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时间:2022-09-08 11:54:25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精选15篇)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活动形式:

  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师:孩子们,明天我们将迎来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吗

  幼儿自由交流。

  师:每年的农历8月15日中秋节,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二、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教师小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它的衣裳总是穿不上。

  三、谈话品尝:

  1、教师提问: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幼儿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并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月饼是中秋节最主要的食品,知道月饼的特征

  2、会对月饼进行分类数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月饼实物、图片

  【活动过程】

  1、看月饼

  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我拿来的月饼是怎么样的,要求幼儿能依照形状、大小和里面包的馅来说。

  2、数月饼

  分组看一看、数一数大的月饼有几个?小的有几个?分形状的有几个?不同类型的各有几个?

  3、放月饼

  (1)分组放月饼,我是按什么规律来放月饼的?

  (2)我可以和哪个组一起放月饼,是怎么放的?

  (3)自由组合放月饼。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篇3

  一、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共同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活动。

  2、物质准备:与幼儿共同制定庆祝中秋节亲子活动的计划、确定布置方案后,共同准备布置活动会场所需要的材料,月饼及分享食物等。活动前幼儿通过张贴海报、制作邀请函的形式,邀请父母来园参加庆祝活动。

  二、活动过程

  1、庆典活动(幼儿主持活动):

  (1)、幼儿交流观察月亮边哈的情况,进一步感知月亮变化的奥秘。

  (2)、请家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3)、开展亲子活动:师、幼、家长共同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2、团团圆圆过中秋,赏月、分享活动。

  结束:

  举办化装舞会。(扮演自己喜欢的形象并跳邀请舞)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2、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的交流讲诉

  3、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中秋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中秋节手指游戏、故事《嫦娥奔月》

  每个幼儿一块月饼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引发幼儿兴趣

  中秋中秋我来数

  嫦娥兔子来跳舞

  月儿圆、月饼大

  团团圆圆笑开颜

  二、提问

  师:每年有一天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你们知道是什么时候吗?

  小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这一天叫做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全家人都会团圆在一起,一起赏月、吃月饼。那小朋们知道中秋节怎么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播放动画短片《嫦娥奔月》

  通过欣赏故事《嫦娥奔月》,了解传说中中秋节的来历

  四、品尝月饼

  1、中秋节我们要吃什么?

  2、观察盘中的月饼,并和同伴交流

  师:盘子里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闻起来感觉怎么样?

  3、观察月饼的馅

  观察切开来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4、品尝月饼,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同过中秋的快乐

  五、分享自己吃过或者见过的月饼

  师:你刚刚吃的是什么陷的月饼,你还见过哪些月饼,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吧!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与同伴友好协商,提高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引起吃中秋月饼的兴趣,并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感到亲切。

  2、初步学会念儿歌,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儿歌内容,各种月饼的图片

  【活动过程】

  指导语:8月15是什么节日?中秋节大家都要吃什么?今天我们幼儿园过中秋节,大家一起吃月饼,好吗?

  1、相互介绍月饼的名称。

  2、欣赏儿歌《味道好极了》

  老师朗读并提问:什么样的月亮空中挂月亮下坐着几个胖娃娃?四个娃娃叫什么名字?

  3、幼儿讨论:他们是怎样吃的?

  指导语:每人都把自己的月饼切成四份,大家就都能尝到各种说服月饼的味道了。这个办法最好。

  4、交代任务。

  指导语:儿歌里的四个小朋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了各种味道的月饼,你们想一想,可以请谁和我们一起吃月饼?

  5、吃月饼

  大家分享吃吃月饼。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篇6

  主题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

  3、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4、通过参加中秋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中秋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环境创设:

  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

  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事先发放记录单)。

  区域活动:开开心心来过节

  (1)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幼儿绘画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

  (3)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4)制作灯笼:运用空瓶子、彩色胶带、色纸、粘贴素材,做一个灯笼。

  家园共育:

  有条件的家庭,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与幼儿一起准备一个灯笼,最好什同制作的。

  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漂亮的月饼盒,体验中秋节的快乐

  2、玩月饼盒,有发现探索的欲望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月饼盒

  活动过程:

  1、展示月饼盒

  (1)请幼儿说一说,我的月饼盒是怎么样的?是哪儿来的?

