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时间:2022-11-27 22:11:32 观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范文(精选14篇)

  “天宫课堂”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授课将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范文(精选14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范文(精选14篇)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篇1

  古时候,人们总是想把一些探测器送上太空。不过,功能单一,并不能完成人们对太空的探索。于是,人们开始想办法:怎么让人上天!我们这次采用的是“长征二号火箭”和“神舟十二号飞船”组成。

  上一次太空,要花费很多钱,如果只上去三四个小时又觉得不划算,我们想建一个像酒店一样能让宇航员住的地方,就是空间站。

  按照计划,空间站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是“载人飞船”,主要接送宇航员;第二个是“问天实验舱”,是用来做一些地球上完成不了的实验;第三个是“梦天实验舱”,和“问天实验舱”差不多,也是用来做实验的;第四个是“天和核心舱”,我们国家的宇航员就是住在这里面;第五个就是“货运飞船”,主要是负责运送各种物资的。不过,这个计划还没完全完成,现在的空间站只有两个部分:“天和核心舱”和“运货飞船”。据说,在2022年的时候,空间站就能补齐了。

  传说有个广寒宫,是在月球上的,而咱们的空间站是飘在太空里的。太阳每天都会朝地球放射“能量”,不过我们在地球上晒太阳时,太阳离我们较远,危险不大。宇航员在太空中晒多了太阳可能会得癌症,所以规定空间站不能高于地球1000千米。科学家们在考虑到经费、实验效果等各种因素,最终,把空间站定在了离地球400千米的太空。

  在地球上,你扔的东西都会掉到地上,这就是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如果,我们站在平地上扔东西,就会下落;那要是我们把飞船以非常快的速度“丢”上去,它下落的程度,就和地球的弧度保持一致,那飞船就可以沿着地球飞了。空间站飞得很快,一个半小时就能转地球一圈。

  从古至今,人来想要在地球上看整片天那是不行的。如果从空间站上就看的一清二楚,因为站得高,看得远。

  太空环境下能做一些地球上做不了的实验,比如说找出一些比手机芯片更紧密的芯片,或是一些环境下能变色的东西。

  这次的宇航员上太空主要有几个小目标:住上三个月左右;调试一下各种设备;做一些不可思议的实验;出舱看太空和空间站的全貌。

  中国的空间站,让我们能探索太空更多的奥秘。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篇2

  “天宫”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座空间站。你还别说,“天宫”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定的,那里面如一座宫殿,样样俱全。

  空间站是一个可供宇航员短期住宿,并可以做各种太空研究和实验的“太空酒店式实验室”。那为什么要修建空间站呢?空间站可以测试未来可能用于太空飞行的各种技术设备。还能获得“失重”环境——这种在地面上难以长时间获得的特别环境。但是往返一次太空成本相当高,能一次在太空中多待些时间,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这样一个功能全面,又能让宇航员住久一些的地方就诞生了。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我们“宫殿”的规划。

  天和核心舱就是宫殿的卧室,主要供宇航员们居住。货运和载人飞船就如地上的车辆一般,用来运送货物和人员。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目前还暂未完工,它们就是“宫殿”中的研发实验室,用于各种太空实验和科研工作。

  太空中会面临各种可想而知的危险,其中的威胁来自于我们熟知的太阳。众所周知,太阳是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依靠,它提供源源不绝的各种能量,滋养万物生长。但是它释放的射线和伽马射线都是非常致命的,这两种射线能轻易穿透你的皮肤,破坏身体所有细胞。那我们在地球上为什么可以天天晒太阳呢?那是因为,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把它们反射或者吸收了。空间站架设的位置必须考虑这个安全因素。国际上一般选择了在距地面1000公里的`位置,我们的“天宫”,为了程度的安全,架设在距地面400公里的位置。这样既能获得地球磁场的保护,也能获得大气层的保护,一举两得。

  古时的天宫,据说在云端,那里住着各路神仙,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今时的“天宫”住着许多宇航员和科学家,他们在高高的天上为中国的太空科技进步,不断努力,让我们不再依赖国外技术,在俯瞰地球的同时也能真正放眼整个宇宙,对太空的了解不断深入。

