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4-25 08:47:41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大班教案[精选5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报纸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本次活动利用旧报纸作为幼儿游戏的对象,通过幼儿自由的尝试,体验报纸的各种玩法,同时也让幼儿体会到:只要肯懂脑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游戏材料,而且还能一物多用。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正确的跑步姿势,训练跑步的速度。

  2、启发幼儿尝试用一张旧报纸在胸口上而不掉下来。

  3、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巩固幼儿正确的跑步姿势,训练跑步的速度

  难点: 启发幼儿尝试用一张旧报纸在胸口上而不掉下来

  活动准备

  师幼每人各准备旧报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幼儿手拿卷好的报纸入场,在音乐声中做器械操,也就是本节体育活动的准备活动,同时器械就是报纸,对幼儿比较新鲜,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师设置悬念出示问题:报纸不仅可以做器械,它还可以变魔术,不用任何东西帮忙,它能贴在孩子们的胸口上而不掉下来,不信你们试试看。(在此给足幼儿时间,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的尝试,以此完成目标2的教学,如果实在不能“贴”在胸口的孩子,老师给与适当的引导。)

  2、师示范跑步的正确姿势,师生一起将报纸“贴”在胸口上围操场热身一圈,让幼儿体会跑得越快报纸就越不会掉下来。

  3、游戏比赛:胸口贴报纸接力赛。规则:报纸要贴在胸口上,不能用手帮忙,不能掉地上。游戏重复进行。

  (三)、结束部分:师带领幼儿做各种放松肌体的整理活动,动静结合,让幼儿从先前紧张的情绪中平静下来,教师对活动进行小结,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幼儿通过自己的不断尝试,最后将报纸“贴”在了胸口上而不掉下来,让幼儿体会到了创新的乐趣;同时也让幼儿在跑步技能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整个活动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真正体现了幼儿的玩中学学中玩。效果很好!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题目:物体间的空隙。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同一容器内的物体与物体间也是有间隙的。

  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适用对象: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每组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空广口玻璃瓶、一碗石头(10块左右)、2/3碗小石子、l/3碗沙子、1/3碗水(矿泉水瓶也可)、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记录纸和笔、指偶小兔。

  五、活动过程:让幼儿观察桌上摆放的实验用品:石头、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纸和笔。

  说一说,石头、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动,石头、小石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摸起来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头比小石子儿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无味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闻起来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来的。

  探究的问题:你能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都装到一个瓶子里吗?

  试一试。幼儿用两种方法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装到一个瓶子里。

  (1)先装大石头,再依次装小石子儿、沙子和水。

  (2)先装水,再依次装沙子、小石子和大石头。

  记录实验过程。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先装了大石头,因为大石头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这样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给填上了。后来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间的缝隙填上了。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装沙子、小石头和大石头,没有成功。

  六、注意事项

  1、实验前教师要掌握好材料提供的量,以装满瓶口为准,课前应预先操作几遍。

  2、本实验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子、沙子和水,这样装得较多。

  3、实验前教师应讲明注意事项:拿石头时要轻拿轻放,舀沙子时应小心,以防散落一地。

  4、提示幼儿应边做实验边记录。

  5、实验前应让幼儿知道,应把物品都装进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败了。

  6、为幼儿多准备几份相同的材料,以备幼儿再次探索时使用。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们探索规则的物体之间,在量都比较多的情况下,怎样把它们都装进去的方法,也就是哪种方法装的更多。在接下来,我们还要和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核桃、花生、小米,还有石头、石子、沙子、水等物体之间的间隙,以及不同物体量的增多和减少后,还有哪些方法也是可以成功的等。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了解汽车在不同角度斜坡上行驶的情况。通过记录总结出车子在角度过大的斜坡上行驶会翻车。

  2、通过实验、记录从小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积木、板、小汽车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昨天,我们讨论了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汽车跑得快,跑得远?这个问题。有的小朋友认为汽车在斜坡上会跑得快些。有的认为在冰面上或像玻璃一样光滑的路面上会跑得快些。还有的幼儿认为用得力气越大汽车就会跑得越快越远。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汽车在斜坡上行驶的情况。

  二、幼儿实验。

  (1)交代比赛的.要求和规则。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板和积木。等会请大家自己设计斜坡进行比赛。规则是不能用手推,要让小汽车自己从斜坡上开下去。

  (2)介绍记录表格的使用方法。

  “怎么知道谁的小汽车跑得最快呢?在什么样的斜坡上跑得快呢?”“我们就要把每一次比赛的成绩记录下来。”出示记录表格,讲解记录方法。如果我的汽车跑得快,超过了红线,就用笔在红线的下面打“√”,超过了绿线就在绿线的下面“√”。翻车在×下面记录。

