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音乐欣赏教育中的古典浪漫主义分析论文

时间:2021-09-02 15:54:32 音乐论文 我要投稿

勃拉姆斯音乐欣赏教育中的古典浪漫主义分析论文

  摘要:在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勃拉姆斯一直以其“反流派”的鲜明创作风格独树一帜。对勃拉姆斯创作特殊性的个案分析,能够表现出这种反流派的特殊性实际是对于德意志古典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延续,以及“特殊性”创作风格的背后含义,同时引发读者深思的是这种 “特殊性”创作对中国作曲学习者的意义与价值。

勃拉姆斯音乐欣赏教育中的古典浪漫主义分析论文

  关键词:勃拉姆斯 特殊性 古典 传统 民族

  历来,对于勃拉姆斯音乐创作的研究都是音乐家们不可绕过的一个艰难课题。音乐学家们大多定义勃拉姆斯是一位“坚定的古典主义者”。事实上“勃拉姆斯曾先后被划入古典派、浪漫派、浪漫派的古典派、非浪漫派的浪漫派、保守派和激进派等。这种前后自相矛盾、迥然不同的分类,确实是音乐史中绝无仅有的。”

  一、 勃拉姆斯音乐的“特殊性”

  历史本非断代,是人不得已而为之将其分割,音乐流派也是如此。音乐家们常将古典乐派与浪漫乐派对立而论,事实上浪漫音乐依托于古典而发展,两者本就无绝对清晰的界限。

  二、 在音色使用中看勃拉姆斯的“特殊性”的表现

  国内外对于勃拉姆斯的研究大多是立足于其钢琴音乐作品或者艺术歌曲上。事实上,在勃拉姆斯交响曲创作中,乐队技法是很能够表现作曲家本人复杂性格与德意志民族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浪漫主义时期乐队技法得到高度发展,然而勃拉姆斯在乐队技法上表现出的独特审美恰恰十分贴切的表现了作曲家一直在苦苦追求的德奥古典精神。作曲家推崇适度、完美的音色,因此注重对乐器本身原音色的音质挖掘。在勃拉姆斯管弦乐法中,最具有特点的技法当属对于混合音色的大量运用,以及对密集排列方式而产生的厚重音响的偏爱。

  1、 混合音色的偏爱

  混合音色的运用在勃拉姆斯管弦乐法中具有重要意义。混合音色是各个独立音色之间相互交融而产生出的新音色,混合音色表现的是一种音色之间相互包裹的状态,各自本身的音色被抹煞。这种新音色在不同力度、不同音区下所表现出的混合音色都是不同的。

  2、 厚重的音色呈现方式的偏爱

  任何一位作曲家的音乐创作都往往与其自身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勃拉姆斯对于厚重音响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复杂厚重的人生经历。幼儿时期不寻常的生活经历造成勃拉姆斯孤僻离群生活方式。缺少爱、缺少和睦的贫苦家庭生活,早已在勃拉姆斯在心中投下阴影。对勃拉姆斯而言这种复杂厚重的人生经历=厚重的音响,作曲家这样复杂的'人生经历在乐队音色上的表现就是对纵向音色安排上的厚重化。

  三、 对勃拉姆斯音乐“特殊性”思考

  在中国的作曲教学中,授教的多是西方音乐,而对于中国古典中国传统的音乐辐射少之又少。对于中国这样具有璀璨文化的民族而言,培养我们自己的“勃拉姆斯”才能够使中国作曲家的怎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一席之地。我们期盼越来越多的中国古典作品的产生,我们期盼对中国古典音乐的研究与探索,我们更期待中国作曲家以其独特鲜明的风格矗立在世界音乐舞台上。

  参考文献:

  [1]康斯坦汀.弗洛罗斯[联邦德国],顾耀明译《勃拉姆斯的两重性》 《音乐新刊》1983年第4期

  [2] 郭小平《勃拉姆斯的性格特点及其音乐创作》.《音乐研究》,2007年3期.

  [3] 陈治《简述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特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2年第4期.

  [4] 王雅迪《勃拉姆斯与发展变异》.《人民音乐》,2007年第10期.

【勃拉姆斯音乐欣赏教育中的古典浪漫主义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教育观08-02

基于浪漫主义情怀的古典艺术论文09-09

旅游教学中审美教育分析论文12-01

科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论文07-19

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措施分析论文09-24

分析紫萝掩映出,红楼古典情论文09-09

教育教学中现代即时通信的利弊分析论文11-19

分析现代教育资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9-08

大学生对古典音乐接受现状分析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