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5-12 08:59:55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汇总十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设计】

  现在的幼儿都是父母手里的宝贝,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宠爱溺爱,导致幼儿不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变得懒惰,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三只小猪盖房子》这一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教育幼儿勤劳勇敢,做事不图省事,不怕苦不怕累,以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性格。此外《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我运用此故事,锻炼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用砖盖房子最结实的道理。

  2、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3、感知主要人物的不同特点,体验小黑猪的勤劳、聪明和勇敢。

  【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能够简单复述故事内容,难点是幼儿理解做事不要图省事,要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活动准备】

  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视频;猪头饰四个(猪妈妈、小白猪、小花猪、小黑猪);狼头饰一个;多媒体课件。

  【活动教法】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提问法、引导法等来组织我的.教学活动。

  【活动学法】

  我打算帮助幼儿采用观察法、讨论法、复述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五个环节: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讲《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幼儿简单复述故事内容;播放视频《三只小猪盖房子》;表演《三只小猪盖房子》。

  第一环节: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房子是用什么盖的吗?

  有三只小猪他们也想盖房子,你们想知道他们用什么盖得吗?请听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听故事,找答案。

  1、故事里面都谁?

  2、三只小猪都用什么盖的房子?

  3、谁的房子最结实?

  第二环节:教师讲《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并生动的讲述故事。

  2、回答问题:故事里面都有谁?三只小猪都用什么盖的房子?谁的房子最结实?

  第三环节:幼儿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请幼儿大胆地讲述故事。

  第四环节:播放视频《三只小猪盖房子》。

  增加幼儿对故事的印象,并讨论:

  你们觉得故事中的小黑猪是怎么样一只小猪?(是一只勤劳、勇敢、聪明的小猪)如果你盖房子,会选择什么材料盖?建议幼儿盖结实的砖房子,要做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孩子。

  第五环节:表演《三只小猪盖房子》。

  选出扮演角色,分发头饰。运用多媒体课件布置故事背景,教师指导。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伞的多种功能。

  2、理解儿歌的意思并能大方的表演。

  3、鼓励幼儿根据儿歌的模式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

  1、儿歌《伞可以做什么?》

  2、各种漂亮"伞"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伞,启发幼儿思考:伞可以用来做什么?

  1、下雨的.时候遮雨。

  2、出太阳的时候遮阳。

  3、还可以用伞柄弯钩取物品等。

  二、请幼儿想象伞的特别作用。

  展示蚂蚁、小鸟、长颈鹿的图片,让幼儿想一想:如果蚂蚁、小鸟、长颈鹿有一把遮阳的伞,它们会把伞当做什么呢?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地表达。

  三、编儿歌

  小朋友们,老师把你们想象出来的结果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告诉我好吗?

  四、活动结束

  当幼儿熟悉儿歌的内容时,可以尝试将先前想象的内容,替换儿歌原有的词句,尝试仿编儿歌。如:伞可以做什么?钩东西;伞可以做什么?当鸟巢;伞可以做什么?帮助蚂蚁过小河……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小狮子理发诗歌内容,体验小狮子激动、威风、兴奋、疑惑的情绪变化。

  2、尝试给诗歌添加拟声词,大胆表达自己对诗歌情绪、情节的感受。

  3、感受朗诵活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

  1、认识狮子、乌贼。

  2、诗歌课件。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顾——我去理发

  师:“你们理过头发吗?谁来说说你去理发的事?”

  师:“有一只小狮子它也想理发,猜一猜小狮子为什么去理发?小狮子理发会发生些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初次欣赏——哪儿有趣

  师:“你听到了什么?”

  师:“大家说得很好。我们再来仔细听听小狮子理发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你觉得有哪些有趣的事?”

  三、再次欣赏——体验情感

  (一)欣赏第一段,体验小狮子想理发的激动和进理发馆时的威风。

  师:“小狮子想去干什么?有人陪它吗?它干嘛一个人去理发?它的心情怎样?”