  表示没有到达红线。用几块积木搭得斜坡就记录在画有几块积木后面的格子里。

  (3)幼儿操作进行实验。

  幼儿三人一组进行实验。教师提醒幼儿进行记录,指导幼儿的记录方法。鼓励幼儿把实验的结果和同伴进行交流。

  (4)师生共同总结实验情况。

  “请大家说说你的最好成绩是在放几块积木搭成的斜坡上取得的。”

  “最好成绩是用两块积木时取得的,三块积木时斜坡太陡翻车严重。”

  “是不是斜坡越陡越好呢?”(不是)

  三、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小汽车在斜坡上行驶的情况。知道了斜坡太陡行车很危险。如果我们小朋友乘坐的汽车在山区很陡的路面上行驶时要提醒司机注意安全。下次我们再讨论是不是用得力气越大汽车就会跑得越快越远的问题。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声音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十分熟悉的,在桌面游戏时,孩子们总爱用不同的玩具敲击,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对声音是怎样来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随着幼儿年龄增长,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喜欢高声尖叫。因此,我设计了这次科学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学习分辨什么是好听的声音,什么是噪音,感受声音带来的乐趣,探索演奏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发挥幼儿想象力。同时也求使活动尽可能地游戏化、多元化,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声音的多样性,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物体发出声音,感受声音带来的乐趣。

  2、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演奏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发挥幼儿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声音带来的乐趣。

  2、难点:探索演奏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发挥幼儿想象力。

  活动准备:

  1、铃铛、响筒、口哨、竹筷、木梳、玻璃杯、瓶盖等等。

  2、录制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

  ( 鸟叫声、马蹄声、风声 、打雷下雨声、笑声、掌声 、牛叫声、公鸡报晓声音、汽车喇叭声、母鸡带小鸡声音、警车声、加油声、火车汽笛声)

  3、沙锤、盘子、木碗、锅盖若干,人手一份,听课教师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猜他是谁:请四名幼儿事先藏在遮挡物后面,分别对大家说一句话,大家根据说话的声音,猜一猜都是谁在说话?)

  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谁在说话?(请一幼儿说一句话)这是谁的声音?(幼儿猜)小朋友真棒!再听听这又是谁的声音?(四名幼儿一一说一句话让幼儿才出是谁)

  二、基本部分

  1、玩一玩,让物体发出声音

  教师:人的声音是各不相同,小朋友们都能根据不同的声音猜出说话的小朋友是谁。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铃铛或三角铁)我们来听听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老师轻敲)老师用什么方法使它发出声音了?现在怎么没了声音?(老师停止了动作,它就发不出声音了)

  小结:原来物品要运动运动起来,它才会发出声音,不动它,就没有声音了。

  2、感受声音的不同

  (1)老师准备了很多物品,小朋友想不想跟它们做好朋友?这些东西很奇怪的,你如果不爱惜、保护好他,不和他做好朋友,他生气了发出的声音就不好听了,想不想让他们发出好听的声音?(一一出示响筒 、竹筷、木梳、玻璃杯、瓶盖等, 请幼儿敲敲、听听,引导幼儿说出清脆的、低沉的'声音,高音、低音)。

  (2)老师改变敲物品的快慢,请幼儿听听有什么变化。(节奏快、慢的声音)

  (3) 请小朋友说一说,除了刚刚听到的这些有趣的声音,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不同的声音?(要求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4)出示口哨:小朋友,这是什么?在哪里会用到它?(做操的操场上、比赛场上、户外活动时……)在这些场合,它都能帮助我们。如果老师在上课,它突然冒出声音来会怎样?(让幼儿讨论)

  小结:原来不同的物品发出的声音各有不同,物品敲动的快慢也使声音的节奏不同,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成为噪音。老师经常要求小朋友不要大声喊叫,上课用适量的嗓音读书,为什么?(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3、听录音,想象感受声音的多样性

  教师:生活中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来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听到这些声音,你们会想象到什么事物?

  (1)鸟叫声:这是什么声音?想一想,鸟儿会在哪里快乐的歌唱?我们也来做一只快乐的小鸟怎么样?(引导幼儿模仿鸟叫的声音,做出鸟飞的动作)

  (2)马蹄声

  (3)风声

  (4)笑声

  (5)掌声

  (6)打雷、下雨声

  (7)牛叫声

  (8)公鸡报晓声音

  (9)汽车: 听到汽车的声音,你能想象是什么场景?在什么地方?

  (10)母鸡带小鸡声音:去捉虫子

  (11)警车声:警车出动,去抓坏蛋了

  (12)加油声:运动员在赛场比赛

  (13)火车汽笛声:火车在铁轨上飞驰

  小结:不同的声音能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听到的声音想一想,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老师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声音组成了一个小小的乐队,我们一起来演奏吧!(一一出示道具,让幼儿听听声音,说出相应的象声词。)(分组发放道具)

  小小乐队

  我的沙锤沙沙沙,我的盘子叮叮叮, 我的小碗砰砰砰,我的锅盖铛铛铛, 有趣的声音一起来,沙沙砰砰叮叮铛, 真呀真热闹!

