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暴利的暴力论文

时间:2021-06-22 19:41:1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追逐暴利的暴力论文

  摘要 “暴力美学”电影的最初产生,是有着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的。然而,最初的市场成功之后,文化产业的逐利性使得电影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跟风之作,这使得“暴力美学”电影演变成为一种典型的后工业时代的媚俗艺术,仅仅依靠一味的模仿重复,或者以先进的数字技术制造出来精美的画面来吸引观众,却难掩其思想内容的空洞。它必然走向衰败。文化产业必须注重创意,注重思想性,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追逐暴利的暴力论文

  关键词 “暴力美学” 文化产业 媚俗艺术 创意

  “暴力美学”一词出自上世纪90年代对著名导演吴宇森的《英雄本色》系列电影的影评之中。吴宇森也被称为“暴力美学之父”、“暴力美学大师”。“暴力美学”这个词汇一经产生马上引起了美学学术界、文艺理论学术界,甚至法学界的广泛质疑,暴力怎么能和提倡真、善、美的美学联系在一起?人们很难对这个概念产生认同感,进而更难对它有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但是这个词汇却在电影等领域呈现出越来越流行的趋势。后来北京电影学院的郝建教授在文章中将“暴力美学”定义为“主要指电影中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趣味。”“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或其他一些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美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他强调这是一种纯形式感,是一种电影创作技巧。

  郝建的这种界定避开了针对暴力的道德批判,而将其定义为一种类型电影(动作片、枪战片)的固有技巧。他的观点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认同。笔者认为郝建的这种界定有一定的片面性,正是因为他避开了道德评判,所以也就失去了挖掘“暴力美学”更深层次关于社会、关于生命、关于人性的美学价值的机会。但是,如果我们从文化产业化背景下来看电影中的“暴力美学”现象,郝建无疑是正确的。文化产业近几十年来,在全球迅速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而产业化背景下的文化企业(包括电影公司、出版社、游戏公司……)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部门不同,他们不是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的追求目标,而是以获得最大的商业利润作为最终的追求。那么文化商品和服务中的娱乐性无疑是最被看重的。电影中“暴力美学”使得暴力具有了形式主义的趣味,能够符合电影为观众塑造“奇观”的要求,所以观众愿意买票观看,因此,一时间“暴力美学”便成为全球最为火爆的电影噱头。

  一、“暴力美学”的全球盛宴

  如果我们来绘制一张“暴力美学”的版图,会发现其几乎覆盖全球。香港的吴宇森、杜琪峰,美国的昆丁·塔伦蒂诺,日本的北野武、深作欣二,这些导演都是以其风格化的暴力镜头成为世界闻名的“暴力美学大师”。其实,如果从动作片、枪战片、战争片这类类型片的焦度来看,涉“暴”的导演就太多了,远远不只这几位。斯皮尔伯格执导的《拯救大兵瑞恩》中开场登陆的那场戏,真实地近乎残忍地刻画了士兵中枪镜头,“砰”“砰”的子弹穿透胸膛的声音,飞溅的血花……其暴力程度丝毫不逊于后来一些广受诟病的网络游戏。而李安所导演的中国武侠功夫片《卧虎藏龙》中,在翠绿的竹林里,自衣翩翩的侠客之间的殊死搏斗,却纯净得一丝血腥味都闻不到。不同的导演用不同的镜头诠释着自己的“暴力美学”,或如彼得·杰克逊的史诗一般壮阔;或如徐克一样天马行空;或如张艺谋的美伦美奂。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大牌导演鲜有没有涉足动作片、枪战片、战争片等暴力题材的。就连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片也增加了类似题材的作品,在《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影片中,战争场面、打斗场面是其吸引观众的主要元素之一。

  而从明星的角度来说,好莱坞早期西部片硬汉——伊斯特·伍德,后来的动作片巨星史泰龙、史瓦辛格;香港的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他们都是靠着枪炮和拳头在全球“打”出一片票房来的。新一代演员,包括女演员,不能“打”将成为其事业发展的硬伤。如今,各种“暴力美学”电影作品占据了各大影院。首先是好莱坞不断推出的大片。美国的电影产量虽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但好莱坞电影却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0%以上。《杀死比尔》系列、《007》系列、《谍中谍》系列、《指环王》系列、《哈里·波特》系列、《蜘蛛侠》系列等电影席卷全球。其次,许多地区本土电影紧跟在好莱坞之后,也拍摄了大量的类似电影。例如我国电影市场上这几年的《英雄》、《无极》、《夜宴》等。其他地区如欧洲、韩国、日本等地情况大同小异。由此,可见“暴力美学”的盛极一时。

  这里罗列一些相关电影的票房数据表: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此类电影的票房相当成功。在好莱坞,这种依靠激烈的打斗和宏大的战争场面等暴力镜头来制造奇观的电影正是各大电影公司最愿意投资和获利最丰厚的电影品种。而在中国电影市场上,这类电影正是中国电影正式走向市场化的最有力的先头部队,它们创造的票房奇迹是以前的中国电影人难以想象的。近几年的全球电影市场便在一片刀光剑影和激烈爆炸声中迎来前所未有的兴盛。

