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教学改革俱乐部制体育课论文

时间:2021-09-11 12:58:54 体育论文 我要投稿

体育课教学改革俱乐部制体育课论文

  【论文摘要】该文以终身健身思想为指导,提出用俱乐部制体育课取代高校体育课并就俱乐部制体育课的组织实施和效果进行了阐述。

体育课教学改革俱乐部制体育课论文

  【论文关键词】终身健身 高校 俱乐部

  一个国家能否振兴,关键在教育。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今后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中的竞争能否取胜,也关系到我们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同样学历的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并不仅仅取决于学习分数的高低,往往与他健康高效工作的年限成正比。人们常常为一些中青年科学家英年早逝而痛惜,更羡慕那些年逾古稀还充满创造活力的老科学家,他们共同的经验就是在学生时代要重视体育,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技术,培养坚持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学应当以为国家培养终生健康的合格人才为目标。

  1.高校体育教学要为终生健身打下基础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努力培养学生身心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我身体重要性的认识,使之具有终生锻炼身体的欲望,不仅在学生时代,而且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独立自主地从事身体锻炼,以保持体育教学效益的连续性。为此,高校体育教学要以增强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将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终生健身的体育观,培养终生锻炼身体的兴趣、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寓德、智、体、美诸育于体育教学之中,充分发挥体育的各种教育功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协调发展,身心和谐统一,成为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学校体育也毫不例外寻找自身发展的出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由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旧格局向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生体育爱好为中心的思想转变,这已为大家所公认。然而,在课程、教材内容及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上,仍没有突破传统的模式。内容上主要还是竞技运动项目的排列组合,偏重于竞技技术的传授。教学的组织形式处于陈旧、呆板、封闭的状态,学生很少有选择的余地,是被动的。教学的方法仍是“注入式”、“填鸭式”,由老师“包打天下”,过于强调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体育本体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及个性发展,从而抑制和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造成了“身顺心违”,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它具有与社会生活衔接的特点,在一定意义上,成人体质健康程度和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与技能,取决于青少年时期的体质状况和接受体育教育的程度如何。所以高校的体育教学必须更新观念,开拓思想,在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都应有所改革和创新。为此,我们在学校领导及教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对在校三年级本科生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进行了尝试。

  2.俱乐部制体育课的主要实施方法

  俱乐部制体育课是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体育教学。即在同一堂课中开设各种体育项目,每一个项目为一个俱乐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与兴趣爱好,自由选项上课,每周都允许更换项目(本次课内不能换项),不受班级、教学内容、进度的限制。同时它又是必修课,是高校教学计划的基本课程之一。因此,要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与以前的专项班相比,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2.1选课自由,择师自主。

  俱乐部制体育课克服了专项班以体能和技术水平分班,忽略学生的主观意愿和一次选项定局的弊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项机会,学习一至二项真正喜欢和适宜自己的运动技能和自我锻炼方法,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我们将开设的各项目的教学内容、进度、考核标准打印成册,在开学的第一周即发给学生,课上各教师先将本专项情况作简介,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及它的难易程度,便于每人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爱好,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排好自己的小课程表,掌握最佳的转项时机。

  为了便于学生周转,我们设计了一本多功能的考勤卡。学生选课,无需任何手续,在课上将卡交给任课教师,由教师在卡上盖章进行考勤登记,并根据学生在课中的表现,分A、B、C、D四级进行评定。除此,在卡上还有体育达标、学生对俱乐部制体育课的要求和建议、下次课选择的项目、各项目的考试成绩等栏目。这样做,沟通了师生间的联系,每个教师一拿到考勤卡,就了解了该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学习态度,还能预测下次课学生的专项分流及要求建议,以采取相应的组织教法。下课时仍将考勤卡发还每个学生,以利下堂课的自由选项。放而不乱,管而不死,尽管俱乐部制体育课使学生随时处于流动状态,但教学秩序合理。

  2.2寓教于趣,相得益彰。

  要使体育课具有吸引力,关键是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俱乐部制体育课着重选择教师专项业务水平高的,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今后能自我进行锻炼的,能过渡到成年期的,对终生增强体质有实用性易于开展的`项目。如:健身气功、武术中的长拳、太极拳、健身操、体育舞蹈、羽毛球、排球、足球等运动。在教材的结构上重视体育理论教育,突出对学生终生受用的体育科学知识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和亲身感受到体育的好处与乐趣时,才能产生兴趣,执著追求。教材内容安排,做到系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便于项目的周转。

