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英才未必出寒门 四成高分考生学习恋爱两不误

时间:2021-12-08 20:35:57 高考热讯 我要投稿

英才未必出寒门 四成高分考生学习恋爱两不误

  神童还是书虫?寒门居多还是富家之后?一心只读圣贤书还是娱乐恋爱都不弃?严管成才还是放养有效?每年高考,有关高分生的成才之路和家庭教育总会成为社会焦点。为此,武汉媒体对今年该市高考高分生进行问卷调查,试图勾勒出一个个真实的“高分生”。

英才未必出寒门 四成高分考生学习恋爱两不误

  随机调查对象为今年高考分数高于理科640分、文科560分的考生,共92人参与,问卷共设置了16个大问、36个小问,涵盖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求学过程、生活态度四大方面。统计后的数据显示,诸如“寒门出英才”、“一心只读圣贤书”等针对高分生的传统印象并未得到充分印证,而常常冠于高分生之上的“神童”、“天赋异禀”、“学习轻松”等说法也与调查实际有所偏差。

  英才都出寒门?未必! 普通家庭占半数

  有句老话:自古寒门出英才。然而,受调查的高分生中寒门学子并不多。

  武汉二中的张毅高考645分,对“寒门定律”,他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寒门学子受制于家庭环境,懂事早,也更懂得努力改变命运,但家庭条件好坏与孩子成才并没必然联系。”以自己为例,张毅说,母亲是老师,父亲是工程项目管理者,家庭条件尚算优越,但自己花钱相当慎重,零用钱主要用来买学习用品和吃饭,最贵的衣服也就300多元。“现在没有后顾之忧是父母给的,但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学习更是自己的事,关键是要自己想明白这个道理。”

  据统计,受访92名学生中,近半孩子的父母都是普通员工,孩子平常的消费水平也属中等。

  ●专家点评

  “这是由社会大环境决定的。”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分析,随着社会发展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寒门家庭因无力投入显得“不进而退”,寒门学子的成才比例自不如以前高。另一方面,环境优越的家庭易让孩子缺乏奋斗目标,难成翘楚。相比之下,普通家庭有一定的教育投入能力,又无法给孩子提供高起点的人生规划,多数孩子懂得要靠自身努力,同时又不需考虑经济条件,轻装上阵,这使得更多的高分生来自普通家庭。

  家长死逼出高分?不是! 九成家庭没“学规”

  “孩子成绩好,那是家长管出来的。”中国多数家长这一观念并未得到调查的佐证。

  受访92名学生中,86位家长并没跟孩子搞“约法三章”、订“学规”,占93.5%。没这些“家规”的限制,亲子关系反而更融洽。60位学生表示没有因玩而不学习等类似问题与父母发生冲突,占65.2%。此外,87人称高中前曾参加过培优,占总数的94.6%,但其中有53人是自己主动要求培优的,占总数的67.6%。

  那么,这些高分生的家长都扮演些什么角色?

  武钢三中的林思莹(文科584分)介绍:爸爸管学习,但管得不多,遇到挫折时不会指责,会从旁观者的身份帮她分析近期学习状态,提些客观意见,考得好时会提醒她不要骄傲。“爸爸平时就是喜欢跟我讲些成功人士的经验,让我自己揣摸。”妈妈主要负责生活,学习久了有时候颈椎、腰有点疼,晚上回家后,妈妈会边帮她按摩边聊些轻松话题。“放假时,父母鼓励我跟同学一起出去玩,对我交的朋友给予充分信任,是男是女这种涉及隐私的问话,他们会自动‘屏蔽’。”

  不少学生称,当学习上感到压力很大时,他们会主动跟父母聊天减压。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若父母张嘴闭嘴不是培优就是考分、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孩子自然不愿跟父母说话。“逼得越紧越逆反,小孩大了,家长应该给些空间,尊重孩子的意愿。”武汉六中的王文瑾(文科587分)称,自己也培优过,不过是主动要求的。

  ●专家点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专家范先佐分析,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最大。现在,不少孩子缺失必要的家庭教育,除了教育本身不到位外,更多是因为家长和孩子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途径,双方因对抗无法对话,导致一些教育没法实施。高分生家庭中,家长和孩子都努力维持一种理性、开明的沟通氛围,两者间关系融洽,孩子不仅愿接受家长的意见,也愿对家长坦诚自身问题,家教更容易出效果。

