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教案

时间:2023-11-17 08:20:03 志升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教案(精选11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教案(精选11篇)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教案 1

  教学理念:

  本教案设计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根据;以审美为核心,教师以情感为切入口,教学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以兴趣为动力,打破以钢琴为主要伴奏器乐的传统,给音乐伴奏注入新血液,新元素;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实践与鼓励创编,人人动手搞创编,为歌曲伴奏,鼓注重个性发展,以个人形式进行表演唱,其中更是包括的学科的综合,突出了学生的本位,强调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基本理念。

  教学内容:

  《乡间的小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带气息的歌唱和头声。

  2、技能目标:尝试头声的练习和带气息的歌唱,学唱《乡间的小路》。学会看指挥歌唱。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多元文化,走进八十年代台湾校园歌曲,并充满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

  课件,打击乐,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练声中训练呼吸音高

  师:听着美妙的音乐感觉不错,如果在一个有晚霞的傍晚,走在乡间的小路更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同学们细想一下,如果是你离开喧闹的城市,来到了乡间的小路上,会看到些什么,有什么感觉?生:晚霞,晚风,小草,漂亮的野花师:让我们来吻一吻小草的清香吧。

  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吸气和呼气。(师示范,生一起做,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出来)师:在你的左脚边有一朵漂亮的野花,我们来吻一吻。

  师:在你的右前方还有一朵更漂亮的小花,我们再来吻一吻。

  生:吻花。

  师:同学们,唱歌需要有气息的支撑,没有气息的唱歌,声音会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而带气息唱歌,就要有正确的呼吸。吸的要深,呼的要慢而均匀。

  师:让我们带上气息来唱一唱这条练声曲吧。

  3ˇ|2— — || lu lu lu

  二、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

  师合钢琴伴奏范唱《乡间的小路》。

  设置疑问:“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情绪如何?”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生回答)

  师总结:“同学们找的非常对!共三个部分,一三部分旋律相同。” A段悠闲自在;B段激情飞扬。

  2、视唱曲谱。

  (学生边划节拍边视唱曲谱、老师钢琴轻弹旋律)

  3、跟琴学唱歌曲。

  (要求:轻松富有弹性的声音和高位置演唱——结尾句处理(渐弱))

  师:感觉同学们都有点专业水平了,当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定会感觉很亲切,令你思绪万千。有一段歌词写得很好,恰当的表达了当时的心境。我们来读一下。

  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 |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按节奏念歌词。

  师:同学们笑意写在脸上了吗?眉毛上扬一点,位置再高一点。(示范)

  师:走在这么美的小路上有多少烦恼和不开心都让它随着晚风飘去吧。同学们这段歌词美不美?想唱唱吗?

  生:跟琴哼唱一下。(加和弦唱唱)

  4、加入打击乐器。

  除了可以用手击拍,我们也可以加入一些打击乐器。(尝试第一部分加入响板、第二部分加入三角铁、碰铃,学生练一练。)

  5、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乡间的小路》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生回答)

  师:“是呀,《乡间的小路》唱的是一幅牧归图。它向我们描绘了浪漫,惬意的夕阳景象。那么运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来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领唱、齐唱、独唱、合唱(轮唱))

  师:“同学们说的都可以,那么第一部分就用领唱的形式,谁来领唱呢?”

  小组合作:一位学生领唱第一部分,四位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中响板找三位学生、碰铃一位学生),一组学生伴奏型拍手伴奏;第二部分请学生齐唱(其中三角铁和碰铃各找三位学生);第三部分,两组学生用打击乐伴奏,其余的边演唱歌曲边伴奏型伴奏。注意歌曲演唱的顺序。

  三、课堂延伸中了解多元文化

  1、师:这首歌的作者是谁呀?

  生:叶佳修

  教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叶佳修吧。(课件出示叶佳修的简介)我们前面学习了叶佳修的那一首歌曲?

  生:外婆的澎湖湾教师:一起来演唱一遍?

  2、教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小村之恋》,齐读课题首先老师给介绍一下这部作品......

