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司马迁笔下的隐士形象

时间:2022-01-04 08:54:07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司马迁笔下的隐士形象

    宫震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摘要:在《史记》当中,司马迁描写了多位隐士,并且每一位隐士所“隐”的方式和归隐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但不论是哪一种情形,都体现出身为一个隐士所具备的共同特质,那就是洞察社会人生,甘于贫穷的生活,以“隐居”这种方式,始终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践行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司马迁对于这些品德高尚和坚守自己的信仰的隐士们,也表现出自己对他们的钦佩和赞美之情。

     关键词:隐士;隐居类型;作者态度

    在中国漫长而又悠久的历史当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批人,他们胸怀大志,品质高洁,满腹经纶……但由于受所处特定历史环境的影响,使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无法通过“入世”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且又不甘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从而选择了归隐。这样的一些人,今天我们统称其为“隐士”。其实对“隐士”这一概念作一确切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辞海》将其解释为“隐居不仕的人”;还有人解释为“隐士是与官僚相对而言的,它的含义是说,这个人本来有道德、有才干,原是个做官的材料,但是由于某种客观或主观的原因,他没有进入官场;或者是本来做官做得好好的,后来由于某种客观或主观的原因而离开官场,找个什么地方‘隐’起来了,这就叫‘隐士’。”但笔者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为隐士,当从他的思想倾向和言语行为等多方面来综合考察,而不能简单以其所居处的环境来区分!而所谓“隐居不仕的人”只是隐士的一种类型而已。

    一、隐士分类,纵观《史记》中所记载的隐士,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退让之隐这里所讲的“退让之隐”,主要是指为了避免继承皇位,而主动选择归隐的人,同时也包括那些本来做官却辞官归隐的人。因退让而归隐的人,在《史记》中有很多,相传在尧帝时期,就有“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的故事。(《史记?伯夷列传》)皇甫谧在《高士传》中说:“许由字武仲。闻尧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许由为了不接受尧的天下,所以归隐起来,那么为什么许由不接受尧的天下呢?在《庄子》一文中记载了关于许由对于“尧让天下于己”所说的一段话,从这段话当中,我们约略可以看出其中的原由,“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一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视不愿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由淡泊名利、甘于清净生活的高尚节操,而他的这一做法,也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无限景仰,同时也受到了中国历代文人的推崇。汉代诗人左思就曾经在咏史诗《皓天舒白日》当中,对许由这种退让天下的'行为和其高尚的品德表达了无限的向往,留下了“批褐出闾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的诗句。

    许由这种以逃隐相让天下的事迹,影响最为直接的恐怕就要算是后来的伯夷和叔齐了。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伯夷、叔齐本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二人都不想继承天下,彼此相让,最后一起归隐了。

    但同为退让之隐,许由和伯夷、叔齐之间之间还是有细小的差别,因为伯夷和叔齐后因反对武王伐纣,最后耻食周粟,饿死在了首阳山上,对比他们之间的退让归隐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与许由对个体生命自由的高度自觉追求不同的是,伯夷、叔齐的隐居,更多是对暴力统治的反抗。他们反对商纣王的残暴,也反对周武王的以暴制暴。”而还有些人的退让之隐,则是在他们通过“入世”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之后,却又感到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以及对黑暗官场的反感和对“伴君如伴虎”的恐惧。使他们认识到“黄金带里裹着忧患,紫罗裹着祸端。”于是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了急流勇退,遁迹山林。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在帮助勾践灭掉吴国之后,便“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勾践之所以能够灭掉吴国,功劳主要在于范蠡,而此时范蠡却选择了归隐,因为他知道勾践“可与同患,难于处安。”况且“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勾践世家》)的历史教训,也不得不让他三思而后行。而汉代的开国功臣张良同样也是先仕后隐的代表,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在汉朝建立之后,张良已经开始主动的远离政治,而汉高祖刘邦大肆诛杀功臣的行为,让张良不得不说出如下这一番话,“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而之后张良行为也就是以“乃学辟谷,道引轻身”终其一生。

    (二)待时之隐

    庄子在《庄子?缮性》中说:“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这句话中所讲的隐士,乃是待时而动的隐士,他们的出隐只是对于复杂社会的远距离观察,他们并不急于“入世”,他们要揣摩天下大势,要择主而从。如果未遇明主,没有得到可以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他们绝不会轻易“出山”,但如果当他们一旦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则会去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报明主的知遇之恩,这就是所谓的“待时之隐”。

    待时之隐在《史记》中,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姜尚,他一生贫困,郁郁不得志,但是其终遇周文王,并以自己的才干奠定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也使得自己的名声流芳千古。而侯生同样是此类隐士的代表,《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可见,侯生的大半生光景也是相当困窘的,七十岁还只是一位看管城门的小吏。但当他遇到魏公子之后,便甘为其死,在魏公子“窃符救赵”的过程当中,侯生无疑是功不可没的,并且最后侯生还以死来相谢魏公子无忌的知遇之恩。同样被魏公子所礼遇的朱亥曾说:“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秦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史记?魏公子列传》)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些待时而隐的隐士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以及他们所信奉的人生准则,那就是“士为知己者死”。

    (三)避世之隐

    此类隐士归隐的原因,则在于社会的黑暗,世道的混乱,他们宁可遁世隐居,从此不问世事,也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以免使自己的人格遭受屈辱。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当中就提到了因避乱世而隐居的人,如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以及楚狂接舆,他们四人完全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躬耕生活,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已经不报有任何希望。因而对孔子周游列国进而希望能够匡正天下的做法,他们的态度正如楚狂接舆所歌的那样:“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史记?孔子世家》)既然当今社会已经是道德衰退、政治黑暗,不如洁身自好,守住属于自己最后的一块文明地,而庄子就是这一类人当中的杰出代表,庄子面对楚威王许以的高官厚禄,坦然的说道:“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评论他们的归隐完全是一种由自己天性所支配的归隐,可算得上是彻彻底底的身心俱隐。

    (四)亦官亦隐

    东方朔是《史记》隐士中非常独特的人物,他是后世朝隐的始祖。他“避世金马们”,一生在朝为官,但却不在意政务,但求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博得汉武帝的欢心,而他的这种为官方式,也是一种“隐”,正如东方朔自己所说的那样,“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史记?滑稽列传》)二、司马迁对隐士的态度及原因司马迁在《史记》当中,提及了多为隐士,对他们的行为也充满了钦佩和赞美之情,他在《与挚峻书》中说:“迁闻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而在《史记》中所提到的隐士,多具有高尚的德行。如伯夷、叔齐相让天下,在《吴太伯世家》中

中国大学网 www.unjs.com

【浅析司马迁笔下的隐士形象】相关文章:

浅析毛姆笔下的女性人物08-05

论庄子笔下畸人形象07-10

司马迁:千秋太史公,笔下走龙蛇11-09

隐士,隐士孟郊,隐士的意思,隐士赏析 -诗词大全01-01

试论老舍笔下的日本人形象11-05

司马迁的审美观浅析09-05

《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读书笔记550字06-28

浅析吴敬梓笔下读书人的悲惨命运02-26

《平凡的世界》女性形象浅析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