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主义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论文

时间:2021-09-11 13:49:0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整体主义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论文

  论文摘要:整体主义理论对课程建设存在三点启示,即培养课程建设者的生态意识、确立课程建设理念的多元文化性和加强课程建设过程的创造性。

整体主义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论文

  论文关键词:整体主义课程建设启示

  “整体主义”(holism)是1926年哲学家斯马茨(J.C.Smuys)在《整体论与进化》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它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其代表人物是当代美国学者、美国过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大卫·雷·格里芬(Griffin,D。R.)。整体主义把世界理解为一个整体,并且强调其整体性,这是它与否定性后现代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个主要观点。整体主义对我国的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为我国课程建设的进一步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角。

  一、整体主义的基本内容

  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们积极倡导整体主义,通过整体主义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主张消除现代性所设置的人与世界、自我与他人之间的隔阂,不再满足于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操纵世界或他人,将像对待自己的至爱之人一样呵护“非自我”,使它包含在“我们”之中,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首先,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整体主义主张消除人我之间的对立,建立整体的人与人之关系。整体主义认为,“个人主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各种问题的根源”,现代性对“自我”的强调往往是以歪曲、蔑视、贬低他人为条件的,其结果是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如萨特(Sartre,J.P.)所说的“他人是地狱”。因此,他们主张通过倡导主体间性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整体主义不再将人看作是实体的存在,而是关系的存在,认为人永远是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的,是关系网络中的一个交汇点。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把人称为“关系中的自我”。这样,主体间性内在地成为了“主体”、“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整体主义主张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两个部分。霍伊(Hoy,D.C.)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夜郎自大”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界中诸多物种之一而已,没有什么理由证明人类比别的物种更为高级,从而可以为自然立法、控制别的物种。在此基础上,整体主义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世界万物都有其自身的经验、价值和目的所在,自然不是人们统治、占有、掠夺的对象,应该成为人类的朋友,树立“人是自然的人,自然是人的自然”的观念。

  第三,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整体主义主张自我意识的提升和个性的解放。重视差异性,不要一味地强调“同”而打压“异”,强调个体意识的主动性、创造性,知识的持续发展性和个体的懈释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是“精英”的特权,创造是人的特性,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只是创造的方面不同而已。同时,真正的创造既尊重无序,又尊重有序,创造不是对秩序的破坏,这也是格里芬所强调的“对后现代精神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学会更好地把创造性的新事物同破坏性的新事物区分开来”。.

  二、整体主义的基本特征

  首先,整体主义在方法论上否定还原论。还原论是将事物从复杂还原为简单,从多元还原到一元,认为要了解事物的真相,就必须尽可能地把事物分解成最简单的基本粒子或“终极粒子”,这些“终极粒子”构成了世界的基础,代表存在本身,是存在的存在。也就是说,事物的部分决定着整体的性质,部分是什么样,整体就是什么样。整体主义认为这种还原论是一种导致“自然的祛魅”的“祛魅的哲学”。整体主义以生物学的最新成果为依据,推崇一种整体思维方式的生态科学,指出世界是一个有机体和无机体密切相互作用的、永无止境的复杂网络。

  其次,整体主义在世界观上否定机械论。机械论主张尽可能地将世界还原成一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彼此之间大体上是外在的,它们不仅在空间上是分离的,而且每个要素的基本性质彼此之间也是独立的。由于要素之间仅仅是通过彼此推动而产生机械的相互作用,因丽这种作用力难以影响到其内在的性质。整体主义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后现代有机论的基础上反对机械论,坚持整体有机论,格里芬就强调事物的“有机”、“整体”与“内在联系”,否定部分只具有外在联系的机械论观点,指出那种认为我们与世界只存在外在的相互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第三,整体主义在认识论上否定二元论。二元论的思维方法在观察和思考世界时,把认识主体与被认识的客体作为对立双方。整体主义反对把主体看成是与独立的客观世界相对立的观点,指.出人或主体不是独立于世界万物的实体。整体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在世界中就如同在家中。由于此种家园感和亲缘感,主体的占有欲就被一种联合的快乐和顺其自然的愿望所替代。斯蒂芬·图尔明的回归宇宙论,就是回归到将世界万物思想成一个宇宙的尝试,“一个由普遍原则联合起来的统一的体系”。

