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由“天使的腊肠”想到的

时间:2021-10-02 08:22:03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由“天使的腊肠”想到的

 5月份我在学校六年级四班上过几次实验课,进行了几次探索性的实验。其中一次的内容是“包裹”艺术。包裹的对象是人,分两节课完成。第一节课要求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将创作构思表达出来,画不出来的同学,就用文字来描述。第二节课将选上的优秀创作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由设计作品未选上的同学配合完成)。

  1.天使的腊肠——陈伟贤同学创作 两人配合;

由“天使的腊肠”想到的

  2.人鱼传说——张晓潞同学创作 一人配合;

  3.头部相连的双胞胎婴儿——刘佩平同学创作 两人配合;

  4.S——陈健婷同学创作 一人配合;

  5.人头马——吴睿同学创作 两人配合;

  6.母爱——江寒同学创作 两人配合;

  7.蝴蝶之梦——曹津同学创作 两人配合;

  8.原始的回顾——杨文妍同学创作 两人配合;

  9.来自虚幻世界的人类——刘佩平同学创作 三人配合;

  10.拜神——陈天夫同学创作 一人配合;

  11.爱情——邹嘉鹏同学创作 两人配合;

  12.敬礼——何中健同学创作 三人配合;

  13.渴望飞——熊云枫同学创作 三人配合;

  14.未来清洁工——吴卓然同学创作 三人配合;

  15.渴望自由——邱杰华同学创作 多人配合;

  16.纠缠——唐昱月同学创作 多人配合。

  走进学生的艺术作品,不知大家有没有和我同样的感受:新鲜、突然、奇异、兴奋。哪怕他们只是想出来了而做不出来,我认为目的也达到了。

  就拿“天使的腊肠”这个题目来说,“天使”和“腊肠”之间找不到任何逻辑关系,它们为什么会联系在一起?这是个值得回味的问题。我曾问过陈伟贤同学,是什么使他想到了这个题目?或是听过什么故事?他说是突然想到的。突然想到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灵感的最初闪现。因为是最初的,所以是鲜活的、敏感的,更是宝贵的。正如一篇艺术杂志中的一句话:偶然性意味着无序之美。我认为艺术课、艺术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保护这种灵感,激发这种灵感。使学生的作品多一些“无序”,少一些“章法”。

  灵感的激发是要借助于手段的。正如我上面提到的“天使的腊肠”及其它作品,它们都是因为这次“包裹”实验课得到的灵感。同学们从来没有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手段来完成一件艺术作品,这是他们经验以外的做法,所以收到了意外的效果。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新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创作思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如果按照我们过去的常规做法估计很难做到这一点。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体现在课本内容的设计上。我们的教学内容里绘画类诸如色彩画、想象画、记忆画、临摹画、写生画、日记画、创作画等等;设计类诸如标志设计、海报设计、邮票设计、火花设计等等;还包括那些以手工为主的版画、刻纸画、线的粘贴、套色剪纸等等都离不开“画”这个概念,可见手段之单一。

  第二,体现在教学上。一谈“画”就离不开构图、色彩、形式等等这些技能的训练。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比如学生在评价作品时的表现:我出示几张作品,问“它们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幅”?学生答:“这张好。它构图满,色彩也很明亮,形式也很新颖。”类似这样的回答太多了。他们好像总是没有用心去感受作品,也没有把生活中的体验带到画面中来。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习惯性思维模式对学生的危害。

  这种危害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主观想象的束缚。艺术是想象力的游戏,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灵感一旦被一种无形的头箍给箍住,艺术便失去了它自身的价值。

  第二,不愿接受新观念。当遭遇新鲜事物的时候,大多表现出来的是麻木、排斥甚至嘲讽。已不再像从前那样有种本能的好奇。

  第三,对人才的评价。前面提到的作品中“天使的腊肠”“人头马”“原始的回顾”“拜神”“爱情”“渴望自由”都是平时画得不好的学生创作的作品,而如果我们始终抱着“画得好不好”这样一种观念,又将损失多少人才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