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教案

时间:2023-02-06 08:08:07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音乐课程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课程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音乐课程教案15篇

音乐课程教案1

  活动名称:虫虫历险记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很熟悉故事中的小动物。

  物质准备:CD、故事图片、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进行故事引导

  冬天的天好冷啊,宝宝着凉感冒了,只好在家休息,他的布偶玩具小熊、兔子、松鼠、青蛙都在身边陪伴着他,宝宝想,要是这些玩具能动起来,来陪他一起玩该多好啊,想着想着宝宝睡着了,梦见一个小仙女手拿魔棒轻轻一点,哇!动物们真的动起来了。

  2、听辨音乐,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分段放音乐(师分别一段一段放音乐,让生感觉听到的音乐形象是什么动物。若幼儿听辨有困难,师还可变化语气,代表小动物说话,提升幼儿识别能力。由此,幼儿会知道,缓慢笨重的音乐代表的是体型较大的动物,比如熊、大象等,在本音乐情境中是指狗熊,欢快轻巧的音乐可能是兔子、青蛙、松鼠等小动物,以此种方法类推出其他五种动物形象)

  你听音乐中是哪种小动物呢?

  这种动物怎样走路?请你来学学它们的走路。

  3、情景带入

  小动物好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那样一定会很开心。

  给幼儿分发头饰,请他们模仿动物走路。听音乐,根据音乐律动。 4、活动延伸

  根据听到不同的音乐,想象出其他的动物进行模仿。

  活动名称:月儿圆

  活动目标:

  1、学习感应圆滑乐句。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难点:愿意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三、教学准备:软垫、三角铁、

  四、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导,引发兴趣

  宝宝替受伤的`萤火虫包扎伤口,他和宝宝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约定中秋节时再见面,中秋节要到了,请小朋友们观察月亮月亮的变化

  (二)、认识圆形

  认识中秋节,找圆形物品

  1、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十五的月亮——圆圆的月亮,并说说中秋节我们会做什么?

  2、说说圆形的物品,并尝试用肢体画出圆形,如:用脚在地上划圆,用双手抱成圆

  引导幼儿回忆中秋节的经历,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找出圆

  (三)、分辨圆形

  找圆形—————在地上画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游戏时,老师拿着铃鼓摇起来,铃鼓声一停并发出指令——圆形,小朋友立即寻找并站进圆形里。

  (四)、感应圆滑乐句

  学唱歌曲,做出圆形(按乐句做出“圆”的造型)

  老师清唱一遍,并按乐句做出动作

  第一句:双手比圆高举过头

  第二句:两手拇指相接或食指相接成圆形放在嘴边做吃饼状

  第三句:两手相捧着脸蛋上举过头打开摇动回至身体两侧

  第四句:双手胸前抱圆成桌子状

  第一句歌词:月儿圆圆挂天边

  第二句歌词:饼儿圆圆甜又甜

  第三句歌词:脸儿圆圆笑翻了天

  第四句歌词:桌儿圆圆庆团圆

  活动名称:雪花仙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和道具感应圆滑和断奏;

  2、乐于跟随教师利用肢体表现出圆滑和断奏;

  3、在特定音乐情景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塑料带人手一个2。手摇铃人手一个3。沙巾人手一块、黑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入情景

  二、音乐律动,感应圆滑与断奏

  1。视觉感应,第一次体验音乐边放音乐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流畅线和点,分别表示圆滑和断奏2

  2。肢体感应,第二次体验音乐圆滑:手于空中画出圆滑线条;断奏:手与空中或肢体点触圆滑:

  脚于地板画出圆滑线条;断奏:脚于地板跳出断奏

  3、利用道具感应,第三次体验音乐

  每位幼儿的一只脚穿上塑料袋,只能穿一只脚,防止摔倒

  圆滑:溜冰状;断奏:在地板点跳

  三、利用肢体表现圆滑和断奏

  1。激发幼儿创编舞蹈动作

  2。师幼共舞,体验肢体表现带来的快乐

  圆滑:往上抛沙巾/拿沙巾转圈;断奏:沙巾在身体或空中点触

  四、利用乐器操作体验圆滑和断 圆滑:摇奏;断奏:敲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雪人之舞》

  活动名称:雪人之舞

  活动目标:1、感应乐曲圆滑与断奏。

  2、舞蹈的创编。

  活动准备:CD 塑料袋 各种材质的球铃鼓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请幼儿自由舞蹈:

  断奏:手指/肢体点触

  圆滑 :手掌/地板滑

  断奏:脚尖/点跳

  圆滑:脚掌/滑动

  二、两名幼儿一组手牵手

  断奏:脚尖/走或原地轻跳

  圆滑:脚掌/滑动

  三、溜冰

  一名幼儿一个塑料袋

  断奏:用手拍塑料袋

  圆滑:套在脚上在地板上滑动 两名幼儿一组,活动同上

  四、出示道具

  断奏:用手拍软球

  圆滑:两名幼儿一组滚、踢软球

音乐课程教案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初步掌握音乐旋律,并随着音乐做出相关的动作。

  2、用好奇、欢快的情绪唱歌。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3、想像并用各种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小鸡出壳的样子。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歌词理解步骤图(四张)、小鸡头饰若干、《小小蛋儿把门开》音乐。

  活动过程:

  一、1.熟悉音乐旋律。

  幼儿听《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旋律进入活动室,跟着老师做相应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学本领,好不好?

