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07 18:44:14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锦集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锦集7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萌发对蛞蝓的兴趣,进而发展为对动物的兴趣

  2.了解蛞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知道蛞蝓是害虫

  3.能对类似动物进行比较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蛞蝓,激发对动物的兴趣

  难点:能区别蛞蝓和蜗牛的异同点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蜗牛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收集关于蛞蝓的资料。

  物质准备:组织幼儿捕捉蛞蝓和蜗牛,每组一个盛有蛞蝓和蜗牛的盒子

  活动过程

  一、观察蛞蝓的外型特征

  1.出示盒中的蛞蝓

  先让幼儿讨论再告知正确的名称――蛞蝓。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蛞蝓和蜗牛的异同点。

  小结:蛞蝓身体圆而长,没有壳,头上有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没有脚,而是在接触地面的腹部生成一种能动的肉足,也叫腹足两只小眼睛长在长触角上。

  二、知道蛞蝓的.生活习性

  1.在什么天气、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蛞蝓

  2.为什么也叫它鼻涕虫身上的粘液有什么作用

  3.蛞蝓喜欢吃什么

  4.蛞蝓生活在哪里怎么过冬天、夏天的

  小结:蛞蝓的身体会分泌粘液,它爬过后粘液留在地上就会留下一条白线,所以也叫鼻涕虫,它生活在阴沟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夜晚出来活动。喜欢吃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三、认识蛞蝓对人类的危害

  蛞蝓在夜间爬出来活动,被它爬过的食物变脏,衣服变脆,专门破坏农作物,是害虫,为了防止蛞蝓破坏植物,可在菜园和果圆周围撒些石灰,它们就进不来了。

  四、鼓励幼儿提出有关蛞蝓的问题,大家讨论。

  活动延伸

  在自然条件下观察蛞蝓。

  活动评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勇于质疑,乐于猜想,勇于创 新的意识。

  2、使幼儿感知油水分离现象及粮食在油水的沉浮现象。

  3、初步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

  油水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游戏“你问我答”的形式,引入主题

  二:基本部分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让小朋友猜一猜。

  师:先让小朋友来提问问题?

  幼儿:这个东西是什么颜色的?

  师:黄色的

  幼儿:它是什么做的......?

  2、油——像水一样流来流去,黄色的`,爸爸妈妈炒菜用的

  3、老师出示油,水,请幼儿每人拿一杯水,拿一杯油,让幼儿观察油和水到底有什么不同?(味道不同,颜色不同)

  4、老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把油倒在水里,油会在水的哪边?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油再水的上面)

  5、出示第二张图片,把油和水用小棒搅合一下,会有什么变化?让幼儿自己操作,然后把它画下来。

  三:把幼儿的记录展示,让幼儿介绍一下自己观察的结果,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尝试大胆用肢体语言表现。

  2、乐意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蝴蝶的各种资料,并丰富幼儿有关蝴蝶的知识。

  2、蝴蝶的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扮演蝴蝶姐姐与幼儿一起跳蝴蝶舞。

  师说:“小朋友睁开眼睛看看黄老师变成什么?(蝴蝶)“对了,我是蝴蝶姐姐,蝴蝶漂亮吗?你们喜欢蝴蝶吗?(喜欢)那我们一起来跳个蝴蝶舞吧!”

  分析:此环节由教师通过扮演蝴蝶姐姐,让幼儿对蝴蝶产生兴趣,跳蝴蝶舞加深幼儿对蝴蝶的印象,让幼儿有想探究蝴蝶的欲望。

  二、交流资料,分享各自收集的资料。

  师:小朋友这么喜欢蝴蝶,老师布置你们回家找蝴蝶的资料,你们记得吗?请跟你的好朋友分享一下,你的资料是哪里找到的,他告诉你蝴蝶有什么小秘密?(老师把幼儿带来的资料布置成一块板块上,幼儿交流后,请幼儿上来介绍)

  幼:我是听妈妈讲“我们爱科学”的故事里告诉我蝴蝶的品种非常多,还知道蝴蝶是由蝴蝶妈妈的卵变出来的。

  幼:我是在网上发现蝴蝶有两只触角,六只脚,还有蝴蝶喜欢吃的植物。

  幼:我是在《动物乐园》书里看到蝴蝶喜欢在花丛中飞舞,蝴蝶妈妈把卵产在花里让宝宝长大。等等

  师小结:噢!小朋友们可真够厉害的,找到蝴蝶这么多的秘密。

  分析:教师通过幼儿找材料的'准备和幼儿自由交流、提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探究心理的作用下,主动参与活动中来。

  三、借助课件,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1.完整观看课件

  (1)引入:老师也找到了许多关于蝴蝶长大的秘密,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引导幼儿讨论:你发现了蝴蝶的什么小秘密,它是按照什么顺序生长的?