  七成高分生学得很累很受罪

  每年高考后,谈起学习经,大多状元都称很轻松,不培优。许多孩子和家长便得到一种印象:高分生们都很聪明,学得很轻松。然而从调查的92人的回答来看,自小培优、整天学习是多数人的学习常态,“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大众定律。

  “一时想好好学习很简单,但要三年都好好学习就容易退缩。”考了理科646分的师煦是华师一附中国际部的学生,入校时起点并不高。为实现自定目标,进入高中后,他与曾经痴迷的网游“绝交”,每天“三点一线”:上午7:20开始早自习、上课,中午12:00~2:00在寝室午休,下午6:30下课,稍事休息后,晚自习上到10:30。三角函数比较薄弱,就整理出错题、好题,天天向同学和老师请教;英语、语文不行,就集中攻坚,高二时抓英语,一年做了50多套试题,自己还淘了3本厚厚的习题集训练;高三主抓语文,一年研究了30多套题,同时做了3本厚厚的习题集。

  高强度学习让这些高分生九成成了眼镜族,92人中,300度以下占31.5%,300~500度达41.3%,500度以上达到16.3%。

  调查中,73.9%的学生认为学习有压力,且不轻松,仅9人认为学习没有困难。同龄人最喜欢的上网消遣,仅45人称偶尔玩玩,另有43人干脆和网络绝缘。

  ●老师点评

  “没有吃苦的精神,不想下工夫就想达到拔尖的层次几乎不可能。”武汉二中高三(8)班班主任黄承浩说,全班56人,600分以上者42人,1人保送北大,这批学生身上有个共同点———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一位学生曾给他写过一封信,兴奋地称为了做一道数学题,一直研究到半夜,终于找到破解之道。“这种学到深夜的学生大有人在,高分生也会喊苦喊累,所不同的是这批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更强一些,学习上带来的成就感从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压力。”

  四成高分生恋爱或暗恋

  独处高处、品学兼优!因为分数高,这些孩子往往被打上烙印:哪个方面都不会“出格”,朋友圈子也较小。事实上,这些高分生并不“清高”:密友不少,恋爱与暗恋丰富着学习生活。

  “喜欢班上一个男生,高考后才向对方表白。”性格直率的理科女孩小肖说,对方很有绅士风范,数学好,但英语不太好,她正相反。课下,两人经常互开小灶,走得很近,但谁也没捅破那层纸,“爸妈也知道我跟那个男孩关系不一般,但并没干涉。”

  “我还是比较理性的。”小肖说,当时不知道男孩是否喜欢她,但不胡乱猜测。高考后,两人成绩都不错,她才鼓起勇气跟对方发了条短信,男孩也积极回应。今秋,他们将同步迈入同一所名校。小肖认为,爱慕一个人很正常,只要把握得好,双方还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据统计,92人中,多数孩子在班上交友很广。和朋友聊天时,这些孩子很少聊到学习和理想,其中70人选择八卦、明星、体育等轻松话题,占总数76.1%,仅有20人会在聊天时主要交流学习。

  同时,明确表示自己有喜欢的男女朋友者达38人,占总数的41.3%。对待高中恋爱,74人表示不反对,不少人直言:很反感将中学生的恋爱扣以早恋一词,只要尺度把握好,恋爱甚至能对双方有所促进。18位反对恋爱的学生认为:“不是恋爱大惊小怪,只是在高考的任务面前不应该舍本求末。”

  ●老师点评

  武汉新洲一中英语教师邓强认为,这么多高分生能坦然面对这个“敏感”问题,反映出一个真实现状:恋爱不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高中生有这种情感需求很正常。邓强说,过去总认为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会动谈恋爱的“歪”念头,事实上,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反应,这种情感需求不是以学业好坏作为分界线。“四成受访高分生明确表示有喜欢的男女朋友,可以说这只是个念头,相信真正付诸行动的还是极少数,大部分学生表现得很理性。”邓强说,这也提醒家长和老师,发现孩子有恋爱苗头时,“要以学业为重”的说教是苍白无力的,而过早定性更可能适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