  二、幼儿进场后,教师提问幼儿,导入理解歌词内容,分句学唱歌曲。。

  1、师:小朋友们刚刚听到的音乐里面有什么东西呢?

  教师出示图片一后慢节奏清唱《小小蛋儿把门开》第一句并做相应动作。

  2、师:要是这鸡蛋打开门之后,里面会出来一只什么样的小动物呢?

  教师出示图片二后慢节奏清唱音乐歌词第二句并做相应动作。

  3、师:小鸡身上有什么东西?看上怎么样?

  教师出示图片三后慢节奏清唱音乐歌词第三句并做相应动作。

  4、师:小鸡说话的时候声音好不好听好啊? 小鸡叫的时候像不像是在唱歌呀?

  教师出示图片四后慢节奏清唱音乐歌词第三句并做相应动作。

  三、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音乐完整示音乐范动作。

  师:老师把这几幅图片凑起来,变成一首完整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想不想听啊?

  2、教师播放第一遍音乐,邀请幼儿在自己位置上站好,跟着老师听音乐学习动作。

  3、教师播放第二遍音乐,并邀请幼儿在自己位置上站好,教师在音乐歌词第一句及第四句中,换一下动作。

  四、教师邀请幼儿集体出场表演。

  课后反思

  《小小蛋儿把门开》这首歌旋律欢快,歌词简单有趣。主要引导幼儿带有好奇、欢快的情绪唱歌的同时想象并用各种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小鸡出壳的样子。第一环节通过表演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笃笃笃”谁在叫开门?(做倾听状)哦!是小鸡要出来了,小小蛋儿把门开了!第二环节:我清唱了歌曲,一句句地解释歌词。幼儿跟着旋律进行歌唱。并提出问题:小鸡从鸡蛋壳里出来,心情怎么样?那我们用怎么样的心情去唱呢?最后我弹琴,以欢快的情绪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一遍。第三环节: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出壳的.样子。如:小鸡从蛋壳里出来时是什么心情啊?想象小鸡出壳的动作,小鸡胖乎乎的,身上长着黄绒绒的毛,这个样子谁来学?小鸡尖尖的嘴巴唱歌了,谁来学?讲解完教师和幼儿听着音乐边唱边表演。他们边唱边跳,一起学小鸡走、扇翅膀、啄米等模拟小鸡出壳的动作,非常可爱。幼儿在整个活动中主动性增强了,几个平时不怎么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幼儿也被我们吸引了过来,笑眯眯地和我们一起游戏。活动结束了幼儿还是意犹未尽,缠着我还要玩。现在,每每我问孩子,唱个什么歌给我听听,他们首选这首歌。在唱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的同时不仅获得了快乐,更增进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

音乐课程教案3

  设计思路

  本课创设乘坐“魔力飞毯”周游世界去看望“羊”朋友的情境,让同学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中,走进四个不同的国度,聆听各具民族特色的关于“羊儿”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宏观纵向复习,拓宽同学们的音乐视野,并体现音乐学科与科学学科的综合。同时让他们在聆听中感受各个作品所蕴含的情绪,为曲调的即兴创作提供作为参照的某种情绪体验,为多种形式演绎歌曲打下情感基础。以此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化解本节课的难点,提高同学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1、播洒热爱音乐的种子,通过复习让同学体验快乐。

  2、从四首中外关于“羊儿”题材的音乐作品里感受到羊儿的可爱、温顺,知道羊儿为人类做了很多的贡献,愿做羊儿的好朋友。

  3、通过以上的感受,演唱、演奏以羊为主题的作品,完成从认知感受到实践演奏这一过程质的飞越,进一步提高同学的审美素质。

  教学重点

  感受和表达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歌曲情绪。

  教学难点

  尝试用不同乐器感受和体验已学过的歌曲作品。

  教具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若干、手风琴。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教学:(自编拍手上课歌)

  二、复习已学歌曲:a、《红蜻蜓》 b、《阳光牵着我的手》

  三、导入新课

  导语:

  1、“今天,老师啊改姓啦……老师今天姓羊,大家重新和老师问好。”

  2、“今天,羊老师和同学们来上一节‘羊’的课。”

  3、请问×××同学,关于“羊”你都知道些什么?

  4、“对啊,我们总是亲切地称“羊”为“小羊羔”、“小绵羊”,它们种类繁多,分布在世界各地。你看,这么多羊的成品,能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色,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非常多的便当。所以啊,全世界的人们,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非常地喜爱羊。”

  四、展开局部

  (一)乘坐“魔力飞毯”感受体验美国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

  1、师:“今天,羊老师就要乘坐着羊毛做成的魔力飞毯带着我们班的同学去世界各地周游一番,去看看我们的羊朋友们最近都过得怎么样,想去吗?”

  2、师:“第一站我们就要启进程去看望我们从很小很小就认识的一位老朋友了。”“这是哪里呢?魔力飞毯要和我们卖个关子,它说呀要请你们猜一猜呢?”