  幼:我发现了蝴蝶是蝴蝶妈妈的卵变出来的。

  幼:我发现毛毛虫喜欢吃叶子,等他长大后还要脱皮。

  幼:我知道蝴蝶生长的顺序:卵-毛毛虫-蛹-蝴蝶。

  师小结:小朋友看的很仔细,也发现蝴蝶许许多多小秘密,都知道了蝴蝶的长大顺序是从卵-毛毛虫-蛹-蝴蝶,那我们一起来猜猜看蝴蝶妈妈把卵产在哪里,卵是怎样的?

  2.分别观看卵、虫、蛹、蝶四个画面,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四个阶段的特征。

  (1)观看画面一,师提问:卵是什么样的?蝴蝶妈妈把卵产在哪里?

  (2)观看画面二,师提问:谁从卵里钻出来了?它是怎样的?它是怎样慢慢长大的?

  (3)观看画面三,师提问: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蛹的?蛹是什么样的?

  (4)观看画面四,师提问:蛹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刚刚钻出来的蝴蝶是怎样的?

  师小结:小朋友了解了蝴蝶的这么多的秘密,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我准备了一些图片请小朋友把蝴蝶的四个生长过程拼出来。

  分析:在这一环节,教师采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视频以及动画课件,视听结合,调动幼儿的感官参与,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层层递进地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探索中了解蝴蝶的生长规律和变化,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使活动充满了情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四、幼儿拼图,教师巡视观看,评价

  分析:在这一环节,以形象的操作图片拼图逐渐加深幼儿这方面的知识,让孩子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与自豪,进一步激发孩子主动学习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五、游戏:“变变变”

  1.教师用语言启发幼儿表现出蝴蝶生长的四个变化过程。

  教师结合语言及背景音乐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

  师:太棒了、太精彩了,蝴蝶终于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小朋友们觉得有趣吗?(有趣)我们一起来用身体学学蝴蝶长大的过程吧。

  分析:游戏给孩子带来了许多乐趣,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对前面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强化,在游戏中乐此不疲。

  活动结束:

  师:“哇,这么漂亮的蝴蝶,我们一起去花园采花蜜吧!”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伴着音乐把自己喜欢的蝴蝶画下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蔬菜的外形特征,了解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2.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给蔬菜分类(根类、茎叶类、果实类),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

  3.蔬菜好吃有营养。教育幼儿不要挑食。

  重点难点: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给蔬菜分类(根类、茎叶类、果实类),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

  活动准备:

  1.与内容有关的课件。

  2.胡萝卜、黄瓜、白菜、土豆、花菜等实物若干、蔬菜宝宝图片数量与幼儿相等。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1.小朋友最喜欢的小飞飞和一群蔬菜宝宝来做客。

  2.幼儿观看各种蔬菜图片或实物,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蔬菜宝宝?你喜欢吃哪一种蔬菜?这些蔬菜中,可以吃的部分是什么?

  3.出示一幅完整的`植物生长图,知道植物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组成。

  二、逐一出示各种蔬菜宝宝,通过猜谜游戏了解蔬菜能吃的部分不一样。

  1.红漆桶,地下埋,绿的叶子顶上载,切开红漆桶,清凉可口好小菜。(胡萝卜)说一说胡萝卜的样子?(形状、颜色、可以生吃叶可以做菜)我们应该吃它的哪一部分?(根)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可以吃它的根?

  2.猜谜语:瘦长的身体看,翠绿的皮肤,全是是疙瘩,丑了自己美了别人。(黄瓜)那我们应该吃黄瓜的哪一部分?

  3.看图中是什么蔬菜?(白菜),老师可以说说白菜的样子。我们该吃它的哪一部分?(叶)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菠菜、青菜)4.这是什么?(土豆也叫洋芋或马铃薯)。5.考考小朋友:小朋友们,平时吃我的哪一部分(看课件)。

  三、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教育幼儿不要挑食。

  蔬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能使我们长得更高更快更聪明。因此,平时不能挑食。

  四、分类游戏:《找朋友》

  教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个蔬菜宝宝,让幼儿根据蔬菜的特征找朋友。五、品尝交流:《蔬菜沙拉》。