  A、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作品,请同学们说出反映了什么内容?学生:恋乡

  B、教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可以轻声跟唱

  C、教师:我们听听歌曲分了几个乐段?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吗?学生回答。

  D、教师:我们再来跟唱一遍,表达一下恋乡的情绪,到间奏的独白处,我们自己用语言即兴表达。

  3、教师:古往今来,有很多人用唯美的文字描写着自己美丽的家乡,现在我们来欣赏一首诗歌:阿紫的诗歌《故乡》

  四、小结:

  现在好些美丽的乡间正在遭受破坏,污染。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大自然的义务。请同学们宣传环保,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和家园!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教案 2

  教学理念:

  本教案设计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根据;以审美为核心,教师以情感为切入口,教学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以兴趣为动力,打破以钢琴为主要伴奏器乐的传统,给音乐伴奏注入新血液,新元素;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实践与鼓励创编,人人动手搞创编,为歌曲伴奏,鼓注重个性发展,以个人形式进行表演唱,其中更是包括的学科的综合,突出了学生的本位,强调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基本理念。

  教学目标:

  1、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根据《乡间的小路》进行创编,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2、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农村的爱。

  教学重点:

  较熟练的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教学难点:

  理解、表现《乡间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竹笛、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音乐:课堂里回荡着悠扬的歌声《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在歌声中走进课堂。(课前酝酿“乡间小路”的气氛)

  师:同学们应该熟悉这首歌曲吧!知不道是谁演唱的?什么歌名?

  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

  师:非常正确!在听这首歌的时候,我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感触,但是老师也有哦!你们想不想分享下老师的一些感想?

  学生:当然想。

  师:老师的故乡是在遥远而偏僻的山村,那里风景特美,那里有我天真浪漫的童年,有我最疼爱的父母亲,还有我最好的小伙伴。所以刚才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也特别想家,想念我的亲人,我的朋友,特别是那条深深地印着我成长的足迹的乡间小路,在那条小路上发生过很多乐事、趣事,路的两旁有果树,有很多野花,虽然也有很多野草,下雨的时候还很泥烂,但是,那是一条通往家的路,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也都有一条通往家的路,每条路也不一样,感想当然也不同,你们能不能也说说你的想法?说说你们的家,你们的故乡小路?让大家分享一下!(引起学生对“家”的共鸣)

  学生:学生交流讨论:家、乡间的小路(导出主题“乡间的小路”)

  二、新课

  1、欣赏歌曲《乡间的小路》,边听边用脚轻踩拍子,注意重拍。设置疑问:①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情绪如何?②歌曲的重拍在哪?是几拍子?(第二遍聆听)

  2、教师范唱

  3、学唱歌曲A部分旋律,前16小节。

  4、唱歌曲B部分旋律。

  5、歌曲合成。

  6、歌曲理解与处理,感受并对比竹笛演奏的不同风格的不同小路理解、体验和感受不同的乡村风格。)①教师演奏:第一种:慢速,第二种:中速,第三种;②快速提问:你觉得这三种风格的《小路》各表现的是什么样的路、什么季节的路?配上歌词来比较(教师演奏学生演唱);③你觉得这首歌表现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致,你喜欢这个季节吗?

  三、创作与活动

  1、根据歌曲《乡间的小路》,编排歌表演。

  2、教师作伴奏,邀请学生表演自己的作品。

  四、欣赏,《春游》

  五、小结

  现在好些美丽的乡间正在遭受破坏,污染。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大自然的义务。请同学们宣传环保,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和家园!

  教学分析:本教案设计立足于新音乐课程标准,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恰当,符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发展的要求。

  教学反思:

  一、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突出学生本位。

  情感就是艺术,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很显然,它需要情感的投入,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应该很明白,要唱好一首歌,要表演一个人物角色,必须要以感情

  的投入为基础,上音乐课也是一样,我们作为学生的策划指导者,要想他们投入,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先要付出更多呢,以前上音乐课我也没注意到这一点,结果学生就表现得很散,不集中,通过这一节课,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二、加强与学生合作,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生也不例外,有些学生条件好,唱歌自然好听,也有些学生舞蹈动作做得很好,具有很丰富的`表现力,所以,我在课堂上常常轮流安排一些学生表演,这就很容易去发现他的优点,既锻炼了他本人,也乐趣于他人,形成对比,帮助他人乐于去找自己的闪光点,这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不断注入音乐新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育也要不断加入新元素,如果一味以歌碟,又或者是钢琴这种单一的形式,很容易使学生对音乐感到厌倦,那么对于音乐的学习,那可能是件很可怕是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永保新鲜感,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应用到了竹笛作伴奏乐器,请有特长的学生用竹笛伴奏,尽管吹得不大好,但是,学生还是投入了浓烈的兴趣,在这种气氛下教学,是我要的效果,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老师的意愿。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搞搞新意思,或许会有更多的惊喜!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教案 3