  3、师:“咦?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啊?”(美国)。“原来我们的老朋友就在美国啊,我们赶紧来听听它们是谁吧!”。

  4、播放《我有一只小羊羔》的.音乐。

  a、师:同学们能否正确地唱一下歌谱呢?

  b、师:你们能试着用口琴演奏吗?(小组合作自学2分钟,击鼓传花找演奏者,单独练习)。

  c、师:我真想好好地欣赏一下同学们的演奏,你们的演奏速度能和老师一样吗?(师生齐奏)。

  (二)乘坐“魔力飞毯”聆听演绎澳大利亚歌曲《剪羊毛》。

  1、师:好了,和我们的老朋友们热热闹闹地玩了一番以后我们就要去认识新的朋友了,它们啊,生活在世界羊儿最多的国家,这个国家被称为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儿成为他们国家的主要支柱型产业,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澳大利亚)。

  2、“我们来到了澳大利亚的大草原上,咦?牧场上的人们正在为羊儿干什么呢?”

  3、聆听《剪羊毛》范唱。

  4、邀一生带做动作演唱(起立)。

  5、能试一试用口琴演奏这首歌曲吗?别担心,老师要求不高,敢于尝试就算过关!其余同学可以选择演唱。

  (三)乘坐“魔力飞毯”听赏印尼歌曲《我的小绵羊》。

  1、“在问候了北美洲、大洋洲的老朋友以后,羊老师要带着大家回到我们亚洲啦,飞毯都抓紧了吗?(唱:准备好了吗?)”,我们来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岛国,这个国家的名字叫做印度尼西亚。这里也有大家喜爱的小绵羊。这里的小绵羊可奇怪啦,它们没有在草原上玩耍,也没有被剪去身上的羊毛,它们躲在了树丛里……

  2、播放《我的小绵羊》音乐。

  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吧!

  2、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吧!

  4、摸“青草”游戏:摸到谁,谁自定演唱或是演奏。

  师边摸边唱:“青青河边草,羊儿来找草,摸到哪一棵哟,赶快起来了……”

  4、师生齐奏《我的小绵羊》。

  5、曲调接龙创作游戏。

  师:同学们,印度尼西亚的小绵羊们说它们为了欢迎同学们的到来,想请你们做个游戏,没问题吧?

  旋律接龙:

  5 3 2 1 | 2 - | 5 3 2 1 | 2 - |

  小 羊 怎 么 叫? 咩 咩 咩 咩 咩

  2 3 2 | 1 2 1 | 2 3 2 | 1 2 1|

  大 家 来 叫 一 声, 咩 咩 咩 咩 咩 咩

  1 3 5 5 | 6 - | 1 3 5 5 | 6 - |

  大 家 叫 一 声 咩 咩 咩 咩 咩

  6 5 3 2 | 1 - | 6 5 3 2 | 1 - ||

  叫 得 真 好 听 咩 咩 咩 咩 咩

  第一遍:师唱谱,生跟唱;第二遍:师编歌词,生自由配动作和小羊叫唤声;第三遍:师演奏,生跟奏。

  (四)乘坐“魔力飞毯”复习演奏中国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1、师:和热情的印度尼西亚的朋友们做游戏真的是太有意思了,可是,天渐渐的暗了,羊老师也有些累了,我们也该回自身的家去看看,我们中国羊儿们的大本营到底在哪里呢?我们有没有自身的歌呢?“坐稳了,我们的飞毯回国了!”

  2、师范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生感受歌曲情绪,简要说说这几首歌的异同之处。

  《我有一只小羊羔》→ 天真可爱 《剪羊毛》→ 欢快热情

  《我的小绵羊》→ 活泼稍快 《小小羊儿》→ 中速抒情

  3、看谱提示重点:全音符、延长记号。

  4、邀请一生用手风琴试奏音乐片断(褒扬)。

  师:他都敢尝试演奏,你们能大胆演唱吗?假如你们能把《小小羊儿要回家》唱好,我就邀请他演奏《西班牙斗牛士》给你们听!好吗?局部同学使用打击乐器,全班齐唱。

  生:演奏《西班牙斗牛士》作为全班认真演唱的奖励,更锻炼了该生演奏的心理素质。(唱“小小音乐家褒扬该生”)。

  4、全班起立,师生一起扮演唱《小小羊儿要回家》(打击乐伴奏)。

  (五)全班起立齐奏:“学校之声”。

  师:六·一儿童节时,我们班同学演奏口琴受到了学校师生和来宾们的一致称誉,今天能不能把这美妙的音乐作为礼物送给听课的各位老师呢!你能跟上前次演奏的速度吗?(师用铃鼓或手风琴辅以伴奏)。