  所以,我们的“天宫”真是名副其实的空中宫殿啊!或许这就是“天宫”之名的由来和美好寓意吧。

  “天宫”之门已经打开,腾云驾雾,遨游太空,未来可期!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篇3

  今天下午,我观看了天宫科学实验的现场直播,边看我也有了许多的感受,这是一次天上与地上的科学互动直播,太空的三位叔叔阿姨在太空做了许多实验。比如说浮力消失实验,太空转身,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太空转身,叶叔叔给我们做了示范,他先在太空中跳起来,上半身往前,下半生却往后,不用力就浮起来了,这也是最让我感到神奇的地方,做完实验,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向三位宇航员叔叔阿姨提问,叔叔阿姨和谐可亲,耐心地解答,使我在一次感受到科学知识的有趣,科学无处不在,无论是天上还是地上,处处都有科学奥秘。在感受科学奥秘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时代在变化,祖国在进步,人民也在进步,今天我看到的是神舟十三号,相比于第一次发射神舟1号,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感谢祖国,让我体会到了科学的奥秘,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篇4

  在王亚平老师的说明下我们知道了对于我们来说比较神秘的内部结构。哇,真的和我们的家里一样,装备齐全,有冰箱,微波炉等各种厨房设备。

  好玩的是我们地球上再平常不过的动作,在太空却与众不同了,比如说我们在地球上喝水,只需在杯中倒水,到嘴边喝几口便成了,可是,在太空中宇航员喝水必需使用专用的袋子,要么就把水倒出来,大张着嘴接,因为在无重力的情况下水是会往上流的。再比如,在地球上睡觉,躺在床上,两眼一闭就可以呼呼大睡,但是在太空中,宇航员只能用睡袋来入眠,不然会到处乱飞。

  那我们再想想,我们的宇航员平时在舱内是如何行走的.呢?原来,在舱内,四周都装满了手把,用于宇航员走路的时候,用手去握住并慢慢移动,一步一个手把移动。

  最后我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人在太空最多可以住多久?人在太空难受吗?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篇5

  三位航天员为我们展示了太空细胞学、太空转身、浮力消失、泡腾片实验等,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泡腾片家验。在太空中,水是像固体一样,在杯子中是流不出来的,把泡腾片泡入水中,产生的气泡并不在水的外部而是在水的内部,真神奇!因为太空中没有引力,所以气泡在水的内部,这与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是不同的。很多人看到的只是一堂短短的太空授课,但背后有很多人付出努力才能圆满成功,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也要团结在一起、相互协作才能成功。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将来要为祖国做出伟大的'贡献!

  探索宇宙太空是一项艰难而又伟大的事业,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和中国人民的热情与梦想。师生观看“天宫课堂”直播,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坚定了同学们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练就过硬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篇6

  一听说要开一个“天地”之间的课堂,我感到十分好奇。在宇宙里也能上课?大空里也有信号?宇航员老师们会为我们讲解什么知识?我对即将开始的天地课堂感到十分期待。

  “上课铃”打响,从北京主课堂切换到了行驶在浩瀚宇宙中的空间站,三位航天员老师向我们打了招呼,太空里的课程开始了。

  王亚平老师先带我们参观了一圈空间站,然后我们观察了在太空中一跳一跳的心肌细胞,又学习的一下空间站里的一些设备。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关于失重环境下水的实验。王老师用水做的一个水球,有点像我们吃的棒棒糖。映出来的倒影是倒过来了,这又有点像那种透明的水晶球,只不过在一闪一闪的发光。将泡腾片放入水球中,立刻起了好多小气泡,让我联想到波光鳞鳞的海面下游动着的沙丁鱼群。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实验,让我体会到了太空的.奇妙。然而在无边无际,深邃的宇宙中还有更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还有更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解答。加油吧!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篇7

  登陆太空,一个遥远而美丽的梦,我们实现了。

  太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上。每一次跨越都经历了航天人无数次的计算和检测,以确保万无一失,中国航天技术师借鉴前人的.技术,而且自主创新,中国的太空站将成为世界科学发展进步的平台,为人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航天现有八大系统,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监控通讯系统,着落机系统,空间实验系统以神七号,公一号为起点的中国空间站建设,中国的科技研究带来了更大的舞台。