  课题:

  乡间的小路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歌词和旋律,感受歌曲所描绘的乡村美景和轻松愉快的氛围。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合唱、表演等方式,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高音乐表现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体验歌曲中的情感,产生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表现出歌曲所描绘的乡村美景和轻松愉快的氛围。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乡村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乡村的美景,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

  2. 教师介绍歌曲《乡间的小路》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二、学习歌曲

  1.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和旋律学唱。

  2. 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基本技巧。

  3.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每组轮流演唱,其他组给予评价和建议。

  三、表演歌曲

  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歌曲的意境,设计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练习。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其他学生观看并给出评价和建议。

  四、总结反思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五、布置作业

  1.学生回家后,再次复习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可以与家人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心得,增进亲子关系。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教案 4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歌词和曲调。

  2. 能够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唱出歌曲。

  3. 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

  1.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录音或视频。

  2. 课件或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歌曲(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乡间的小路》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先听一遍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然后,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听过这首歌曲,是否知道歌曲的名字。

  Step 2:学习歌曲歌词(10分钟)

  教师将歌曲的歌词呈现给学生,可以是课件上的歌词图片或黑板上的歌词手写。教师可以先读一遍歌词,然后让学生跟着读一遍。接着,教师可以逐句解释歌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

  Step 3:学唱歌曲(15分钟)

  教师分段教唱歌曲,先教唱第一段,然后让学生跟着唱。当学生掌握第一段后,再教唱第二段,然后让学生跟着唱。以此类推,直到学生能够完整地唱出整首歌曲。

  Step 4:合唱练习(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唱一段歌曲。然后,让各个小组轮流演唱自己的部分,最后全体合唱整首歌曲。教师可以在合唱过程中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鼓励。

  Step 5:创作活动(10分钟)

  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作一段与乡村生活相关的歌词。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乡村的风景、人物或生活场景。然后,学生可以选择一首简单的曲调,将创作的`歌词配上曲调,形成一首小歌曲。

  Step 6:展示和分享(5分钟)

  让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分享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Step 7:总结和评价(5分钟)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可以再次播放《乡间的小路》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再次感受这首歌曲的魅力。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或朋友介绍他们学到的歌曲《乡间的小路》,并唱给他们听。同时,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乡村生活的短文,描述自己对乡村生活的感受和想象。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歌曲《乡间的小路》的背景知识,理解歌词的含义。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

  2.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乡村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向学生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2. 示范法:

  教师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3. 实践法: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歌曲背景:

  教师向学生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3. 教授唱歌技巧:

  教师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4. 学生练习唱歌: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

  5. 总结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的建议。

  6.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后,再次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二是要提高课堂的互动性,三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教案 6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歌词和曲调。

  2. 能够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唱出歌曲。

  3. 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

  1.歌曲《乡间的小路》的录音或视频。

  2. 课件或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歌曲(5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乡村生活的场景和感受,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乡村的印象。

  2. 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让学生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Step 2:学唱歌曲(15分钟)

  1.教师逐句教唱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

  2. 分段教唱,让学生掌握每一段的'歌词和旋律。

  3. 教师反复唱几遍,让学生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曲调。

  Step 3:合唱练习(10分钟)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部分进行合唱。

  2. 指导学生注意合唱的节奏和音准,让他们在合唱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Step 4:创作活动(15分钟)

  1.让学生自由发挥,以乡村生活为主题,创作一段简短的歌曲或诗歌。

  2.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创作,也可以个人创作。

  3.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拘泥于形式和规范。

  Step 5:展示和分享(10分钟)

  1.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可以是歌曲、诗歌、绘画等形式。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表演,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Step 6:总结和评价(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学生对乡村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互相评价和表扬彼此的创作成果,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拓展活动:

  1.邀请学生带来一些乡村生活的图片或物品,进行展示和分享。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乡村的美景和自然环境。