  五、老师小结:希望同学们把学习音乐的快乐带回家,送给亲人和朋友。可以更加广泛地尝试演奏一些老师没有教过的乐曲,开拓自身的音乐视野。

  六、齐唱拍手下课歌,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结束课时。

  教 后 感

  这是一堂播洒音乐火种的课。

  这是一堂培养同学熟练演奏口琴的器乐综合课。

  本课大胆创新,打破以往沉闷的复习课模式,通过纵向式、多元化复习,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把散的东西象穿珠子一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演”、“唱”、“奏”中锻炼同学的综合音乐素质。以同学喜爱的“魔力飞毯”为导线,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从图片形象转化到音乐形象,了解羊的习性和它们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培养同学喜爱羊儿的感情。在音乐中了解世界,受到美丽祥和的熏陶,并从一个角度整合音乐学科和科学学科。充沛给予同学时间、空间、节奏、培养他们演唱和演奏的综合能力。精心创设情境使得同学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自由地学习,快乐地学习,直至走向终生的学习……

音乐课程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了解、接受)

  (2)认识并学唱三连音。(了解、初步学会)

  (3)认识并学唱重音记号。(了解、初步学会)

  (4)学奏口琴7、1两个音(了解、模仿)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解进行曲的体裁和风格,掌握歌曲坚定有力、强弱分明的节奏。

  (2)难点:歌曲难度较大,主要是弱起节奏和三连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歌曲、三连音、重音记号、力度记号……

  三、新授

  1、师: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首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铜管乐曲《歌唱祖国》。乐曲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乐曲由长度相等的两部分组成。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乐曲。

  2、初听全曲:生边听边想,初步感受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3、复听全曲:

  通过分段欣赏,对乐曲主歌与副歌部分在节奏、结构、音调上的分析对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议论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段与内容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乐曲开始有一个气势豪迈、勇往直前的前奏,接着第一部分由最低的5以主和弦分解,不断向上跳进到乐曲最高音,好似祖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进行曲风格,很鼓舞人心。

  第二部分,旋律富有歌颂性,和第一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人们对祖国的深情。四十多年来,这首乐曲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新中国的`象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80年5月起将它作为全国新闻联播的开始曲。

  4、再次完整地欣赏,以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复听后要求学生讲出作品的名称、作者、演奏形式及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5、巩固全曲。

音乐课程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铃鼓,能控制好自己的乐器,不随意发出声音。

  2、根据故事情节变化,探索铃鼓快速、慢速、中速的演奏方法。

  3、积极参加打击乐探索活动,感受其快乐。

  重难点:

  1、重点:学习使用铃鼓,能控制好自己的乐器。

  2、难点:根据故事情节变化,用铃鼓进行快速、慢速、中速的演奏。

  活动准备:

  铃鼓每人一个;手摇铃、串铃、木沙铃、沙锤若干;图形总谱;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带领幼儿做走跑游戏进入活动室。体会节奏的变化,为活动奠定基础。

  二、展开

  1、配图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发现三次喝粥的不同速度并运用声音表情表演。

  提问:

  (1)大狼都是在哪里喝粥的?

  (2)在姥姥家是怎样喝粥的?师生共同表演喝粥模仿烫嘴表情。(第一次喝得很快很快)

  (3)在自己家是怎样喝粥的?师生共同表演喝粥模仿肚子疼表情。(第二次喝得很慢很慢)

  (4)在幼儿园老师告诉大狼是怎样喝粥的?渗透日常饮食习惯,要不快不慢地喝稀饭。

  师生共同表演喝粥模仿舒服的表情。(第三次喝得不快不慢)

  2、学习使用控制铃鼓。

  (1)学习使用铃鼓,指导练习摇、敲的动作。

  拿铃鼓的方法:鼓面向上,四指并拢抓鼓边内侧,大拇指放在鼓边外侧。

  摇:一手举起,转动铃鼓,发出声音。

  敲:鼓面向上,一手握住铃鼓,一手轻敲鼓面。

  (2)训练幼儿对乐器的控制。

  常规:老师让铃鼓唱歌时,你就让他唱,不让他唱歌时,你就不能让小铃鼓发出声音。

  3、根据故事情节变化,探索用铃鼓快速、慢速、中速的演奏方法。

  (1)探索学习铃鼓的`三种不同的演奏方法。

  提问:我们怎样用铃鼓的声音来表演大狼快快喝粥呢?练习快速演奏。

  我们怎样用铃鼓的声音来表演大狼慢慢喝粥呢?练习慢速演奏。

  我们一起来表演大狼不快不慢喝粥吧!练习不快不慢演奏。

  (2)结合完整的故事讲述,幼儿打击铃鼓表演故事。

  4、出示其他四种打击乐,师生共同游戏。

  幼儿自选一种乐器,再次到不同地方喝粥,感受快速、慢速、中速的不同演奏,体验玩打击乐的快乐。

  三、结束

  幼儿玩着打击乐自然走出教室。

音乐课程教案6

  教学内容:

  1、歌曲。

  2、三角铁、双响筒、铃鼓。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歌曲《好朋友》。

  2、能说出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和创造精神。

  教学过程:

  一、歌曲《好朋友》

  1:小朋友,你们在小学里是否找到新的好朋友了?

  2:交流大家好朋友姓名,并介绍一下各自的优点。

  3:好朋友在一起会做些什么事呢?

  4:讨论交流。

  S:我们在一个大集体,一起游戏、一起上课、一起唱歌、一起劳动,一定要互相团结友爱,今天老师介绍一首新歌给小朋友——《好朋友》。

  6:跟着老师分句学唱歌词。

  7:指导学生歌唱,在拍手处重点指导,与歌词衔接好。

  8:富有表情地歌唱。

  9: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插图,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呢?

