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妈妈的心

时间:2022-07-29 09:39:28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妈妈的心(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妈妈的心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语言教案:妈妈的心(通用6篇)

  大班语言教案:妈妈的心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说诗歌。

  2、学习词汇:香甜、清凉、欣慰。

  3、结合“三八”节进行爱妈妈教育,引导幼儿体会妈妈的爱,增进亲子情感。

  活动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

  活动难点:

  理解“妈妈的心可真大”,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浓浓的母爱。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知道吗?有这么一个人,她有这么一颗心,这颗心很大很大,大到能装下一个孩子,装下这个孩子所有的快乐、伤心。等有一天,这个孩子长大了,这颗心,还是能把孩子装下。猜猜看,谁会有这样一颗心?(妈妈)妈妈的心为什么可以装下这么多呢?

  二、教师示范朗诵诗歌第一遍。

  提问:

  1、你还记得诗歌的名字吗?

  2、妈妈的心大吗?诗歌里怎么说的?妈妈的心里满满的装的都是谁呢?

  三、结合课件,教师朗诵诗歌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1、当我饿的时候,妈妈怎么做的?出示蛋糕图片

  2、当我热的时候,妈妈做了些什么?

  3、当我冷的时候呢?

  4、生病的时候呢?

  5、当我长大了懂事的时候呢?

  6、妈妈为孩子的成长操了那么多的心,所以诗歌里说“妈妈的心可真大不然怎能把我全装下”

  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妈妈,总能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她的心里边,时时刻刻的关心着孩子,爱着孩子,所以我们说妈妈的心可真大。

  学习朗诵诗歌:

  让我们来学习朗诵这首好听的诗歌,送给自己的妈妈吧!

  讨论:

  1.这首诗歌要怎样朗诵才好听呢?

  2、看课件跟诵一遍。

  3、幼儿跟课件尝试自己朗诵一遍。

  五、话题扩展:我的好妈妈。

  1、孩子们你们都是妈妈心中最珍贵的宝贝,妈妈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但她们却不会挂在嘴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好妈妈吧!

  2、妈妈这样关心爱护孩子,那孩子应该怎么样爱自己的妈妈呢?

  3、师生共同小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烦妈妈。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做最让妈妈骄傲的宝贝!

  大班语言教案:妈妈的心 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家长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家长,体贴家长,在家做个好小朋友。

  2、行为目标:做到自身会做的事自身做,不让家长操心,并能帮家长干家务活,虚心接受家长的教育,以实际行动给家长带来快乐。

  3、情感目标:激发同学对家长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难点:落实行为目标,激发爱家长情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进行讨论

  1、介绍问题背景:今天老师想和大家研讨一件事,这件事想必曾经遇见过,这件事是这样的:一个四年级的大哥哥,在吃完晚饭后,爸爸妈妈因为还要到店里去干活,让他洗一下碗,他说:没空,我还要做家庭作业。要么给二元钱。

  2、讨论:

  3、你觉得这位大哥哥该不该讨这两元钱?为什么?

  4、指名回答。

  5、教师小结:家里的事,仅仅是爸爸妈妈的吗?确实,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

  二、了解家长辛劳

  (一)家长赚钱不容易

  1、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吗?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回家后还要干什么吗?

  (1)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2)他们这样辛劳又为的谁?

  2、小结: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家长的血汗钱呀,一元一角都来得不容易呀。

  (课件出示图片:钱是这样赚来得)

  (二)家长养育我们不容易家长亲为了我们,他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生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的爱。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她妈妈对自身的爱。

  1、(课件出示)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

  2、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生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3、同桌互说,指名说。(生病时,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从身边小事引导家长亲对小朋友的爱。)

  4、教师随机评价

  5、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三、分担家长辛劳,关心家长

  (一)我们可以怎样做

  1、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现在我们长大了,成为了一个三年级的小同学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报答爸爸妈妈呢?揭题关心家长

  2、关心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使他们高兴?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4、归纳并板书:

  (1)不让家长操心,自身能做的事自身做

  (2)不让家长劳累,主动做家长的小帮手

  (3)不让家长生气,听从家长的教导

  这就是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爱心,画爱心(半个,会说并不表示会做)。

  (二)我们是怎样做的

  1、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事

  2、同学回答,随机补画爱心。

  3、节假日我们应该想到爸爸妈妈,但更多的是平平经常的日子。平时你又曾经做了哪些事,使爸爸妈妈很开心。回答一个补画一段,直到爱心画完。

  4、因为我们的年幼无知,因为我们的淘气不懂事,我们曾经做了些傻事,使爸爸妈妈很伤心呢?你曾经做了什么?

