形式考查,计算出你的总分,决定你录取不录取或录取什么样的学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练强科,补弱科,尽量门门行。

  杨力做题并不比别人多,甚至还少了许多,但依然成绩很好。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会做题”。他说,他常常把自己当作命题人,先对题目耐心地分析,揣摩出题人的意图。这种方法看起来费时费力,但坚持下去,举一反三,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做题时,他喜欢和别人对答案,但当他的答案和别人的不一样时,他总会深究下去,弄清楚谁是对的才罢休。

  会考试的人

  杨力小语:“光会学习还不行,还要能成为考试的高手。不会考试的人,十分实力只能发挥出五分;而会考试的人,十分实力能考出十二分的成绩。”

  杨力说这话的时候,是用一种玩笑的口吻,但我分明能听出他对这一点的重视。

  如何才能会考试,杨力介绍说首先要有信心。高三考试接二连三,败走麦城的情况时有发生,因一两次没考好就失去了信心,从而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成绩每况愈下也就在所难免。除去基础不好和学习方法不对的因素,单从心态上来说,考不好有两个原因,一是过高看待自己,在战术上犯了轻敌的毛病;或是对自己信心不足,一到考时就担心害怕,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极大的精神负担。二是过分看重结果。这部分同学喜欢给自己“排名次”,这次我考了班级或是年级多少名,进步或是后退了多少名,哪怕就只是一两名也斤斤计较。进步了就沾沾自喜,进而轻敌;退步了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这种心态怎么能考好? 

  这类同学要学会给自己“减压”。把平时作战时,战时作平时,视考试如无物,不把它太放在心上。考试前,如觉得紧张,可以做几次深呼吸来平复自己的心情。考试时,忘却一切杂念,让大脑处于“真空状态”,全神贯注于试题之中;遇到不会做的题,五分钟还不能解决,就毫不犹豫地跳过做下道题,在其他题还没有做完整之前不去想它;要想着:我难别人也难,我不会,别人也可能不会,不要让它坏了自己的心绪,绊了自己的手脚。考后不去忙于和别人对答案,斤斤计较于一题一科的得失,要知道,考过了那就是过去时了,好与不好都是以前的成绩,现在要做的就是怎样总结经验教训,让以后如何考好。也不要只和别人比高低,过于看重名次的进退;更要和自己比,看看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只要你觉得这次考试的内容我掌握得比过去好,成绩比过去强,就值得庆贺。

  杨力考后习惯于“三比”:考好时,和强者比,增加压力,增强动力;考差时,和弱者比,获得自信,不妄自菲薄;在平时,和自己比,了解自己得失,准确地给自己定位。

  考时给自己减压,还包括考前不要做过多的习题,搞题海战术,要善于“忙里偷闲”,放松自己的身心。杨力说,他很少买辅导书,也不大做不是老师布置的习题。但是老师发下来的资料和布置的作业,他总能认真研读,按时完成。他认为,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所推荐的资料、布置的习题,一般都是经过认真筛选的,远比我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习题中挑选得经典。高三的时间本来就很宝贵,我们的精力更是有限,这样做,可以让我们把有限的时间花到最最有用的地方,节省时间,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一人一种学习方法,生搬别人的做法只会弄巧成拙,所以我希望我说的这些,只供同学们借鉴参考,其中的粗精真伪,还要大家甄别取舍!”杨力以这样的告诫,结束了我们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