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

时间:2021-10-01 13:15:27 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

提要:本文阐释了本上知识的概念、关键特征,以及在帮助本上社会实现内在发展方面不可替代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反思了现代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教育目的、课程、教学方法和师范教育模式,提出将重建本上社会作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培养热爱、理解和建设本上社会的人才,构建包含本上知识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认识论,扩展师范教育的知识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未以来,本土知识(indigenous knowledge)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陆续成立了许多国际性的有关学术组织,召开了一些国际性的会议,出版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文献,包括教育文献。20世纪末,本上知识已成为国际发展组织和一些国家在制定和实施各种发展规划、培训发展工作人员的一种重要知识基础,对于本土人民重新认识本土社会发展动力、深化教育改革等各项事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国内有关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为了引起国内教育界对本上知识教育价值的重视,本文将简要阐释本上知识的概念和特征,分析本上知识的发展价值,并从本上知识视角出发就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讨论。

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

  一、什么是本土知识

  什么是本土知识,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考克林(conklin,1980)将本土知识界定为民族科学(ethnoscience),即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生存、延续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内容与形式的知识体系,相对于近代以来形成的西方科学(western sciences)或欧洲科学(european sciences)。这一定义将本上知识与西方知识对应起来,对后来所有本土知识的定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布罗肯夏(brokensha,d.,1980)将本土知识定义为本土人民所共同分享的知识,强调本土知识是本上人民的"智力财富"。这实际上宣布了本土知识的政治属性,启发了人们后来从知识社会学角度来认识本上知识和"本土知识的反抗"。瓦伦(warren,d. m.)和迈克基男(mckiernan,g., 1999)则认为,"本土知识是地方性知识--一种某一文化或社会所独享的知识。本土知识与通过大学与研究机构所产生的国际知识体系相区别"。总结上述定义,本文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该定义试图概括本土知识的下列关键特征:第一,本土知识是一种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第二,本土知识是一种整体性知识(holistic knowledge);第三,本土知识是一种被压迫的知识(subjugated knowledge);第四,本土知识是一种授权的知识(empowering knowledge)。

  本土知识的地方性是指:在知识生产上,本土知识是由生活于一定文化时空中的本土人民根据自己所处的独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要求所生产的,处于不同文化时空中的本土人民往往生产不同的本土知识体系以满足各自不同的需要;在知识传播上,本土知识主要是在某一特定的文化时空中传播;在知识消费上,本土知识主要是由某一特定文化时空中的人民消费以建立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关系;在知识辩护上,本土知识只有在这种特定的文化时空中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可,一些特殊的证明方式也才能为人们所接受。

  本土知识的整体性是指: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以至于"局外人"很难分清哪儿是生活,哪儿是知识;本土认识方式是以整体思维为主的,倾向干将某一问题纳入到一个更大的问题领域中来认识。本土知识不同部分之间往往相互渗透,分享着一些共同的宇宙论、本体论和人性论假设。本土知识的保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