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微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1-10-05 12:46:18 体育论文 我要投稿

高校体育微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在简要概述微课程来源及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微课程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并以篮球项目为例,探讨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高校体育微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关键词:微课程;高校体育教学;篮球项目;应用

  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体育课程的构建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及培养目标的达成有着直接影响。通过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体育课程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微课程对推动创新型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微课程最早是由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所提出,采用构建主义方法,将移动或在线学习作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内容,其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开发、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在我国,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与标准,其教学载体主要为教学视频,涵盖了知识点涉及教与学的全过程。并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融合程度的加深,微课程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而研究其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具体应用,符合新形势的发展趋势。

  1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1.1体育课程教学观念较为滞后,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仍以体育项目运动技能教学作为主要任务,在实际教学中过于强调对大学生体能的锻炼,将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并不断较大运动锻炼的强度,致使学生对体育运行项目产生一定的负担。同时,许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依旧使用传统单一的讲述、灌输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体育项目教学质量不高,并最终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问题,不仅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及高校体育科研部门深化推行体育改革,还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发展特征,积极引进多媒体技术,并建立体育教学激励机制及现代化教师培训体系,以促进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1.2大学生在体育教学实践及运动项目中的参与度较低

  当前,国内许多高校领导及相关部门主任都还未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高校教学资源分配上,体育科研及基础教学设施投入所占比重较少,一些高校甚至在大三或大四时,直接取消体育课程。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课堂教学中练习的机会较少,也很少组织参与体育课程教学外的各项体育运动,体育教师对学生课外体育运动的指导也较为缺乏。虽然在部分高校内,为鼓励学生进行体能锻炼,会定期举办校园运动会,会组织策划足球、篮球、排球等多种类型的体育比赛,并设置丰厚的奖品,但这些比赛的参与对象是以各院系为单位的形式进行,而每个院校的学生众多,为了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往往都会直接委派体能较好、体育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其他大部分普通学生仍旧没能参与到这类具有群体性特征的校园体育活动中去。

  1.3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繁杂,涉及运动项目较多

  高校的体育教学还存在教学内容松散、混杂的问题。具体而言,是指大部分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将其划分为体育必修课与体育项目选修课两种形式,但体育必修课课程内容较为繁杂,基本为延续基础义务教育中体育教学的特点。同时,大部分高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上,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育技能及能力的培养较不全面。此外,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项目较多,教师为确保在限定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通常会在完成一些项目的技能示范及基本教学后,并会马上开始下一个运动项目的教学,留给学生的练习时间极少,使得学生在教学中经常出现疲于应付的状况,并最终使得学生在长期的体育课程学习中,对各类体育运动项目都略有知晓,但却没有自身较为感兴趣的项目,也没有一项较为精通的运动技能,甚至连最为简单、基本的体育运动锻炼方法都没能完成掌握。

  2微课程的特征

  在当前计算机网络通讯应用普及的背景下,新的媒介环境逐步形成,“微时代”也随之到来,而作为“微时代”中教育的主要表现,微课程的产生与应用完全符合快节奏社会发展需求。长期以来,教学资源的整理与录制,包含的内容都极为全面且冗长,使得学生在汲取其中知识时,难以准确找到其重点所在,并在大量知识学习中滋生厌倦心理。而微课程的产生与应用,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比于传统教学资源,存在较大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微课程相比于传统课程而言,内容较为单一,为体育教师所精选,容量相较传统课堂教学要少一些,但针对性较强;2)微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为视频教学,并且教学时间不长,以教学视频而言,时间基本为10min左右;3)微课程内容相对较简单易懂,学生在学习中能更充分的理解教学知识点。并且,在微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教学价值以及教学信息均能体现出来;4)微课程作为一项基本单元,存在完整性与独立性,不可进行再分割;5)微课程拥有其既定的教学模式,即可传播的媒介格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

  3微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1课程教学时间较短,利于学生反复学习技术要点

  在微课程教学中,教学视频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将微课程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体育教师结合高校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及不同院系学生之间存在的群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录制一些较为精短的教学视频,视频教学的时间通常都不会超过10min,并且随着当前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各项功能的一体化,对教师视频录制操作水平的要求也不断降低,教师只需通过简单的几步操作,便可顺利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教师通过视频录制,可针对学生在体育运行项目练习中反馈的问题及教学难点,全方位地向学生展示一些关键动作,并让学生通过反复播放,逐渐熟悉其技术动作、掌握要领。同时,低于10min的微课程视频为学生的实时播放提供了较大便利,学生可在课余休息时间观看到完整的教学内容。针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较少的现状,学生难以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掌握课堂教学内容,通过采用微课程视频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3.2有助于明确体育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在微课程教学中,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课堂教学中涉及的一些难点疑点,通过微课程,能有效增强体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为学生练习中遇到的难点,提供合理的解决途径。同时,利用微课程不仅可为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做好前期导入工作,便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还可针对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充实体育教学知识,突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题,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全面。高校体育教师在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可根据教学要求及高校学生发展需求,来进行微课程知识结构的组合,让教学层次顺序变得更为合理,将教学目标更好地融入在体育教学中去。此外,微课程教学充分运用了视频、声效、图形等多种方式,让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有效避免了以往体育教学中极易出现的沉闷、枯燥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多感官体验,让学生形成对体育教学知识更深刻的印象。

