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习中歌唱的重要性探讨论文

时间:2021-08-31 16:29:09 音乐论文 我要投稿

音乐学习中歌唱的重要性探讨论文

  音乐是表演艺术,人们通过欣赏音乐表演获得审美感受,同时亦通过参与音乐表演满足自己的音乐表现需要,因此,表现在音乐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实现歌唱表现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呢?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热情。因此,音乐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所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笔者想谈谈歌唱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音乐学习中歌唱的重要性探讨论文

  一、在歌唱学习中建立情感价值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唱的情感表现是最关键的切入点,歌唱学习不仅仅体现为学习兴趣、学习爱好和学习热情,更体现为情感本身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丰富;用歌唱的情感来吸引学生会不会让他们走进歌曲赋予的意境呢?比如歌曲《歌唱祖国》,学生每当听到时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旋律接唱,这正是强烈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从心中唱出炙热的音乐,雄壮有力的旋律让他们唱出了激情、唱出了信心、唱出了希望。学生通过情感的共鸣歌唱出好听的歌曲,用自己的感悟体会音乐的魅力。在表现学习追求、学习责任的同时,更表现出对生活的乐观、进取、向上的态度。比如日常生活排练中,参加合唱或者管乐训练的学生,通常对音乐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的欲望与兴趣促使他们每天都愿意坚持练习演奏,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对他们的人生来说是无与伦比的美妙。在价值观方面,既反映在个人价值方面,同时更反映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自然价值的统一。这三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要素现已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的'教学内容会带给学生极大的快乐,音乐教学内容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才能够唤起学生内心的美感和兴趣。一首好的歌曲应能贴近学生生活,表达学生的心声,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处温馨的心曲,或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使心灵萌发共鸣的种子,从而产生兴趣与爱好。同时,好的歌曲还应具备动听、耐唱的特点,具有优美的曲调,才能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听不厌、百唱不烦。曲调和音韵的美吸引着学生,使学生美在其中、乐在其中。运用不同的美,激发与保持学习兴趣。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与知识传授相结合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歌唱学习主要包括: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五大方面。例如:儿童自然发展法,此法在新授知识点中包含六个步骤:听—— — 唱—— — 获知—— — 书写—— — 读谱—— — 创造。初听中体

  验音乐,体验的是情绪与乐曲的感觉。听唱中视唱模仿,教师富有激情的传授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唱会的基础上再唱好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也是升华的过程。以游戏形式或者合作形式出现的读谱、识谱、写谱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相互配合,不断增强集体意识,把以音乐为主线的艺术实践活动综合起来形成创造的过程,更好地运用、理解音乐的意义,体会音乐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和独特价值。

  过程与方法对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潜在影响,让目标循序渐进地蕴含在学习过程中,过程即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会唱歌不如唱好歌,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音乐的能力。

  二、在歌唱学习中贯穿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音乐基础教育不仅仅体现为乐理知识学习,还包括音乐基本要素和常见结构,尤其是涵盖了音乐创作风格流派和演唱、演奏、识谱、创编等。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和演奏乐器。柯达伊教学法中倡导寓教于乐、生动活泼、手势教学与体态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例如:针对低年级节奏练习时,认识全音符,可以用火车声“呜 - - -”来记忆拍子。再如:学习简单的节奏“ xx x |”可用手来拍帮助记忆,那“ x xxxx x |”可手脚并用的边打边学习。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动起来,既提高了学习兴趣,重要的是有效的掌握技能与知识。在教学中结合理论与实践,笔者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中的音乐智能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对应多元智能工具箱将学生的

  音乐智能各项目归纳、总结如下:

  智能强项:音调形式。智能弱项:音乐演奏、演唱、哼唱。学生面临主要困难是:如何提高音准、节奏的敏感性,如何提高歌曲的表现力。

  (一)发展目标:使强项更强,弱项得以提高。

  音准、节奏的敏感性在不断的观摩和多次练习中获得,在不断的听唱中深化音的概念,在不断练习中掌握节奏类型;唤醒学生潜在的音乐智能,树立自信心。通过音乐课堂中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课堂上的所学融会贯通,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发展音乐感受力与鉴赏力,从而提高表现力,提高音乐文化修养。

  (二)发展措施

  感情沟通法。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使他保持音乐兴趣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常常用眼神对学生给予关注,默默聆听,与之进行心的交流,使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逐渐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加强训练法。如在一年级整个学年里,笔者每节课都让学生起立表演,当然这种表演是全班性的。这之后会请个别表演出色的学生上台。表演之后号召大家给予肯定的掌声,给予足够的肯定,树立自信心。之后进行了歌谱的学唱。具体做法是教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听辨音高并用手指或柯达伊手势表现音的高低。二年级第一学期在课堂上用 10 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识谱训练。从 2 个小节短小、简单的歌谱开始学起,直到能慢速唱歌谱。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学唱乐谱,师唱一句,生学一句;第二步在黑板上写音符,学生能快速回答音名;第三步学习简单的节奏类型,用手拍出节奏,并适当加入不同难度的打击乐练习;第四步结合以上内容反复试唱不同歌谱,师及时纠正。为了更好的表现歌曲,可以在每一首歌上都加上音乐符号,例如 p、m p、m f、f (即弱、中弱、中强、强)等力度记号以及熟悉拍子的强弱规律,并教授方法自己找重拍演唱。经过时间的沉淀,在不知不觉中让弱项逐渐提高,在原有强项音调较准的情况下得到充分的认可,树立自信心。

  赏识教育法。激励和鼓励是成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当学生有一点进步,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哪怕只有一句唱的完整,也及时肯定。

  (三)预计研究结果及分析

  1、音高、节奏的敏感性

  训练前:音域窄,整体偏低,节奏不清楚,速度时而快,时而慢,演唱时音含糊不清。

  训练半年后:能完整演唱歌曲,并且掌握一定乐理知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演唱基本正确,但歌曲的强弱变化可能表现不明显。

  训练一年后:能合伴奏演唱歌曲。可以唱准四分休止符,符点四分音符,中速音乐基本稳定。

  2、自信心及表现力

  训练前:学生上台胆怯,并且没有任何表演。训练半年后:和大家一起唱歌时情绪饱满,学生主动举手上台表演。

  训练一年半后:音乐感情饱满,表情生动,并且能主动报名参加班级的音乐会,和伴奏演唱歌曲。

  (四) 预计训练论结

  音乐智能的培养,只要抓住时机适当训练,都会有效果。多听才会有更多的感知。在课堂上或平时,学生应多听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及音乐会,亲身感受会有不同寻常的功效。基于对学生的个案研究,将多元智力理论适用到音乐小班化的教育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具有深远的意义。

【音乐学习中歌唱的重要性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音乐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09-11

浅论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论文09-18

歌唱教学中教学方法之探讨教育论文09-08

浅析歌唱中的呼吸论文10-01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探讨论文11-14

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探讨论文09-11

声乐学习中的模仿与创新的重要性论文10-07

民族音乐在幼师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12-01

探讨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模式教育论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