  师:“一进门,小狮子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动作体验:亮亮爪,龇龇牙)为什么它会这么做?”

  (活动评析:设置多种可能的问题情境,可以训练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孩子们参加活动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二)欣赏第二段,体验小狮子理发后的兴奋和吓跑妈妈后的疑惑。

  师:“谁给小狮子理的发?乌贼理发师忙得怎样了?(动作体验:忙得汗珠直滴答)它怎么会这么忙呢?”

  师:“理发后的小狮子变成了什么样子?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小狮子自己认为现在这个样子怎样?”

  师:“漂亮的小狮子为什么吓跑了亲爱的妈妈?”

  师:“小狮子理发本来想怎样?没想到结果怎样?你想对小狮子说些什么?”

  小结:瞧瞧,小狮子本来想给妈妈一个惊喜,结果却把亲爱的妈妈吓跑了。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只顾自己的'想法,还应该考虑别人的感受。

  (活动评析:幼儿学习诗歌是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的,体验情感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诗歌、表现诗歌。情感的体验,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孩子会有很多多元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这些都是我们教师所应珍视的。在活动中,请孩子们移情体验小狮子理发后的想法,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到“它觉得自己很漂亮,心里很高兴”,“它变得和妈妈一样了,想让妈妈大吃一惊”……孩子们通过合情合理的想象,体验到小狮子理发后的兴奋之情。)

  四、尝试改编——添加拟声词

  (一)对比欣赏诗歌,感受诗歌添加拟声词后的有趣。

  (二)尝试给诗歌添加拟声词。(出示文字,根据幼儿想法在相应位置添加符号。)

  师:小狮子吼叫的声音是怎样的?你认为加在诗歌的什么地方最合适?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

  师:“乌贼理发师,忙得汗珠直滴答”,你觉得在这里加点什么样的声音最有趣?说说你的理由。

  师:你认为还可以在诗歌的哪些地方加上有趣的声音?理由是什么?

  (活动评析:在幼儿充分体验诗歌情感的基础上给诗歌添加拟声词让幼儿的情感得以很好的释放和宣泄,把自己对诗歌的体验自然流露。如在“一进门,他亮亮爪,龇龇牙”后面加上两声小狮子的叫声“吼……吼……”;在“忙得汗珠直滴答”后面加上流汗水的声音“滴滴答……滴滴答……;在“小狮子的胡子没啦,小狮子的头发没啦”后面分别加上“噢……”;在“吓跑了亲爱的妈妈”后面加上妈妈的叫声“啊……”等。)

  五、展示表现——诗歌表演

  (一)师幼合作朗诵添加拟声词后的诗歌。

  幼儿朗诵诗歌,教师配拟声词。

  教师朗诵诗歌,幼儿配拟声词。

  (二)自由结伴朗诵加拟声词后的诗歌。

  (三)展示表演诗歌。

  附:诗歌《小狮子理发》

  小狮子理发

  高洪波

  小狮子的头发长了,

  他到理发馆去理发。

  一进门,

  他亮亮爪,龇龇牙:

  “头发要染,

  胡子要刮!”

  乌贼理发师,

  忙得汗珠直滴答。

  小狮子的胡子——没啦

  小狮子的头发——没啦

  漂亮的小狮子回到家,

  吓跑了亲爱的妈妈…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3.乐意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教学难点:分清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准备: 图片、玻璃杯一个,PPT展示图 棒棒糖一个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动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呢?

  2、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师:小熊和棒棒糖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 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

  1、 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PPT。

  问:(1)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2)小熊先遇到了谁?(出示小鱼图片)遇到小鱼后,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鱼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

  (3)小鱼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怎么样了?小螃蟹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让幼儿来学习说小螃蟹与小熊的对话)(4)小螃蟹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乌龟图片)碰到小乌龟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样了?这回,小乌龟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教师: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心里怎么样了?为什么?(难过,朋友都走了,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都不和他玩了)3、小朋友们有好东西会和大家分享吗?(会)那你们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尝棒棒糖的甜味呢?谁来帮帮小熊。

  三、(小朋友们想了怎么多办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1)棒棒糖放到水里会怎样呢?(融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变成什么味道啦?)( 2 ) 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棒棒糖溶化得快一点呢?(搅拌)(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师的故事讲完了,谁想来扮演这些小动物,表演给大家呢?

