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答案审思的论文

时间:2021-04-23 15:22:4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标准答案审思的论文

  摘要:标准答案意味着准确性、唯一性、符合性;标准答案具有个人性、情境性、时代性;标准答案使学生的创新知识难以显现,创新意识逐渐消退,创新能力很难形成;教师与学生不能一味地信奉标准答案,要尊重非标准答案;教师要更新观念,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质疑氛围;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标准答案审思的论文

  关键词:标准答案;含义;实质;弊端;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急于问老师“这道题目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或者听到诸如“你做得不对,我这个是跟标准答案一模一样的,我这个才是对的”等等的声音;教师们也会说“你这道题做得不对,不符合标准答案”等等的言语。也许有些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现象,所以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认为这样的现象很正常。在我国的历史传统中,都有希望找到某个问题唯一确定答案的习惯。因为大家相信只有这个唯一确定性的答案才能更好、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

  标准答案也是产生于社会效率运动中,是为了更好地使社会发挥更大的效率,所以每个人都是在不断追求更有效率的事情。为了更有效地取得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都在不断寻找更加准确、有效的答案,以利于更好地完成他们的教学任务。如今师生已经形成了寻找准确、唯一标准答案的习惯。但当我们仔细思考这些现象,用一种更深层、理智的眼光与态度来审思,用一种批判的精神进行对待时,也许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一、标准答案的基本含义

  第一,标准答案意味着准确性、唯一性。标准答案意味着这个答案是事先规定好的,不变的,是确定的,是最正确的,因为标准答案是具有权威的专家们给出的科学答案,毋庸置疑是正确的。标准答案意味着是唯一的答案,其他答案是不标准的,不正确的,必须参照给出的标准答案。

  第二,标准答案意味着符合性。所有的回答只有符合这个标准答案,和这个标准答案相一致时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的。只要我们做的结果和这个标准答案相一致时就是准确无误的,无须考虑其他答案。而如果自己有了不同答案就肯定是错误的,那么自己就应该去反思一下是不是做错了。到底哪个地方做错了?等到做的结果和标准答案一致时,才似乎恍然大悟,“原来我是错在这里”。由此看来,标准答案的基本逻辑是:当学生的想法和已经预设的标准答案一致时,就说明他们做的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其实这里到底是对还是错,还很难判断。因为这时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已经被这个标准答案所误导。

  二、标准答案的实质

  (一)标准答案具有个人性

  标准答案是他人(尤其是权威人士)事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与经验作出的回答。这些所谓的标准答案也是人为设定的。这些标准答案是符合某一些人的规则,是那些权威人士事先制定好的。如果符合他们的要求,自然就属于标准答案,就算是做对了。他们用他们的权威、权力作出了定论。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答案是带有个人主观性的。或许从他个人的角度,从他自身的知识水平来讲是正确的,但如果从别人的角度、立场来看可能就是不正确的。所谓标准答案,也只是命题人对某一问题的个性化解读。这样的解读,明显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和认知特性,只能说是就其自己对文章的解读进而设计的题目,作出的比较贴切的能自圆其说的理解与分析,而不能说是唯一的“标准”[1]77。

  (二)标准答案具有时代性

  无论什么样的标准答案都是知识。知识也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时代性。每个时代的知识是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永恒不变。当时代在变化,前人所制定出的知识也在变化。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原来正确的答案,到了另一个时代可能就不正确了;相反,原来被认为是错误的一些思想观念又有可能由于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成正确的知识。

  (三)标准答案具有情境性

  标准答案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标准答案这种知识具有情境性。标准答案是特定情境下的知识。在不同的情境下,知识具有不同的含义与特点。因此,随便就把前人所做出的一个决定或回答当成标准答案,带有信奉的色彩与刻板的味道。这可能也是我国教育导致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正所谓“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对一篇文章或某一句话的理解,应该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即使同样的意思,以我们汉语言丰富的词汇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表述[1]77。

  三、追求标准答案的弊端

  (一)学生的创新知识难以显现

  通过符合标准答案这样极其简单分析的做法,会导致很多错误,更会把学生很多创新的想法给限制于标准答案的大门之外,给这些学生一些错误导向。久而久之,学生不敢表达,他们创新想法也无法显现。毋庸置疑,几十年来标准答案对规范考试的'标准化,增强考试的客观性,对选拔人才都是功不可没的,但在应试教育的框子里,学习如同带着标准答案的“镣铐”跳舞,无法自由敞开:教师受标准答案左右,学生受标准答案困扰,教师教学要强调的是标准答案,学生学习注重的是标准答案,考试更是唯标准答案是听,不敢越雷池半步[2]。

