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大牌导演:超前与落后

时间:2021-10-01 11:09:00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大牌导演:超前与落后

中国电影的低迷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大多数电影导演只能凭着自己的能力各自为战,所以出现上面所说的场面也可以理解。然而我们仍旧能够看到几位坚持只拍电影的电影导演,没有什么悬念,大家掰着手指头都能够数出来:陈凯歌、张艺谋、姜文、冯小刚。更重要的是,这四位导演不光是只拍电影,他们拍的电影而且还有人看。有很多人愿意买票到电影院去看。

这样我们就又有了一个问题:他们的电影真正值得看吗?他们的电影仍然值得看吗?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从他们的电影开始的,一切的核心也都归于他们的电影。当然,还有其人。

陈凯歌拍出过新中国最好的电影,他应该一直那样拍下去,因为那才是他的电影。但是他太软弱,转了方向。最终他会走到哪里去呢?

陈凯歌出身世家,世家能完成的功用是良好的启蒙和实用的引介。世家子的从容之处就在于完全不用恐慌。恐慌带给人的是功利心,是不断的牺牲,是漫长的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恐慌淘汰掉了不够坚强的人,无论有没有才华。陈凯歌完全避免了这种异化,在成为一个导演的时候,他可以眯缝着一对散神儿的眼睛潜心在自己的思绪里,母题也随之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导演科班是另一个很重要的身份特征,这让陈凯歌可以从容地思考自己作为导演的价值所在,他相信自己出了校门就应该是成为艺术家的,自己要面对的是一份责任,而非一份工作。导演是干什么的呢,就是通过电影把自己一直想的事情告诉大家。他想的是什么呢,在电影导演还不像今天这么像个“事儿”的时候,他想的就是他的母题,或者是他的哲学。

世家和科班产生的精英的感觉是注定要爆发的,于是陈凯歌在电影里变得自闭,这是他最强烈的心理特征。陈凯歌早期的电影是我们在电影学术环境里习惯认知的那种形态,但其实就中国的条件来说,它非常的异类。直到现在,中国人也不是很认可没有生活甚至是没有生活表象的电影。但是占中国人口一小部分的知识分子一直对此津津乐道。真理、终极、文化遗传、人所以成其为人、中国人所以成其为中国人,这些一直是在小范围里探讨的话题。

所有这一切让《黄土地》一出现便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它也奠定了所谓“第五代”实验电影的基本美学走向。在这里,影像不是用来叙事的,整部电影甚至根本就没故事。影像直接传达着导演的思想观念,体现着精英们对历史和文化的沉痛反思。于是就有了那个著名的段子,陈凯歌给《黄土地》里扮演翠巧的演员说戏,说你肩上担的那不是水,你肩上担的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在《孩子王》里,一把砍刀放到桌子上的特写镜头,陈凯歌更是在导演分镜头本子上注了整整一页纸的内涵阐述……

从《黄土地》到《边走边唱》,宽松的制片厂环境让那时的陈凯歌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去拍电影,拍得纯粹、彻底。那也是中国电影最具活力的时候。之后,制片厂改制,拍电影的环境日益险恶,陈凯歌便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痛苦的蜕变。

说到底,陈凯歌是个知识分子,他并不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知识分子在获得自闭的满足的同时,也有着一些先天的弱点。陈凯歌软弱、优柔寡断、磨磨唧唧,既想保持住自己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与思想,又不愿意失去世俗世界的繁华喧闹。这是一个未能成为天才的艺术家最可悲的地方。作为强烈追求入世的知识分子,他太怕没人听他说话,没人赞扬他的优秀,找不到符合自己要求的位置。

这便有了《霸王别姬》。惟独这么一次,陈凯歌找到了符合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理念与主流电影之间的平衡。象征、隐喻的影像依旧存在,但是都附载在了悲欢离合的通俗故事上,而推动情节跌宕起伏发展的又是国家、民族和时代的大起大落。有心的观众可以从程蝶衣断指、段小楼脸谱,还有戏院后台化妆间里的镜像等设计中,读解出无数的理论和思想。不愿多费心思的人则可以对它们视而不见,简简单单地感动一回。陈凯歌把该说的全都说了,故事却因此更加好看、更加丰富。这是一个主流文艺大片的标本,凭着它拿到金棕榈奖确实名至实归。

前面说了,《霸王别姬》是陈凯歌在和体制、环境的对话中惟一找到感觉的一次。那之后,成功给他带来的自由又一次让他的精英自我膨胀起来。《风月》中的故事晦涩迷离,陈凯歌陶醉在如古墓中织锦一般华丽而糜烂的影像中。那之后,在《刺秦》的现场,袁和平闲得没事干,陈凯歌一个人和秦皇与刺客们争辩着家国的兴亡、人性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