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对策研究论文

时间:2021-09-16 15:10:3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对策研究论文

  【摘 要】大学生运动员平时多以业余训练和赛前集训的方式参加运动会的比赛。本文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大学生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特征,提出临赛前的心理训练方法,使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有效调节比赛心理,适应瞬息万变的比赛形势,取得最佳成绩。

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对策研究论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 排球 运动员 心理训练

  排球是集技、战术为一体、对抗性极强,技术要求较高,集体共同参与的项目。研究表明,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和心理素质是决定大学生排球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的三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差距区别不大的前提下,心理因素成为了决定因素。比赛中经常出现一个运动队即使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战术水平都较高,而发挥优势的心理素质较差,在比赛中却输给低水平但心理素质因素较好队的情况。因此,在排球训练中,教练员要把心理训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对待,要有目的地培养运动员在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时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质,并能逐渐学会调节心理状态。

  1 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排球的各种技术动作和战术行动是在规定的场地上和竞赛规则的限制下,与对手的心理直接接触以及与同伴的积极配合协作的活动。具有短时间内完成一次高强度运动与短时间内的一次间歇相交替组成的,以记分定胜负,不受时间限制等特点。随着排球运动向着技术全面精尖快速、能攻善守全能化、战术综合突变化、技术风格大打法类型多样、竞争对抗白炽化的趋势发展,比赛过程中完成任何一种技术动作和战术行动都必须与运动员的情绪、意志和个性品质相联系,都必须与运动员生理与心理上的紧张程度相联系。

  1.1技术动作感知节奏过程的心理特征

  排球活动中各种形式的击球,具有不同的种类与特点。而所击出的球的种类与特点,是由击球的速度、击球的高度和击球的力量所决定的。为了运用某种击球技术动作或实现某种战术意图,任何一种形式的击球过程,都应该准确地感知和判断队友与对手的空间站位、击球的姿势、击球的高度、角度与力量,以及来球的速度和不断变化着的各种时间、空间关系。

  1.2注意力集中稳定的心理特征

  排球技术动作门类繁多,战术多变,比赛过程速度快、变化多以及比赛不受时间限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决定胜负。它对运动员注意力的强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比赛中,来自场内外的干扰甚多,若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比赛场上,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严重失常,则很快就会输球丢分。因此,注意活动的强度大而且稳定性高是排球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特征之一。

  1.3战术思维灵活模式的心理特征

  排球比赛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对运动情景的分析、判断和自己即将采用的技、战术行动的抉择,是在瞬间进行的,这就要求运动员的思维活动必须具有敏捷和灵活性。思维敏捷的运动员,能在情势危机的情况下当机立断,及时和迅速地依据场上情况的变化而机智、灵活地运用各种技、战术,巧妙解危,并创造有利的攻势,变被动为主动,抓住战机,出奇制胜。

  1.4情感意志的心理特征

  排球运动员的情绪是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排球运动本身固有的特点所制约的。运动员参加排球比赛的任务是要战胜对手。比赛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变化大、节奏快,活动甚为剧烈,机体要忍受极度紧张。比赛时顺利与困难常常并存并迅速转换,记分与战局常常起伏不定,场外的观众又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态度与评价。所有的残酷现实与运动员对比赛意义的认识、期望,以及同当时的生理状态交织结合,便产生着各种复杂多变的情绪体验,并作为一种最活跃的因素影响着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的发挥。一场比赛的最后时刻,双方队员都处在极为疲劳的状态中,要取得比赛的胜利,技、战术水平已不是最为重要的,而队员的抗疲劳、抗干扰能力和所具备的坚强意志品质则成为取胜的关键。

  2 影响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心理的因素

  2.1主观因素

  2.1.1比赛中个人情绪不稳定。比赛中当自己或队友扣球成功直接得分时,往往会表现出亢奋不已、士气大增、斗志昂扬,若当自己或队友接发球或扣球连续失误时,担心教练不满意,队友责怪,往往打得小心谨慎,士气低沉,害怕再次失误。结果是越怕越发挥不好,失误越多,情绪影响越大。

  2.1.2害怕对手(强手、平手或从未交锋过的对手)。总认为对手很厉害,实力很强。比赛还没开始心理上就先输给了对手,缺少了自信心。

  2.1.3想赢怕输。对对手的实力估算不足,结果轻敌,放松了斗志,造成被动挨打、主动丢分的局势。

  2.1.4赛前失眠、焦躁不安,情绪过度紧张,缺乏比赛信心,不想参加比赛,比赛前思维混乱,不知做什么。

  2.1.5易受观众(或家人、朋友、恋人等以及不友好观众)的影响,注意力难以集中。

  2.1.6关键时刻急于求成。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以为稳操胜券,总想一下子置对手与死地,该运用的技战术不能正确运用,结果自己失误增多,甚至白送给对手有利可图的反击机会。