  (2)说一说我的月饼盒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2、讲述月饼盒

  (1)我的月饼盒象什么?

  (2)我要让我的月饼盒变成什么样的?

  (3)我和谁一起玩月饼盒,我和谁的月饼盒做朋友?变成了什么?

  3、玩月饼盒引导幼儿用各种各样月饼盒进行搭建,玩月饼盒节日的由来(班)。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感受节日的恢气氛。

  2、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在家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图片。

  2、教师收集的有关中秋节的电子图片及网络资料。

  活动过程:

  1、中秋节的由来请幼儿讨论中秋节的习俗。教师讲述中秋节的来历。

  2、结合录音磁带讲述请幼儿观看图片进行讲述。

  3、活动结束,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篇8

  主要涉及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表达图片内容的过程中,理解、学习诗歌。

  2.感受诗歌的情境,尝试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供老师操作,图片内容有月亮(各种表情、可移动)、云朵、电视机、小朋友(可移动)、小床等。

  活动过程:

  1.倾听教师朗诵诗歌,引起兴趣。

  (1)欣赏教师操作教具、朗诵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根据幼儿的问题进行讨论。

  2.在图片的提示下,学念诗歌。

  (1)再次欣赏教师朗诵并轻声跟念。

  (2)尝试在图片的提示下朗诵诗歌。

  3.分角色朗诵诗歌。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篇9

  活动主题:

  中秋节

  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每当"中秋节"来临之前,商场里的月饼、灯笼琳琅满目,孩子们对此变化也有所察觉,也有孩子会带灯笼来园玩,日常交谈中也开始涉及到"中秋节"的话题,为此,老师引导孩子开始了这一佳节的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的习俗,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歌曲、欣赏中国结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乐意参与活动,愿意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来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

  4、通过观察、动手操做、品尝月饼活动,体验在集体活动中交往、合作、分享的快乐。

  主题预知思考网络:

  1、查一查,听一听:

  来历——中秋节、团圆节、丰收节;习俗——各地习俗(如:北京地区"送兔爷")

  2、做一做,看一看:制作月饼;装饰"月亮";制作"月亮";给亲人祝福

  3、尝一尝,说一说:

  品尝月饼——种类、味道、制作(外形、材料);茶——茶文化(来源、茶道)、种类(名称、颜色、外形)、作用——(保健、治疗、休闲、工业)、参观茶叶店

  4、讲一讲,唱一唱:

  中秋节的祝福、中秋节的古诗、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节的音乐、赏月(月亮的秘密、月亮是什么样子的?——月圆、月缺)

  环境创设:

  1、主题墙饰:

  收集图片、幼儿作品布置"各种各样的月饼"、"月亮的变化"、"不同的茶具"、"各种各样的茶"、"茶道表演"等主题墙饰。

  2、各活动区:

  美工区:提供各种材质的纸、模具、牙签及各种基本材料等让幼儿进行"装饰月亮、茶壶"、"制作月饼、茶具"等活动。

  阅读区:收集相关的图书、图片、广告画资料,供幼儿阅读与讲述。

  益智区:各种月饼及月饼盒实物、各种茶叶实物、多种塑料刀叉等,可引导幼儿进行"茶的作用、形状"分类统计;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过程等。

  角色区:收集各种茶具、茶叶、月饼盒等实物进行扮演。

  家长工作:

  1、与孩子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讲讲一些相关的传说;在过程中可与孩子介绍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

  2、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茶叶、茶具的实物及图片,从中了解相关的知识。

  3、协助孩子一起完成主题活动中相关的调查表,带孩子观看或学习茶道表演艺术。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篇10

  目的要求:

  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激发幼儿爱长辈的情感。

  准备:

  有关中秋节的图片、VCD等资料。

  活动过程:

