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逆反心理及沟通策略论文

时间:2021-09-13 14:36:0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中职学生逆反心理及沟通策略论文

  一、中职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中职学生逆反心理及沟通策略论文

  逆反心理就是指主观愿望与客观要求不相符时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抵触情绪。其实质在于突出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而表现出对他人的不从或抗拒。很多人都会有逆反心理,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逆反心理更具有普遍性。笔者通过对所教学生的调查发现,对父母的说教特别反感的有30%,对老师的管束非常反感的有20%,分别占调查人数的近1/3和1/5。由此可见,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是相当多的,所以,班主任觉得中职学生难管,任课老师觉得中职学生难教。那么,中职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事实上,逆反心理的形成不外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二、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1、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中职学生多为十五六岁的年纪。从生理上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指挥支配思想和行动的大脑发育趋于成熟,功能也趋于健全。由于大脑机能越来越发达,其思维的分析判断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思维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从心理上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其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渐趋强烈,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中职学生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就如广告词里所说的“我的地盘我做主”,想要从父母或老师的管束中挣脱出来,成为完全独立的自我。在调查中发现,中职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有70%到80%的学生会自己解决,而不寻求父母或老师的帮助,这种解决方式往往达不到他们预期的效果,而更多的时候是使矛盾激化,酿成更严重的后果。事实上,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虽然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发展是极不平衡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在其心理认知的发展过程中,思维是具有了独立性、批判性,但其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时会出现巨大偏差,是非观、伦理意识不强,使其认识问题存在片面性,导致思想上的偏激固执和行为上的另类极端。这个时候的学生,在对待老师和家长的一些常规教育时,往往不是与老师家长同向思维,而是从相反的方面去思考,把老师的要求、劝说、批评以及家长的监督、提醒、关爱等看成是多余的,是与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是对自己成长的不认可,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进而把自己与老师家长对立起来,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极端行为,令老师头疼,令父母伤心,使自己的身心受伤。

  2、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是指与中职学生成长有关的外部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不妥的教育方式,使其产生逆反心理。有的父母缺乏教育常识,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心理需要,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辄恶语相加、拳脚相向,或仍然采取命令式这种以前惯用的教育手段,不懂得与孩子平等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结果是越教育越没有效果,使得家长放弃教育责任,孩子逃避管束,从而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孩子。还有的父母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或要求太严,这些都无形地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当压力不断蓄积又苦于找不到良策排解时,在情感上便会对父母的说教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连父母的关心也反感,进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要么疏远父母,对父母的教育不予理睬,把父母的教育当成耳边风;要么对抗父母,对父母的教育以牙还牙、大声顶撞;更有孩子干脆离家出走,在社会上流浪。这个年龄的孩子,从乖孩子到问题孩子也就是一步之遥。

  (2)学校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赖于良好的学校环境。可学校环境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良的教育因素,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如教师教育思想的偏离、教育观念的落后以及教育方法的不当。有些教师不注重教育理论及教育法规的学习,不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缺乏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差,没有认真去探索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法,使教育缺乏指导性,教育的内容老套乏味,教育的形式呆板公式化,这样的教育缺少人情味,缺乏感染力,会使学生反感,进而故意与老师作对。还有的老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教育评价一视同仁,看似公平,实际上不符合教育规律。如只以学生的成绩评价学生,而不考虑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会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尤其是使学习成绩不优秀的学生受到伤害,他们会认为老师眼里没有自己,心里非常失落,在情感上与老师疏远甚至对立,行动上背道而驰。

  (3)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由于年龄的原因,中职学生还没有准备好应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就上路了。

  在这个环境中,他们首先面对的是一群年龄相仿的人,他们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行为倾向,如果碰上有逆反心理的同龄人,他们之间就容易相互认同、达成共识,极容易相互感染和转化。再有就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种媒介对学生的影响与日俱增。电影电视、电话及网络的普及,给学生的学习求知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媒介和网络中的一些不健康内容如色情、暴力等也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甚至使少数学生成为媒介和网络的牺牲品——学生会照搬电影电视中的镜头,会悉数接收网络中的信息,而不去辨别真假是非。

  三、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的危害性

  逆反心理虽然是阶段性的,但化解不及时就会给自己、他人及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作为还未定型的中职学生,逆反会导致多疑、偏执、孤僻的病态性格,使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生活懒散、学习被动,白白消磨掉一段美好时光。如果不能消除这种心理,让其进一步发展就可能转化为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留下终身遗憾。如近年来发生的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以及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增多的情况,这些都表明他们此时对生活及未来的绝望,不热爱自己的生命,也不珍惜他人的生命,这与其心理的不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心理进行疏导,以减轻这种不健康心理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身心伤害。对此,笔者认为沟通是打开心结的钥匙、开启心扉的良策、治疗心病的良药。

  四、用沟通消除中职学生的逆反心理

  沟通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一种教育方式、所以沟通是克服和消除逆反心理的最佳方法。通过总结,笔者认为如下方法值得尝试:

  1、面对面的沟通

  这是最直接、最传统的沟通方式,也是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的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办公室,老师学生皆可面对面,真诚而坦率地交谈,说出彼此的看法想法。此时的老师要以朋友的姿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另外说话时要注意语气语调以及用词,切忌大声呵斥、讽刺挖苦,要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以取得最佳的沟通效果。这种沟通适合性格比较开朗的中职学生,是最常用的方式。

  2、周记或作业沟通

  老师通过周记或作业了解学生某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利用批语或其他方式与其沟通,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方法适合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举手之劳,费时不多。此种沟通是无声胜有声,真是润物细无声。

  3、电话和网络沟通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很多中职学生拥有了手机,计算机也已经普及,打电话与上网成了最受欢迎的交流沟通方式。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通过电话和上网与学生进行交流。在学生的生日或是节假日时,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邮件,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远离家人的学生感受到那份无比温暖的爱;而且老师使用现代化的沟通手段,还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跟他同时代的人而忽略年龄上的差异,消除代沟,彼此容易接近,有亲切感,有共同话题。老师使用这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会非常顺畅,沟通效果一定是最佳的。这样的老师往往深受学生喜欢,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种沟通方便快捷,非常有时代感,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多使用。

  4、利用课外活动进行沟通。

  中职学生有比较充裕的课余时间,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如主题班会、文艺晚会、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焕发出青春活力,让学生的心灵充满阳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能力提高,也便于发现问题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教育。

  五、结束语

  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又是逆反心理表现较为严重的阶段。作为中职教师,要了解引起逆反心理的各种原因及危害,学会利用恰当的方法与学生沟通。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互动,做到了相互理解与信任,学生的逆反心理就可以尽快地得以消除,也就能平稳地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让青春的学生放飞健康的心灵,是我们教育者的心声。

【中职学生逆反心理及沟通策略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逆反心理及其应对策略论文09-21

中职体育教学提升策略探析论文10-03

中职院校德育的实施策略研究论文01-28

中职学生色彩感受能力培养策略探究论文01-28

中职学生色彩感受能力培养策略探究的论文10-08

职业学校田径教学消除逆反心理策略论文01-08

浅析中职生防挫折策略与对策的论文10-09

逆反心理的实质论文02-21

中职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论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