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说话训练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1-10-02 18:17:17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说话训练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说话训练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秦立军

说话训练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视读、写的训练,而忽视听、说的训练。许多版本的小学语文教学法无“说话教学”的有关内容,有的虽在“作文教学”中涉及了一些说话训练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大多只注重书面语言训练,而忽视口头表达训练。在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听说训练与读写训练相比,不仅份量少,而且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顺序一般只在低年级时有一些训练内容,到中高年级,由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普遍受到影响,其他能力就难以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而同步得到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说话训练内容的加强,不仅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而且能弥补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缺陷,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同时得到提高。在《争吵》一文中,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较多,教学手段的运用具有局限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各种能力,我设计了以下几种说话训练:

一、设置情境引导说

在导入《争吵》一课教学时,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平时你和同学、朋友发生过争吵吗?你是怎么处理的呢?引导学生们对以往的生活进行回忆、整理,学生们思维非常活跃,并说出了许多不同的例子。有学生列举自己在一次活动中被同伴绊倒,身上沾满了泥,并因此争吵起来,最后是老师进行了处理;有学生列举出自己因为作业而误会朋友,最后又重归于好的事;还有学生列举出自己与父母争吵的事……,教师顺势导入《争吵》一课:让他们来认真读课文,看一看安利柯和克莱谛为什么会争吵起来,他们是怎样处理的,好不好?这一种情境引导说话训练,充分调用了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和思维经验,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尽快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变换角度多向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肤浅的、狭隘的思维问题充斥课堂,学生虽置身其间却得不到一定的脑力激荡,学生没有思维乐趣,学习气氛沉闷,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事例,去诱导、启发学生合理、大胆的想象,增强他们多角度多方位地看问题的能力,训练思维的广度。如对《争吵》第四节“克莱谛”举手,“正好被老师看见了”的内容学习,教师就此内容提问:“如果这时没被老师看见,接着会发生什么事呢?”这类问题学生很少想过,自然而然很有兴趣探讨,经过讨论后,有部分学生说会“吵起来”,会“再次弄脏安利柯的本子”,会“打起来”,也有部分学生的讨论结果联系了后面的内容,说不会“争、打起来……”。教师对学生们的回答一一进行了鼓励,并就此让学生讲出了各自“充分”的理由,渐渐地打开了学生思路,同时也引入了新的学习内容中。

三、联系实际想象说

联系实际想象说,即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联想,它实际上包含的是一个能力迁移过程,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也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学完《争吵》第五节“安利柯”心里所想的内容之后,教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克莱谛”又会怎么想?让学生们置身于课文中,把“自我”当作文中的“克莱谛”,有的学生说“我”—“克莱谛”病了,“安利柯”是怎样帮助“我”补习功课,背“我”上学,有的说“安利柯”的父母待我是如何的好;也有同学说到“安利柯”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我”应该向他道德等。这种说话练习,不仅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也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四、运用积累变换说

训练学生说话能力,重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