  1、了解中秋节习俗及有关中秋节的民间故事。

  2、播放电视节目《海峡同乐》中有关中秋节的录相带,让幼儿懂得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我们和台湾小朋友都在欢度中秋节。

  3、引导幼儿做月亮圆缺的记录卡。

  4、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5、活动延伸: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盼望合家团圆的日子,激发学生对在这个日子仍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们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在这个日子仍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们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学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知道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二、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三、过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与课本图片结合)

  2.朗读儿歌知道中秋节。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庆丰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两个环节穿插、进行)

  四、向八月十五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敬

  1.欣赏图片,了解有许多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团圆,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用自己与亲人的分离赢得了更多人的快乐和幸福。

  2.激发学生对这些劳动者的敬佩和感激。

  五、课堂小结(机动)

  1.复习课堂上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教学反思

  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1.一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持续短,认识事物时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制作了视频、图片、歌曲等多媒体课件,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形象直观地让学生在无意中获得了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受到尊重、热爱劳动者的教育。

  2.课堂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生活》生活化的特点,时时处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学生上课时有话说,新知识的接受和内化也迅速。一上课,我就播放了一首大家可能在婴儿时期坐摇摇车就到处能听到的旋律《爷爷为我打月饼》,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我让学生回忆刚过完的中秋节自己家里是怎样过的,自然过渡到中秋节的习俗;我让中秋节自己的爸爸妈妈没有休息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自己的心情,进而让小朋友们知道许多劳动者为了更多人的幸福放弃了休息,他们是值得尊敬的,要感谢他们------

  3.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又不会写字,为了让课堂内容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把教学内容编写成两句两句朗朗上口的童谣,先教师领读,再让学生读,这样的内容反复出现;出示节日劳动者坚守岗位的图片以后,也是每出示一个图片就让学生跟着老师道声感谢,这样,整节课回环往复,课堂既有诗的节奏和韵律美,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4.上课时,兼顾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品德的形成。一年级学生正是对课堂纪律初步认识感知、初步形成习惯的时期,我在课堂上很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示意举手回答时,有的学生总是争先恐后乱回答,这时,我总是要指出“你看------同学真守纪律、举手发言,让他来说吧”,这样,整整一节课秩序井然,学生的良好习惯得到有效的培养。

  5.对教学内容、文本内容的处理做到了详略得当。对学生一看就懂的内容,看看就可以,对学生看了说了也不懂的内容,就重点讲解重点突破。比如,学生对课本图片上出现的“粮仓”就比较陌生,我就找了一些特写图,加上老师的讲解,学生就明白了。

  教学的.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

  1.课堂上注重了严谨、有序,但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虽说学生整节课秩序都很好,但如果再加上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学生学的会更轻松,例如,课中就可以加个活动,让学生站起来,拍手读儿歌,既活动身体,又活跃气氛。

  2.由于是一年级学生,我感觉他们的认识水平、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要差一些,所以课堂上预设的环节要多一些,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空间不够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以后要尽量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探究、学习、交流讨论创造更广阔的空间,营造宽松的氛围。

  3.教师上课时的激情不够充沛,不能很好地感染学生。以后要在上课时要融入更多的热情,打造精彩课堂。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阅读《中秋节》,认识节、八、月、十、夜、儿六个字。

  2、学习复韵母ie、ue、er,会认字形,会读、会写。

  3、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

  4、学习由ie、üe、er这些韵母与声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重点

  1、认识五个字,学习复韵母ie、ue、er及与声母组成的音节。会读、会写。

  2、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学习。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挂图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时间

  教学任务:读儿歌,认识生字、学习复韵母ie、üe、er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月饼吗?那什么节日我们才会吃月饼呢?(中秋节)过中秋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欢欢乐乐地过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中秋节》,板书课题。

  二、学习儿歌,认识生字

  1、学生听一听《中秋节》,这首儿歌。

  2、师范读;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儿歌。

  3、说说中秋节是哪一天,这一天像征着什么?