  10:分组仔细观察,进行创编新歌词活动。分组进行汇报。

  11:把好歌词写在黑板上。

  12:集体学唱新歌词,并将老歌词与新歌词连起来唱。

  他们玩得非常开心,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课间要文明游戏,不能追逐奔跑,做正当的'游戏。)

  逐一出示实物:三角铁、双响筒、铃鼓,并示范演奏。

  二:学习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的演奏方法。

  1、分组表演,为歌曲伴奏。

  2、富有表情地歌唱。

  3:除了这些打击乐器外,小朋友还能想到别的吗?

  作业:自找、自制打击乐器。

音乐课程教案7

  【教学内容】

  1.视唱《金蛇狂舞》

  2.学习歌曲《欢乐颂》

  【教学目标】

  1、视唱《金蛇狂舞》第一部分,感受其中所表现出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欢乐、热闹”以及力度的变化,欢乐颂音乐教案。

  2、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3、能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颂》。

  4、《欢乐颂》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一起追求自由、和平、幸福、欢乐的生活。

  【教学重点】

  能用热情、庄重的情绪演唱歌曲《欢乐颂》。

  【教学难点】

  《欢乐颂》的多声部和声合唱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金蛇狂舞》

  1、教师弹奏《金蛇狂舞》,学生视唱第一部分旋律,知道终止符号。了解该曲是介绍端午节划龙舟的情景。

  2、教师弹奏第二乐段旋律,学生思考:这一段音乐有什么特点?(一问一答,仿佛龙舟比赛时的你追我赶)

  3、学生和老师视唱第二部分旋律或是男生女生配合视唱。认识反复记号D.C.

  4、学生完整视唱《金蛇狂舞》。

  二、歌曲《欢乐颂》

  (一)、介绍贝多芬贝多芬(1770-1827)出生于波恩,父亲是个宫廷乐团的男高间歌手,母亲是个厨娘,教案《欢乐颂音乐教案》。爷爷是宫迁乐团的团乐,父亲是宫迁乐团的男高音歌手,父亲很早已洞察儿子的音乐天份,四岁即开始让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希望把他培养成“莫扎特第二”。十三岁贝多芬已受雇于波恩剧场,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

  (二)、欣赏歌曲:《欢乐颂》,熟悉歌曲旋律,体会歌曲感情。

  1、学生欣赏分析歌曲音乐特点:学生归纳:歌曲采用4/4拍子,旋律进行中较多地运用四分音符;歌曲中表现出平稳、自然、饱满的音乐形象。

  2、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是他“从黑暗到光明、从痛苦到欢乐、从斗争到胜利”创作思想的总结创作背景:贝多芬一直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成长,以致开始创作时风格也酷似这位前辈。本课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合唱部分。贝多芬22岁时就有把席勒的欢乐颂这首长诗全部加以谱曲的想法,但当他53岁完成第九交响曲时,他仅挑选了诗的一部分作为末乐章的歌词。它是在贝多芬精神和物质生活都很困苦的日子里写就的,正如一位伟人所说:贝多芬自己并没有享受过欢乐,但是他把伟大的欢乐奉献给所有的人们。

  (三)学习歌曲《欢乐颂》

  1、视唱练习,熟悉歌曲旋律:

  2、加入歌词练习,体会歌曲处理中感情的起伏变化,歌曲运用演唱力度的变化,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凝聚与逆发。

  3、齐唱与合唱 齐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同时演唱相同的曲调。 合唱: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同时演唱不同的曲调。 歌曲《欢乐颂》采用二声部合唱形式,合唱都是采用和谐和声配合。在演唱中营造一个和谐、壮阔、热情的音乐空间。 学生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

  4、老师归纳总结表现歌曲;歌曲采用谐和的发声,平稳的节奏,力度的起伏,声部的和谐统一,表现歌曲雄伟壮阔,热情激越情绪饱满的精神面貌。

  (四)、再次演唱全班齐唱《欢乐颂》。

音乐课程教案8

  一、点名时间《我将大球送回家》

  活动目标:1. 宝宝能勇敢的和大家打招呼,介绍自己的名字、是男孩还是女孩、几岁了、和谁一起来的、家住在哪、属什么?

  2. 锻炼幼儿手部力量和敏捷性,还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皮球一个,娃娃一个、铃鼓一个

  活动过度:歌曲《坐下来》,请宝宝和妈妈坐好。

  活动过程:

  1. 告知家长活动内容和目标,需要家长配合:请宝宝坐在妈妈面前,并在耳边轻轻提醒宝宝应该怎么说。

  2. 教师出示娃娃示范。“我叫贝贝,我是女孩,今年我三岁了,我和妈妈一起来的,我家住在石楼村。”

  3. 教师将球滚到一个宝宝面前,宝宝接住球将球抱回来后介绍自己,家长和教师表示肯定并鼓掌鼓励。

  4. 宝宝介绍完自己后坐好听其他宝宝介绍。

  指导要点:

  1. 家长让宝宝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2. 2.5-3岁是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请家长高度重视宝宝发音、丰富宝宝词汇量。并让宝宝尝试说完整话。