  5、教师评价:你很有诚意,老师相信你,你以后一定不会再让爸爸妈妈伤心了。

  (三)我们又可以怎样做的更好

  1、为了爸爸妈妈的微笑,为了我们的长大,我们可以做的更好,下列行为现在你做的怎么样?请同学如实对下列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2、反馈同学自我评价

  3、表彰激励

  夸夸我们班孝敬家长的好队员。

  1)讲述孝敬家长的事迹。

  2)发“孝敬”章。

  四、总结谈话,课后延伸

  同学们,关心家长,就要时时处处体谅,了解家长的需要和要求,不惹家长生气,不让家长为自身操心,尽量分担家长的辛劳,给家长带来快乐。老师愿每一个同学都能为家长献上一份真挚的爱。

  大班语言教案:妈妈的心 篇3

  教学活动目标:

  1.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 体验妈妈对自己的爱,并知道了长大衣后该怎么回报妈妈。

  3. 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创编。

  活动准备:

  1.画一幅妈妈照顾自己的画,布置“亲情树”。

  2.面具。

  3.一位妈妈讲述从怀孕到出生,以及如何照顾孩子的故事。

  4.钢琴曲磁带、画纸、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找妈妈

  1.师:“小朋友,母亲节快到了,让我们欢迎妈妈的到来!”

  在音乐声中,妈妈们头戴面具出场。

  2.师:“妈妈为什么头戴面具呢?原来,妈妈要和你们做一个游戏名字叫“找妈妈”。

  3.交待游戏规则:头戴面具,身穿同样服饰的妈妈站成一排,幼儿找到自己的妈妈回到自己的位置。

  二、妈妈讲故事。

  一位妈妈讲述从怀孕到出生,以及孩子生病时如何照顾孩子的故事。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

  三、学习诗歌《妈妈的心》

  1.师:“有一位诗人根据天下所有妈妈和孩子的故事创作了一首诗歌,名字叫《妈妈的心》。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教师配乐有感情的朗诵一遍诗歌,提问诗歌内容: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主要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说妈妈的心很大呢?从那儿看出来的?(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我饿了、我冷了妈妈是怎么做的?

  3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理解并记住诗歌内容,结合图示进行朗诵。

  (2)配乐朗诵,感受诗句与音乐之间优美抒情的旋律。

  4.启发幼儿谈谈“妈妈的心很大很大”表现在哪里?妈妈的心为什么会那么大?并让幼儿

  理解最后一句:“我的心也要想妈妈一样大才装得下妈妈“的含义。

  5.平时妈妈还为你做了什么?怎样照顾你的?

  幼儿可结合课前画的画讲述。

  6、幼儿结合自己的画创编诗歌讲给妈妈听。

  四、观看录像。

  1.观看四川汶川大地震时妈妈为了保护孩子而牺牲自己,以及许多孩子失去妈妈的录像,

  2.让幼儿体会有妈妈的关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3.让幼儿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如:亲口对妈妈说一声“谢谢”、“我爱你妈妈”等,并一起抱抱妈妈、亲亲妈妈。

  五、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合作将要感谢妈妈的话由幼儿说家长执笔写在画的后面,然后当作礼物送给妈妈。

  大班语言教案:妈妈的心 篇4

  设计意图:

  母爱是天下最重要、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源自于妈妈的天性,源自于孩子成长和发育的需求。“妈妈心”是妈妈的爱心与孩子的心爱的结合体,它告诉我们这两种爱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是互动的,是不可或缺的。而处理好孩子对母爱需求的每一个环节,是母亲和教师极为重要的责任。

