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地表水水厂水质的控制论文

时间:2021-10-01 19:10:2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加强地表水水厂水质的控制论文

  摘要:安全供水是城市供水的基本要求,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有关水质控制的标准,结合自来水公司多年来的运行经验,对地表水水厂水质控制的主要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加强水质控制的措施。

浅谈加强地表水水厂水质的控制论文

  关键词:水质控制水源工艺控制深度处理

  安全供水是城市供水的基本要求,是一个系统工程,合格的水厂出水水质是安全供水的重要保证。自来水处理过程中,只要某一个环节稍有差池就可能影响出厂水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根据有关水质控制的标准,结合自来水公司多年来的运行经验,对地表水水厂水质控制的主要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加强水质控制的措施。

  1.水源控制

  水源水质变化一般包括自然因素引起的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的变化。自来水公司各水厂原水分别取自付疃河干支流不同河道,经过多年检测,其水质符合地表水II类或III类标准,水质较好。

  1.1自然因素

  夏天河水流量大,氨氮、有机物等含量少,藻类较多,每当洪水期或者暴雨之后,常常由于雨水将地面上大量的有机物带入河中,原水有机物会突然升高。冬天上游来水小,氨氮、有机物含量多,导致原水氯化物、氨氮、有机物等的含量偏高,影响供水。

  1.2人为因素方面。各水厂取水点上游虽然没有太多的工业区,但是上游部分石材加工企业的废水,穿过水源地上游的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干线上大中型运输车辆的废气、漏油等,这些均对水厂的供水安全等造成一定的隐患。此外,上游部分水库在开闸放水时也会造成原水水质的突变并影响水厂水处理。

  1.3密切监视水源的水质变化。水源水质是影响出厂水水质的源头。在水厂生产过程中,需要密切监视水源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准确掌握水源的水质特征,方便生产及时调整与平稳运行。

  2.水厂工艺的控制

  目前水厂采用的基本上是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或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加强对处理工艺的管理和控制是确保水质的重要保证。

  2.1混凝、沉淀阶段

  混凝、沉淀阶段,水温、PH、浊度、水量及水力条件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2.1.1水温。在进行水处理时,如果水温较低,通常絮凝体形成缓慢,颗粒细小、松散,主要是因为混凝剂水解是吸热反应,低温水混凝剂水解困难,低温水粘度大,使颗粒碰撞机会减少,水温低时,胶体颗粒水化作用增强,妨碍胶体凝聚,影响沉淀效果。为提高低温水处理效果,常用方法是增加混凝剂投加量和投加高分子助凝剂。

  2.1.2PH值。水的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程度视混凝剂品种而异,而要选择适宜的混凝剂,应结合原水水质和混凝剂特征来定。经过多年的运行经验,现采用液态聚合氯化铝混凝剂,原水PH值在7.0-8.0之间,效果较好。

  2.1.3原水浊度。冬季原水浊度底,夏季洪水期原水浊度高。为提高混凝沉淀效果,在夏季原水浊度高时(200NTU以上),采用高效混凝剂,其它时候采用普通混凝剂,能够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2.1.4进水量与水力条件。水力条件是影响混凝、沉淀的重要因素。在混合、絮凝阶段,无论是采用水力混合还是机械混合,都要做到快速、均匀。采用水力混合、絮凝时,应控制好进水水量,让其水力条件尽量符合设计要求,提升絮凝效果,确保沉淀阶段的稳定和可靠。

  2.1.5加药点位置。

  加药点位置对混凝效果有直接影响。奎山水厂原来在一级泵房和絮凝池之间的原水管道上投加,通过管道混合器混合,混合效果受原水水量的影响较大。在二期工程上马时,结合设备工艺特点,设置了配水井和机械混合,投加点设在配水井机械混合池之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6积泥。絮凝池、沉淀池积泥对其运行有较大的影响,合理排泥和定期清洗是保证处理水质的重要环节。根据不同的原水浊度设置不同的排泥周期,运用自动控制排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沉淀池一般每年清洗一次。