  2.2客观因素

  2.2.1比赛规模的大小。规模越大,运动员的情绪就易于激动,跃跃欲试,易产生高度的情感和强烈的荣誉感,同时运动员自身也感到压力较大。特别是大学高年级的运动员,将是最后一次代表学校出战,情绪就会显得激动高涨,训练也比以前更加刻苦认真。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每次重大比赛,运动员们都是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参加比赛。

  2.2.2训练水平和比赛经验。训练水平高,经验丰富,运动员就会产生愉快的增力情绪,此时尽管对方身高、身体素质、技术方面都占优势,但具备了扎实的技术和较丰富的经验,最终会取得胜利。反之产生减力情绪。一些新运动员在初次参加比赛时,总是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免不了出现紧张、分神等现象,经常出现扣球、发球不过网(或出界)、垫球不到位等等,特别在对方连续得分,又有;拉拉队的助威声中,显得更是手足无措。

  2.2.3比赛双方实力接近。在比赛势均力敌,比分呈交替上升状态,运动员能发挥最佳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多次的比赛证明,双方实力相当,比赛紧张、激烈、精彩的情况下,谁的心理素质好,谁的技、战术水平就能正常发挥,取得最终胜利。

  2.2.4外界环境的干扰。由于异地作战或对比赛场馆、灯光、地板、场外观众的呐喊助威等一时难以适应,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将受到很大影响。如果场地适应情况良好,就易产生奋发的情绪,提升自信心,活跃比赛气氛,技、战术水平就能充分的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反之,比赛气氛冷淡,场地无适应感觉,运动员就不易调动积极性更谈不上发挥出高水平。

  2.2.5技术动作的变形、失调,队员之间战术配合的失误,往往会造成运动员心理上的障碍,产生临场过敏、心理疲劳、运动感觉迟钝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将严重影响到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

  3 心理训练及其作用

  3.1心理训练

  有人把心理训练定义为:对大脑或心理进行的专门化训练的过程。有的学者认为:广义上的心理训练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狭义上的心理训练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形成运动员良好心理状态的过程。

  3.2心理训练的作用

  心理训练引入排球训练和比赛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有助于提高心理活动水平和控制心理活动强度

  对于运动员来说,心理因素是控制自己的生理活动和技术动作的重要因素。若运动员实际心理活动水平低,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为此,必须用心理训练的方法提高心理活动的强度,以达到能进行自我控制的水平。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要掌握技术动作,自身应有一定的活动强度。若强度不足无法实现对身体和技术动作的主导作用。但也不能太强,否则会对身体素质及技术动作的调节造成失误,因为技术动作的完成要求身心力量平衡。

  3.2.2有助于提高情绪调控能力

  运动员比较突出的情绪问题是在比赛时的过度紧张,以及有恐惧、害怕、消极的心境等。通过在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可以逐步提高他们的情绪调控能力,有效地解决这些情绪问题。

  3.2.3有助于运动员增强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薄弱是一些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不好的原因之一,在训练过程中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能使他们在积极参加训练中改善他们体质状况的同时,培养出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3.2.4有助于运动员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是通过运动员反复多次的身体练习来实现的。如果把表象训练与身体练习结合起来,更有助于运动员掌握和改进相应的动作技能。由于心理练习基本上不受时间、地点和器材等方面条件的限制,而且身体几乎不会产生疲劳,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广泛采用。

  3.2.5有助于运动员消除身心疲劳和消除心理障碍

  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由于技术动作失误,往往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如临场过敏、心理疲劳、动机不足、运动感觉迟钝等,对此需要采取专门性的心理恢复和治疗措施。研究表明,心理训练(如放松训练等)不仅有利于恢复心理上的疲劳,而且也有助于恢复身体上的疲劳;在大运动量训练后,做5分钟的放松训练,其身心恢复情况几乎和1小时的自然睡眠或传统的恢复手段相同。

  4 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

  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的训练和个性特征的训练,以及记忆和注意的训练等。

  4.1平时常用心理训练方法

  4.1.1感、知觉的训练。通过对墙进行传、垫、扣等熟悉球性的练习,传、垫不同重量、弧度、距离球等本体感觉练习,目标性传、垫、扣、发的方位感练习,促进“人与球”和“人与网”在空中合理位置的“空中感觉”练习等进行限制性或诱导性练习等。

  4.1.2集中注意力的训练。使运动员学会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目标,不受任何外来刺激的影响和内心杂念所分散,始终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当前的活动任务上。教练员平时注重加强场外的干扰,让运动员反复地对某个动作进行练习,还可以采用同一训练课中变换训练的内容来调节运动员的注意能力;运动员可结合日常基本技术动作训练在脑中回忆动作形象,使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动作形象上,稳定在单个或连续动作上。

