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动画的表演形式探讨的论文

时间:2021-06-08 19:11:4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戏曲动画的表演形式探讨的论文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是中国传统动画发展的“黄金时间”。一部部具有浓郁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动画囊括了国际上许多的大奖,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传统动画无论是在内容、题材、表现方式上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如美术动画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皮影与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金色的海螺》以及木偶动画片《孔雀公主》《神笔》等。其中许多作品里的表演都借鉴了中国戏曲艺术的表演特点,这种戏曲化的表演特点也得到了世界的肯定。中国的戏曲艺术本身在国际舞台上有着非常高的美誉,许多国际友人都喜欢中国戏曲艺术的表演风格。当戏曲表演艺术通过动画这种新形式表现出来时,更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对当时的民族化探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鼓舞作用,同时,也创造出了国际上“中国学派”的表演艺术风格。③

戏曲动画的表演形式探讨的论文

  动画片《大闹天宫》是一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影片,堪称中国动画片的传世经典之作,是中国动画片民族化成熟的标志。它综合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精湛的表演技巧融入其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孙悟空形象,使中国传统动画艺术完全达到了一个高品质的审美境界。它成功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将电影的叙事体系与戏曲的表演体系相融合,同时也在于它使那些不具备戏曲程式语言修养的观众能够顺利地进行欣赏。这部影片能够受到国外观众和儿童的喜爱就是最好的证明。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动画逐渐走入低谷。大量的日美动画充斥着中国动画市场,不仅占据了中国的文化市场,而且也占据了当今中国观众的心理市场,并改写了中国青少年的历史记忆:中国传统动画在世界动画发展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前的中国动画大多是对国外动画的照抄照搬,几乎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丢掉了自身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品牌,中国动画至今仍徘徊在如何创作定位和内容表现的迷惘之中。然而,就在中国动画盲目跟风的同时,日本、韩国、美国动画却大量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灵感。日本疯狂抢注中国古典名著商标,光是《三国志》系列游戏就不下30款。美国不仅要将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杨家将》《西游记》等搬上好莱坞舞台,其取材于中国传统故事创作的动画片《花木兰》,也早已成为迪斯尼公司的新一代动画经典。目前,国内动画片可以说彻底“摆脱”了戏曲的影响,几乎离开了民族化道路,只剩下了并不高明的模仿。像1999年制作的影片《宝莲灯》,虽然仍是改编自中国民间传说,但在其表演特点上并没有采用程式化的戏曲表演特点,缺乏自身的艺术风格。这些都证明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只有坚持把中国传统民族艺术融入进动画产业里,中国的动画艺术才会重新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2007年4月,改编自晋剧的戏曲动画《凤台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的出现,再一次打开了中国传统动画之门,中国民族艺术再一次与动画艺术融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的“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也已启动,此次项目引起了国内外动画爱好者及戏曲艺术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形象和经典故事,将会以时尚动画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中国戏曲动画的起步,必定会给动画产业带来新的思路与创新,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提供有益的借鉴。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曾说过:“戏曲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它是能让世界记住我们的‘中国脸’。戏曲动画能够使二者和谐统一,为动画的本土化提供有效的借鉴形式。”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戏曲动画并不是将戏曲生搬硬套地用动画来表现,目前市场上的戏曲动画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典型的就是荧幕上只出现一个简单戏曲角色的造型,表演单调,只是头和手的机械化的摆动,再将戏曲演员的唱段生硬地套进去。这样的动画不但没有起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反而会错误地引导观看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审美能力,结果适得其反。“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虽然已经启动,但如何寻找适合动画表现形式的戏曲剧种和剧目,如何培养既懂戏曲艺术又懂动画制作的优秀人才,如何在保留戏曲韵味的基础上又有出色的创新表现,以及如何普及推广戏曲动画并在市场开拓中走出一条新路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④

  目前,戏曲动画将首批推出100集,涵盖54个剧种,其中32个剧种属于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京剧《真假李逵》、晋剧《凤台关》、昆剧《十五贯访鼠》、黄梅戏《女驸马》、豫剧《花木兰》、锣鼓杂戏《鸿门宴》等,也有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珍稀剧种:耍孩儿《猪八戒背媳妇》、碗碗腔《打老婆》等,这些戏都将以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呈现在荧幕上。虽然早期中国传统动画在世界动画史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现阶段新兴的中国戏曲动画发展显得并不成熟,特别是在对于不懂戏曲的动画制作人员来说,如何将传统戏曲的手、眼、身、法、步及戏曲的神韵用动画形式表现出来,还需要中国动画工作者们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但我们坚信,中国戏曲动画必然会成为中国动画的发展趋势之一,具有中国民族艺术特点的中国戏曲动画将会迎来中国动画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⑤

  回顾中国动画发展史,中国传统动画中的戏曲表演性,不但创造了中国传统动画在世界动画史上不可动摇的“中国学派”的表演风格,它还将继续成为新兴戏曲动画表演中的主要特点,继续开创具有中国民族艺术特点的动画作品。历史证明,这种戏曲化的表演特点并不是落后的、腐朽的、陈旧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是会创造出更现代、更时尚、更新锐的现代艺术,中国戏曲动画的重生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戏曲动画不仅是艺术形式的一次创新,也带来了传统戏曲和现代动漫的双赢。

【戏曲动画的表演形式探讨的论文】相关文章:

戏曲家戏曲表演理论论文12-22

戏曲动画对豫剧的传承与延展论文11-24

影视动画的影视性表演与动画性表演论文04-24

戏曲角色行当表演之我见论文04-24

舞台调度在戏曲表演中的地位论文11-26

戏曲表演方式与美学特点的关系论文12-17

戏曲表演初中作文04-09

对美学教育与舞台表演的探讨论文12-07

传统戏曲的审美特点的探讨论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