  2.2过滤阶段

  过滤是降低浊度保证水质的关键。滤池的运行受到沉淀水的浊度、滤池冲洗强度和反冲洗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2.2.1沉淀水浊度。各水厂基本采用普通块滤池和V型滤池,滤池进水浊度控制标准为:≤3NTU的保证率为95%,滤池出水浊度标准为:≤0.2NTU的保证率为95%。

  2.2.2滤池冲洗强度。滤池冲洗过程中,冲洗强度和滤层膨胀率、水温、滤料粒径及比重等有关。为了保证良好的膨胀率,滤料粒径和比重越大,要求的冲洗强度便越大。当水温低时,水的`比重要相应地变大,砂粒的浮力即变大。这时,就应调小冲洗强度,反之,则应增大冲洗强度。

  2.2.3滤池反冲洗方式。为避免冲洗强度过大和配水系统的损坏而出现跑漏现象,导致滤层达不到规定要求,从而影响水质,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优化反冲洗过程,反冲洗前关闭进水阀门后,先将滤池池内的水过滤,然后再进行反冲洗,适当延长V型滤池气冲洗时间,减少滤池水冲洗时间。并且每年都要检测滤池滤砂厚度、滤料粒径、含泥量。 2.3消毒工艺

  合理控制消毒是保证水质安全的关键。各水厂主要采用液氯消毒,氯气投加量根据原水、沉淀水、滤后水的水质情况而定。当原水氨氮和有机物等污染物较多时,耗氯量会明显增加;夏季水温高,细菌、藻内和微生物繁殖快,冬季氨氮等污染物较高,都会增加氯气消耗;此外,PH、原水氯化物等也会影响耗氯量。目前一般控制出厂水余氯在0.5-1.0ppm之间。

  3.加强水质控制的其他措施

  3.1加强设备管理

  设备正常运转是确保水质的重要条件。有效的设备管理应当是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保养、备件备品管理和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尤其应当在设备采购(设备定型、设备性能分析)、设备维护保养方面加强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执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3.2改进消毒工艺

  在氨氮含量高时大部分采用折点加氯,这在原水受到有机物污染时存在生成“三致”物质的危险,并且投氯过多可能产生氯臭,影响感官。所以现在有些水厂在进行增加预处理或者改用二氧化氯等其它消毒剂的改造,并尝试采用臭氧、紫外线以及多种方式共同使用的消毒工艺。

  3.3提高自动控制程度

  水厂应当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自动化水平。特别是在线仪表的安装和加氯、投矾的自动化程度方面,最好能够予以足够的重视。

  3.4加强水质监测

  浊度、PH、余氯,氨氮等指标最好能实时监测,化验室应当在做好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项目外,重点对原水水质、消毒剂投加、絮凝剂投加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生产提供指导。水厂除设化验室外,班组也应定时、定项进行水质检验,及时掌握工艺水质变化情况,指导生产安全运行。

  4.结论

  通过多年的供水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控制好地表水水厂水质是自来水产品质量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生活。我们应该在加强水源控制、加强水厂工艺控制上下功夫,进一步改进生产方式,大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特别要加强制度建设,充分体现“人身安全、水质安全、设备安全”的管理理念,带动和促进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的改进,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水厂水质得到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

  [1]严煦世,范瑾初;给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2]许保玖;给水处理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3]张尧旺;水质监测与评价,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年.

【浅谈加强地表水水厂水质的控制论文】相关文章:

地表水水质模型概述08-21

地表水水质模型概述12-28

地表水质模型研究综述07-03

浅谈桥梁排水质量控制与防治07-03

浅谈如何加强油田企业财务控制管理论文01-11

浅谈课堂控制论文01-25

浅谈通过环境审计加强环境成本控制07-19

浅谈农村水质污染09-04

浅谈我国水质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