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26 11:25:07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有浓厚的动手兴趣,了解橙汁的由来,并能积极思维。

  2、幼儿能亲自动手,采用各种方法取橙汁。

  3、幼儿能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同伴分享。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鲜橙若干、榨汁机、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碟子、杯子、抹布、小刀、磁带、记录表、彩色笔、鲜橙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生相互问好。

  二、基本部分:

  1、老师揭示课题:今天教室来了客人,老师为客人和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出示橙子。

  2、提问:橙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橙子里面有什么?

  3、教师小结,橙子还可变成饮料,即橙汁。

  4、老师展示泥工板、筷子、勺子、吸管、小刀、抹布、碟子、杯子、榨汁机等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什么工具能榨出橙汁?

  5、幼儿把黑板上的记录表按自己的.想象填写。

  6、老师交待实验要注意的事项。

  7、请幼儿在《小燕子》的音乐飞到桌子的两旁,动手操作取橙汁。

  8、幼儿动手、老师记录,并适当引导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

  9、取橙汁时,老师总结,并延伸到课余,小朋友可以回家榨果汁。

  三、结束部分师生共同分享自己的劳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圈】

  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万物生发。《小竹笋》选材来自于中班“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本次教学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意在让幼儿感知竹笋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从竹笋生长到竹子的变化过程,引导鼓励他们关注自然现象的不断变化。同时幼儿在尝试剥笋的过程中能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技能、情感能得到相通。

  【活动目标】

  1。感知竹笋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生长变化的过程。

  2。在尝试剥笋的过程中体验乐趣。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课件、礼物包裹、竹笋生长过程图、竹笋若干。

  【活动过程】

  1。猜猜、说说,引发幼儿兴趣

  师:(出示大熊猫图片)今天大熊猫收到了朋友们送的`一份神秘礼物,它们是大熊猫最爱吃的东西。你们猜是什么?(竹子)

  师:你们猜对了,大熊猫最爱吃的就是竹子。(出示竹子图片)

  师:可是竹子那么长,包裹那么小,装得下吗?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一位小朋友来摸摸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包裹里的东西摸起来什么感觉?你觉得是什么呢?

  答案揭晓:竹笋。

  师:竹笋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是软的还是硬的?

  幼儿观察讨论。

  小结:原来竹笋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是圆锥形的;外面包着一层笋壳,颜色有些是褐色的,还带点黄,有深有浅;而且竹笋摸起来是硬硬的。

  2。玩玩、剥剥,认识竹笋

  师:可是熊猫最爱吃竹子,为什么要送一根竹笋呢?你能猜出这个秘密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说得真棒,原来竹笋长大了就变成竹子了。

  师:竹笋是怎样长大的呢?(出示竹笋生长过程图)

  请幼儿排序竹笋生长过程,并做动作扮演。

  师:这里有很多竹笋,熊猫也想要请你们吃,可是现在就能吃吗?(要剥壳)

  师:笋宝宝的秘密藏在它的衣服里,现在请你去试一试,剥一剥。幼儿操作剥笋。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剥的才不破?你用什么办法剥的这么快?

  小结:原来剥笋要轻轻地,一层一层剥才不会破。

  儿歌总结:小朋友们快快来,我们一起来剥笋,从外剥到里,从下剥到上,一层一层往里剥,笋宝宝露脸微微笑。

  3。结束

  师:笋剥好了,我们送厨房请阿姨去制作美味的菜肴吧。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弯曲性,了解常见物体弯曲的必要性。

  2、学习观察弯曲形状物体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体验弯曲的物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活动准备

  1、自制眼镜一副,真正的眼镜一副。

  2、两部电话线不一样的电话机。第一部的电话线是弯弯绕绕的;第二部的电话线是直的。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实验一:镜腿直直。

  1、教师出示两副眼镜,请两个幼儿分别戴上然后与教师一起做游戏。

  (1)咦,这个小朋友的眼镜为什么一直掉下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这个小朋友的眼镜为什么不掉下来?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弯腿跟直腿的区别)

  教师:哦,原来直直的镜腿不能勾住耳朵,容易掉下来;真正的眼镜有弯弯的镜腿,能勾住耳朵,不容易掉下来。

  二、实验二:电话线直直。

  1、教师出示两部电话机,拿起第一部电话机听筒,边做接电话状,边走动几步,使弯绕的'电话线伸长。

  2、教师拿起第二部电话机听筒,边做接电话状,边走动几步,由于直的电话线不能伸长,把电话机拖过来掉到地下。

  提问:你们发现什么了?为什么呢?(引导幼儿发现弯弯绕绕的电话线和直直的电话线的区别)

  教师:哦,原来弯弯绕绕的电话线可以伸长,所以我们可以走来走去接电话,用起来很方便;直直的电话线不能伸长,只能在原地接电话,很不方便。

  三、讨论:假如它是直的

  1、出示有山、汽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讨论:这辆汽车能上山吗?为什么?

  2、出示图片(衣架、躺椅……)提问:它是什么形状的?