  今天,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首次授课,听着她的讲解,我感到有多少科学知识是我们不知道的?在地球上,水滴难以形成水膜,而在太空上,水滴因为失去了重力,就形成了水膜。同样是陀螺旋转,一个不停的转,在太空中能做出不同的动作,实在是太神奇了……

  探索、揭露太空的奥秘,作为祖国未来的脊梁,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篇8

  今天我们观看了神舟十三号的直播,我有以下观后感。

  首先航天员王亚平给我们介绍她们的睡处以及他们的厕所。随后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小冰箱、加热器、还有小型的微波炉。

  然后做了一个乒乓球实验。首先让在地球上的学生们把乒乓球放在水杯里,乒乓球浮了起来。王亚平照样把一个乒乓球放在水杯里,接着用一个木棍把它往下压了一下,神奇的是乒乓球竟然停在了水杯中间。当时我也很惊讶,为什么在地球上把乒乓球放入水中就会浮上来,怎么也下不去?可为什么在宇宙空间站里,乒乓球放入水杯里就会沉下去呢?后来一听王亚平阿姨讲解,我才明白了原来是太空里浮力几乎消失了。

  还有用水袋做水晶球的实验。首先王亚平老师把水袋里的水一滴一滴的'滴向水膜里,水膜一点点的变大,变厚,最后变成了又大又圆又漂亮的水晶球。接着王亚平老师往这个又大又圆的水晶球里滴了许多蓝色的色素,水晶球里的色素就在一点点的扩散。随后又往水晶球里放了半个泡腾片儿,过了一会儿,水晶球就冒出许多的小泡泡,好看极了。

  看完这堂天宫课堂,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外太空的知识。我明白了科学是无处不在的。我还知道了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以后的生活里,我一定要善于观察,多多思考,我们要更加为祖国争光。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篇9

  今天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与天宫连线,这神奇的宇宙大讲堂在下午3:40准时开始了,可以说是翘首以待,万众瞩目。

  奇妙的水珠悬浮于半空之中,久久不落;陀螺能够在空中直线飞行,不偏离轨道;人的方向感可以随意变换……这些种种,在地球上我们都是难以想象和体验的。可是在太空中,因为失重,这些奇妙的现象都展现了出来。看完了这仅60多分钟的太空授课,心中却是久久不能平静。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授课,更点燃了人们探索太空激情的火种。如同普罗米修斯的壮举,这堂课让人们对太空的热情的星星火种,引发的火势却可以燎原,“天有多高啊,天的外面是什么啊……”这些儿时的`问题,我在一些科普读物上知道了答案,明白了还有太空的存在。

  从此,便对太空有着丝丝的好奇,但是,随着不断的成长,儿时的好奇心似乎已经被时间所磨灭,已有多久没想起太空来了呢。随着神州飞天,心中的好奇终于又被引发了出来,直到看了这节太空授课,我才明白,原来心中对太空的向往,一直存在,生动的课堂如夜中的明灯,引我们走近太空,帮助我们普及了知识,同时又点发了我对太空的热情。那么,太阳系之外有什呢?宇宙还未形成前,天地又是什么样子?我的心中有一千零一问。

  记得有一位诗人写道:“宁愿变成一根树根深扎地底,也不愿在星空中飘浮。”

  但我却想说,我愿意在星空中漂浮探索,我愿意在太空中漫步,用热情探索太空,用科学知识来探索未知的领域。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篇10

  “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光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在这次的《天宫课堂》里,我收获颇丰,感受到了太空舱里的那些“乐趣”,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航天员工作的`不易。在这次天宫课堂中,分别有:指令长翟志刚,太空教师王亚平,航天员叶光富。

  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项目有: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天地互动交流。在课堂的开始,王亚平老师介绍了睡觉的地方,小型厨房,饮用水和冰箱,接着展示了运动的地方。接下来就要开始有趣的实验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叶老师的太空转身动作,通过叶老师的动作,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在太空中由于失去浮力不能像在地球上行走一样,转身也与地球不同…这些项目都令我收获满满。