  4、自己能读的同学大声读给同们听。

  5、指名学生读,学生相互评议。

  6、师和同学们一起练习用拍手读的方法,练习记忆。

  7、在读儿歌的基础上,通过出示生字卡片、组词读句子等方法认识六个生字。

  三、学习复韵母ie、u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

  1、学习韵母ie、u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

  (1)观察图,随观察随出现ie的韵母,说说它的组成?

  (2)学生读准字音、认识字形。

  (3)出示整体认读音节ye。引导学生:ie和ye读音相同,但ie是韵母可以和和别的声母组成的新的音节,ye是固定音节,要整体认读。

  (4)üe、yue的出示方法和学习方法与ie、ye的方法相同。提示y和üe组成音节时ü上的两点省写。

  2、er的发音难度较大,可以借助口语中的而且、耳朵、儿子等帮助发音。

  3、正确书写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1)可采取学生讨论、教师执笔、大家评议的方法。

  (2)和学生一起看怎样写漂亮。

  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什么?

  第2课时 时间

  教学任务:巩固练习、写好韵母ie、u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并练习与声母的拼读。

  四、 复习ie、u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发音

  二、 拼拼读读

  1、观察图,可按照声母韵母音节音节词语,学生自己先试着拼一拼。

  2、向学生介绍拼音方法:前音轻短,快速与韵母碰撞。

  3、指名学生试拼,试拼后肯定、鼓励学生,为以后打下基础。

  4、出示带调的音节。(强调ü和j、q、x相拼时要去掉两点)

  xüexue tong xué

  diedie hu die

  三、找一找ie、ue、er能和那些声母做朋友。

  1、出示部分声母和韵母,让学生连线试作。

  2、指名学生拼读。

  四、书写练习,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六、作业

  在拼音本上练写韵母ie、u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

  板书设计

  13 中秋节

  节 八 月 十 夜 儿

  课后附记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

  2.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通过给月亮设计衣服,体验节日的快乐。

  3.体验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一幅中秋节夜景图 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图片 蜡笔 35张月亮图样的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中秋节夜景图,让幼儿观察。

  提问:图上有什么?你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中国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三、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四、你愿意为月亮姑娘设计一套合适的衣裳吗?教师讲解要领。

  五、幼儿为月亮姑娘设计漂亮的衣服。(在已画好的月亮上,通过点、圆、线等形式进行装饰,并涂色)

  六、教师巡回指导。

  月亮姑娘做衣裳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 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像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做一件,重新量子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像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上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教学反思: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篇14

  设计意图: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幼儿一般对民族风情这类的社会知识很难理解,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特殊需求设计合适的教案通过游戏、语言等方式让幼儿接受知识,同时月饼是中秋节必吃的事物,幼儿也很喜欢吃,而此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他们非常想自己动手做一个月饼,小班的小朋友很喜欢动手制作所以我将中国民俗和手工联系在一起,既能让孩子了解中国民俗节日也能满足他们动手制作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知道月饼是圆圆的,有不同的口味。

  2、能够大胆地在同伴面前分享自己的想法。

  3、体验和同伴一起品尝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课件,月饼实物,橡皮泥以及工具,胶水,废旧的纸,圆盘子,空的月饼礼盒。

  经验准备: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习俗,且知道月饼有多种味道。

  重点:知道月饼是圆圆的,有不同的口味。

  难点:会用各种材料装饰“月饼”,尝试用撕、粘、团等方式制作月饼。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创设小猫准备开一家月饼店的情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她吧。(大家好,我是小猫咪咪,很高兴到小二班来做客。)

  师:你们猜猜咪咪来我们班干什么的?我们听一听咪咪是怎么说的?(快到中秋节啦,我开了一家月饼店,最近新推出了几种月饼,想请你们尝一尝,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试吃月饼吗?)

  师:你们愿意帮助咪咪吃他做的新月饼吗?今天呀,咪咪把月饼带到了我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实物月饼,师幼一同观察月饼外观,并请个别幼儿品尝月饼。

  师:这些月饼是什么形状的?看上去像什么?师总结:原来啊,月饼是圆圆的。

  三、尝一尝,说一说。

  师:嗯,好香啊,谁愿意来尝一尝,告诉我们它是什么味道的。

  师:宝贝,你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啊?