  小结:小朋友,生活中有各种各样有趣的声音,小朋友们以后仔细观察,试着模仿,就会发现很多乐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内容贴近幼儿生活,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我在活动开始时,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引出课题,然后出示了铃铛、响筒、口哨、竹筷、木梳、玻璃杯、瓶盖等简单直观的教具,让幼儿对声音产生兴趣,分别感受各种声音的不同,将目标重点牢牢抓住。在这一环节,还抓住了一个教育契机,通过口哨出现的不同场合,让幼儿自己分辨什么是噪音,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什么声音不应该出现的场合,引申到让幼儿知道怎么保护好自己的嗓子。接着通过分辨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鸟叫声、马蹄声、风声 、打雷下雨声、笑声、掌声 、牛叫声、公鸡报晓声音、汽车喇叭声、母鸡带小鸡声音、警车声、加油声、火车汽笛声,让幼儿感受声音的多样性。最后通过探索--发现—操作,让幼儿在演奏中发挥幼儿想象力,从而达到目标的难点。整个活动设计合理,环环相扣,重难点把握得当,幼儿在自主的探索中、在轻松游戏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参与的积极性高。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从表情、味觉、颜色等角度丰富酸甜苦辣咸的体验;

  2、在游戏中探索发现,激发探究新知的兴趣

  3、借助图片、实物认识汉字酸甜苦辣咸

  活动过程:

  一、认识酸甜苦辣咸小朋友好!今天老师带来五个可爱的宝宝,想不想认识一下?好!这位是酸酸,跟酸酸问声好!(酸酸你好!)真有礼貌!这位是甜甜,(暗示幼儿问好)对!主动与客人问好才是乖宝宝。这位是苦苦——,这位是辣辣——,这位是咸咸—(准备5张照片、5块磁铁)

  二、了解酸甜苦辣咸这五个宝宝是好朋友,他们都有隐身的本领,平时最爱玩捉迷藏的游戏。酸酸喜欢躲在醋瓶里,所以我们吃到的醋总是酸酸的,甜甜喜欢躲在蜜罐里,所以蜜是甜甜的,苦苦喜欢躲在药丸里,所以生病吃药时,药的味道是苦苦的,辣辣喜欢躲在辣酱里,所以辣酱的味道是辣辣的,咸咸喜欢躲在哪里呢?猜猜看——真聪明,咸咸就喜欢藏在盐袋里,所以盐放在嘴里是咸咸的。(准备好醋瓶、蜜罐、药丸、辣椒、盐袋藏在活动室的角落))

  三、喜欢酸甜苦辣咸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喜欢这五位宝宝吗?好!记住朋友的名字说明你真的'喜欢。仔细观察,用心记住。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吗?这位叫——这位叫——……你是怎么记住他们的名字的?引导看表情(准备五面分别贴有五个宝宝名字的小旗)初步识字:酸甜苦辣咸

  四、游戏

  1、(游戏开始)想和他们一起玩吗?好!现在我们分五个小组玩捉迷藏的游戏。这一组跟酸酸玩酸酸躲,你们找;这一组跟甜甜玩,甜甜躲你们找;依此安排。游戏规则都明白了吗?好!各小组请听口令:闭眼!酸酸、甜甜、苦苦、辣辣、咸咸听口令:1、2、3躲起来!好睁开眼!你们的好朋友已经躲起来了!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好!看哪一组最先找到自己的朋友?

  小结:表扬最先找到的小组和活动中表现好的幼儿。帮助五个宝宝分析容易被抓到的原因(为下一个活动做铺垫)

  2、(游戏高潮)刚才五个宝宝都被你们找到了,他们不服气,还要再玩一次,你们同意吗?现在我们的五个宝宝想出了更好的办法躲起来了!这次看你们能不能找到。这次,我们不分组,一起找,看谁找得多。老师口哨一响,游戏结束,好不好?(准备西瓜、柠檬、苦丁茶、辣条、盐水豆)小结:表扬并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找到的。

  3、(游戏延伸)还有谁没找到?他们现在躲在老师的水杯里,光靠看和闻是找不到的,还要靠我们的舌头尝一尝才能找到。下面老师每人发一个棉签,到杯里蘸一点用舌头舔一下,就能找到了。需要提醒小朋友的是: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尝的。(准备棉签若干)

  五、总结:酸甜苦辣咸不仅会躲在食物里,还会躲在容器里,甚至会躲在每个人的生活里,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里细细体会吧!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4-01

大班的教案01-17

大班教案[精选]08-05

大班教案(精选)08-07

大班教案【精选】07-26

(精选)大班教案09-13

大班教案(经典)10-03

(经典)大班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