  二、律动时间《小星星》

  活动目标:感知音乐的节奏,能随音乐节奏敲击乐器。

  活动准备:《小星星》音乐,铃鼓,手铃,沙锤等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和目标,请家长和宝宝一起跟老师先说儿歌《小星星》熟悉歌词,边说儿歌宝宝可以做握拳、放开的动作感知儿歌的节奏。

  2)播放音乐,家长和宝宝一起听音乐,通过拍手、拍腿、握拳、放开等动作感知音乐节奏,还可以通过蹲下、站立等动作感知音量的高低。

  3)家长和宝宝熟悉音乐后,教师请每位宝宝选择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节奏敲击,感知音乐节奏和乐器的音色。

  指导要点:

  1、和老师一起学唱歌曲,积极表演,用情绪和行动感染宝宝。

  2、鼓励宝宝大胆表演,在家中经常和宝宝一起表演游戏。

  三.认知活动《挂星星》

  教育目的:训练宝宝用胶条贴东西,锻炼宝宝小手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彩虹伞一个,星星若干,细胶条每人一个,剪刀每人一把

  活动过程:

  ①教师出示范五角星:“宝宝看,老师这里有一个五角星,真漂亮。”再出示彩虹伞:“老师像用五角星来装饰我们的彩虹伞,让它更漂亮。”

  ②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取出五角星一个,拿出胶条撕出适当的长度,用剪刀剪段,把五角

  星贴在彩虹伞上”

  ③“请能干有宝宝上来也把五角星贴在彩虹伞上吧。”教师把材料发给每位宝宝,宝宝进行粘贴。

  活动指导:

  有的宝宝对于胶条的使用还不会,家长可以帮助宝宝撕开胶条,让宝宝用剪刀剪开。

  四、亲子游戏:《摘星星》

  活动目的:练习向上伸臂摘够物体,发展宝宝上肢动作,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自制小星星,将小星星吊挂在彩虹伞上。

  活动过程:

  家长共同撑起彩虹伞,请宝宝到彩虹伞下抓星星,家长有意转动或者上下摆动彩虹伞,激发宝宝抓星星的愿望和兴趣。播放音乐《小星星》,游戏结束后送给每位宝宝一颗小行星。 活动指导:在活动活动中家长要结合幼儿的表现适度的.调整高度,并注意宝宝的安全。

  五、体育游戏《我有小皮球》

  活动目标:

  1. 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2. 提高宝宝右脑肢体协调能力。

  3. 能够口头数数到5。

  活动准备:户外操场,皮球若干。

  活动过程:

  1. 在操场集中家长,告知活动内容与目标,介绍游戏材料。

  2. 师:“这是什么球?它能怎么玩?如果想拍球怎么才能拍得多?”教师示范游戏方法。

  3. 妈妈与宝宝面对面站好,每人手中拿一个球。

  4. 妈妈示范给幼儿单手拍球的方法,激发幼儿拍球的兴趣。让宝宝学着妈妈的样子拍球。

  5. 幼儿边拍边数自己拍球的个数。

  6. 妈妈指导幼儿换另一只手拍球。

  指导重点:

  1. 指导宝宝要双手交替拍球,不要单手拍球。

  2. 家长要投入到游戏之中,可同幼儿进行比赛的游戏方式帮助幼儿完成拍球要达到的目标。

  六、活动结束

  活动目标: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做事情有始有终。

  指导要点:家长引导宝宝和老师、小朋友挥挥手说再见

音乐课程教案9

  【活动目标】

  1、认识面部器官,能准确指出五官的位置。

  2、喜欢唱问答歌,能随歌曲内容做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1、小镜子人手一面。

  2、《好宝宝》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照镜子,找找五官。

  (1)幼儿照照镜子,从镜中观察自己的小脸,看看脸上的“宝贝”。

  (2)指指“宝贝”的位置,说说“宝贝”的名字(眼镜、耳朵、嘴巴、鼻子)。

  2、问一问、答一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1)教师问幼儿:“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幼儿回答:“江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边说边用手指自己的鼻子。

  (2)将“你的鼻子在哪里?”替换成“你的眼镜(耳朵、嘴巴)在哪里?”继续问答。

  3、完整教唱问答歌,幼儿能随歌曲做相应动作。

  (1)教师边弹琴边唱歌,向幼儿提问,幼儿也随着琴声应答。

  (2)将“眼镜、耳朵、嘴巴”分别替换进歌曲,进行问答演唱。幼儿能随音乐做相应动作,如指出鼻子、眼镜、嘴巴、耳朵。

  【活动延伸】

  熟悉歌曲后,教师将“好宝宝”替换成某个小朋友的`名字来演唱,也可由男孩子或女孩子来进行一问一答式演唱。

  好宝宝歌词: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

  X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

音乐课程教案10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不学习它的粗心和荒唐。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教学图谱。

  2.胸饰:猫、老鼠各一半以上。

  3.多媒体课件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 “打电话”导入,初步学习对话部分。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集体听节奏学说。

  3、教师与幼儿互动游戏。

  二、学习歌曲,体验情趣。(出示图谱,按节奏念歌词)