  2、大家都想来表演,那我就要来看看,谁表演的好我们就请谁来表演。

  3、分角色:如一组扮演乌龟,二组扮演小鱼,三组扮演螃蟹,四组扮演小熊。

  4、教师讲述,幼儿角色扮演对话。

  5、师: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师准备了很多图片,你想扮演哪个角色,就选哪张图片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6、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讲述。教师适时辅导。

  7、请幼儿按自己选择的角色坐下,分组集体表演一次。

  六、教师小结: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会怎么做?我们下节课再来表演!

  课后反思:这次的内容选的是应彩云老师的绘本《甜津津的河水》,应老师的课偏重的是延伸到科学领域,让幼儿了解糖怎样在水里融化的快,糖放在水里,水会怎样?糖会怎样?我侧重的是语言表达,让幼儿在倾听与表达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范讲中倾听,在角色扮演中进行角色对话。整节课的优点:环节连贯,注重了幼儿的全体参与性。不足之处:1、分组时显得有些匆忙,幼儿分不清自己的角色。2、在集体表演时,有一些乱。3、在最后活动结束时留下的两个问题(1)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他会怎么做?(2)棒棒糖放到下午,会有什么变化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以后改进方面:1、幼儿全体表演环节需要改进,可以将图片贴身上,让幼儿弄清楚自己角色再表演。2、结束环节再新颖一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收集各种不同的纸质品,了解纸的不同用途。

  2、按照儿歌的语言格式创编儿歌。

  3、用纸变出不同的物体,体验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纸的`来历的兴趣。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教具——各种纸质品(餐巾纸、 纸碗 、纸盘、 信纸、小纸伞、 绘画纸、 报纸、 皱纹纸、 图书、 纸箱) 人手一张图画纸、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拿出各种纸质品,请幼儿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

  ——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做的?

  ——在哪里见过?

  ——还知道有哪些纸质品?

  ——人们怎么用?

  小结:纸经过工厂的叔叔阿姨加工,可以变成很多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哪些东西是用纸做的。上节课,小朋友们学过的一首歌“纸爱变花样”,我们一起来演唱。

  2、幼儿一起演唱歌曲“纸爱变花样”,并引导幼儿按照儿歌的语言格式改编歌词。

  (1)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小朋友们刚才唱了纸会变成什么呢?

  ——那么你除了会卷棍子,还会用纸折什么?

  (2)引导幼儿改编歌词。

  例如:幼儿说“我会折扇子。”教师引导幼儿改成“折一折,变成小扇子。”

  3、幼儿在桌面上取一张纸,根据自己已有经验折各种东西。

  ——那么现在小朋友们用桌面上的材料变一变,看看你们都能变出什么东西来?

  幼儿在桌面上自由取一张纸,根据自己已有经验折各种东西,教师巡回指导,记录幼儿折出的各种纸玩具。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步加强对机动车、非机动车特点的了解。

  2、认识机动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其排放废气对人们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

  3、愿意向大家宣传环保知识,培养爱护环境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图片3张。

  2、自行车、卡车、轿车、摩托车、公共汽车、三轮车、拖拉机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小狐狸车店。

  师:小狐狸车店里有什么车?

  引导幼儿用“小猴车店里有……有、……还有……”的句式。[通过提问掌握这一简单句式。]

  (二)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提问

  1、教师:小狐狸站在柜台里干什么?它会怎样吆喝?(用广告、主持人形式,强调机动车的优点)

  2、教师:哪些动物来买车?它们会买什么车?为什么?(将动物特点与机动车特点结合起来回答)

  3、教师:生病的动物为什么越来越多?

