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班幼儿的认识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论文

时间:2021-06-06 09:46:5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对小班幼儿的认识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论文

  摘 要:小班的幼儿是最难教最难管理的,他们都来自温暖宠爱的小家庭,突然一下来到陌生的大家庭,一个个素不相识的面孔,使他们惊慌、失措、恐惧,因此他们只能用哭闹来表示发泄,哭着找妈妈,找奶奶,有的甚至哭闹一天,两天,三天实在无法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浅谈对小班幼儿的认识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论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发表幼儿教育教学论文,关于幼儿园教育论文投稿

  小班的幼儿是最难教最难管理的,他们都来自温暖宠爱的小家庭,突然一下来到陌生的大家庭,一个个素不相识的面孔,使他们惊慌、失措、恐惧,因此他们只能用哭闹来表示发泄,哭着找妈妈,找奶奶,有的甚至哭闹一天,两天,三天……实在无法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了使小班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生活,能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 用“师爱”来融化幼小的心灵

  对刚入园的幼儿用母爱般的师爱来打消他们的顾虑。幼儿一入园,我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有四种表现:(1)爱上幼儿园不哭不闹的;(2)对幼儿园有好奇心的;(3)对陌生人恐惧的;(4)在家中被家长特别娇惯的。我把重点放在第四种上,每天把他们抱在身边,减少他们的哭声,并利用第一种幼儿做榜样,协助老师共同管理好他们。对有好奇心,恐惧的幼儿拿出各种玩具,跟他们一起拼图,做游戏,讲故事等活动,来打消他们对老师的生疏,恐惧。

  二、在游戏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也是他们心目中的头等大事。如何在游戏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是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有效途径。

  1.为小班幼儿创设良好宽松的游戏氛围。小班幼儿由于受自身年龄物征的制约,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更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应注意为幼儿提供游戏的空间和时间,为幼儿创设最佳的游戏环境,投放充裕的游戏材料,利用玩具柜、桌子、椅子等,将活动室分成若干区域,并在相应的区域墙壁上布置与其相吻合的墙饰内容,在这样的游戏环境里,幼儿的主体潜能自然会激发出来。当然,教师除了给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外,还要以自己充沛的精力、愉快的情绪来潜移默化地感染幼儿,将幼儿自身的潜能诱发出来,转化为机动乃至于现实的主体性活动,构建融洽和谐的师幼关系和丰富多彩的幼儿生活。

  2. 帮助幼儿合理分配角色和组合游戏伙伴。小班幼儿对扮演角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当什么角色,却不善于分配角色。因此,可以采取互相协商的方法帮助幼儿协调个体与群体关系,在一种民主的伙伴群体行为中养育其主体品格。例如在每一次角色游戏中,很多幼儿都乐意当自己喜欢的角色,往往弄得有些角色没人当,教师在这时可以让幼儿互相协商分配角色,协商后没有争论了,才开始游戏。当然有时幼儿的意愿与角色之间相距太远无法协商,这时教师酌情协调,启发幼儿制定轮换角色的规律,让每一位幼儿均有担任主要角色和自己喜欢的角色,同时对作出谦让行为的幼儿进行表扬,这样做有助于帮助幼儿逐步学会协商合作,学会克制自己,去理解和满足同伴的需要,同时也初步培养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 积极参与游戏并实行间接指导。教师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这是一种最有效,最自然的指导方法。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内容和规则,利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机智地引导游戏的过程和协调游戏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游戏顺利开展。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妈妈把姐姐做的小丸子拿去煮,做姐姐的小朋友大哭大闹,这时老师扮演的奶奶来了,请他们说在家里小孩子应该听谁的话,他们说:“应该听大人的话”。妈妈拿小丸子去煮,小孩子该不该吵闹?“奶奶”这么一说,做姐姐的小朋友马上止住了吵闹,并和做“妈妈”的小朋友重归于好。

  4.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活动。要重视和培育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游戏中,我们除了要为幼儿提供部分主要玩具外,还应提供大量可“以物代物”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比现成的玩具更能激发幼儿对实际生活的想象,有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根据小班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游戏的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半成品,诸如棒冰棍、洗衣粉桶、饮料瓶、白纸、包装盒等,孩子们利用这些半成品可以创造性的玩他们自己喜欢的游戏,这样既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也培养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保教结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小班的幼儿一半在3岁左右,它决定了我们教师在一天的生活中要做个眼勤、手勤、嘴亲的慈祥母亲。教师要有意识的指导和放手发动幼儿去实践。如拿点心,可把食物放在合适的位置,在充分考虑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自己去拿,幼儿自己动手,往往能有效的增进他们的食欲。老师包办少了,幼儿锻炼的机会就多了,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就越来越强。同时,有时老师佯装不懂是对幼儿提问和思考的一种鼓励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