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机会公平是就业难的侧影

时间:2021-10-26 10:38:45 就业参考 我要投稿

追求机会公平是就业难的侧影

让699万名2013届毕业生为之拼搏的就业季刚落下帷幕, 727万名2014年大学毕业生又迎来了新的就业季,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

追求机会公平是就业难的侧影

从社会变化的纵向上看,从2005年至2014年,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从338万人增长至727万人,总数翻了一番多。再从整个就业市场来看,中国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大约有2500万,持续到2030年左右,就业的总量压力将长期存在。

在这种背景下,就业难的背后,既有求职者深深的无奈,也体现出就业市场一些长期难除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必须转变,不能只盯着体制内——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每年最多能吸收约60万毕业生,不到应届毕业生的10%。另一方面,动态的'市场行业发展与高校闭门造车的专业建设,矛盾日益加深。

在种种动因的背后,社会对最难就业的情绪,却集中在了机会公平上。比如一些国企依旧存在“世袭”的传统,一些企业选人“宁用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纵然,在这个社会里,我们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整体社会并非是一个能够成就个体成功的现实。当那些暮气沉沉的青年,还未走出校园就面临着“史上最难就业季”,便看到种种“拼爹”以及上升通道被堵塞的现实。

就业困难降低年轻人的社会预期,增加不满情绪,这只是当下难以复制他们成功的一个表征。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极度渴望拥有公平的机会,藉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对他们而言,只有社会向上流动的渠道是畅通的,未来才是充满希望的。

于是,很多人就像去年很火的那部电影《中国合伙人》里的孟晓骏,面对英语培训学校被关闭时那样,对一切不公正都很激愤,一阵苦闷之后发现,社会就是这样,当你无力去改变社会的时候,改变的只能是自己。不再四处抱怨,但内心深处,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一点一点的积聚,暮气沉沉自然便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状态。

有人说,这种濒临绝望的可怕,并非时代的全貌,就像《中国合伙人》不能展现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跌宕起伏的创业经历,但人们似乎不得不承认,所有的梦想都来自于大时代。无论是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成长的奇迹,还是未来三十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都离不开那些敢于打破成规的梦想家。同样,没有哪个时代比今天更需要人们的创新与创造。

从“我们可以改变世界”的激情到“我们要改变的只是自己”的无奈,现实显得有些残酷。在面对前所未有的社会、家庭压力时,社会必须给年轻人一个真正公平公正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拥有孟晓骏在大学那次即兴演讲时的激情——“我们这代人,最需要的是改变,改变身边每个人、每件事,唯一不变的是我们此时此刻的勇气。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将改变世界。”

一个宽松、平等的就业环境,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志之一。因为当每个人在起点在机会上都是公平的,那么这个社会才是一个唯才是用的社会,这个社会的阶层流动才会通常。一个阶层不断流动的社会,才是一个有希望的社会。

 

【追求机会公平是就业难的侧影】相关文章:

追求公正而不追求公平 -管理资料01-01

考研难就业难 就业难源自培养方式08-04

有关追求公平的抒情散文10-11

那个侧影作文11-14

是就业难还是招工难?04-30

名人就业难的事例01-15

日本博士就业难10-04

“啃老族” 就业难是理由?01-01

那个侧影_1200字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