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敏感期测定及其体育教学探讨教育论文

时间:2021-09-10 08:24:0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敏感期测定及其体育教学探讨教育论文

  1、引言

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敏感期测定及其体育教学探讨教育论文

  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第二次突增起从青春早期,包括体重、身高及身体素质。2一3年后达青春期的高峰,后速度变慢。在青春突增敏感期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少年儿童健康发展具有良好作用。测定目的是:

  (1)研究少年儿童群体生长发育普遍规律;

  (2)制定本地区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正常值;

  (3)探索内外因素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影响,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

  (4)评价不同学校保健措施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实际效果。

  研究本课题目的是:对河北省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在自然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进行测定并提出相应体育教学模式。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敏感期研究对象为05年河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资料中城市6-18岁无严重疾患的正常男、女学生。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对象为本市中小学共5所学校的少年儿童

  2.2身体素质敏感期临界值及其敏感年龄确定

  河北省城市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增长值平均值±0.5s来确定临界值,各年龄组、各项运动指标的年增长值大于临界值,为该项指标敏感年龄。

  2.3各身体素质指标

  反映少年儿童运动能力发育,一般用某一运动项目反映一种素质特征。

  (1)50米跑-速度;

  (2)10米x4往返跑-灵敏性;

  (3)50米x8往返跑、1000米跑或800米跑-速度耐力;

  (4)仰卧起坐-女子腰腹肌力量,引体向上-男子肩背肌力量,斜身引体-男生上肢力量;立定跳远-下肢爆发力

  (5)立位体前屈-柔韧性。

  2.4设计发放问卷

  设计问卷《中小学生体育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写明了各个身体素质发育敏感年龄。08年6月在石家庄、保定城市中小学教龄在10年以上的体育教师中,随机抽取了部分教师进行调查,经检验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问卷共发出200份,收回200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率为95.75%。

  2.5体育健康课程实验

  根据问卷统计及大量文献资料,设计了体育教学课程模式。08年9月,在新生的学生(n=300,年龄9-15岁)中实验体育教学模式。共两个学期,每学期36学时,实验前、后分别在学生中发放《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

  2.6数据统计

  实验前后收集的`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包统计处理。检验采用2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平P<0.05及P<0.01。

  3结果与分析

  3.1身体素质自然发育敏感期

  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作用是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

  在发育速度较快时期,身体机能对环境因素影响敏感,此时是选材训练的大好时期,被称为运动素质最佳敏感期。

  3.2学生身体素质发育敏感期的特点

  测试得出,大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呈现2个或多个敏感时期,第一敏感时期增长速度大于第二敏感时期。女孩身体素质发发育敏感期早于男孩,男孩身体素质敏感期在12岁以后,女孩却呈现出较早年龄特征,这与女孩青春期早于男孩有关。儿童的柔韧素质越早训练越好。但测试得出,代表柔韧素质立位体前屈其敏感期贯穿整个少年发育阶段。与柔韧素质敏感期有相似特征还有女孩腰腹肌力量。这表明柔韧素质训练虽然越早越好,但如果错过了早训练阶段,无论是柔韧素质还是腰腹肌力在青春期的任何阶段开始练习都有很显著变化。速度和弹跳素质敏感期表现出较早特点,这与文献资料一致。

  3.3课程的安排

  (1)根据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敏感期特点,小学阶段重点发展弹跳素质、速度素质和柔韧素质同时,可进行综合素质练习。体育课程要内容多新颖,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教学改革有实质性变化。

  (2)初中一年级以提高速度素质、柔韧素质和弹跳素质为主,但向技术性运动项目转移,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喜欢运动项目。

  3)初中二年级增加力量和耐力素质练习,减少速度和弹跳素质练习,仍以技术性运动项目为主要练习。

  (4)初中三年级以增加力量及耐力练习为主,通过训练强度提高身体耐力及增加抗阻练习提高力量素质。

  3.4《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实验前、后对比分析

  《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的适用对象为9-15岁;实验半年后对不同年级实验班和对照班发放问卷,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得出结果:实验班健康值随年级增长呈增长趋势,但平均值均大于非实验年级。表明实验班的学生健康均好于对照班;运动的技能不论何年级实验班与对照班都有显著差异,表明,经过半年课程实验实验班学生认为自己擅长体育运动有信心能超过其他同学。在身体素质测试指标中,速度、力量、耐力经过半年学习,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说明敏感期阶段,重视敏感素质训练可提高敏感素质,对运动成绩也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4.讨论

  4.1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规律

  身体素质指标反映少年儿童运动能力发育,常用一种运动项目反映某种身体素质。少年儿童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规律,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尊重身体发育规律。最主要的是发展少年儿童协调能力及各种运动技能,学习多种运动项目技术。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竞赛心理品质,发展运动素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良好有效的以年龄为主要特征的纵向系列体育教育模式。

  4.2少年儿童体育课程设置

  国外某些学校对体育教育环境研究显示,有规律体育课没有足够的强度,不能增强提高学生与健康相关适能。有学者建议应该建立一个良好有效的体育教育模式,教育学生从学校开始从事体育运动重要性。我国的《体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表述也不清楚,"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的手段"表述不够全面,缺乏对主要内容描述,容易导致产生轻视运动技术。因此部分学者疾呼《课标》要"还原体育教学真面目,使体育课程真的能反映体育运动本质属性。本课题就是贯穿《课标》精神,结合《课标》提出方针政策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通过对运动技术学习及运动强度的增大带来的耐力和力量增加,面对挑战性运动项目,能从中体验到其中乐趣。问卷调查显示,课程模式设置与实施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5.结论

  5.1身体素质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自然增长速度明显不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都有1~3个敏感期,而柔韧素质贯穿整个少年儿童时期教学。

  5.2针对学生身体素质敏感期安排相应素质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体质,还可提高学生健康观念及自信心。

  5.3依据《课标》的精神,课程模式的设置合理,增加了对主要教学内容的要求。

【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敏感期测定及其体育教学探讨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敏感期测定及其体育教学探讨的论文10-09

对幼儿敏感期教育的几点探讨论文01-21

身体素质敏感期与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研究论文04-23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终身体育教育探讨论文12-10

探讨小学教育教学论文11-29

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探讨论文11-21

中学体育教育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探讨的论文10-01

探讨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论文12-15

融合体育教育研究探讨论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