  3. 鼓励学生学习一些传统的乡村乐器,如二胡、琵琶等,进行简单的演奏。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唱出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合唱、舞蹈等形式,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准确唱出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2.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乡村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自己小时候在乡村生活的.经历,引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

  2. 学习新歌: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并解释歌词的含义。

  3. 合唱练习: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快乐。

  4. 舞蹈表演:

  教师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跳,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5. 总结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四、作业布置

  1.请学生回家后,再次复习歌曲,并尝试背诵歌词。

  2. 请学生描述一下他们心中的乡村生活,并在下次课上分享。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教案 8

  教学目标:

  1.了解《乡间的小路》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 能够跟随歌曲的节奏和动作进行歌唱和舞蹈表演。

  3. 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

  1.《乡间的小路》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2. 课件或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歌曲(5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乡村生活的场景和特点,如田野、小路、花草等。

  2. 出示《乡间的小路》的歌曲封面或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Step 2:学唱歌曲(15分钟)

  1.教师逐句教唱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

  2. 反复练习歌曲的几个重点部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Step 3:学跳舞蹈(15分钟)

  1.教师向学生展示歌曲的舞蹈动作,并逐步教给学生。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舞蹈动作,确保能够熟练地完成。

  Step 4:合唱和表演(15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和舞蹈表演,每个小组轮流上台展示。

  2. 教师和其他学生为表演者鼓掌和欢呼,营造欢乐的氛围。

  Step 5:总结和评价(5分钟)

  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自己的表演经验,鼓励彼此的`进步和努力。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

  1.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歌曲的歌唱和舞蹈动作,准备下节课的表演。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下节课的活动。

  教学延伸:

  1.可以邀请学生带来自己家乡的特产或图片,与全班分享。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郊游或野餐,让他们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学会歌曲《乡间的小路》,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能够完整地演唱歌曲。

  2.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能够体验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乡村生活经历,引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关注和兴趣。

  2. 学唱歌曲: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理解歌曲: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 表演歌曲: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5. 总结回顾: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鼓励学生多参加户外活动,体验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四、作业布置

  1.学生回家后将歌曲唱给家长听,让家长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歌曲,下节课带来分享。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歌曲《乡间的小路》的背景知识,理解歌词的含义。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

  2.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乡村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乡间的小路》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2. 示范法:

  教师亲自演唱歌曲,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观察并模仿教师的歌唱技巧。

  3. 练习法: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反复练习演唱歌曲,不断提高自己的歌唱技巧。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让学生欣赏,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 讲解歌曲背景:

  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乡间的小路》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3. 教授歌唱技巧:

  教师逐句讲解歌词,教学生如何正确地演唱歌曲,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

  4. 学生练习演唱: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反复练习演唱歌曲,不断提高自己的.歌唱技巧。

  5. 总结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作业布置

  1.学生回家后将歌曲《乡间的小路》唱给家长听,让家长对他们的演唱给予评价。

  2. 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关于乡村生活的歌曲,下节课带来分享。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教案 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乡间的小路》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 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乡间的小路》的录音或视频。

  2. 课件或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乡村生活的场景,如田野、小溪、牛羊等,并与学生分享一些乡村生活的趣事。然后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一首与乡村生活相关的歌曲《乡间的小路》。

  Step 2:欣赏歌曲

  播放《乡间的小路》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仔细听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可以边听边做动作,模仿歌曲中描述的乡村生活场景。

  Step 3:学唱歌曲

  分段教唱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先教唱第一段,然后逐渐加入后面的段落。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Step 4:分组合唱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合唱。可以让每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根据学生的音域分配合适的段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唱,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Step 5:创作表演

  鼓励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进行创作表演。可以让学生们分组编排舞蹈、动作或乐器伴奏等,展示他们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和想象力。

  Step 6:总结和评价

  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可以进行简单的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Step 7: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练习歌曲,并写一篇关于乡村生活的短文,描述自己对乡村生活的感受和想象。

  Step 8:课堂延伸

  可以在下节课时,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创作表演,并进行歌曲的全体合唱。可以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参加,增加学生的表演机会和自信心。

【小学音乐《乡间的小路》的教案】相关文章:

乡间小路小学作文02-04

乡间小路11-09

乡间小路作文03-10

乡间的小路作文07-13

乡间的小路作文08-04

乡间小路作文03-18

乡间小路作文08-10

乡间小路作文11-30

乡间的小路作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