  1、熟悉歌词,理解歌词内容,初步感知前半段音乐

  2、学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3、初步感知后半段音乐,并游戏。

  4、完整学唱歌曲《小老鼠打电话》

  引导幼儿富有感情地演唱,表现出小老鼠的开心和害怕。

  三、师生游戏。

  1、师扮老鼠,幼儿当猫,引出最后一句

  2、幼儿选择角色游戏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经常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以电话形式与同伴进行交流,但一不小心往往会拨错电话,就如歌曲《小老鼠打电话》那首歌一样,老鼠打的电话居然是一只猫,这首歌歌词诙谐幽默、曲调活泼节奏欢快,中间还有打电话时的对白之处,间奏较多,我在设计时重点巧妙设计了这些对白和间奏之处,注重了幼儿的生活性、情节性、游戏性,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运用感官、形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歌曲,让孩子在活动中为高兴而唱,为欢乐而舞。

音乐课程教案11

  教学目标:

  1.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为歌曲创编律动。

  (一)引入。

  复习歌曲《爱唱歌的小杜鹃》

  (二)新授。

  1.练习歌曲《快乐宝贝》

  2.请同学领唱

  3.通过领唱、齐唱,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三)、创编活动。

  1.谈话

  师:歌曲中唱到的快乐宝贝是谁呀?

  师:谁来说说你的快乐,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2.创编律动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快乐,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尽情展现我们快乐的生活吧!

  生:一边唱《快乐宝贝》,一边即兴表演。

音乐课程教案12

  设计意图:目前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节奏练习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巩固节奏、表演歌曲,避免一些简单机械的复习训练。《一个一个说》是一首歌唱与独白并存,节奏强的音乐,活动内容很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幼儿对歌曲的学习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我想在第二课时中幼儿能够按照要求进行表演唱,同时尝试加入乐器进行演奏,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目标:

  1.在音乐会的游戏化情境中,巩固歌曲中四种不同的节奏,并能按要求演唱歌曲。

  2.尝试用乐器演奏,体验合作的快乐。

  准备:鸭子、青蛙、公鸡、乌鸦图片,节奏图谱,打击乐器。

  过程:

  (一)问好

  1.小朋友们已经学了《一个一个说》这首歌了,这首歌里面有哪些小动物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2.这四位小动物想用他们的表演方式跟我们来问好,歌曲里面他们各自是怎样表演的呢?(请幼儿说一说四位小动物不同节奏的的表演方式)

  3.我们也用他们的方式跟他们打打招呼吧。(师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巩固四种不同节奏的表演方式)

  (二)彩排音乐会

  1.这四位小动物想要用这首歌曲来举行一个小小的音乐会,所以音乐会之前他们必需先彩排一下。第一次彩排请所有的小动物一齐唱,我们来表演一下吧。(幼儿齐唱歌曲一遍)

  2.第二次彩排开始了,这次他们想一个一个地来,就是:鸭子叫的部分由鸭子表演,青蛙叫的部分由青蛙表演,公鸡叫的部分由公鸡表演,乌鸦叫的`部分由乌鸦表演,其他地方一起唱。(幼儿按座位分成四组,分角色表演唱)

  3. 第三次彩排的任务会艰巨一些,不仅需要大家动脑、动口,还需要大家动动手。今天小动物们还各自带了一样乐器,我们来看看(介绍四种不同的乐器:圆舞板、双响筒、手串铃、铃鼓)。

  4.小动物们想在自己表演的那个部分用自己的乐器来配上好听的声音。我们先用拍手的方式来试试这几个节奏,然后再把乐器和进去。(加入乐器巩固四种不同节奏)

  5. 加入乐器演奏,演奏会变得更好听!我们完整地来试一次。(尝试加入乐器完整表演)

  (三)举行音乐会

  1. 彩排圆满结束了,下面我们就要开始举行音乐会了,请各位小动物将座位向后转,面朝我们的客人老师,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加入乐器演奏,幼儿进行分角色表演)

  2.我们再尝试表演一下别的小动物吧。(幼儿自主选择不同角色进行表演)

  (四)音乐会结

音乐课程教案1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歌曲的旋律和结构,迁移已有动作经验,尝试创编各种“星猫”动作来玩游戏。

  2.尝试用乐器匹配游戏动作,学习用铃鼓和沙锤演奏歌曲“0 0 0 0 |” 和“X X X X|0 0 0 0”的节奏。

  3.变出造型时,能控制好乐器,不发出声音。

  活动准备:

  1.歌曲《快乐星猫》。

  2.乐器:铃鼓、沙锤。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乐做律动。

  师:天气真好,森林里的小猫们都出来玩啦!

  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新游戏。

  1.教师示范星猫动作,引导幼儿了解新的游戏规则。

  师:其实在我们这群小猫里,藏着几只星猫,我就是其中的一只星猫,看看我做的跟你们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还做你们原来的动作。

  2.幼儿做星猫,交换角色玩游戏。

  师:原来星猫会做各种动作呢!你们会做星猫的动作吗?

  3.请一名幼儿做星猫,幼儿再次游戏。

  师:谁愿意做星猫呀?

  师:他是星猫,我们要跟谁学动作啦?