  4、情景表演: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开着助动车”在森林里转一圈,发出“突突突”的.声音,接着发现天灰蒙蒙的。[幼儿在情景表演中更增加了对故事的兴趣。]

  (三)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机动车的危害

  (四)出示车辆图卡,引导幼儿分析、比较机动车、非机动车的优点和不足总结:与幼儿一起总结非机动车的优点是没有污染,缺陷是费时费力;机动车的优点是便利、快捷,缺陷是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污染较大。通过电动车的导入,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及探索欲、求知欲。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设计几种减轻机动车污染问题的方法,上课时与大家一起分享。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背景:

  猪是动物世界里特征比较明显的一员,孩子们都比较喜欢它,所以,对家畜的认识,可以从猪开始。

  其实,猪是最好养的,无论什么食物,它都爱吃,属杂食类动物。以活动来研究“小猪爱吃什么”,仅仅是在认识小猪之后,怀着“喂小猪吃饭"、“把它养得肥肥"的兴趣,激发孩子进行制作和游戏活动。所以,这个活动放在角落学习中也很有趣。

  由于生活中,猪的形象比较常见,所以;猪的外形孩子感知得不少。但是许多孩子没有看见过真实的猪,于是就有“小猪和小鸡小鸭一样大”的印象。如果有条件,我们可以让孩子看看真实的猪,参观一次猪圈,了解猪的真实生活环境,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对活动的开展将大有好处。

  内容与要求:

  了解猪的生活特点以及和我们的关系,并开展游戏。

  活动准备:

  1、参观养猪场。

  2、猪的图片,以及猪毛、猪皮制品(或图片)。

  3、立体小猪(将剪贴小猪粘在大的可乐瓶或玩具橱上,剪出嘴巴,可以往嘴里喂“食物”)

  4、各种食物的图案(供孩子涂色)、各种色纸(皱纸等)、彩泥等

  过程与指导:

  一、观察猪,说说猪的特点

  1、(出示小猪)这是谁?你喜欢它吗?喜欢小猪的什么?

  ——这个问题的设计与“小猪长得什么样"是相似的,只是“喜欢小猪的什么"更宽泛,更感性。引导孩子观察事物,从感情着手,他们会比较积极主动一些。

  幼儿:我喜欢它的身体,胖胖的……我喜欢小猪的耳朵,大大的……我喜欢小猪的尾巴,细细的……我喜欢小猪的小眼睛……我很喜欢小猪,它很好吃的。(这时孩子可能会说到小猪的用处,老师在小结时,要归纳梳理)……

  2、老师用有节奏的儿歌进行小结,如:胖胖的身子小尾巴,大大的耳朵小眼睛……爱吃东西不挑食,爱睡懒觉呼噜噜……

  ——老师最好将孩子所“喜欢”的内容都进行小结,但不对“用途"小结。

  二、说说猪的用处

  1、(将猪肉做的菜肴的图片、猪皮制品布置于一角)我们喜欢小猪,除了它长得可爱,还有其他原因吗?这些东西,你们去看看、摸摸。

  ——这些材料也可以放在角落学习中。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喜欢它吗(或“你要用到吗”)?

  ——孩子对吃很感兴趣,交流了许多自己所喜欢猪肉的吃法,这时很容易使我们成人动了“保护动物"的恻隐之心,但是,生物世界的“生生相息”原则,可以避免我们徒增伤感。

  有许多孩子可能第一次有“皮鞋、皮带、猪皮做的"的认识,如嘉文说:“啊,皮鞋原来是猪的皮做的。”王王说:“皮鞋皮鞋嘛就是猪皮做的。小仁:“当然,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还远远不止这些”。

  三、喂小猪

  小猪浑身都有用处。所以,我们要把小猪养得肥肥的,大家来喂东西给它吃。这里有许多东西(材料)可以做小猪喜欢吃的食物,你觉得小猪最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