  教学方法上,俱乐部制体育课更注重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所长,启发和诱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进行学习和锻炼,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上篮球课时,教会学生如何组织比赛,让他们担任裁判,发现有错判、漏判时,教师及时指出,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使其不但会打球,还要会看球、判球;健美操课要求学生根据编操的要点,自己动手创遍一至二套的简易套路,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还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使电化教学和操场上的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那些一闪即逝的体育运动技术,通过镜头画面或重复放映,变得容易捕捉,加深了对正确动作的理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环境上,教师启发诱导,俱乐部课为桥梁,通过体育运动的交往使学生广泛接触,取长补短,和谐了人际关系,培养了社交能力。

  我们在中医、针灸、推拿、中药四个系三年级140名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将有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发现俱乐部制体育课无论是在教材的掌握程度上,还是情感体验和教学氛围上,都略优于专项班。   2.3教学形式有分有合,课内外一体化。

  分: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项来挂牌上课,自行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来完成俱乐部课的教学任务。鼓励教师不断吸收新技术、新知识,来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和兴趣。

  合:专题的理论讲座和体锻达标由年级组统一安排,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锻炼身体的原理和知识,根据自身需要及特点灵活选择锻炼方法。我们统一规定每学期的第三、六、九、十二周的后半节课为年级体锻的统一测定时间,维护考试的公正性、严肃性,对教师来讲,也是一次教学质量的检验。学生通过定期的达标测试,检验运动效果,看到了进步,增强了自信心,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

  要提高锻炼的效益,保持兴趣的稳定,单靠每周一次的课程是不够的。课内外一体化,才能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依赖型”向“自主型”过渡。我们协助学生会成立了六个体育协会,由学生自己管理,组成协会班子,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加各个协会的活动。教师担任技术顾问,教研室在场地和器材上提供方便,使学生在课堂中引发的兴趣能在课外继续得到延伸和发挥。同时,也为学生有组织地按兴趣爱好参加体育锻炼开辟了新的途径,把教学的被动性逐步转化为学生自觉锻炼的主动性。从而实现了学生在校期间体育锻炼不间断,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机地衔接起来。

  2.4改革考核方法。

  突破了原来教什么考什么,学生没有选择余地的做法,专项技术的考试与学习的内容既挂钩,也可不挂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擅长选择任一专项技术的考核。具体操作中,我们采取了“三结合、二内容、二标准”。

  三结合:体育达标的年级统测,专项技术由专项老师自测和每堂体育课,学生态度的随时评定,三个方面结合评分,分别占50%、40%、10%。

  二内容:专项技术、技能的考核,采用A、B卷进行。A卷为俱乐部制体育课中新授的内容,B卷为以前已掌握的内容或自己擅长的项目。学生可以自由选择A、B卷进行考核。

  二标准:A卷是新教材,学习时间短,难度相对大些,因此评分的标准就低些,这样可以鼓励一些学生不断接受新的运动技术,培养广泛的兴趣,以利全面发展;B卷是老教材,内容是过去学过的或自己擅长的,难度相对低,因此评分的标准就高些,以此来鼓励一些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技能经常锻炼,持之以恒,形成专长。两个标准防止了考核的“一刀切”,使学生处于一种比较宽松的考试气氛中,灵活变通,保证了质量,又减少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3.结语

  俱乐部制体育课的模式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它的宗旨是为学生终生进行身体锻炼做好智能储备和提高身心素质。启发自觉锻炼,升华健身意识,提高体育素养,掌握终身锻炼的手段,产生参与身体锻炼的欲望和追求,最终形成运动习惯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朱丰诚.关于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思考.体育学刊,1995,(创刊号):37

【体育课教学改革俱乐部制体育课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体育课俱乐部制的利弊分析10-10

浅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2-04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探析论文12-03

高校体育俱乐部制研究论文05-14

因地制宜上好村小体育课论文04-29

中职学校体育课的创新体育课教学论文04-28

把体育课堂还给学生论文04-30

体育课程学习的评价的论文04-26

开好体育课势在必行论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