  《妈妈心 妈妈树》,很温馨的故事:小苹果不想上学,妈妈用手帕作了一颗心,让小苹果带到学校,挂在窗外的树上,就像妈妈陪在身边一样。小朋友们也学小苹果,窗外的树上挂了好多颗“妈妈心”。但是,没有妈妈的阿志常常抢小朋友的“妈妈心”,让老师头痛得不得了。还好,最后老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阿志也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有颗“妈妈心”挂在树上。妈妈心代表一种关心、爱心,一直在身边关爱我们的那个人,不论他是谁,他的关心,就是一种“妈妈心”。 让孩子们在小小的心灵里,从小就能培养一颗善良、关怀的心,从小就能在爱的世界里逐渐成长、茁壮。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验故事优美的意境和感受故事所带来的情感。

  2、拓展幼儿思维,愿意表达爱妈妈的情感,学会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爱,培养一颗善良、关怀的心。

  活动准备:

  1、绘本《妈妈心 妈妈树》,课件、舒缓钢琴曲。

  2、快乐爱心树一棵,爱心勾线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那你们觉得什么是爱? 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发现,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同意我的说法吗?

  二、欣赏故事

  教师: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的题目是什么,认识字的小朋友大声地念出来吧!

  1、分段欣赏故事:到“‘我还是会想妈妈,我要妈妈陪我上学……’”

  故事里面有谁?她怎么了?小苹果为什不喜欢上幼儿园?如果你是小苹果的妈妈你会怎么办?

  2、(讲到“阿志小声地对豆豆说:‘好肉麻,我才不要!’”)

  提问:妈妈最后想了什么办法?这颗妈妈心被带到幼儿园以后小朋友都怎么说?只有一个小朋友说了不一样的话?你们还记得他说了什么话吗?他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个问题是重点,要引导幼儿园发散)

  3、讲到:“‘请阿志把‘妈妈心’还你就好了。”

  提问:阿志为什么要抢小苹果的“妈妈心”呢?

  4、讲到:“她的眼睛红红的……”

  提问:老师的眼睛为什么红红的?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

  5、到最后

  阿志最后得到“妈妈心”了吗? 小志得到“妈妈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三、生活中的爱

  1、师:如果阿志抢了你的妈妈心你会怎么做?怎么帮助他?

  大班语言教案:妈妈的心 篇5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妈妈对我和我对妈妈的小爱,引申到我们对祖国妈妈的大爱。

  2、过程与方法:聆听、模唱、学唱。

  3、知识与技能:能够独立的流畅的演唱《妈妈的心》。

  教学重点:

  学唱《妈妈的心》以及“0”四分休止符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生对节奏、音准的把握。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律动: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节奏练习:XO

  情境创设:

  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歌曲,一会儿告诉老师听后的感受!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问学生感受:激动、感激等等

  其实啊,老师的心情和大家一样,也非常的感激。这首歌曲描述了我们最亲、最爱的妈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歌唱妈妈、歌唱祖国妈妈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妈妈的心》。

  二、合作学习

  首先我们来听一下这首歌曲。歌曲的速度:中速情绪:亲切地

  歌曲中的“的”字都唱成“地”原因是:更加亲切。

  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读一下这首歌曲的歌词(背景音乐《妈妈的心》)同学们考虑,这首歌的内容描述了什么?

  歌曲内容描述了:我、妈妈、祖国之间的深厚感情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接着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歌。

  首先和老师一起读一下第一段的歌词,提示“O”和节拍时值的准确性,学唱第一段(一定要唱好、反复练习)一句一句教唱,第一段完整演唱一遍。

  学唱第二段,给学生讲解第二段歌词与第一段歌词的节奏和旋律都一样,只有最后一句不一样,所以先把第二段的最后一句放着,只按节奏读前一部分的;学生读后问学生能否随老师弹琴伴奏一起唱一下?