  可想而知,航天员叔叔阿姨们在太空舱里工作的不易与艰辛。他们无时无刻都在为祖国作贡献。他们爱国敬业,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使人敬佩。中国航天的每一次发射,每一次飞行,每一次超越都为世人展现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这一过程似轻描淡写,但现实的征程却刻苦铭心。

  山河虽无恙,吾悲当自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也必定会为祖国作出奉献!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篇11

  “天宫课堂”第一课定于12月9日下午15:40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进行全程现场直播。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届时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此次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进行全程现场直播。

  授课活动将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届时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八年前,在距地球三百公里外的天宫一号中,航天员王亚平为第一届“太空班”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活动。如今,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将迎来首次太空授课。首先,“课程表”全新升级!三名航天员将演示更多微重力条件下的'物理、化学现象。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篇12

  人类踏入宇宙太空是文明的进步,我国可以将宇航员送上太空,并且拥有很高的航天技术,那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底气!

  在这次互动课堂中我感受到了中国,我们的祖国,在航天事业的发展迅速,对太空的向往,学习到了空间站的结构构造以及其他载人火箭和载物火箭接入空间站的先后顺序,体会到中国勇于探究太空的奥秘,知道了人在地球上的一天,就第于人在宇宙中的30天!如果人不在外太空做运动,并且是长期呆在外太空的话,血液就会往上升,当脑部血液过多地时候还会致死。

  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在外太空重力消失的实验。

  水在外太空里不会像地球一样,而是会浮起来,宇航员在外太空里喝水时,要放在一个袋子里。其中有一个实验是水膜张力实验,先做出一个水膜,再往水膜里加水,变成一个大水球,在水球中注射色素,水球会变成其他颜色。最后把泡腾片往里面放,泡腾片帽出的.气泡没有炸,而是在水球里面,没过一会,水球里面充满了气泡,水球越来越大,可里面的气泡却一个都没炸裂,而是在水球里面,一个也没有离开它。这个实验真神奇,水可以做成一个球,而不流下来,泡腾片冒出的气泡都没有炸裂。在太空中还要多锻炼,不然回地球会不适应而变胖.......

  太神奇了!从这次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在航空这方面的进步,也让我了解了火箭的结构和太空生活。太空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事,等着我们新一代祖国的加班人去发现。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篇13

  飞天,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梦想。古有嫦娥奔月、万户飞天,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从杨利伟2005年杨利伟造访太空,到2021年属于中国自己的“天宫”空间站第一次迎来了自家主人: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中国航天的脚步不停歇,中国科技的进步永向前。

  在“神舟十二”顺利返回地面的二十多天后,载着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又顺利地进入了太空,进入了“天宫”核心舱。12月9日,是万千学生期待的日子,也是无数科学爱好者翘首期盼的日子,时隔八年半,王亚平老师又要在太空中进行“授课”啦!

  数着时间,终于等到了下午3点50分,“太空出差三人组”终于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仍旧是那么的英姿飒爽,仍旧是那么的亲和友爱,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宇航员的距离。

  但是,我们惊奇的发现,三位宇航员的脸都“胖了”。王亚平阿姨似乎知道我们的疑惑,她首先就解答了我们——是因为太空失重,人的血液往上涌,所以才造成了面部的浮肿。就在我们还有些担心时,亚萍阿姨说为了保持身体肌肉张力和健康,他们会每天进行运动,还向我们展示了太空跑步机和太空自行车。不止如此,翟志刚叔叔还为我们展示了叶光富叔叔身上的“企鹅服”。许多环扣绷紧了身体的肌肉,提高了肌肉的拉力,自然防止肌肉的萎缩。太空生活真是太有趣了!

  太空生活不但有趣,而且神奇!

  在太空失重条件下观察细胞的变化,是宇航员在空间站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已经有足够发达的科技去支撑这一研究。空间站中,有专门的设备培养细胞,还有医学样本显微镜观察细胞。通过对不同细胞的培养和观察,来研究太空中细胞的变化。叶光富叔叔向我们展示了太空中的心肌细胞,那小小的细胞即使在失重的太空,仍然在规律的蹦跳,甚至发出一闪一闪的荧光!这太令人惊讶了!