  教师出示用番茄、黄瓜、红萝卜的沙拉 ,请幼儿品尝,交流《蔬菜沙拉》的制作方法。

  教后反思:在平时的生活经验当中,有的孩子说了自己平时不喜欢吃的蔬菜,而且还有的孩子连蔬菜的名字都不知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很好地掌握了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而且还会对其进行分类,发展了孩子的分类能力。让平时讨厌吃蔬菜的孩子,都知道要多吃蔬菜,营养丰富,不能挑食。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豆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讨论:

  (1)豆豆被泡大了。

  (2)豆豆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试一试。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仔细观察。

  说说我的发现。

  (1)看见一颗颗黄豆陆陆续续地从高脚杯跳到铁盘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来了。

  数一数,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活动的结果。

  想一想,还有哪些豆子会跳舞呢?水泡过的豆子与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注意事项】

  1、实验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各个环节教师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挑选黄豆时要挑选颗粒饱满的黄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名称科学——怎么会有声音活动目标:

1、使幼儿获取震动物体会产生声音的具体经验,知道不同物体震动产生的声音各不同。

2、教育幼儿注意保护听力,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3、教会幼儿分辨不同物体德尔声音,发展幼儿听觉分辨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能震动并产生声音的物体:橡皮筋、纸、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现在你们能听到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哪里来的?(汽车喇叭、风声、鸟叫声、琴声、讲话声等)那小朋友,我们自己能不能发出一些声音来呢?你能够发出什么声音来?(拍手声、跺脚声、口哨声…)

  二、引导幼儿探索声音的产生。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们怎么会有声音

  呢?(幼儿讨论、猜测)现在请你们自己来试一试,你用桌子上的东西怎么能发出声音?知道幼儿用各种材料发出声音,如用手轻轻拨拉橡皮筋,或者用手抖动纸张等。你们发出了什么声音?你们在做试验的时候还发现了身?(有东西动就会有声音)请你们再来试一试,看看声音出来的时候,还会产生什么现象?(振动现象)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并感知物体的振动,可用手轻轻触放在物体上(打击大鼓)刚才你们把手放到鼓上的时候还发现了什么?(有振动的感觉,鼓不振动,声音也就会停止。)幼儿表达、讨论。

  三、引导幼儿探索自己讲话的'声音。

  教师:是不是所有的声音都是有东西在振动而产生的呢?(是的)我们

  在讲话的时候哪里在振动的呢?(喉部声带)引导幼儿讨论并做发声试验,启发幼儿把手放到喉部感知声带的振动。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声音产生的秘密,我们在振动的物体的时候,就

  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你们喜欢听什么样的声音?(好听的声音)如果听到了很响的、很刺耳的声音时应该怎样做?(捂住耳朵,保护好耳朵。)

  活动延伸

  1、玩发出各种声音的游戏。

  2、组织幼儿讨论哪些是好听的声音,哪些是噪音?

  3、组织幼儿到大自然听各种的声音。效果分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雷阵雨是一种夏天特有的自然现象,对雷阵雨带来自然界的一些变化发生兴趣。

  2、能从闪电、雷雨的全过程中感知自然现象的变化。

  3、懂得雷雨天自我保护的一些方法。

  重点:懂得雷雨天自我保护的.一些方法。

  难点:能从闪电、雷雨的全过程中感知自然现象的变化。

  活动准备:

  课件、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回忆雷雨前的景象和感受。

  1)“你见过下雷阵雨吗?”“天空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还看到和听到些什么?”“这样的天气你们感觉怎样?”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 “从图片上看到什么?图片上还有哪些和平时不一样的景象?”“这样的天气会发生什么事?”

  2)教师小结雷雨前的自然征兆。

  2、观看视频雷阵雨,懂得自我保护:

  1)听雨:“雷雨声听上去是怎样的?你害怕吗?”

  2)交流雨:“雷雨从天上落下是怎样的?(丰富词汇:倾盆大雨) “想象雷雨中幼儿园的操场、花园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住的小区又会是什么样子的?”

  3、了解雨天的自我保护方法:

  1)“下雷阵雨,小朋友能不能出去?”“闪电打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2)小结:下雷雨时尽可能不要在室外,不要在树底下或电线杆旁避雨,遇到响雷时可以捂住耳朵,张开嘴巴,保护耳朵。

  4、观看雷雨过后的景象。

  1)出示可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雨后的天气怎么样?”(适时丰富雨过天晴)“雷雨过后感觉怎样?”

  2)讨论:“雨后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周围有些什么变化?”

  3)教师小结

  三、结束部分

  “你喜欢不喜欢雷阵雨?什么时候下雷阵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语言科学教案08-2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2-17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1-17

幼儿园中班影子科学教案10-05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荐】01-20

【精】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20

【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19

【热】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2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热门】01-2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