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四《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时间:2022-10-23 20:12:02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必修四《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必修四《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必修四《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高中必修四《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

  [本文定位]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第一部分探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第二部分探讨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第三部分探讨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质疑和创新的关系。三篇文章的关系,简而言之也可以概括为“读”--“学”--“思”。

  通过有效的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学生探讨阅读经典作用,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适当引导。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墨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这一年他在玛丽结婚,移居巴登湖畔,埋头写作,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在轮下》。这一时期的创作以浪漫主义诗歌、田园诗风格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为主,作品洋溢着对童年和乡土的思念之情,充满对广大自然和人类的爱,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德米尔》(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尢利西斯》。

  30年代后,法西斯在德国猖獗,墨塞对社会前途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戏》(1943)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问题探讨:

  1、黑塞在本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2、本文阐述“获得教养的途径--读书”这一主题的整体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为下文张本。

  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

  第六段和第七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字。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幼儿园”变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全世界”,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文章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文章最后,作者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认为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而这种感悟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3、作者论述什么是真正的修养时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你如何理解?

  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4、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

  读书学习,“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

  (此问可进行延伸: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如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 )

  5、为什么黑塞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文章指出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第四段中,作者特别指出“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轻视读书的倾向。)作者建议读书应该从基础阅读开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他认为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因而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6、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你如何理解?

  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 “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7、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你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吗?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高中必修四《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习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习1-7节

  1、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2、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

  3、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4、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六、小结: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七、作业:

  背诵课文。

高中必修四《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3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习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习1-7节

  1、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2、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

  3、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4、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六、小结: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七、作业:

  背诵课文。

【高中必修四《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相关文章:

教养的芬芳01-21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作文:城市(精选27篇)09-05

投入才有获得03-22

网络入侵的四大主要途径:电脑资料12-02

语言的教养话题作文650字04-02

初三教养的作文600字03-18

在“潜伏”中获得成功作文04-01

初中教养作文600字范文(通用55篇)06-23

语文高二必修5作文02-17

高一语文必修一命题作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