  1、为各种事物图案涂色。

  2、用皱纸做各种蔬菜。

  3、用彩泥做各种点心。

  ——介绍周围制作食物的材料工具,将制作的玩具猪置于孩子的操作区里,孩子边制作,边喂小猪吃饭,非常有趣。

  活动的结果表明,与真人一样大小的玩具小猪,很容易激起孩子去“喂饭”的愿望。

  这个活动可以放在角落学习中,让孩子慢慢玩。如果时间空间允许,还可以融合数教育、语言教育等内容。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讲述动画片中有趣的故事情节。

  2、体验喜羊羊战胜灰太狼的喜悦心情。

  活动重点:

  让幼儿理解动画片的主要情节。

  活动难点:

  让幼儿猜想小羊们对付灰太狼的办法,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表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动画片,了解动画片中喜羊羊、村长和灰太狼等的外形特点。

  2、物质准备:事先剪辑好动画片《狼来了》(长度约6分钟)、播放器。

  3、环境创设:安排好幼儿观看动画片的座位。

  活动过程:

  1、播放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题曲,引出活动内容。

  引导语:(1)请小朋友注意观看和倾听,这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

  (2)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动画片的第二集,名字叫《狼来了》。请你们想想,小羊们认识狼吗?如果狼来了,喜羊羊会用什么办法战胜灰太狼?

  2、组织幼儿观看和讲述动画片的第一部分内容(开头到灰太狼编谎言)。

  (1)提问:①灰太狼第一次要到羊村捉羊,它用了什么办法?②灰太狼把自己伪装成什么样?(引导幼儿学习词语"伪装"。)③灰太狼是怎么样编造谎言骗小羊和村长的?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小羊们认识灰太狼的真面目:这只灰太狼太恶毒了,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村长和小羊们不上当?哪种办法好?

  3、组织幼儿观看和讲述动画片的第二部分内容(喜羊羊认出灰太狼到结束)。

  (1)提问:①喜羊羊用什么办法识破灰太狼的伪装?②灰太狼是怎么样露出凶恶的面目的?谁能用好听的词句来讲讲?

  (2)定格画面,帮助幼儿理解灰太狼的"凶恶面目"和"气急败坏"。

  (3)提问:最后,喜羊羊是用什么办法赶走灰太狼的?

  4、引导幼儿完整观看和讲述动画片的内容。

  5、引导幼儿讨论和交流动画片的主题。

  引导语:狼来了,小羊们是怎么样认识狼的真面目的?为什么喜羊羊会战胜灰太狼呢?

  活动延伸:

  家园同育: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动画片,相互交流动画片的内容。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秋天里树叶飘落,小动物们捡树叶的欢喜之情,学说诗歌中小动物的话。

  2、产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具有初步的想象力和创编诗歌的能力。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反映诗歌内容的多媒体教具。

  2、活动前老师带幼儿捡过树叶,并和树叶做好朋友。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引起幼儿想象“今天,老师又要和小朋友来看一看,说一说了。”

  1、出示多媒体动画的封面。师:这两个是什么字?有谁知道?

  2、出示第一幅动画。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二、感知诗歌内容

  1、“树叶都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到草地上捡树叶,还和树叶宝宝做了好朋友,你和小树叶宝宝讲了什么悄悄话呢?

  2、“小朋友捡树叶高兴吗?小动物们看到小朋友捡得这么高兴,它们也想来捡树叶了。那么,哪些小动物会来呢?”

  “到底哪些小动物会来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点击画面,分别出现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

  3、“这些小动物捡到了树叶会对小树叶说什么悄悄话呢?”

  师演示画(有优美的背景音乐),并提示:小蚂蚁捡起一片树叶说……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说……小刺猬捡起一片树叶说……梅花鹿捡起一片树叶说……“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捡到树叶后对小树叶说了什么话呢?

  4、“小动物到底对小树叶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演示动画,幼儿完整欣赏诗歌一遍。

  5、再次感受诗歌一遍。

  三、理解诗歌内容

  1、“小动物捡到树叶后对小树叶说了什么呢?”