  讨论:假如它是直的会怎么样?

  教学反思

  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科学探索活动很感兴趣。但是在假设环节中,如“假如蚊香是直的”,我觉得如果有可操作的模型蚊香,幼儿就体会更深了,现在光凭想象效果不佳。但尽管如此,孩子们还是很积极,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2、能仔细观察,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不锈钢勺子(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幼儿摸箱。

  3、ppt

  【活动过程】

  一、照平面镜,玩镜面游戏,感受平面镜的成像引入。

  师:林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面镜子,待会儿请小朋友们来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的你和镜子外面的你都一样吗?摸一摸,这个镜子是平的还是不平的的?

  二、创设"魔法情景",出示勺子,感受勺子的.凹面和凸面。

  师:林老师最近向魔法师借了一个魔法宝贝,这个魔法宝贝功能很多,不仅能舀东西吃,还可以用来照,照出来的样子还不一样,大家猜猜是什么呢?

  师:这个魔法勺和刚才小朋友们找的镜子可不一样,它不是平的,请你们用手摸一摸魔法勺用来舀东西吃的一面,感觉下它是弯进去还是鼓起来的呢?哦,弯进去的这面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凹面,我们一起用这个凹面再照照自己的小脸蛋,看看我们的小脸蛋是朝上还是朝下呢?哦,原来勺子的凹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另一面如上。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发现了勺子用来舀东西的弯进去的那一面叫做凹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鼓出来的那面叫做凸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

  三、巩固凹面和凸面,摸箱游戏。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魔法箱,魔法箱里有许多小朋友用魔法勺照出来的魔法卡片,待会儿我会请表现好的小朋友从魔法箱里摸出一张魔法卡片,并要说出这张魔法卡片上的小朋友是用魔法勺的凹面还是凸面照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答对有魔法礼物奖励!

  四、总结"魔法经验",结合ppt拓展幼儿实践运用。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勺子有这样的魔法,还有很多东西都有这样的魔法,小朋友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用凸面镜做成的呢?哪些东西是用凹面镜做成的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不受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图形。

  2.产生对图形学习的兴趣。

  3.引导幼儿做,进一步巩固幼儿不受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图形的'能力。

  活动材料

  各种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卡片1套(幼儿活动资源包),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能不受大小、颜色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和命名同类图形。

  出示各种图形图片,请幼儿分别找出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半圆、椭圆形,并鼓励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戏——拼图形。

  (1)幼儿自由用各种图形拼摆成不同图案,引导幼儿不受大小、颜色、空间摆放位置的影响,说出图形名称和数量并做好记录。

  (2)说一说同类图形之间什么相同,什么不同,为什么这些图形都成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小结:

  虽然大小、颜色、摆放位置不一样,但是只要有三条边三个角的都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以此类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有益的学习经验:

  区别里外,增加空间知识。

  准备:

  1.1个菜盘,7个茶杯。

  2.纸盒1个,里面装一个玩具小狗。

  3.地上画圆圈、梯形各一个。

  活动与指导:

  1.出示纸盒,把盒盖打开,拿起盒子使幼儿能看到里面的小狗,启发幼儿说出小狗在盒子里,把小狗拿出来,放在纸盒的.旁边,启发幼儿说出小狗在盒子外面。告诉幼儿纸盒里也叫纸盒内。幼儿跟着说:小狗在盒子(外)面。

  2.出示盘子和杯子,盘子里摆4个杯子,盘子外面摆3个杯子,让幼儿说出盘子里外各有几个杯子。

  3.指地上的圆圈,向幼儿解释,圆把地面分成三部分:圆内、圆外和圆上。请5、6、7个幼儿分别站到圆内、圆外和圆上,让幼儿说出圆内、圆外和圆上各有几个人。注意说出里外。按口令,幼儿站到梯形内、梯形外和边上。让幼儿说出梯形内、梯形外和边上各有几个人。

  4.关上房门,引导幼儿说出我们在房子里面玩,让3个幼儿站到外面,启发幼儿说出房子外面有3个小朋友。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能大胆介绍自己认识的蔬菜的名称、外形特征。

  2.知道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并根据实物和图片上的线索,分辨出哪些是蔬菜。

  3.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自然角投放几种常见的蔬菜。(胡萝卜、白萝卜、马铃薯、青瓜、黄瓜、青菜、菠菜、生菜)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自带一样自己最熟悉最喜欢吃的蔬菜;豆干、鸭子、萝卜、白菜、鸡蛋、马铃薯、青瓜排成圈的影子幻灯、实物图;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图标、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介绍自己带来的蔬菜)

  1.你带来什么蔬菜?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甲:我带来的蔬菜是白萝卜,它是白白长长的,下边尖尖的还有细细的根。摸上去很光滑。

  幼乙:我带来的`是青瓜,是绿色的。它长得很有特色长长弯弯的像个月亮,摸上去刺刺的。

  幼丙:我带来的是菠菜,是绿色的。它长得一叶一叶的下边还有根像胡须。

  2.这些蔬菜是哪里来的?

