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1-09-05 08:39:41 音乐论文 我要投稿

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音乐鉴赏课是普通高校艺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增强学生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然而高校音乐鉴赏课存在授课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不系统等问题,需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结合问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进行创新与改革,逐步完善高校音乐鉴赏课。

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关键词:审美教育;音乐鉴赏;教学

  高校教育的任务是以大学生为核心,培养综合性、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在综合类高校中,音乐鉴赏课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得到大部分学生的喜爱。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要选修音乐鉴赏课,全面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人文素质。此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对促进高校审美教育的意义特别重大。

  一、审美教育的核心

  审美教育是蔡元培先生最早提出的“美育”,它是心灵教育和情操教育,既可以有效增强人的审美素养,也能够在不知不觉间影响人的胸襟、气质、趣味、情感。我国关于美育的诸多文件中均指出:美育和体育、智育、德育相互支持、共同发展。蔡元培先生指出,美育的实施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而音乐鉴赏课学校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国家长期教育发展及改革要求,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在高校审美教育中,促进学生树立良好审美观、提升思想情操、增强民族情感、培养创新意识与想象力,获得宽阔的胸怀与眼光,造就出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普通高校的审美教育遵守面向全体、育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与美育特点,在促进审美教育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推动多科学有机融合,科学利用美育资源,达到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知情意一齐发展,人格崇高的高素质人才。

  二、普通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程的意义

  科学证明,人的左脑与逻辑分析、抽象思维、语言能力有重要关联,右脑与形象思维、知觉相关联,具有雕刻、音乐、绘画能力。而开发右脑能够有效的带动左脑发展。因此鉴赏音乐可以提高人的智力水平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安宁、恬静的音乐能够缓解压力,使人获得愉悦感受;深远而淡雅的音乐能教化人心,让人的境界得以提高;清幽柔和的音乐能净化心灵,让人格更加完善。音乐提高人的意志力、让人的思维更加敏捷,对人的德行、性情、情操有良性作用。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成长经历各异,他们在欣赏音乐时的联想与感受各不相同。因此欣赏音乐能开发学生想像力,因此音乐鉴赏课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在推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展出重要作用。

  三、普通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程的现状

  (一)大学生音乐知识薄弱

  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艺术类课程在初高中就很少出现在课堂,以至于现在一些大学生基础音乐知识知之甚少,对音乐发展史的认识较薄弱。据相关数据显示,只有10%的高校学生在高中时期接受过正规音乐课程,大部分高校学生欣赏音乐时不识谱、无音高概念,教师只能借助于简单的音乐旋律进行教学,此教学模式使教师面临着较多的障碍与困难,而学生之间也无法进行互动与评价。

  (二)教学授课形式单一

  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通常选择中外名曲,没有根据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年龄特点对作品蕴含的人文思想和审美内涵进行分析与拓展,课程内容较单调。很多高校教师选择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相结合的措施,将音乐作品介绍给学生,重听、重看而轻讲解,学生难以参与其中,不能深刻的认识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人文精神和时代意识,难以引发学生的互动与思考,难以有效增强学生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

  现阶段,我国出版使用的音乐鉴赏课程教材数量较多,编写重点却各不相同,任课教师自己选择教材,部分学校教材没有经过审核而由教师编印,教材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如部分教材专业性较强、理论知识过多,学生难以消化和理解;部分教材随意性较大,相关介绍较少,难以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一些教学主管单位没有制定规范、统一的教材,教材重视欧洲音乐,忽视我国传统音乐,不利于学生认识我国音乐文化、提高民族意识与审美情趣。

  (四)普通高校艺术课教学师生比严重失衡

  音乐鉴赏课程在高校并未得到重视,一些高校音乐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存在着学历低、业务水平差的情况,甚至有的高校将拥有音乐知识与音乐特长的其他部门人员组织起来担任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师,其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较差,难以进行系统性教学。另外,师生人数比例严重失衡,在教学时只能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艺术课教师在学习深造、相关待遇、特别是职称评聘方面与其他老师有一定差异,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就影响了教师教学的动力和创造力。

  四、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策略

  (一)以“审美”为基础制定课程教学内容

  普通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的作用是借助聆听、理解、感受、评判音乐,增强学生审美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借助音乐欣赏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想象与创新思维。高校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兼顾中外优秀音乐,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渗透音乐知识,如:乐理、调式调性等,还可适当增加艺术体验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教师要在欣赏作品前对照实例传授音乐乐理知识。适当减少音乐曲目,对重点作品进行反复聆听和细致分析。将音乐与科学、文化相结合,根据高校学生特点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二)创新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

  第一,预发式方法。高校教师在授课前,要介绍音乐作品、作曲家信息及作品时代背景,让学生在了解基本知识后聆听作品,根据自己的感受提出问题,进而更好地体会作品的艺术与文化内涵。第二,实践与理论兼顾的`教学方式。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可以有效的升华理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堂上教师既要对音乐表现方式、基本特征、曲式结构、旋律和声等理论进行讲解,也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体会与感受。审美能力也是“进行审美观察和审美反映的能力”,只有当观察主题的愿望与观察客体的形象达成一致,当能最终形成审美体验。

  (三)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教材的选用和开发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普通高校要重视审美教育教材建设,推荐学生喜闻乐见、特点鲜明、高雅的艺术教育教材。要满足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生理及心理特征,建议增加审美品味较高的音乐作品。要根据高校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在编写教材时彰显出开放性、系统性、针对性原则,在内容组织方面要彰显出文化性、思想性、时代化原则。以上述要求为前提,编写出的教材一定要由国家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音乐专家严格、全面的审查后,才可以应用在高校音乐鉴赏课教学上。

  (四)加强高校艺术课师资队伍的建设

  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者,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着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成为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关键。高校要从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结构,老、中、青搭配等方面考虑来引进人才;要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让更多年轻的优秀教师担当起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重任;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要建立公平合理、符合教育教学实际的职称评聘机制,既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要提高其科研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具有崇高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五、结语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高校音乐鉴赏课程在培养复合性人才方面体现出其他学科难以取代的价值及作用,全面彰显出音乐的审美规律与特征。高校应针对音乐鉴赏课中出现的问题,以“审美”为基础制定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开发与选择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音乐鉴赏课程在新时期高校人才教育系统中体现出积极影响,在人才培养战略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振军.我国普通高校音乐鉴赏教材的发展及现状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2]边吴丽.高校音乐鉴赏教学现状与展望[J].黄河之声,2013,(02).

  [3]琚军红.对音乐鉴赏教育维度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4,(07).

  [4]朱英萍.以审美为核心的大学音乐鉴赏教材实践研究[J].音乐创作,2014,(11).

  [5]李夜雪.普通高校公共音乐鉴赏类课程教学之审美解释[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04).

【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1-22

普通高校音乐活动课程类型初探论文09-07

大学音乐鉴赏课程中思辨性的体现的论文09-10

音乐艺术鉴赏的论文10-04

高校体育微课程教学研究论文10-06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法研究论文09-24

小学音乐高效教学研究论文09-21

小学音乐快乐教学研究的论文09-21

乡村小学音乐教学研究论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