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五册16课故 乡

时间:2021-09-29 15:58:31 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五册16课故 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社会现实。

  2.小说三要素的复习。

  3.运用对比,多种描写方法塑造典型人物。

  (二)能力训练点   

  1.把握背景,分析特定时代中的人物。

  2.朗读、品味关键词句,理解小说的主题。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旧中国农民生活悲惨、农村日趋破产的根源,使学生懂得只有国家强大,人民生活才能幸福的道理,自觉地为祖国的腾飞而读书。

  (四)美育渗透点

  透过作者在文中描绘的理想中的故乡的美好图景,教育学生为建设美好生活而勤奋读书。

  二、学法引导

  学生要能很好地读懂本文的思想内容,需要对课文所写人、事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学习课文时,一方面结合作者的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另方面深入思考作者把人物二十年前后变化对比着写的意图,从而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对有丰富内涵的语句,应多诵读、多品味,以求有所领悟。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运用对比,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特点。    2.小说所刻画的人物的社会意义。2.难点内涵丰富的语句的品味、理解。3.疑点作者对孔乙己和杨二嫂的态度相同吗?4.解决办法    、课堂上的朗读与分析精彩片断为主要手段解决“重点”“难点”宜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领

会,“疑点”可在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点拨、拓展完成。四、课时安排

3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查找有关背景资料,了解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现实及根源。2.朗读课文精彩片断,分析人物性格特点。3.讨论分析(1)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2)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3)作者对文中人物所持的态度。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了解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2.作了解性阅读,理清全文脉。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二)整体感知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辛亥革命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日趋衰落。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他思想家的敏锐感觉,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在他许多的以农民、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进行了形象地剖析、透视。《故乡》一文,从闰土、杨二嫂十年的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索、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

    (三)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简介背景。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

    (1)听录音朗读一遍,思考本文的线索,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