  学生:

  随老师一起来唱一下;教唱最后一句。讲解反复跳跃记号。

  完整演唱第二段。接下来,我们完整的演唱一下这首歌曲,在演唱的过程中注意“0”记号。

  我们用第一种节奏型(1)XO自己给自己打一下节奏,我们来一起演唱一遍;我们用第二种节奏型(2)X–给自己伴奏,再来演唱一遍。

  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演唱一遍,想一想老师的演唱和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讲解:独唱、合唱、齐唱;mp、mf、>。

  三、展示评价

  分组演唱,教师给予评价。

  下面找一个同学给我们演唱一下,女同学用第一种节奏型(1)XO;男同学用第二种节奏型X–给演唱的同学伴奏;老师给予评价。

  最后,我们用我们自己喜欢的节奏型(1)XO或(2)X-;来边唱边自己给自己打一下节奏。

  四、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首歌唱妈妈、歌唱祖国妈妈的歌曲,接下来我们再来聆听一首歌唱妈妈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大班语言教案:妈妈的心 篇6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进一步加深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能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爸爸妈妈分忧,学会体谅父母,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

  知识:学习从多个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盼;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能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和愿望等,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限于认知水平等原因,他们还难以“读懂爸爸妈妈的心”。越来越多农村地区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也出现城市独生子女们容易出现的教育问题:孩子从小只知道受人爱,不知道去爱别人,他们习惯于接受父母付出的爱,从不知父母所受的苦,更不思回报父母的情。特别是农村留守家庭的孩子,由于与父母之间的隔阂较深,大多不理解父母。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相对城市学生而言,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贫困。一些三年级农村学生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使他们的心理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他们内向、不善言表的个性。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对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是一个很现实但又不愿面对的话题,他们对父母爱的言行的理解是不够的,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也较多。他们还不太懂得怎样去沟通交流,对其进行相关的引导,是必须且急需的。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在生活中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够互相尊重、相互理解。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体谅父母。可先引导学生从历史故事开始,思考孟母为什么会这样做。然后借助动画资源,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与父母相处所产生的矛盾,分析原因,并用父母的心里话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体谅父母。通过“我的调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家人,达到与父母沟通的目的。最后用表格等手段,引导学生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为父母分忧。

  教学重点

  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懂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教学难点

  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在生活中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够互相尊重、相互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准备“我为家人分忧”的表格。

  学生准备:调查父母的心愿。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你能理解他们吗”“不给家人添麻烦”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你能理解他们吗?

  1.[播放动画:孟母三迁]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什么?

  2.[播放动画:你能理解他们吗]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你的体验说说,你能理解他们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家长的爱是多方面的,有多种形式。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蕴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要能体会拳拳父母心。

  活动二有话大家说

  [播放动画:有话大家说]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对爸爸妈妈的某些行为有这样的困惑和不理解吗?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教师出示课前家长所写的信,抽取其中的一封念给学生听,学生交流自己听后的感受,并介绍让父母了解自己心情的好方法。

  :我们可以尝试着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与父母进行交流,理解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关心和不同形式的爱。(板书:读懂爸爸妈妈的心理解体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待问题,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盼。

  活动三我的调查

  [播放课件:我的发现]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交流研讨:从调查中,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和愿望等,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四我能为家人服务

  [播放动画:不给家人添麻烦]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我们怎么做才能使父母少一点烦恼,多一些快乐呢?结合家庭生活找一找,有哪些事情容易给父母添麻烦?

  尽量少给父母或家人添麻烦,给爸爸妈妈一个微笑,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小事,回家和爸爸妈妈说出你的心里话。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健康快乐的阳光少年!(板书:分忧回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和研讨怎样少给父母添麻烦,并付诸行动。

  板书设计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理解体谅分忧回报

【大班语言教案:妈妈的心】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妈妈摘的葡萄教案及反思07-29

大班语言教案《树妈妈的信》01-21

《妈妈》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09-15

大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10-30

《感恩的心》大班教案12-03

《小羊找妈妈》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12-19

幼儿园大班《我妈妈》语言教案10-29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1-16

大班语言落叶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