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音乐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时间:2021-09-23 10:45:18 音乐论文 我要投稿

《学前音乐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一、课程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前音乐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学前音乐基础》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此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开设。主要设置为以乐理教学为主、视唱教学为辅的课程。它是学习音乐的必要储备,也是其他音乐技能学科的基础,因此与音乐学科相关的专业都会开设此门课程,但这种既有理论教学又需要实践教学进行补充的课程组合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1、乐理部分缺少实践内容,视唱部分缺少理论根基。乐理是偏重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主要以讲解、指导为主的知识性教学,而视唱是强调于音响,即视唱和听觉感受为主的音乐实践性教学,虽然两科教学已融到一门课程中,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各科各学,各走各路的平行教学模式。

  2、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再认知能力相对薄弱。大部分学生对乐理的学习都是经历高考之前的恶补学习,针对高考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并不会真正去理解其中的内容,所以在大学期间再次进行本学科的学习,会给学生带来重复的感觉,这样就会出现两种群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过并且都会,产生排斥心理;另一部分是应付高考后的完全忘记,因此学生对再次学习缺乏韧性。

  3、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亟待提高。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就是学到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知如何运用,即认为无用。因此绝大多数学生缺少将理论知识进行思考、转化、操作、创造的能力。

  二、课程模块的具体改革内容

  针对本门课程存在的实际问题,将两大模块进行有效改革,即乐理模块与视唱模块合二为一。通过两大模块的改革,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能力培养的几大方向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解决乐理与视唱的合二为一,融会贯通;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革新,通过一系列针对幼儿教学特点的改革,使学生熟练掌握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要素,增强学生的读谱能力,使学生具有视谱即唱的水平,同时达到音准、节奏的准确,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敢于尝试幼儿音乐活动的创编与表演,提高学习、思考、创新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为钢琴、声乐等音乐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变化

  深入研究教材,重新理顺乐理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章节顺序,删减不必要的理论知识,增加应用性知识章节,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将基础的部分设置到第一学期,比如删减调式章节部分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增加节奏节拍与音程章节的学时来增强学生的节奏感与乐感;将记号与术语一章调整到音程后讲解,提高记号的实际运用,学生对知识的衔接更加流畅;通过和弦知识的讲解,加上和弦连接的训练,促成乐理与弹唱的有机结合,达到能够弹唱自如,与其他艺术类课程紧密衔接,为其他艺术类课程打基础。在教学中涉及到其他课程领域内容时,可结合知识点讲解与其相关的实践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总之,在教授乐理理论部分时,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应需要与视唱作品及儿歌相结合,做到动静交替。如讲授附点和切分音节奏的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带有这些节奏型的儿歌,如带有附点节奏的儿歌《小松树》、《猜拳游戏舞》,带有切分节奏的《夏天的雷雨》、《爱护小树苗》等等,学生在唱儿歌的同时必然会体会到这两种节奏型的特点,这比概念式的死记硬背要容易得多,更能加深印象。

  2、教学手段及方法的多样化

  从教学手段上改革,多媒体课件及打击乐器的运用,使教学过程更直观、具体、丰富。教学全程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手段,并运用身体乐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教学方法上改革,在课堂上利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方法进行音乐的律动训练,学生不再是整堂课都坐在座位上,而是用身体去感受音乐;利用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方法进行音乐感能训练,有助于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音的高低距离,能够普遍达到良好的音准水平;利用奥尔夫音乐与动作训练的方法来训练节奏、音高及音准,增添乐理与视唱教学内容的灵活性、趣味性。采用视唱唱法的交替运用,即固定调与首调儿歌视唱交替的方法以及转调儿歌视唱,以适应幼儿园的实际教学。

  3、开展幼儿园乐理教学探讨

  在乐理视唱教学中引入幼儿园关于儿歌课程、音乐知识课程等教学实例,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实例观摩课,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方向和动态,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多看,多听,多学,多想。在教学中开展关于如何将音乐知识幼儿化的探讨,如学习音符时值的长短,可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区分,不同的节奏型的学习可用不同的儿歌套用,学生初步掌握了如何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可运用到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

  4、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让学生参与互动、动脑动手创编活动的方式,比如在教授五线谱记谱法时,采取了不同方式的创作,可通过一首五线谱识谱儿歌进行有节奏地诵读,有感情地配乐,有新意地律动,有情境地表演等等,并充分发挥小学期功能,以视唱练耳基本功大赛或创作儿童音乐剧等表演的形式,考查学生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及创编表演能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作欲望,还培养了勇于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体现教师综合能力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但是设计再好的教学方案也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地磨合,反复地推敲,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能够及时发现教育契机,不拘泥于原定设计,以学生的即时反馈为教学进程的标准。在教学环节中结合不同章节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环境及课堂参与模式,并进行一些知识技能竞赛及观摩、讨论,适时给予评价,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互相学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将原来枯燥的理论学习变为生动、互动、主动的模式学习,学生在知识技能提高的同时,能够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能够有创新意识并将之付诸于实践,他们能够主动去了解幼儿音乐教学的方法,并结合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和发展实践能力。

【《学前音乐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12-25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的论文10-09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音乐课程论文01-15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音乐教学改革论文04-16

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1-20

单片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想论文12-22

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04-14

夯实课堂基础创新课堂改革论文12-29

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论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