  2、老师放动画,幼儿集体说小动物的话。

  3、老师放动画,幼儿分组说小动物的话。

  四、创编诗歌

  1、“小动物们捡树叶捡得这么高兴,别的小动物看见了,也想来捡树叶了,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呢?它们捡到树叶后会对小树叶说什么话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轻轻地说一说。”

  幼儿与旁边的同伴轻声讨论,师巡回指导。

  2、“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来捡树叶?它们捡到树叶后对小树叶说什么?谁来说说看。”

  3、“接下来我们要来做个游戏,老师做秋风阿姨,小朋友做小动物捡树叶,捡到树叶后对小树叶说一句话,好不好?”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对人类的益处。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树立保护鸟的意识,不伤害鸟类。

  【活动准备】

  1.丰富幼儿关于各种鸟的知识。

  2.各种鸟的图片和鸟王的形象、诗歌中饭菜的图片。

  3.树林场景布置,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进入活动室,用介绍小鸟的方法,回忆关于鸟类的各种知识。

  1.老师装扮成鸟王的形象,幼儿戴头饰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师:树林里真热闹,唧唧喳喳,咕咕呱呱。小鸟们随便找个空位置停下来休息一吧!

  2.请幼儿讲出各种鸟的特征(如五彩缤纷的孔雀等)。

  3.小结:刚才我们的小鸟都介绍了自己的本领,有的会捉虫、有的会送信、有的会唱歌……真不错。

  4.师问:小鸟们,你们想吃什么饭?想吃什么菜?

  师:大家注意了,我的客人们全到了吗?你们再来一起帮我请一请,好吗?当我问到谁来当客人时,我指到谁,你们就帮我请谁,可以吗?

  师生共同玩请客游戏。

  客人都请好了,小鸟们,开饭了。

  二、引导讨论,了解诗歌第二部分。

  1.引导幼儿讨论:辛苦捉虫整一年,谁的功劳最最大?

  2.听听看,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朗诵诗歌第二部分。

  3.谁的功劳最最大,刚才你们听到诗歌里面是怎么说的呢?

  三、教师朗诵诗歌,让幼儿感受其语言节奏的优美,了解其内容。

  四、幼儿与老师一起学习朗诵诗歌。

  1.分段学习,把诗歌分为三个部分。

  2.整体学习。

  3.幼儿分角色练习。

  让幼儿找一个自己喜欢鸟的图片说一句诗歌里的话。

  五、结束部分

  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鸟儿,它们有什么样的本领?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做了一回小鸟,你开心吗?

  教师小结鸟对人类的益处。

  师: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要更好的保护鸟儿,成为它们的好朋友。

  六、延伸:

  让幼儿画画自己喜欢的小鸟,并将作品布置与教室一角的"树林"中。

  附诗歌:鸟王请客

  树林里真热闹,唧唧喳喳,咕咕呱呱……

  忙些什么事?鸟王在请客。

  谁来做客人?会唱歌的小黄莺,会说话的八哥鸟,

  会跳舞的是仙鹤,五彩缤纷的是孔雀。

  吃的什么饭?青虫蛋炒饭。

  炒的什么菜?绿芽拌嫩叶。

  鸟王说些啥?

  辛苦工作一整年,谁的功劳最最大?

  树公公夸啄木鸟。

  风婆婆夸花喜鹊。

  白云姐姐不服气,拿出一张调查表。

  燕子一家最勤劳,一年捉虫超十万。

  百鸟一齐来鼓掌,奖它一朵大红花。

  燕子羞得低下头,连连地说不敢当。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语言《雨》教案02-18

幼儿园中班语言过河教案02-20

幼儿园中班语言优秀教案05-06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8-26

幼儿园中班语言比尾巴教案08-25

幼儿园中班语言设计教案02-28

中班语言幼儿园故事教案02-25

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案02-03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9-22

中班语言的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