  二、后工业时代的媚俗艺术

  “暴力美学”电影为何能够如此的盛行?从文艺理论角度来讲,归根结底,那是因为它是消费时代诞生的一种典型的媚俗艺术。这既和电影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有关,也同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相关。

  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大众文化。观众从来都是电影生产者的上帝。而票房收入是电影主要获得利润的地方,虽然现在电影的票房收入在电影的总收入中的比重有所降低。但是,票房仍是电影成功的关键所在。现代电影也越来越带上工业社会的特点,崇尚技术,追逐利润,现在的所谓的“电影工业”更是彰显了这一点。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许多著作中,尤其是在《后工业社会的到来》(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1973)一书中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后工业阶段。后工业社会不同于由前工业农村社会发展而来的传统工业社会。它涉及的是劳务生产而不是货物生产,它的大多数劳动力是从事白领工作而不是体力劳动的职业,这些工人中的许多人都是从事专业、管理或技术工作的雇员。原来的工人阶级正在消失,工业社会的许多阶级冲突也随之消失了。以地位和消费为基础的新的组合正在代替以工作和生产为基础的旧的组合。

  在后工业社会中,社会财富极大丰富,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且数目惊人的产品还在不断生产出来。同时传统的价值体系却在解体。随着上帝之死,人成为无神的个体,只能在自身内部寻找生存之意义和价值的参照。正是在这里,消费的意义体现出来:消费能提供感觉所需要的外部刺激,而持续不断的消费则能保证持续不断的感觉。这样,上帝死后无神的个体重新在自身外部找到了生存之意义和价值的参照——那就是消费。于是,消费成为无神时代新的神祗,成为“上帝”。这一“上帝”为所有无神论个人主义的大众所膜拜。而且消费使得社会产品得到消耗,让资本获得利润。社会开始鼓励消费。于是,大众消费时代来临了。在这一时代,人通过持续的消费保持着感觉的刺激,从而不断证明着自身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此时,最流行的艺术是媚俗艺术,媚俗艺术是一种可供大量消费的艺术。“媚俗艺术是一种替代性的经验和假造的感觉。媚俗艺术随风格而改变,但不离其宗。除了钱之外,媚俗艺术假装无所求于它们的消费者——甚至不要求他们的时间。”(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媚俗艺术意味着重复、老套,但是同时又和时尚联系紧密。它代表即时性原则的胜利……即时获得,即时见效,瞬时美,但是又很快过时。这使得它成为可消费的“艺术”的主要形式。历史的看,媚俗艺术的出现和发展壮大是另一种现代入艺术领域的结果,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技术与商业利润。媚俗艺术由工业革命而产生,最初是作为它的一个边缘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全面社会与心理的转型,“文化工业”逐步成长,以至于到了今天,在主要以服务为取向、强调富裕和消费的后工业社会中,媚俗艺术已成为现代文明生活的一个核心因素,已成了一种常规的,无可逃避的包围着我们的艺术。

  电影的大众化艺术的特性,意味着媚俗的必然。每年大量的电影在世界各地生产出来,竞争非常激烈。观众的口味越来越难以满足。为了迎合观众需要新鲜,需要刺激的要求,电影制作不能不做出变革和突破。现代都市中,人们普遍存在着较大的精神压力,他们的压力需要宣泄,他们渴望新奇,希望打破现实社会体制和平凡生活的禁锢。此时“暴力美学”电影应运而生,它以奇特的创意,时尚、风格化的暴力打破现实生活的僵局,获得观众的欢心。而且制作费用低廉,利润却惊人,当然成为制片商们喜欢投资的对象。

  “暴力美学”电影作为一种媚俗艺术,它的突出表现还在于它把艺术即视为游戏的观念带人电影中。“暴力美学”电影就是导演和观众的一场游戏。比如昆丁·塔伦蒂诺的电影,他的电影中汇集所有他所喜爱的元素:音乐、舞蹈、服装、暴力、动漫。他随意性的把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这电影只是他的一场游戏。他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天才,吸引全世界的注目。他的电影本身就是游戏性的,杀人是游戏,连情节都越来越像现在流行的电脑游戏。《杀死比尔》中,女主角就像电脑游戏过关一样的,一个接一个的杀死曾经伤害过她的人。他电影中的道德元素非常的少,他也不关心这个。他只关心这个镜头够不够刺激,够不够吸引人。电影对于他是很纯粹的艺术,社会功能被抛到一边。

  电影对于观众也是一种游戏。观众看电影时,明白电影是虚构出来的。电影中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所以他们的道德观念比较淡薄。他们花钱买电影票是为了娱乐,而不是受教育。他们需要的正是前面所说的媚俗文化的瞬间的快乐,瞬间的情感的宣泄和愉悦,却并不想得到更多的东西。“暴力美学”电影能释放出他们本身的欲望,能带给他们惊奇、刺激以及之后的放松,所以受到他们的拥戴,成为票房的赢家。

