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大学生创业易“走火入魔” 专家解读7大误区

时间:2021-12-12 15:51:40 就业参考 我要投稿

大学生创业易“走火入魔” 专家解读7大误区

  广州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其自主研发的核心系统在国内行业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却因并购机会遭遇“滑铁卢”。6月2日晚上,在清华大学举行的“雪花啤酒.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全国高校行”公益活动上,知遇网CEO陈畅分析指出,具有技术优势也未必能创业成功,大学生创新创业要走出7大认识误区,以免“走火入魔”。

大学生创业易“走火入魔” 专家解读7大误区

  技术优势=创业成功?

  案例:天津津科翰林电纸书。2000年,天津津科推出首部阅读不耗电的电子书,被列入天津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2年,该款电子书获国家科技部“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翰林电纸书比2007年上市的亚马逊kindle足足早了7年,却一直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即使现在电纸书风靡的今天,翰林电纸书的知名度也远不如汉王电纸书。

  人力资源专家、知遇网CEO陈畅解读:想创业的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大学生具有技术优势,有的甚至握有专利,但是创业是一种商业行为,技术的先进性不等于成熟性,技术优势不等同于商业优势。另外,技术型创业有投入周期,技术转变为产品再成为盈利产品是需要时间的,不要乐观估计技术的成熟性,在技术创业之前必须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商业和管理的学习与理解。

  大项目才是真正的创业?

  案例:被誉为“大连阿信”的王晓芹,40岁身患恶性乳腺肿瘤、却用7万元治病的钱创业,12年后创造了亿万财富。王晓芹起步创业时是自己干个体站柜台销售甲鱼,她采用全国首创的甲鱼“四步去腥法”现场为顾客服务,深受寻常百姓的青睐;后来,她注册公司又延伸产业链开始养殖甲鱼,每只死掉的甲鱼都要亲手解剖,成了甲鱼养殖专家,如今的“晓芹甲鱼”已经成为全国知名品牌。随后,她为了让海参走上百姓餐桌,亲自做实验,煮烂了千余斤海参,第一次把鲜参加工成即食海参。如今“晓芹海参”年产值超过2.5亿元。

  人力资源专家、知遇网CEO陈畅解读:理工科大学生,尤其是名牌学校的大学生,看不上没有技术含量的、以及不激动人心的项目和商业模式,而创业初期更重要的是现金流,在此基础上发挥优势和抓住机会,从自己能做的做起,从某个细分市场切入,或者利用技术的先进性先为大公司做外包,获得收入才能支持自己的快速成长。

  复制成功的商业模式就一定成功?

  案例:“8848”成立于1999年,是最早复制美国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中国电子商务网站;该网站200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中国最热门的电子商务站点”;2001年,CNNIC调查显示,8848是中国被用户访问最多的工业和商业类网站。但是互联网泡沫的影响,加上当时电子商务环境不完备,风险投资过多介入管理等,使得8848迅速倒闭,之后东山再起,经历再倒闭,现在点击8848网址指向的却是一个淘宝推广导购网站。 人力资源专家、知遇网CEO陈畅解读:风险投资在选择项目时有时候会看这样的项目在国外是否有成功案例,但商业模式是一定要落地的。在国外成功并不意味着国内也能成功,别人成功不意味着自己也能成功。客户的购买和消费模式、市场发育程度等,都对商业模式的应用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因此,理工科类的大学生们在创业时需要把握对商业模式的复制和本土化的度。

  创业大赛成功=创业成功?

  案例:昌平区青年创业导师、好投网共同创始人兼主编户才和,在2000年全国创业计划大赛获金奖,但是因为专利归属问题却一直未能实现创业。200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7年时间先后在《投资与合作》、《新财富》、《互联网周刊》等杂志担任记者、编辑、主笔,直到2008年才与他人合伙创办了“好投网”。 人力资源专家、知遇网CEO陈畅解读:如今各类创业大赛层出不穷,为大学生了解创业、尝试创业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但是创业大赛不同于真正的创业,真实的创业过程中,最终的评委是客户,其间可能面临的各类困难都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准备,在时机成熟之前,不妨先到行业领先公司或其他创业型公司历练,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对市场和商业的理解力。

  好朋友=好团队?

  案例:三夫户外张恒。1996年,张恒从北大毕业,他和两个大学好友共同创立了一家多媒体软件开发公司。一年后公司宣告失败,好朋友团队被迫解散,张恒负债20多万元。其后,他又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户外行业,创办三夫户外。目前三夫成为国内户外知名品牌,在各大城市拥有20多家门店。 人力资源专家、知遇网CEO陈畅解读:好友共同创业成功的案例不少,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是好朋友就一定成为创业的好伙伴。价值观一致、能力和经验互补、明确的决策模式是建立好团队的必要条件。理工科的创业团队容易都偏于技术,使得创业过程缺少对市场和商业的把握。技术型创业要特别注意吸收理解技术而擅长商业运作的团队伙伴,而且应当在实际的合作中磨合和达到默契。

  拿到投资=创业成功?

  案例:PPG:2005年10月,李亮创办PPG,切入男装衬衫直销领域;2006-2007年,PPG获华盈、集富亚洲、凯鹏华盈注资5000万美元;2007年,PPG投放“海陆空”广告2.3亿元进行“狂轰滥炸”,其“轻公司”模式一度备受业界推崇。但是,由于该公司因品质、资金链和供应链等问题,使得2008年PPG官司不断,最终倒闭。

  人力资源专家、知遇网CEO陈畅解读:不可否认,拿到第一笔投资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尤其是对于大部分技术创业来说,资金是创业启动不可缺少的要素。获得投资,意味着投资人对项目和团队的看好,但是创业团队更应该关注第一笔投资能否支撑到技术转化为产品,并获得足够的收入维持下一步的发展,或支撑到获得第二笔投资,其间要不断垒实基础,培养和发展用户的信任。否则,一旦注入资金很快烧完,用户基础若不牢靠,项目就不得不草草收场。

 商业并购是机会还是陷阱?

  案例:2007年,深圳宏保科技李茂玉、姚峻将其控股子公司软动智软80%的股权转让给已获国外巨额风投的北京软通动力。双方签署了对赌协议,付款总额取决于该子公司2007年经营业绩。但因种种原因,投资者未按协议支付后续费用,从而导致其创业团队掉入并购“陷阱”,如今双方不得不在北京对簿公堂。人力资源专家、知遇网CEO陈畅解读:创业企业上市或被收购对于创业者来说都是理想的目标,而且现在对赌协议签订比率越来越多。创业者需要注意:一是要对未来的业绩有合理的预期,避免制定过高的业绩标准掉入自己挖下的“陷阱”;二是聘请法律顾问全程跟进整个过程,避免因为协议等相关法律文书漏洞引发后继问题;三是一切按照协议执行,切勿因为对投资人的过分信任省略一些法律上需要的重要步骤。

  据悉,由华润雪花啤酒公司今年参与主办并冠名赞助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国高校行”活动,与知遇网、千龙网、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青团北京市委等主办单位一起,组织成功创业者和人力资源专家等到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首都各大高校及全国各地高校,为大学生们开展免费就业创业指导,时间将持续到今年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