  3.3提高学生兴趣,激发积极性和自觉性

  高校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个性宣扬、寻求新突破的阶段,敢于尝试新的事物。而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微平台便捷、多元化的互动交流方式,更好地调动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微课程教学中,教学的主要载体为教学视频,教师围绕教学视频片段,进行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设计及教学课件的制作,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学测试、教学点评、教学反思,师生互动交流,构成一个结构紧凑、内容充实、类型丰富的体育教学主题单元资源包,为高校学生营造出具有加强感官体验的情景化体育项目教学资源环境。此外,通过微课程还可借助网络平台,合理设置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增进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帮助师生之间更好地进行学习交流,让学生没有负担地向教师提出自身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而体育教师则可通过互动,及时了解与掌握学生的体育项目练习状况,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进而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与学之间良性循环模式的形成。因此,微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存在较高的实用价值。

  4高校体育教学中微课程的设计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前提是进行微课程设计,而对微课程的设计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特征及高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并结合高校教育资源及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划分不同的课程类型。如,篮球项目的微课程设计,需考虑到其项目内容涉及到投篮、运球急停跳投、传接球、跑位等,有针对性地制作教学视频,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同时,还需注意课程分支间知识点的有限衔接,明确其教学路径,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入学习,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不同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微课程的设计人员在课程设计中,还要善于将体育教学、体育精神及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熟练运用多种镜头语言将其充分呈现出来。高校体育微课程的设计制作涉及环节较多,设计过程较为复杂,为确保其微课程制作的高水平,必须综合考虑到资源开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习评价等多方面因素。为此,本文以篮球项目为例,详细探讨了其微课程的`设计:1)教学目标。高校篮球教学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与掌握篮球的基本动作概念及进间传球的技术特点;其次,传授学生基本的进攻步伐及诀窍;最后,让学生学会并熟练其行进间传接球动作。2)教学策略。篮球教学可在传球、接球等概念教学中合理引入NBA短片,并以简述的方式讲解最主要的接球动作及技巧,对NBA短片展现出的各个接球动作、位置、步伐以及时机等一一进行分解,同时设置一些练习环节,让学生能更好地巩固知识。增加单元测试环节,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建立讨论区,便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加强课外篮球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性质的篮球比赛。3)学习评价。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学习结果评价习题,并添加学生互评、自评环节,丰富教学评价过程及途径。同时,掌握学生的实时学习动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4)师生交互。通过利用社交软件,如QQ、微信等,建立学习同步交流平台,也可利用邮箱、论坛等实现异步在线讨论。教师在充分掌握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及时指导。5)资源开发。体育教师可结合教学需求,参与到微课程视频的编辑中去,深入挖掘更多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可灵活运用现有的公开课视频。

  5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5.1明确微课程教学目标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专业课程教学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有着较大作用,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之一。微课程在篮球项目教学中的应用,首先需要明确其教学目标,将教学的重点集中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篮球运动基本功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同时,还可根据高校实际教学状况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将娱乐性比赛作为篮球教学的主线,以营造更为活跃、积极的教学环境。

  5.2丰富微课程教学资源,便于学生练习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对篮球项目的学习兴趣,在篮球项目微课程应用中,还需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以确保微课程应用教学的质量。其中,教师可将极具代表性的NBA篮球赛精彩片段作为教学资源,并配备相应的解说,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时,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同时,在微课程中,教师可利用相关软件向学生展示球星投球、扣球的慢动作,通过辅助讲解,为学生提供更详细、直观的学习资料,便于学生的自学及练习参考。利用NBA比赛视频进行教学,能有效避免普通视频教学可能造成的枯燥感,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而更好地提升篮球课程教学质量。此外,视频教学对所有学习者一视同仁,弥补了传统教学存在的教学偏差缺陷,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

  5.3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习开放性

  在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只局限于课堂内,学生如果在课外练习中产生了一些疑惑,也难以在第一时间寻求教师的指点。而通过微课程学习,打破了以往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并通过网络将自身存在的问题公布开来,不仅教师能解答问题,一些篮球专业领域的人士也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学生还可到各名校的课程网站进行学习,并实现与不同高校篮球专业课程教师的视频对话,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习的开放性与自由性。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措施,鼓励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注重教学讲解的方式,尽可能通过简单易懂、轻松愉悦的讲解与对话,营造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以更轻松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体育项目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更深层的体育爱好及体育晋升,最终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5.4多元化微课程学习评价方式

  微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还涉及到学习评价。传统的篮球教学评价,将重点放在对学生篮球技术的考核上,忽视了对学生篮球学习过程的考核以及学生原本的个体差异,教学评价内容与方式极为单一,难以反映出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而微课程的应用,让篮球课程的评价方式也随之发生变革。学习评价考核内容不仅包含学生的课堂表现、技术掌握程度,还包括学生线下对微课程教学知识的掌握状况,主要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实时评价,在学生学习的每一阶段,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都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适当调整,能充分展现出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篮球学习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反思及自我调节。而体育教师也可通过学生的微课程学习记录,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6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促使体育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程资源应用及电子备课中去,具备较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能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但同时,体育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也存在较高的挑战性,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赢得学生的敬重,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发挥出微课程教学的最大功效,并让学生在体育项目中得到自我锻炼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李娟.高校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广分析[J].电子测试,2014(20).

  [2]陈欣,管月泉.微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7).

  [3]杨光照.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5(19).

  [4]赵秋云.对向微课程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及意义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

  [5]班长青.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学评价多元化模式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11).

  [6]刘莹,田文欣.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微课程设计初探[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

【高校体育微课程教学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体育游戏与高校体育教学研究论文05-16

高校体育游戏教学研究论文05-14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1-22

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研究论文12-01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学研究论文04-23

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研究论文04-12

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实践思路的论文05-19

浅析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构建论文02-21

高校公共体育瑜伽课程研究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