  三、整体主义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

  课程建设问题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的课程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课程建设价值取向的功利性、课程建设理念的单一性和课程建设过程的封闭性等特征上,通过对整体主义的解读,可以对我国的课程建设一些启示,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课程建设者的生态意识

  自启蒙运动以来,由于“科技理性”日益膨胀,二元论思维方式主导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被人为地设置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整体主义主张走出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人控制和主宰自然的思维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运用“整体主义”的视野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构建一种生态意识观,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整体主义要求人们不仅要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而且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要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这种生态观对我国的课程建设者很有启发,有利于他们课程建设目标的制定和课程内容的选择。

  呼唤课程建设者的生态意识是我们进行课程建设的前提,是课程领域的“绿色革命”。具体到课程建设者生态取向问题有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课程建设的重点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现,师生之间是合作的探究者与平等的对话者关系,反对把个人培养成缺乏批判性和创新性意识的“单面人”,把社会看成是没有反抗力量的“单面社会”,注重人际间的合作、理解、关爱、同情和友谊等;第二,把大自然作为课程的源泉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课堂,注重自然界与学习经验以及生活本身的密切相联,提倡到大自然中去实践,联系社会、深入社会;第三,不仅注重学校建筑、教室环境布置、自然环境、学生的心理环境等隐性课程因素的整体和谐和建设,还要将生态意识渗透到教育过程之中,既关注个体外在生态环境的平衡和保护,也注重个体内部的生态平衡。

  (二)确立课程建设理念的多元文化性

  传统的课程建设过分强调“统一要求”,一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忽视甚至害怕进而试图抹杀“差异”,没有意识到差异自身就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因而受到教育理论界、实践界的普遍诟病。整体主义要求打破文化“一统化”,重视多元与差异,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课程建设理念的多元文化首先要认识到,社会是由不同种族、不同群体所组成的,社会成分的多元化决定了文化的多元化,各种文化有其独特价值,并无优劣贵贱之分,因而各种文化都有平等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在我国,多元文化性的课程主要是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或特色融入学校现有的课程中,以反映文化多元的观点,并以全体学生(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为对象,通过融入学校整体课程发展学生认知、技能、情意等方面的能力与态度,必须尊重少数民族或种族、宗教和语言上处于少数地位的人士以及土著居民的教育权,这一点必须落实在课程和方法以及教育的组织形式方面。其次,要强调课程开发方面的国际合作,鼓励引进别国教材,鼓励教材编写方面展开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应该促进不同国家或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大中小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交流。确立课程建设理念多元文化性的目的是继承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实现在政治上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友好、和睦相处,促进各民族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

  (三)加强课程建设过程的创造性

  整体主义反对任何先验的假定,反对在理论研究中采用特权化的演绎程式,正如格里芬所言“从根本上说,我们‘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类作为整体显然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种创造性的能量(至少在这星球上如此)”。

  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首先,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化差异,有弹性地安排进度。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史,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特殊的、活生生的个体。所以,要依照学生学习的水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安排进度,使课程建设的内容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淡化班级概念,建立弹性教学制度,试行分层教学;其次,要给学校和教师保留一定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充分发挥地方和学校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让教师们在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发展课程。教师应当有权利和责任结合自己学校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出选择、理解和调适;第三,在培养教师、学生创造性的同时还要培养一种谦逊的意识。正确处理好谦逊与创造的关系在课程建设中非常重要,谦逊不等于不会创造、阻碍创造的发展,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人的创造性的发挥,使人形成一种谦逊的品格。

【整体主义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论文】相关文章:

MIT开放课程对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07-11

自然主义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论文01-18

存在主义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10-06

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西道德教育理念的比较及启示09-05

韩国电子政务建设对我国的启示07-10

十月学校整体课程建设方案活动10-12

学校整体课程建设规划方案(通用5篇)04-23

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是建设的研究论文02-04

泰勒原理对我国高中新课程的启示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