  三、加入乐器进行演奏。

  1.探索加入乐器玩游戏的方法,随乐完整演奏。

  师:小猫们变了很多动作,开心吗?小乐器也想来和我们一起玩呢。我做星猫,你们用小乐器给我加油好不好?

  师(演奏方法):我在做胡须的'地方,你们怎么演奏的呀? 拍手的地方呢?

  2.请一名幼儿做星猫,尝试乐器演奏。

  师:刚才我们都很能干,在胡须的地方用连续摇的方法,在拍手的地方用一下一下敲的方法。现在谁想做星猫?这个星猫做得怎么样?

  四、交换朋友完整循环游戏。

  1.讨论交换朋友的方法。

  师:星猫想找更多的朋友玩游戏呢,在哪个动作的时候可以换朋友呢?

  2.加入交换朋友,幼儿完整玩游戏。

  师:我们刚才交换朋友的时候,小星猫做的怎么样啊?

  3.再次完整游戏。

音乐课程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这个世界的音乐,理解声音与音乐的本质区别。

  2、品味作品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

  领会“音乐”的含义,理解声音与音乐的本质区别。

  教学难点:

  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引申到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和谐的主题。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法。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然后通过“讨论”和“辩论”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法指导:

  课前自学和课堂讨论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播放《百鸟朝凤》动画,学生走进教室即可受到感染)各位同学,尘世的喧嚣、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忽略了大自然中还有美妙的音乐。刚才,我们聆听了一段美妙的人类模仿鸟鸣的天籁之音,请大家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小结:这个世界因为音乐的存在而精彩,正如著名的科普学家托马斯刘易斯所说的“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可是,音乐不是人类的专利,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有创造音乐的天赋,可以说这个世界的音乐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世界的音乐》。

  二、重点突破

  1、谈谈声音,谈谈音乐。

  ①文中提到的声音分为几种类型?

  明确:文中提到的声音分三大类型——噪声(没有意义的信号)、事务性的声音、音乐。

  ②关于三种声音,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进行说明?请跳读全文,进行筛选。

  明确:a、噪声分为人类的噪声和动物的噪声。人类的噪声(闲聊、废话、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动物的噪声(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

  b、动物事务性的声音:蝙蝠借助声纳察知周围的物体,动物之间的交谈应答,鸟类的警告、惊叫等。

  c、动物的音乐:白蚁打击乐式的声音,蝙蝠休息时发出的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般的可爱声音,画眉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蟋蟀、蚯蚓的合奏,座头鲸充满力度和肯定的歌曲等。

  ③“这个世界的音乐”指的哪一类声音?声音与音乐有什么本质区别?

  明确:“这个世界的音乐”指的是动物和人类的非事务性的声音。

  动物的非事务性声音的特点:是一种“有节奏、有规律、重复出现”的表达情感的声音,是一种“奇妙的、美妙的、可爱的,让人飘然欲飞”的音乐,这说明动物音乐中有情感存在。

  人类的非事务性声音的特点:唱歌像说话一样,乃是人类生物性活动的主导方面;那有节奏的'声音,也许是另外什么事的重现——是一种最古老的记忆,是一支舞曲总谱,记载了混沌中杂乱无章的无生命的物质转化成违反几率的、有条有理的生命形式的过程。音乐,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载体。

  与声音相比,音乐的本质在于:有情感,超功利。

  ④既然动物声音中有音乐存在,我们人类也有音乐存在,那么这些小到不足两毫米的甲虫,大到海洋之王的巨鲸,乃至智慧生物的人类,为什么需要音乐,他们创作音乐的原因是什么? (指名朗读课文第11段和第15段)。

  明确:从这两段话中,我们不难得出作者的结论:

  a、生物性的活动,生物的特点。

  b、从杂乱到有序,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一种过程。

  c、表达情感的需要。

音乐课程教案1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按简单的节奏型为乐曲作即兴伴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2、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表现节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创设森林情境,音乐磁带,打击乐器:蛙鸣筒、沙蛋、响板、撞钟、三角铁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伴随优美的音乐,教师与幼儿一同进入活动室,激发幼儿愉悦的情感。

  二、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做模仿动作,引出节奏型:X X | XX X | XX XX | X X X||,

  并出示节奏图谱,引导幼儿练习。

  三、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节奏。

  1、鼓励幼儿利用身体创编出不同声势来表现节奏。

  (1)“小朋友可以通过拍手来打节奏,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打节奏呢?”

  (2)引导幼儿用不同声势为乐曲伴奏。

  2、随音乐有节奏地敲击物品,进行伴奏。

  (1)引导幼儿自由选择瓶、罐、木棒等物品进行敲击,听它们所发出的声音,体验其中的乐趣。

  (2)幼儿分组为乐曲伴奏。

  3、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1)教师鼓励幼儿尝试按节奏型敲击打击乐器。

  (2)幼儿运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音乐课程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课程教案02-05

《小闹钟》大班音乐课程教案10-04

《老鼠画猫》大班音乐课程教案10-05

《小老鼠打电话》大班音乐课程教案10-05

幼儿园音乐小班课程教案(通用6篇)06-17

中学音乐课程方案04-25

音乐课程教学方案04-21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程教案(通用7篇)06-16

音乐课程实施方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