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主体实践 思维创新

时间:2021-10-02 18:34:07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主体实践 思维创新

新大纲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特色,旨在更广泛的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同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教师更应该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未来,在主体实践、思维创新上做文章。

 

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改变学生被动的听、学的局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提出“六大解放”,让学生解放头脑,解放眼睛,解放手,解放脚,解放时间,解放空间。但即使在新大纲颁布的课堂上,我们仍看到不少这样的场面: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端坐着当听众。因为“唯书”“唯师”,学生缺乏生动活泼的气息,缺乏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要改变这种局面的根本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建立“大语文观”和人本思想。因为,要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必须有创新型的老师;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须有相信学生、肯“放权”的开放型老师。

 

其次,要激发学生主体实践的兴趣,改变学生懒于思考,不愿实践的惰性,多让学生读、思、问、说、写、动,让课堂成为一池活水。“让每堂课都有笑声。”(魏书生语)。对每个大胆的质疑,每个新颖的发现大加赞赏——“你真棒!”对胆小怯懦者让同学们鼓励——“你能行!”并提倡学生不说别人说过的话,鼓励学生能说出别人没想到的,对学生思维、语言的独特性、独创性给予热情的支持、肯定,尽量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创新的快乐。由此可见,激发、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自在”主体向“自为”主体的转变,让学生脱离对老师的依赖,主动、直接参与学习过程和语文实践,是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潜质的必由途径。

 

其三,注重营造学生主体实践的环境,给予他们充分实践的时间。以往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以讲代读,以教代学,学生没有充分舒展自己智力的时间和空间。应该说,小学语文课堂上应有五多:多读、多问、多说、多动、多写,多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和能力实践。

 

a、腾出“读”的时间——多读。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摒弃串问串答,避免琐碎的分析,以免那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被敲打的支离破碎。要提倡多读,在读的形式上有默读、轻声读、大声读、齐读、指名读、小组轮读、分角色读,在读的层次上有初读、精读、品读、美读,并结合读前指导,读后评议,读准字音,掌握标点、段落之间的停顿、重音、节奏等。在读书中知事、生疑、求解,在读书中品味、体验、明理,学习表情达意,提高语感能力。一般课始,我让学生至少读两遍课文,看自己已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课中着力读重点句段,看自己体会到什么;课终再读课文,看自己还有什么发现。同时,在多读中可提高普通话水平,增强学生今后的人际交往能力。

 

b、还给“问”的权利——多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对培养学生注意力、创造力很有益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是毫无异议地是问号”。学生脑中应充满无数的小问号,而实际上很多老师剥夺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权利,只是老师把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抛向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缺乏自主探究意识,更不用说创新意识了。教师应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从课题、字词、思想内容等方面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惑,然后让其他同学来解答,并给他们冠以“小问号”、“小博士”的称号。对大家都觉得有困难的,再由老师导学。如学《初冬》,有几个学生提出:为什么冬天的雾大?雾是怎么形成的?由此把知识延伸到课外。学《难忘的泼水节》,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课文第7、8节要写两次“1961年的泼水节”?通过大家的讨论,同学们再次受到心灵的震撼、思想的熏陶。学生还看出图文不符之处——周总理没有“一手拿了柏树枝”。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良好的“问题情境”中得到发展。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