  我们学生的提问仍然是围绕着“太空行走”和“太空水”,这两个问题,亚萍阿姨在八年前的授课中有讲过,不过今天的实验在过去实验的基础上更加令人惊叹!

  在地球上,如此简单的行走、转身、环臂,在太空因为缺少重力就变得非常艰难。叶光富叔叔用亲身试验,让我们看到,在太空中,很难直立行走,很难向左向右转。看到这里,我们一边惊讶于失重的神奇,也一边为航天员们的辛苦付出感到敬佩。是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才让我们了解到地球以外的科学。

  “水球实验”让我们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在水膜张力实验中,因为受到微重力影响,物体表面张力变得非常强大,一个水膜,经过不断注水竟然变成了一个大水球。不但如此随着水球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看到水球对面物体的倒影;向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竟然可以看到对面物体一正一倒两个影子!这正是物理课中我们学习到的知识,通过亲眼所见的实验,开启了我们追求知识、探索科学的`大门。更令人惊讶的是,当水球放入半片泡腾片,这可爱的水球中就充满了快乐的小气泡,那神秘的蓝、那可爱的小气泡、那晶莹剔透的水球,像极了我们伟大而可爱的地球家园。

  我们沉醉于“天宫课堂”,因为它新颖,因为它神奇;我们自豪于“天宫课堂”,以为它是我们自己的空间站里进行的课程,它是我们祖国繁荣昌盛的证明!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空间站,未来的我们也将会为祖国航天的发展涂上一笔绚烂的中国红!太空的脚步永不停歇,并将越走与越远!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 篇1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即将正式推出,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近日面向全球进行直播。

  看到这个消息异常激动,因为又可以看到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一系列奇妙现象。这让我想起了20xx年那次太空授课。

  在仅有的40分钟里,航天员们却只有用了简单的5个小实验来让大家更了解在失重环境下,物体的变化以及它变化的原理。分别有水膜实验、陀螺实验……就让我知道原来在失重的环境下能做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水球实验了!首先,用一个类似放大镜大小的环,伸进饮用的自来水袋里,拿出来时竟成为了一个水膜,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只针管插入水球里,那不用说,水球一定会爆开来。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针管给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却“毫发未伤”,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这让观众们都看得目瞪口呆。

  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虽然现在只能在远隔千里的电视屏幕上观看太空授课,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亲身上太空,与授课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乐趣。

  在太空中,有很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太空中生活,有很多都跟在地球生活不一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天宫课堂》探索太空的奥秘吧!

  瞧,叶老师是飘起来了吗?其实不是,叶老师在演示走路呢!原来呀,在太空走路就好似躺着睡觉一样,横着的。这可与地球上大不相同,在地球上走路,没有一点要飘起来的样子,就是正着地走,好奇怪的太空呀!

  来,我们再来看看太空中转身吧,光靠全身的力气向后转是不行的,必须要用手臂的力气,转身时,右肢要快速旋转,才能转过身来,在地球上转身,只要身子随着脚向后转就可以了。

  在太空中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在地球上,将一个乒乓球放入水中,不管你怎么按压,乒乓球最终都会浮出水面。那在太空呢?让我们一起跟随王老师做实验吧。王老师先把一只黄色的乒乓球放进盛有大半杯水的杯子,然后用根粗吸管把乒乓球按下去,慢慢地拿出粗吸管,咦,乒乓球居然没有浮起来,竟然沉在水里。真的好奇怪,听了王老师的讲解,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在太空,浮力消失了。多有趣的实验啊,我对太空充满了向往。

  我感觉宇航员应该很辛苦,他们肯定经历了许多困难,才做出了这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他们在太空中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却能像在地球上生活一样,他们一定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我要向这些宇航员们学习,将来有一天也能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教师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天宫课堂观看简报03-15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11-14

【精华】天宫课堂观看简报07-18

小学观看天宫课堂简报11-17

组织观看天宫课堂简报07-14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优】07-15

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简报07-16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优)07-16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精选21篇)09-22

观看天宫课堂简报(精选22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