  “一旦媚俗艺术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有利可图,就只有市场能约束那些廉价的或不是那么廉价的模仿物的激增。”所以在消费时代里,“暴力美学”电影作为一种媚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在近年来迅速繁荣。

  三、创意的缺失

  繁荣之后,必然是衰败。这是以模仿和重复为主要特征,缺乏创意的媚俗艺术受文化市场调节的必然规律。

  虽然有一些极个别的“暴力美学”电影作品也获得了艺术上的杰出成就,例如《指环王3》和《卧虎藏龙》等作品获得了奥斯卡奖的青睐,正是他们的名利双收引来了大量模仿者的跟风。然而,媚俗艺术一味重复、老套的特性决定着大部分“暴力美学”电影缺乏对于人心灵的真正关照,它只能用一些奇观镜头带给观众瞬间的快感,而无法带给他们长久的安慰。以市场反应而言,我们可以从前面的票房数据中看出,虽然制作费用越来越高,观众的热情却越来越少。大量的作品包括好莱坞的大片《蜘蛛侠》续集以及我国的国产大片《英雄》、《无极》等就算依靠商业运作获得了票房成功,却无不是叫座不叫好,人们开始对之产生审美疲劳。电影市场开始对“暴力美学”的盛行进行反思。

  其实,这种纯粹追求利润,而不关心艺术性的大片策略,早就在美国受到质疑。正如吴宇森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报告中讲的那样。虽然近些年来好莱坞在商业运作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功,但其艺术质量与创意却逐年下降。美国学术界公开指出,“9·11”后娱乐业整体表现令人失望,作品简单而没深度,老套而无创意。“9·11”以后美国人特别盼望能有人文气息浓厚的本地影片抚慰他们的精神,美国电影制作者们也在寻求新的方向。《迷失东京》、《撞击》、《巴别塔》,《杯酒人生》和《老无所依》等优秀影片很好地表现了当代美国人的困惑、迷茫、压力及灾难所引发的自闭。焦虑僦郁以及仇恨、多疑等,而其对于人生、前途、命运的探索也深深的唤起美国观众的共鸣。而好莱坞“暴力美学”大片中千篇一律的宣扬美国精神的孤胆英雄在“9·11”之后,在美国人的自信受到严重打击,以及在世界经济危机环境下美国经济的不景气面前,显得越来越滑稽。但是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好莱坞的大片策略仍在进行中,,新片《阿凡达》花费巨资打造。而一向被看作富有创意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却在该片中体现出了他创意的枯竭。故事情节老套,仿佛《与狼共舞》的星战版;科幻创意老套,克隆人、化身等元素早就被其他影片用滥;场景也不新鲜,在宫奇峻的《天空之城》中我们早就见识过漂浮的山峰以及那些有着透明触须的神奇的自然生物。一次次的失望之后,类似影片终会受到观众的抛弃。

  中国电影市场也在反思,虽然刚品尝完了武侠大片的商业成功。当所有的一线导演都在玩“暴力美学”,当所有的演员都在“舞枪弄棒”的时候,其实这样的繁荣是很滑稽和不可靠的。再精美的画面也掩饰不了思想的空洞,观众并非是任人摆布和能让人一再愚弄的。黑色幽默电影《疯狂的石头》的出人意料的成功恰好说明了国人对“暴力美学”电影的厌倦。而《爱情呼叫转移》等都市喜剧电影的出现也表明了电影制作者积极地寻求更多的出路。可惜,这些片子成功后,又引来一阵跟风。

  四、结语

  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其他产业一样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成本领先和创意领先。而后者才是决胜的关键所在,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注意,获得优于对手的销售能力。“暴力”美学电影虽然曾经一度以全新的形象获得观众的青睐,但是近年对这类电影的过度生产,种种迹象表明了它即将被市场冷落。而且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产业,其特殊性首先表现在产品的精神性,是人类的精神构成了产品的基本内核。人们在消费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就或隐或显地受其影响。过多的宣扬暴力的电影带来了不少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上。笔者在课堂上曾经向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当问到,当你遇到不公平待遇,你是选择法律途径,还是暴力反击的时候,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暴力反击。电影里都是这样演的。“暴力”美学电影中的法律意识单薄,警察形象无能,正所谓“积毁销骨”,看多了这样的电影使得他们很自然地选择了这样的答案。

  现在中国电影市场好不容易迎来了低谷之后的繁荣,观众正在陆续重回电影院。我们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富有创意,更贴近时代精神的电影作品。在注重娱乐性,追求商业利润的同时,还能抚慰我们的心灵,获得更多的正面社会效应。

【追逐暴利的暴力论文】相关文章:

暴利的意思, 暴利的解释05-04

暴利05-05

医院暴力对医护的影响论文11-27

电影中的暴力元素论文12-24

追逐梦想议论文01-15

关于家庭暴力的若干思考论文01-20

暴力的意思, 暴力的解释05-04

网络暴力游戏与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相关性论文01-04

追逐原始文明的逆行精灵文学论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