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比类:语文教材的讲析策略

时间:2021-10-02 13:07:34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比类:语文教材的讲析策略

[作者]  方武

比类:语文教材的讲析策略

[内容]

 

    (安徽省池州师范专科学校  方武)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教材的讲析,这种讲析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包括能力训练的知识)、领会事理、发展能力和智力。对语文教材具体的讲析方式可以因文(课文)、因人(教师和学生)而异,但也存在最基本的讲析策略。研究讲析策略可以使我们从宏观上更加概括地认识语文学科所应采取的讲析方法,使具体的讲析方式的选择更具科学性。

    研究语文教材讲析的策略,主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对语文教材的特点,叶圣陶先生曾有过透辟的论述:“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1]这里,叶老是把语文教材看作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训练的“例子”。在另一篇文章里叶老又说:“文话的话题决定以后,次之是选文了。文章是多方面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作‘随笔’的例,可以作‘抒情’的例,可以作‘叙述’的例,也可以作‘第一人称的立脚点’的例,此外如果和别篇比较对照起来,还可定出各种各样的目标来处置这篇文章(如和文言文对照起来,就成语体文的例等等)。我们预定的文话项目有一百零八个,就代表着文章知识的一百零八个方面。”[2]在这里,叶老把教材看作知识的例子,就是说,教材不仅包括由例文充当的“例子”系统,而且还包括知识系统。或者说,教材是“例子”系统和统帅“例子”的知识系统的有机统一体。既然如此,那么对语文教材的讲析不但要着眼于知识(包括能力训练的知识)系统,而且所采用的讲析策略也应当和教材中的“例子”系统与知识系统的关系相协调一致。对教学中的讲析如果作大类的划分,便可分为逻辑推理法和比类法。对数理化教材的主要讲析方式是逻辑推理,而对语文教材的主要讲析方法则是比类。这是由不同学科教材中“例子”与知识的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语文学科中的“例子”与相应知识的关系便是一种比类的关系。比类,本质上就是选用类同或类似的事物对某一知识或事理进行比喻或类比的方法。而在数理化学科中,“例子”对知识的印证、解说主要靠逻辑推理的途径。例如,在物理学中,电压、电阻、电流强度三者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换算关系,如果要求解其中的一项,则必须先知道其它两项。物理教材中印证这一知识的所有“例子”(例题),都是运用这种逻辑推理的方法拟构的。教师通过例题对知识的讲析也是通过逻辑推理的途径:如果电压是已知项而需要求出电阻的话,则必须先从其他的间接关系中求出电流强度,使电流强度从未知变为已知。语文学科中作为“例子”的课文对于知识点的印证,不是靠逻辑推理的方法,而是比类的方法,学生通过例文对知识的把握主要靠的是感悟的方法,这种感悟有时甚至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悟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主体以自身的直接或间接经验为依托进行比类达到会通的过程。因此,语文学科对教材的讲析,虽然并不绝对排斥逻辑推理,但最主要、最基本的讲析方法不应是逻辑推理,而应当是既与知识——“例子”的关系相一致,又与学生对例文的感悟方法相一致的比类的方法。高明的语文教师对教材的讲析总是善于比类,巧于比类的。

    作为我国乃至世界问世最早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经典《学记》,对教学中的比类强调有加,在只有1229字的全文中多次提及。在论及教师的教学语言时,《学记》明确指出:“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里“罕譬而喻”并非是说要少用比类,而是对教学中的比类提出高质量的要求:用很少的比类使学生明白所教

[1] [2] [3] [4]