  幼:种出来的,种在土里。

  分析:幼儿用已有的经验回答。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始终以正面引导,不断地肯定幼儿对蔬菜的认识和描述。

  二、播放幻灯片,了解蔬菜是哪里来的。

  1.出示蔬菜的整体与局部的课件,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方式。(有的长在土里;有的长在水里)

  幼:边看边说,生菜、青菜、菠菜、南瓜、青瓜、黄瓜、胡萝卜、白萝卜、马铃薯。

  2.小结: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分析:本环节播放的幻灯片太多太杂,老师们建议选折具有代表性的(如:生菜、青瓜、胡萝卜再加上种在水里的茭白或藕即可)还有小结时没有稳定幼儿情绪,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语言不够简练。

  三、观察图片 “猜影子”

  1.王老师也带来一样蔬菜,瞧是什么蔬菜?

  幼儿集体答:南瓜

  2.(南瓜爷爷又带来许多影子朋友,)观察幻灯片,猜猜这些影子可能是谁?(第几个是谁?)引导幼儿给它们标上数字。

  幼甲:(第一个方形的)毛巾。

  幼乙:床垫

  幼丙:被子

  3.验证幼儿猜测结果。

  分析:本环节幼儿猜测时,跑题太远了,我一紧张,没能把幼儿拉回来,教师应提出问题(如:毛巾、被子、床垫是菜吗?是吃的食物吗?)我没能及时提出有效性的指导语,这就需要我平时的积累,更多的经验,勤学勤问来造就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睿智的幼儿教师。

  四、辨认各种菜,学习从菜中分辨出蔬菜。

  1.南瓜爷爷带来了几位朋友?它们分别是什么菜?(在黑板上出示数字卡1-7和7种菜图卡)

  幼集体答:7位朋友,1是豆干、2是鸭子、3是萝卜、4是白菜、5是鸡蛋、6是马铃薯、7是青瓜。

  2.(南瓜爷爷要蔬菜朋友做邻居?请你们帮它找找哪些是蔬菜?)引导幼儿猜测并说说哪些是蔬菜,并在操作图表对应的格子上画圈。

  3.共同讨论:豆干是蔬菜吗?为什么?(豆制品,是经过加工的,不是直接长在地里的)

  4.幼儿验证操作图表上的猜测结果。共有几样蔬菜?(用数字4表示)

  分析:本环节个别提问较少,没有讨论的基础点。且幼儿操作练习完应让幼儿分享交流,验证结果。 由于我环节交代不具体,想请幼儿上来说说并展示自己的操作板,但发现孩子们好几个要蜂拥而上,于是怕乱又取消了本环节。这就是本活动最大的败笔。

  五、启发幼儿思考如何合理分配蔬菜的房子。

  1.南瓜爷爷家附近有几栋房子?(用数字3表示)

  幼儿:有3栋房子。

  师:你们帮南瓜爷爷找了几样蔬菜朋友?

  幼儿:有4样蔬菜。

  2.这么多蔬菜怎么办?(房子只有3栋,蔬菜有4样,怎么办?)

  幼甲:可以两个人一起住。

  3.谁和谁挤在一起比较好?(形状差不多,颜色差不多)

  幼甲:胡萝卜和青瓜一起住。

  师:为什么要让他们一起住?

  幼甲:因为它们都是长长的。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

  幼乙:青菜和青瓜一起住?

  师:为什么要让他们一起住?

  幼乙:因为它们都是绿色的。

  4.土豆和黄瓜可以放在一起,为什么?回去想想。

  分析:幼儿用已有的经验回答。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始终以正面引导,不断地肯定幼儿的想法。但引导提升幼儿从形状、颜色、吃的部位、刨皮等进行分析分类,教师的引导语不够简练,有的没能提到点子上。有待进一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们从幼儿感兴趣的蔬菜入手,活动前我们利用家长的人力资源请家长经常带孩子去菜场买菜,帮助认识和了解蔬菜,在家中多让孩子帮忙摘菜,洗菜,做一些简单的凉拌菜,激发孩子对蔬菜的兴趣。并通过自然角让幼儿进一步对常见蔬菜的认识。活动中,孩子们自带最感兴趣的蔬菜从它们的外形,名称和特征有声有色地介绍给同伴认识,让同伴们更直观、更真实的观察蔬菜,并让他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讲一讲,扩展对蔬菜的进一步认识。孩子们能体现出生生互动的效应,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又接受了新的知识。教学中,我采用了幻灯片,让幼儿观察蔬菜是种出来的,接着抛出问题什么是蔬菜?当孩子们有了自己答案后,老师小结: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然后,通过操作板让幼儿提升已有经验找出蔬菜。最后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对蔬菜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析分类,从而得到经验的启发。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语言科学教案08-2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1-17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2-17

幼儿园中班影子科学教案10-05

幼儿园中班《小蜘蛛》科学教案08-26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热】01-18

【推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18

【热门】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18

【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19

幼儿园中班吹泡泡科学教案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