  四:仔细观察月饼,知道月饼有各种口味。

  师:哎呀,你的月饼里有什么呀,请你仔细观察月饼,告诉我你在月饼里面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中秋节大家都吃圆圆的月饼,月饼有五仁的、肉松的、水果味的,特别好吃。

  师:小朋友们,咪咪做的月饼怎么样?我们一起谢谢咪咪请我们吃月饼。咪咪,你做的月饼太好吃,谢谢你。(谢谢你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做这些好吃的月饼呢?)

  师:宝贝们,你们想不想跟小猫咪咪一起做月饼呢?(那我们一起去我的店里吧,我来教你们做)

  活动延伸:一起到小猫咪咪的店里做客。

  1、南瓜洗净,去皮去瓤切薄片,净重240g。

  2、切好的南瓜盖上保鲜膜,上蒸锅大火蒸15分钟,盖保鲜膜主要是防止多余水分进入,从而影响配方比例。

  3、用料理棒将蒸好的南瓜打成细腻的南瓜泥。除了料理棒,一切有切割搅拌功能的,例如料理机、均质机都可以,而破壁机材料损耗过多,可能需要多放一些南瓜。

  4、50g澄粉、150g水磨糯米粉和50g粘米粉混合均匀并过筛一次,然后将粉类与南瓜泥混合,搅拌成棉絮状。

  5、如果面团不烫手了,就用手揉成柔软不粘手的糯米团。

  6、接着加入10g玉米油,揉至玉米油完全吸收,面团均匀细腻,充满光泽。

  7、揉好的南瓜糯米团分成30g/个,220g豆沙馅分成20克/个,分别搓圆盖上保鲜膜备用,防止风干。

  8、取一个面团压扁,将一份豆沙馅放在面皮中间。

  9、收口搓成椭圆形,这样比较容易放入月饼模。

  10、在50克月饼模里撒一层薄薄的熟糕粉防粘,再将糯米团放入,在油纸上按压出月饼。

  11、蒸锅大火烧开后,放上蒸屉,蒸15分钟。

  12、开锅散去热气再取出,不然会粘手。外Q内糯的南瓜蒸月饼就做好了。

  Tips

  1、粘米粉是大米磨成的粉,又叫大米粉或籼米粉,是各种大米中糯性最低的品种,可以降低糯米粉粘牙程度,在操作过程中,也不容易粘手,不建议随意更换原材料。

  2、澄粉又叫小麦淀粉,会用来做水晶虾饺之类的广式点心,透明度好,用它做出来的南瓜月饼更加通透好看,不建议随意更换原材料。

  3、由于每种面粉的吸水性和不同品种南瓜的含水量不一样,做出来的南瓜糯米团干湿度会有所差异。此外,蒸的时候也要盖上保鲜膜,否则会导致水份增加。如果做出来的糯米太干,可以加一点点水,反之可以加入适量的糯米粉。

  4、吃不完的月饼密封好放冰箱冷藏,吃的时候再隔水加热即可。

  5、内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更换成紫薯泥、山药泥等。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 篇15

  活动名称:

  快乐过中秋节(重点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月球(请点击)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你们有谁了解的,请小朋友讲一讲、那你们接下来听一听老师讲述有关中秋的故事3、欣赏:老师讲中秋故事故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但是后羿不忍离开自己的妻子,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有一个心术不正,名叫逢蒙的人听说后,就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嫦娥便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一直住在月亮广寒宫、

  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就在后花园中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

  故事二《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小结:现在你们听了故事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吧!接下来请你们说一说

  4、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相应资料:人们过中秋(请点击5、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请点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6、延伸活动:

  设计自制贺卡、

  活动反思:

  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班会教案01-15

中秋节我们的节日01-12

中秋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持稿04-24

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班会教案03-26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教案范文(精选7篇)08-24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作文01-12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征文01-17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有感01-17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作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