  4.1.3心理演练。使运动员通过对运动的想象或回忆某种运动动作,在脑中运用动作技术练习时形成的准确动作表象,选用简单而明确的术语进行暗示,在想象中完成动作。

  4.1.4培养意志品质的训练。教练员在训练中,根据运动员的承受能力,不断地变换增加训练的难度,并通过说服教育、榜样作用、自我命令等,要求运动员按要求完成。在运动员疲劳的状态下,可采用改变负荷大小、练习难度、要求的高低和环境的改变等方式来鼓励运动员坚持到底,完成任务。这样既保持了运动员一定程度的心理紧张,又培养了运动员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4.1.5设置情境目标的训练。可以在训练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情境,有意识增加任务的难度,让运动员在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的能力更为自信,有效消除自卑挫折感,从而养成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挑战的良好意志品质。在集体练习中增加互动的机会,有效发展运动员的协作能力,使其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技能。

  4.2临赛前心理调节训练的方法

  4.2.1确立比赛动机。可采用激励、诱导、命令、表扬和惩罚等教育方法来改变训练环境和条件,客观分析可能取胜的原因,利用训练任务的有效刺激、利用传媒的宣传和发挥榜样的力量等来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

  4.2.2赛区心理适应训练。这是促进运动员与比赛环境之间保持心理协调的心理训练方法。包括适应场地设备的训练、适应食、宿生活的训练、适应观众的训练、适应裁判的训练、适应比赛气氛的训练等。

  4.2.3模拟训练。这是通过了解比赛双方的情况和运用模拟训练等帮助运动员做好参赛心理准备的训练方法。例如,预先了解对方情况及各种与竞赛有关的资料,做好心理上准备;并模拟训练,用语言、音像资料等因素来描绘比赛情景,亦可采用模拟对手特点的实景模拟对抗训练。

  4.3赛中心理调控的方法

  4.3.1自我暗示。运动员在赛时出现情绪不稳定时,教练员通过语言来提示运动员用自己的思想和词语对自我的心理施加影响,以达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注意力的目的,使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不断地建立良好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比赛之中。运动员也可充分利用第二信号系统的知识,以意念为主的反向活动来调整、控制机体的神经、生理变化到适宜的程度。用它来激励自己,放松和稳定自己的情绪,坚定自信、奋力拼搏。

  4.3.2集中注意力。当运动员在赛时遇到诸如观众、对手、裁判或同伴等劣性刺激时,立即找出适合于自己集中注意力的对象,排除所有外界刺激,运用深呼吸和使肌肉紧张起来的方法,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将要完成的比赛中。

  4.3.3教练员的榜样作用。教练员应在比赛中做到镇定自若,处世不惊,真正成为运动员的“主心骨”。比赛的关键时刻,也是运动员最容易极度紧张的时候。此时运动员总会向教练员投来探寻和求助的目光。教练员会通过语言表情、身体动作表情向运动员传递教练员的思想。或者一个鼓励性的语言、表情,亦会使运动员信心倍增。而一个无可奈何的摇头,哪怕只是一晃而过,亦会使运动员感到大势已去。因此,教练员应有效地利用暂停、局间休息和换人等途径,根据临场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充分发挥语言指导的调控作用。

  4.3.4抗干扰训练法。大学生运动员的自制能力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场外的叫喊声,嘈杂声,对方的加油声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动作发挥,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多用语言来不断反复地提醒运动员排除干扰投入比赛。

  4.3.5骄傲心理预防法。随着训练成绩的迅速提高,自信心的增强,过高估计自己的可能性会不断的扩展。盲目自信、目中无人等毛病可能会出现,适当地加以开导还是非常必要的。让运动员明白只有虚心好学才能不断地开阔眼界、排除狭隘的自私欲望。但教练员切不可随意伤害运动员的上进心、自尊与自信。

  5 结语

  大学生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水平与其个人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和性格密切相关:如诚实守信、虚心好学、沉着冷静、机智灵活、果断自信、顽强拼搏、胜不骄、败不馁等优秀品质,在关键时刻或重大比赛中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动性,促成比赛的胜利。而这些优秀品质,不是想要就能立等可取的东西,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轻易得到的,必须在专项训练时花大力气来培养,并最终使之渗透到运动员的各个领域。

  参考文献:

  [1]梁红秀,许衍菊.浅析高校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医学与社会,2005,(11).

  [2]王金云.大学生心理训练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08.

  [3]姚卫宇等.对运动员赛前心理压力源的调查及调节对策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

【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对策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排球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素质训练论文01-13

排球发球成功率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12-20

少年排球运动员技战术训练体会的论文10-09

素质训练在排球运动员训练中的作用10-10

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原因及其对策研究论文02-12

试析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原因及其对策研究的论文10-08

“差生”的心理探析及对策研究01-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的研究07-08

退役运动员安置的对策研究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