  (二)学生的创新意识也逐渐消退

  这种标准答案的观念,束缚了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使其自由展开与释放。因为总有一种(潜在的)规则在制约着他们,让他们向统一的标准答案靠拢。教师与学生有时候,也是在为这个标准答案做着一些形式上的事情。有些事情本不是他们的本意,但为了达到这个标准答案的目标,他们也不得不做。现行教学评价的实际,禁锢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作品个性化、人性化的解读,淡化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常常将教学参考资料奉若神明,甚至照本宣科,不敢也不愿越雷池半步。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竭力将学生引诱到自己预设的“埋伏圈”,然后把标准答案案抛给学生,鲜有教师乐于倾听并充分肯定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分析。自上而下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被要求依据标准答案给分,刻板地对照标准答案判分,罔顾甚至于否定学生认知的个体差异性乃至很有主见颇有新意的解读。长此以往,再聪慧的学生也被训练成机械答题的“能手”,学生思想的个性被扼杀,课堂教学可能沦为同一思维模式的批量生产的过程,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便成了一句空话[1]77。

  (三)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形成

  创新能力与意识是在有了不同想法的基础上产生的。很多创新的东西是因为有了不同的想法才得以假设、验证并实现的。如果没有这种不同的想法,在一定意义上说,就不可能有创新。标准答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压制,他们的不同想法难以释放与生成,也就很难有创新。唯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到的知识僵化,僵化的知识可以变成绳索,这无形的绳索会捆住人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唯标准答案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应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考试制度[3]。标准答案使学生批判能力减弱。有了标准答案,那么学生如果有别的想法就是错的。在这样一种假设之下,当学生有了不同的想法,但考虑到这是与标准答案不一致的,为了得到表扬,他们会认为还是保留他们不一致的声音为佳,否则就会得到众人的否定,从而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打击。由此,他们原有的批判意识与能力就会逐渐消退与埋没,他们的创新能力就很难形成。

  四、对待标准答案的建议

  (一)教师与学生不能一味地信奉标准答案,要尊重非标准答案

  非标准答案中可能隐藏着比标准答案更有价值的东西。事实上,对非标准答案的追求是学生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体现,一味地强调标准答案,恰恰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扼杀他们提出问题的信心和勇气。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临终时,曾提出中国为什么不能培养出大师级人才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对此也都深有感慨。但实际上,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很多未来的“大师”早已被所谓的标准答案扼杀在摇篮里了[4]。因此,可以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看法来,即使不对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进一步去思考、探究与考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批判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请教师与学生们不要一味地去信奉标准答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然后再小心、科学地去验证。要注意不能随便扼杀学生非标准答案背后的创造性。应重视发展学生的独立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树立不畏权威、敢于怀疑并挑战权威的信心。对创新思想不是扼杀,而是予以大胆鼓励支持,在创新创造中不断探索新答案,而不是一味地遵循什么标准答案。对于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题目,那就要让学生真正地写“我”所想的、所做的、所认为的[5]。取消标准答案,意味着一道题可能有多种答案,而多种答案可能都是正确的。这样,就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束缚,潜移默化地鼓励学生去思考多种答案,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求异思维。取消标准答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勇气和习惯,应该是素质教育吧[6]!

  (二)教师要更新观念,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质疑氛围

  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与教师、教材,甚至与常规思维相悖,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不轻易下否定结论,要善于包容学生,保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与思考,给他们一个思想的自由空间。只有在这样自由的空间中进行思考,学生真正的批判、创新能力与意识才可能得以生成与发展。试想,总不给学生机会去锻炼的环境,怎能培养出有新思想、富有创造力的人出来。因为他们的思维总被关闭在一个框架内,不能够得到自由的释放与伸展。儿童的身心、思维没有固定下来,正处于一个生长时期,正是可以养成的一个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进行了好的锻炼,那么他们的思维才有可能被打开与生成。能力的形成是在不断的锻炼中实现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锻炼,他们就不能很好地形成创新能力。儿童本身是有足够的思考与想象天分的,只是因为后来的环境与教育的不足而导致了他们这种能力的逐渐消退与萎缩。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自满的人往往固步自封,自以为是,喜欢抱着标准答案不放。教师若不善于学习,不屑于提高,自然就发现不了学生的创新点。即便看见了学生的创新,受本身专业水平的限制,也无法给出正确的评价和恰当的引导[7]。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唯有这样,当教师给出评价时,才可能不单纯地以标准答案为参照,而是要停下来多想一想:他的思路行不行得通呢?他的做法是不是同样也可以达到目的呢?教师思维的一次短暂停留,也许就能实现学生的一次小小探索,实现学生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锦锋.标准答案——语文教学的悲情“桎梏”[j].教学与管理,2010,(19).

  [2]李晓荷.从标准答案中突围[j].湖南教育(中),2011,(6):35.

  [3]丁兆亮.唯标准答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j].山东教育科研,2000,(3):57.

  [4]马光.谁扼杀了非标准答案[j].人力资源,2010,(11):94.

  [5]管秀娟,徐学军.也谈“标准答案”[j].山东教育科研,2002,(8):57.

  [6]张兴武.取消“标准答案”如何?[j].人才开发,1998,(12):33.

  [7]姚燕莺.“标准答案”之弊[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9):87.

【标准答案审思的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的论文05-21

关于全球伦理的哲学审思11-22

什么是毕业论文盲审?02-10

思修论文04-20

[思品论文]思品课开放01-20

[思品论文]思品课开放01-20

审交,审交孟郊,审交的意思,审交赏析 -诗词大全01-01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之隐喻与现代性审思论文06-28

思修用论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